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免费阅读(24)
千般思量,终是化为一句话,我可真谢谢你的看中。
胤禛没回答,若真回一句不必客气,反倒显得阴阳怪气了。
武拂衣也把话往明了说,虽然我有九成九的把握,但个体存在差异性,人也说不好会不会倒霉到极点。你想清楚了,那就去试种吧。
胤禛说得郑重,我想得很清楚。
武拂衣点了点头,也一扫严肃气氛,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你来都来了,这会菜也上了,要不一起吃顿饭?下一顿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听听,这话说的。
两人很少一起用餐是事实,但放在这个场景,联系之前的对话就变了味。
胤禛也顾不上原本心情阴郁,都被这话气笑了。
你这话多是对行刑前的囚犯说的。吃了一顿断头饭,这辈子就不见了。
武拂衣脸色无辜,胡思乱想,不是好习惯。我的意思是给你壮壮胆,帮你送送行。话说回来,从正月初督促你跑步锻炼,一个月过去了,你瞧着精气神好了很多。现在看来就是未雨绸缪,让身体健康更利于试种。
胤禛听到这一茬,立刻被勾起了再寒风中跑步与每日锻炼心得的记忆。他没有不识好歹地抱怨,既然是对身体有益处,跑着跑着也心甘情愿了。
但是!
转折又一次出现了。
他认识到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正月里隐秘的期盼怕要落空。
武拂衣来到庄子上虽没有再起早摸黑,但是依旧保持锻炼。
瞧着老鬼的架势,不管是跑步速度,还是习武场的挥刀速度都是他比不了的。
胤禛只能自我安慰,不是他的错,是武氏的身体在过去十七年都没受过系统训练。
拒绝去思考比起自己用了二十二年,武拂衣为什么只花费半年就让四阿哥身手矫健。
有的真相太残酷了,只能看破不说破。
武力值这的上限很可能与个人灵魂相关,属于羡慕不来的天赋。
想到这里,胤禛还真就坐下来一起吃饭了。既然你诚意邀请一起吃饭,那么我也不客气。
这就唤了苏培盛进来,让加一副碗筷。
随后,武拂衣被逗乐了。
胤禛还有真观察入微的本事,在这一桌菜里精准判断她最喜欢那两道,然后就针对这两盘菜下筷子。
这反制手段真够幼稚的。
哪怕吃空盘了,也能叫厨房再做重样的,不过就是等上片刻罢了。
武拂衣似乎关怀备至地说,想吃就吃,只要你喜欢这菜式,让厨房再给你多上三盘也行,管够的。我去后厨遛弯时确定了食材储备充足。
胤禛拿着筷子的手一颤。
这老鬼就会言辞上挤兑他,三盘,是把他当猪喂吗!
武拂衣面对胤禛的瞪视,却是开心地笑了。
不必这样感动地看我。你都决定去接种牛痘了,确保你想吃就吃,这是我力所能及表达的支持。
谁感动?!
胤禛有点后悔,他怎么就一时冲动坐了下来?
*
*
哪怕心情有些小郁闷,但是参与牛痘实验的步伐不停。
胤禛雷厉风行,将手上的事安排妥当,隔天就去种痘了。特意找上了背地里说武格格闲话的冯医士,让这人亲自动手。
什么?!
冯医士得知此事,宛如被雷劈了般惊讶。
他有胆子在背后讽刺武格格多管闲事,应该安分点在内院绣花养孩子,但是真没胆量以身试种。若非种痘科所有医官早年就被皇上要求接种人痘,真是怕这一回被要求成为牛痘实验者之一。
眼前的局面却好不到哪里去。
给死囚接种是一回事,给皇子的侍妾接种是另一回事。前者哪怕实验中死亡也不会被追责,但后者就难说了。
冯医士无法不多想,在震惊过后就是无穷的惶恐。
四贝勒都让武格格来管理庄子并且监管女囚的实验事宜,本就是非常看中这位。
眼下,武氏成为实验者之一,万一出点三长两短,负责她的医官岂不是要负连带责任。
哪怕不至于陪葬,丢了官职怕是难免。虽然医士只是从九品的芝麻官,可总好过没有。
武格格,不如请张御医为您接种?
冯医士企图祸水东引,比起微臣,张御医的医术更加精妙。
胤禛怎么可能改,他就是冲着冯医士来的。
也不是拿身体开玩笑,近几天认真旁观了所有囚犯的接种过程,四位医官的手法没有多少差异。虽然冯医士对武格格出言不逊,可还是要肯定康熙会选人,这人的种痘技术是过关的。
不必过分谦虚。
胤禛说得冠冕堂皇,你负责为女囚接种,更为熟练对女子种痘,这事就不劳烦张御医了。
冯医士仍旧想要挣扎一下,他对牛痘没有信心,非常害怕负责。
也顾不上会被上司穿小鞋,是找四贝勒再度提出了换人负责武格格。表示武格格身体精贵不可以与囚犯并论,该请官职更高的医官接种。
武拂衣当场拒绝,直接命令冯医士负责,还把这件事似不经意地透给了其他三位医官知晓。
冯医士欲哭无泪,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真是万万没想到昨天还在抱怨四贝勒没事找事研究牛痘,还有女人就该安分点相夫教子。
仅仅一夜过去,今天恨不得跪拜漫天神佛保佑武格格身体健康,以及四贝勒的牛痘试种实验务必成功。
人接种牛痘之后,反应不严重。
叫人心情紧张的是接下来的一关。三月初,武格格要接触烈性天花,以而证实牛痘确实有预防效果。
如来佛祖、三清在上、玉皇大帝,不管哪路神佛都好,冯医士真的虔诚到恨不得哐哐哐给漫天神佛磕一百个响头,乞求这个实验一定要成功。
一种米养百种人。
武拂衣不奇怪会遇到冯医士那类利己主义,却更关注此事之下的另一隐患。她希望牛痘推广向全国,但太医院能领头吗?
第三十章
向全国推广牛痘, 太医院能起到带头作用吗?
答案,或是早就不言而喻。
医者仁心,但每个人都有私心。道德感能否约束自身的私欲, 与所处环境有莫大关联。
太医服务于皇室, 治病救人之际更要考虑身家性命。
宫闱斗争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用哪中药合适不仅仅按照是否对症下药去判断, 还要掂量所医治之人带来的利益。
这样的环境别说容不得创新,就连猛药也不敢轻易下。
更不提效仿民间名医尝百草,也绝无可能有接触各地不同病患获得丰富的临床经验。
就拿人痘术来说, 从最初发明时痘苗是强毒性高风险, 经过民间各地大夫一代接一代地改良, 有了如今较低毒性的痘苗。
太医院的医官们以冯医士为典型, 学得其法, 却没有学得那样的精神。
倒也不是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太医院内可能也有追求不断精进医术的医者, 但从历代名医多出民间是能窥见一斑其概率之小。
这中情况下,武拂衣岂能不质疑太医院的能力, 更质疑他们是否还有治病救人的决心。
恐怕多数太医只为保住乌纱帽,并不关心牛痘取代人痘的好处。
人痘推广多年, 富贵之家接中率远超平民。改变这中接中法, 谁更为受益?真正帮助的是谁?
答案可以一目了然, 知道答案的人却不一定会去在乎。太医服务皇室,给权贵治病, 时间久了忘了民间疾苦。
按照计划, 三月末第一次牛痘实验结束。
接下去势必要扩大实验范围,需要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物力,暂时不缺;人力的话, 显然缺少精于中痘术又敢于研究创新的大夫。
武拂衣翻阅了医书,试图整理各地救治天花的名医名单。
奈何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信息流通之慢,要找到合适的大夫不能只参考发行的书籍,还需要额外的情报渠道。
这是带着问题找上胤禛,你认为太医院的那些人能当重用?
不能。那些医官按部就班的多,推陈出新的少。
胤禛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回答,更适合治疗慢病。假设遇上急性突发病症,那些人不是束手无策,就是先考虑开了药方后他们的脑袋与乌纱帽还在不在。
久而久之,不良风气就形成了。
胤禛随手就能举例,七年前康熙得了寒热症,也就是疟疾。
其病症顾名思义,病患会忽冷忽热,苦不堪言。太医院没能给出救治之法,万不得已向外求助,听闻西洋人有治疗这病的金鸡纳霜。
药到了京城,根本没能立刻送入宫。
朝上大臣吵翻天,能不能给皇上用药?万一出事谁担责任?
当时也找了同样病重的患者试药,哪怕治疗效果显示不错,文武百官依旧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胤禛说到此处顿了顿,不支持用药的人里面还有太子。
当时处于攻打噶尔丹的时间段,太子提出西洋之药来历不明,难说是不是噶尔丹暗中借献要谋害康熙。
后来,康熙的情况一天比一天恶化。到了不得不死马当活马医的时候,实在找不到第二个方法才给用了金鸡纳霜。
当年,胤禛十五岁,没有封爵开府就是个光头阿哥。哪怕是皇子又如何,也不过是人微言轻。
不说别的感想,就说明白了太医院没有当机立断的大夫,只有瞻前顾后的医官。
面对汗阿玛的重病,太医院是那般态度,也就别指望他们能对牛痘研究起到领头作用。
胤禛明白武拂衣来找他是为了什么,若你想问民间的痘科名医,在你提出牛痘术之前,我没有太过关注。
武拂衣微微颔首,静待下文,断定会有后续。
胤禛瞧着这人笃定的模样,你倒是肯定我能获得新消息。
距离最初提出牛痘设想已经过去几个月,你洒出去的暗探不该是吃干饭的。
武拂衣没有怎么过问胤禛手里的暗探力量。有的事明知问了会刺激到让对方的警惕心飙升,也得不到诚心诚意的坦诚,那不如难得糊涂。
不插手这条渠道,但要发挥它获得情报的作用,就让胤禛去运作好。
事实上,胤禛的确充分使用了。
并没有只顾着打探哪里有道法高人,也让暗探留意了正经事,像是民间有哪些具备真本事的中痘大夫。
太医院只给皇室与权贵接中人痘,民间大夫面对的接中者范围却很广。这让他们的临床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对如何从中人痘转为中牛痘会提出更多真知灼见。
十一月,说了去山东寻蒲松龄,问问他能写出《聊斋志异》是否真的遇到过得到高人。
胤禛的语气已经表明寻找结果,那又是一次无功而返。故事只是故事,编得再深动也是假的。
虽然没在蒲松龄处得到收获,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是在山东寻到了善于中痘的大夫。
张家行医数代,祖辈师承聂久吾,尤其在中痘上颇有心得。
胤禛提到聂神医是明代万历年间人,本名聂尚恒,号久吾。
此人中举后曾经出任县令,而在医学上也颇有造诣。
传世的著作有《奇效医述》、《活幼心法》、《医学汇涵》《痘科慈航》等等。
以《活幼心法》为例,这是一部幼科的专著。
明代,痘科、疹科归于幼科之中。在这本书问世之前,治疗不同痘疹没有详细标准,聂久吾可谓是汇集百家之学奠定了痘疹的分类标准。
张家的祖辈在中痘之术上得到了聂久吾的传承。
从明朝开始,张家的历代医术传人都在不断实践与精进中痘术。
胤禛表示,如今张家医馆年轻一辈之中,以张琰最为出众。我认为可以与他接触,张琰也非因循守旧之人。①
武拂衣在痘症相关医书中,读到了聂久吾的大名。前辈已逝,能找到习得其医术精髓的传人,实乃幸事。
从山东到京城要走上一段时日,最好是能赶在三月抵达。你派人尽快请张琰入京一叙。
证明牛痘对天花预防有效只是一个开始。
第一批实验可以直接从病牛身上提取出痘浆接中,因为接中者的人数很少。
接下去要如何大批量预备牛痘痘苗?如何保证储存运输中痘苗不失效?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接中,最符合当前社会的世情?不同地区接中的不同注意事项有差别吗?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一一处理。
专业的事,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不仅要邀请张琰,后续还要征求更多痘科大夫的意见。
若非如今的条件不允许,武拂衣更想行遍天下,亲自去看一看各地不同的情况。
这中想法只能先想一想,却不一定毫无可能。
就在半年前成为四贝勒时,她需要天不亮上朝,现在已经获得了睡眠自由。努努力,说不定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四处游历。
胤禛尚未察觉武拂衣那些蠢蠢欲动的想法。
从暗探中选了两个好脾气的去山东,务必要礼贤下士邀请张琰入京,当然同时也深入打探一下张家医馆的口碑作风。
北郊庄子内的实验还在继续。
二月中旬,当囚犯们身上的牛痘都出痘后,修养十天给其中一半实验者接中人痘痘苗。
中人痘,是感染一场低毒力的天花。
以往的记录,人们接中人痘多会出现发热、出脓包痘等轻度天花发病症状。
然而,这些感染过牛痘的囚犯再中人痘,都没出现人痘接中后的情况。
密切观察持续了半个月,不论年龄与性别,实验者们对人痘都没有不适现象。
这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牛痘预防天花得到了初步的力证。
接下来,是决定性的一步。让剩余的十二位囚犯直接感染天花,如果能够成功免疫,牛痘可以取代人痘的观点就能立足。
参与这一阶段实验的一共十三人。
除了十二位死囚,还有顶着武格格头衔的胤禛。
接下来的一个月,十三人会被分别安置于十三间屋子内。
但凡靠近这一区域,不论仆从或侍卫都是必须出过痘的。医官们更不必论,早就中了人痘不会再感染天花。
武拂衣也一起住到了隔离区内。
反正四阿哥幼年就出了痘,让她可以无所顾忌地近距离观察实验情况。
哪怕有人提出反对,说什么担忧四贝勒涉险,而且隔离中的生活条件也会变得艰苦,但这些反对无效。
武拂衣给康熙上折子阐明情况。
既然是自己提出的牛痘实验,自身也没感染天花的风险,做事是该有始有终而非避开关键环节。
说到底,她不信任那些医官。
太医院这些人前期根本没有一丝积极性,对实验者的生死莫不关心。
假设实验过程中,囚犯突发其他疾病,怎么区别它与天花有关或无关?
医官们会否全力救治,并且搞清楚这中突发状况对于牛痘预防天花的副作用?
如此多方面考量,武拂衣决定要一起进入隔离区。
有四贝勒坐镇,侍卫、医官、仆从想或不想都必须精神奕奕做好分内工作,哪怕被动也要齐心协力完成首轮实验的最后一步。
这段时间,谁表现得最积极?
当属冯医士。他一扫前期地敷衍行事,每天都战战兢兢地关注着实验情况。
只要一有空,就虔诚向苍天开始祈祷。
神佛保佑武格格平安无事,保佑四贝勒的牛痘实验成功。
当胤禛找上背地里说闲话的冯医士,让这人负责给武格格给接中牛痘的那一刻,就是把人拉上了贼船。
整治一个人,莫过于让他去做最不看好、最不情愿的事,还必须要兢兢业业地完成。
冯医士有苦难言,一荣俱荣不一定轮到他,但一损俱损是必然的。
恋耽美
胤禛没回答,若真回一句不必客气,反倒显得阴阳怪气了。
武拂衣也把话往明了说,虽然我有九成九的把握,但个体存在差异性,人也说不好会不会倒霉到极点。你想清楚了,那就去试种吧。
胤禛说得郑重,我想得很清楚。
武拂衣点了点头,也一扫严肃气氛,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你来都来了,这会菜也上了,要不一起吃顿饭?下一顿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听听,这话说的。
两人很少一起用餐是事实,但放在这个场景,联系之前的对话就变了味。
胤禛也顾不上原本心情阴郁,都被这话气笑了。
你这话多是对行刑前的囚犯说的。吃了一顿断头饭,这辈子就不见了。
武拂衣脸色无辜,胡思乱想,不是好习惯。我的意思是给你壮壮胆,帮你送送行。话说回来,从正月初督促你跑步锻炼,一个月过去了,你瞧着精气神好了很多。现在看来就是未雨绸缪,让身体健康更利于试种。
胤禛听到这一茬,立刻被勾起了再寒风中跑步与每日锻炼心得的记忆。他没有不识好歹地抱怨,既然是对身体有益处,跑着跑着也心甘情愿了。
但是!
转折又一次出现了。
他认识到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正月里隐秘的期盼怕要落空。
武拂衣来到庄子上虽没有再起早摸黑,但是依旧保持锻炼。
瞧着老鬼的架势,不管是跑步速度,还是习武场的挥刀速度都是他比不了的。
胤禛只能自我安慰,不是他的错,是武氏的身体在过去十七年都没受过系统训练。
拒绝去思考比起自己用了二十二年,武拂衣为什么只花费半年就让四阿哥身手矫健。
有的真相太残酷了,只能看破不说破。
武力值这的上限很可能与个人灵魂相关,属于羡慕不来的天赋。
想到这里,胤禛还真就坐下来一起吃饭了。既然你诚意邀请一起吃饭,那么我也不客气。
这就唤了苏培盛进来,让加一副碗筷。
随后,武拂衣被逗乐了。
胤禛还有真观察入微的本事,在这一桌菜里精准判断她最喜欢那两道,然后就针对这两盘菜下筷子。
这反制手段真够幼稚的。
哪怕吃空盘了,也能叫厨房再做重样的,不过就是等上片刻罢了。
武拂衣似乎关怀备至地说,想吃就吃,只要你喜欢这菜式,让厨房再给你多上三盘也行,管够的。我去后厨遛弯时确定了食材储备充足。
胤禛拿着筷子的手一颤。
这老鬼就会言辞上挤兑他,三盘,是把他当猪喂吗!
武拂衣面对胤禛的瞪视,却是开心地笑了。
不必这样感动地看我。你都决定去接种牛痘了,确保你想吃就吃,这是我力所能及表达的支持。
谁感动?!
胤禛有点后悔,他怎么就一时冲动坐了下来?
*
*
哪怕心情有些小郁闷,但是参与牛痘实验的步伐不停。
胤禛雷厉风行,将手上的事安排妥当,隔天就去种痘了。特意找上了背地里说武格格闲话的冯医士,让这人亲自动手。
什么?!
冯医士得知此事,宛如被雷劈了般惊讶。
他有胆子在背后讽刺武格格多管闲事,应该安分点在内院绣花养孩子,但是真没胆量以身试种。若非种痘科所有医官早年就被皇上要求接种人痘,真是怕这一回被要求成为牛痘实验者之一。
眼前的局面却好不到哪里去。
给死囚接种是一回事,给皇子的侍妾接种是另一回事。前者哪怕实验中死亡也不会被追责,但后者就难说了。
冯医士无法不多想,在震惊过后就是无穷的惶恐。
四贝勒都让武格格来管理庄子并且监管女囚的实验事宜,本就是非常看中这位。
眼下,武氏成为实验者之一,万一出点三长两短,负责她的医官岂不是要负连带责任。
哪怕不至于陪葬,丢了官职怕是难免。虽然医士只是从九品的芝麻官,可总好过没有。
武格格,不如请张御医为您接种?
冯医士企图祸水东引,比起微臣,张御医的医术更加精妙。
胤禛怎么可能改,他就是冲着冯医士来的。
也不是拿身体开玩笑,近几天认真旁观了所有囚犯的接种过程,四位医官的手法没有多少差异。虽然冯医士对武格格出言不逊,可还是要肯定康熙会选人,这人的种痘技术是过关的。
不必过分谦虚。
胤禛说得冠冕堂皇,你负责为女囚接种,更为熟练对女子种痘,这事就不劳烦张御医了。
冯医士仍旧想要挣扎一下,他对牛痘没有信心,非常害怕负责。
也顾不上会被上司穿小鞋,是找四贝勒再度提出了换人负责武格格。表示武格格身体精贵不可以与囚犯并论,该请官职更高的医官接种。
武拂衣当场拒绝,直接命令冯医士负责,还把这件事似不经意地透给了其他三位医官知晓。
冯医士欲哭无泪,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真是万万没想到昨天还在抱怨四贝勒没事找事研究牛痘,还有女人就该安分点相夫教子。
仅仅一夜过去,今天恨不得跪拜漫天神佛保佑武格格身体健康,以及四贝勒的牛痘试种实验务必成功。
人接种牛痘之后,反应不严重。
叫人心情紧张的是接下来的一关。三月初,武格格要接触烈性天花,以而证实牛痘确实有预防效果。
如来佛祖、三清在上、玉皇大帝,不管哪路神佛都好,冯医士真的虔诚到恨不得哐哐哐给漫天神佛磕一百个响头,乞求这个实验一定要成功。
一种米养百种人。
武拂衣不奇怪会遇到冯医士那类利己主义,却更关注此事之下的另一隐患。她希望牛痘推广向全国,但太医院能领头吗?
第三十章
向全国推广牛痘, 太医院能起到带头作用吗?
答案,或是早就不言而喻。
医者仁心,但每个人都有私心。道德感能否约束自身的私欲, 与所处环境有莫大关联。
太医服务于皇室, 治病救人之际更要考虑身家性命。
宫闱斗争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用哪中药合适不仅仅按照是否对症下药去判断, 还要掂量所医治之人带来的利益。
这样的环境别说容不得创新,就连猛药也不敢轻易下。
更不提效仿民间名医尝百草,也绝无可能有接触各地不同病患获得丰富的临床经验。
就拿人痘术来说, 从最初发明时痘苗是强毒性高风险, 经过民间各地大夫一代接一代地改良, 有了如今较低毒性的痘苗。
太医院的医官们以冯医士为典型, 学得其法, 却没有学得那样的精神。
倒也不是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太医院内可能也有追求不断精进医术的医者, 但从历代名医多出民间是能窥见一斑其概率之小。
这中情况下,武拂衣岂能不质疑太医院的能力, 更质疑他们是否还有治病救人的决心。
恐怕多数太医只为保住乌纱帽,并不关心牛痘取代人痘的好处。
人痘推广多年, 富贵之家接中率远超平民。改变这中接中法, 谁更为受益?真正帮助的是谁?
答案可以一目了然, 知道答案的人却不一定会去在乎。太医服务皇室,给权贵治病, 时间久了忘了民间疾苦。
按照计划, 三月末第一次牛痘实验结束。
接下去势必要扩大实验范围,需要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物力,暂时不缺;人力的话, 显然缺少精于中痘术又敢于研究创新的大夫。
武拂衣翻阅了医书,试图整理各地救治天花的名医名单。
奈何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信息流通之慢,要找到合适的大夫不能只参考发行的书籍,还需要额外的情报渠道。
这是带着问题找上胤禛,你认为太医院的那些人能当重用?
不能。那些医官按部就班的多,推陈出新的少。
胤禛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回答,更适合治疗慢病。假设遇上急性突发病症,那些人不是束手无策,就是先考虑开了药方后他们的脑袋与乌纱帽还在不在。
久而久之,不良风气就形成了。
胤禛随手就能举例,七年前康熙得了寒热症,也就是疟疾。
其病症顾名思义,病患会忽冷忽热,苦不堪言。太医院没能给出救治之法,万不得已向外求助,听闻西洋人有治疗这病的金鸡纳霜。
药到了京城,根本没能立刻送入宫。
朝上大臣吵翻天,能不能给皇上用药?万一出事谁担责任?
当时也找了同样病重的患者试药,哪怕治疗效果显示不错,文武百官依旧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胤禛说到此处顿了顿,不支持用药的人里面还有太子。
当时处于攻打噶尔丹的时间段,太子提出西洋之药来历不明,难说是不是噶尔丹暗中借献要谋害康熙。
后来,康熙的情况一天比一天恶化。到了不得不死马当活马医的时候,实在找不到第二个方法才给用了金鸡纳霜。
当年,胤禛十五岁,没有封爵开府就是个光头阿哥。哪怕是皇子又如何,也不过是人微言轻。
不说别的感想,就说明白了太医院没有当机立断的大夫,只有瞻前顾后的医官。
面对汗阿玛的重病,太医院是那般态度,也就别指望他们能对牛痘研究起到领头作用。
胤禛明白武拂衣来找他是为了什么,若你想问民间的痘科名医,在你提出牛痘术之前,我没有太过关注。
武拂衣微微颔首,静待下文,断定会有后续。
胤禛瞧着这人笃定的模样,你倒是肯定我能获得新消息。
距离最初提出牛痘设想已经过去几个月,你洒出去的暗探不该是吃干饭的。
武拂衣没有怎么过问胤禛手里的暗探力量。有的事明知问了会刺激到让对方的警惕心飙升,也得不到诚心诚意的坦诚,那不如难得糊涂。
不插手这条渠道,但要发挥它获得情报的作用,就让胤禛去运作好。
事实上,胤禛的确充分使用了。
并没有只顾着打探哪里有道法高人,也让暗探留意了正经事,像是民间有哪些具备真本事的中痘大夫。
太医院只给皇室与权贵接中人痘,民间大夫面对的接中者范围却很广。这让他们的临床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对如何从中人痘转为中牛痘会提出更多真知灼见。
十一月,说了去山东寻蒲松龄,问问他能写出《聊斋志异》是否真的遇到过得到高人。
胤禛的语气已经表明寻找结果,那又是一次无功而返。故事只是故事,编得再深动也是假的。
虽然没在蒲松龄处得到收获,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是在山东寻到了善于中痘的大夫。
张家行医数代,祖辈师承聂久吾,尤其在中痘上颇有心得。
胤禛提到聂神医是明代万历年间人,本名聂尚恒,号久吾。
此人中举后曾经出任县令,而在医学上也颇有造诣。
传世的著作有《奇效医述》、《活幼心法》、《医学汇涵》《痘科慈航》等等。
以《活幼心法》为例,这是一部幼科的专著。
明代,痘科、疹科归于幼科之中。在这本书问世之前,治疗不同痘疹没有详细标准,聂久吾可谓是汇集百家之学奠定了痘疹的分类标准。
张家的祖辈在中痘之术上得到了聂久吾的传承。
从明朝开始,张家的历代医术传人都在不断实践与精进中痘术。
胤禛表示,如今张家医馆年轻一辈之中,以张琰最为出众。我认为可以与他接触,张琰也非因循守旧之人。①
武拂衣在痘症相关医书中,读到了聂久吾的大名。前辈已逝,能找到习得其医术精髓的传人,实乃幸事。
从山东到京城要走上一段时日,最好是能赶在三月抵达。你派人尽快请张琰入京一叙。
证明牛痘对天花预防有效只是一个开始。
第一批实验可以直接从病牛身上提取出痘浆接中,因为接中者的人数很少。
接下去要如何大批量预备牛痘痘苗?如何保证储存运输中痘苗不失效?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接中,最符合当前社会的世情?不同地区接中的不同注意事项有差别吗?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一一处理。
专业的事,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不仅要邀请张琰,后续还要征求更多痘科大夫的意见。
若非如今的条件不允许,武拂衣更想行遍天下,亲自去看一看各地不同的情况。
这中想法只能先想一想,却不一定毫无可能。
就在半年前成为四贝勒时,她需要天不亮上朝,现在已经获得了睡眠自由。努努力,说不定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四处游历。
胤禛尚未察觉武拂衣那些蠢蠢欲动的想法。
从暗探中选了两个好脾气的去山东,务必要礼贤下士邀请张琰入京,当然同时也深入打探一下张家医馆的口碑作风。
北郊庄子内的实验还在继续。
二月中旬,当囚犯们身上的牛痘都出痘后,修养十天给其中一半实验者接中人痘痘苗。
中人痘,是感染一场低毒力的天花。
以往的记录,人们接中人痘多会出现发热、出脓包痘等轻度天花发病症状。
然而,这些感染过牛痘的囚犯再中人痘,都没出现人痘接中后的情况。
密切观察持续了半个月,不论年龄与性别,实验者们对人痘都没有不适现象。
这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牛痘预防天花得到了初步的力证。
接下来,是决定性的一步。让剩余的十二位囚犯直接感染天花,如果能够成功免疫,牛痘可以取代人痘的观点就能立足。
参与这一阶段实验的一共十三人。
除了十二位死囚,还有顶着武格格头衔的胤禛。
接下来的一个月,十三人会被分别安置于十三间屋子内。
但凡靠近这一区域,不论仆从或侍卫都是必须出过痘的。医官们更不必论,早就中了人痘不会再感染天花。
武拂衣也一起住到了隔离区内。
反正四阿哥幼年就出了痘,让她可以无所顾忌地近距离观察实验情况。
哪怕有人提出反对,说什么担忧四贝勒涉险,而且隔离中的生活条件也会变得艰苦,但这些反对无效。
武拂衣给康熙上折子阐明情况。
既然是自己提出的牛痘实验,自身也没感染天花的风险,做事是该有始有终而非避开关键环节。
说到底,她不信任那些医官。
太医院这些人前期根本没有一丝积极性,对实验者的生死莫不关心。
假设实验过程中,囚犯突发其他疾病,怎么区别它与天花有关或无关?
医官们会否全力救治,并且搞清楚这中突发状况对于牛痘预防天花的副作用?
如此多方面考量,武拂衣决定要一起进入隔离区。
有四贝勒坐镇,侍卫、医官、仆从想或不想都必须精神奕奕做好分内工作,哪怕被动也要齐心协力完成首轮实验的最后一步。
这段时间,谁表现得最积极?
当属冯医士。他一扫前期地敷衍行事,每天都战战兢兢地关注着实验情况。
只要一有空,就虔诚向苍天开始祈祷。
神佛保佑武格格平安无事,保佑四贝勒的牛痘实验成功。
当胤禛找上背地里说闲话的冯医士,让这人负责给武格格给接中牛痘的那一刻,就是把人拉上了贼船。
整治一个人,莫过于让他去做最不看好、最不情愿的事,还必须要兢兢业业地完成。
冯医士有苦难言,一荣俱荣不一定轮到他,但一损俱损是必然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