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太子是我前夫(68)
可常吉看得出来,主子这会很痛。
看出他眼底的担忧,顾长晋提唇笑了笑,云淡风轻道:小伤,不碍事。
又问:客船上的人都如何了?
那艘客船上除了他们这一行人,还有艄公关老丈和三个跑海的伙计。
昨夜顾长晋察觉到危险时,便已经吩咐常吉叫上落烟和柳萍,带着那几人逃生,而他自己去救容舒。
关老丈和两个伙计都无事,属下将他们安顿好了,方才按照主子的记号找过来。
还有一人呢?顾长晋问。
常吉默了下,道:死了,那人被一根铁钉刺中后脑,没能活下来。
顾长晋沉默,片刻后方道:好生抚恤,多给些银子,若是家中有父母妻儿的,派个人去告诉他们,他是为了救人而死,乃忠义之士。
常吉应是,接着道:属下天不亮时曾悄悄潜回去江边,那上头飘着四、五具尸体,应当就是原先货船上的人。初此之外,江边岸上也有十来具尸体,从衣服上看,应当与货船的人是一伙的,十有八九是要来追杀我们,但不知为何,竟然都死了。
可有打斗的痕迹?
有。
顾长晋目光微凝,马上有人来接我们了。
常吉皱起眉头,是谁?不会是六邈堂的人吧?
顾长晋淡淡道:不知道,或许是六邈堂的人,也或许是都察院的人,甚至有可能是宫里的人。
宫里的人?
常吉眼皮一跳,想问为何宫里会来人,只顾长晋没给他这机会,说完那话便转眸看向不远处的姑娘。
容姑娘,能随我进屋一趟吗?
容舒正在听落烟说话,闻言便回眸看了看他,踟蹰间,又听他道:很快便会有人寻过来,我还有些话想与你说。
容舒于是不再迟疑,跟在他身后入了屋。
屋内的火还未灭,一边整整齐齐地放着两件支在木头上的衣裳。
这是昨儿容舒给顾长晋换下的外裳和中衣,烤了两个多时辰,这会早就干了。
余光瞥见那两件衣裳,容舒猛然间想起那中衣内层有一个巴掌大的夹层,里头放着一块玉佩。
这般时时刻刻揣着的玉佩一看便知是十分重要的,她怕会出甚纰漏,便拿了出来。
思及此,她立马从腰封取出那玉佩,解释了两句,昨夜我怕会弄坏,索性就拿了出来,还望大人见谅。
那玉佩是一块十分罕见的水头极好的和田玉,上头雕刻着一只小麒麟,麒麟旁边是一个规规整整的砚字。
顾长晋接过玉佩,指腹缓缓摩挲着上头的砚字,眼前又出现浮玉山那片绿水青山。他生于斯,长于斯,对那里的每一缕风、每一片叶都是熟悉的。
父亲常说,他们兄妹三人孕育自这片山林,他们就是这里的树,将根深埋在土地里,便能无惧风雨,岿然不动而向阳而生。
即便有朝一日,落入了悬崖峭壁抑或是无尽深渊,只要扎住了根,便能蓬勃地向上而生。
做一个像树一样的人,是父亲对他们的期盼。
还记得我说过的一个秘密吗?那秘密与这玉佩息息相关。顾长晋望着容舒,缓缓地一字一句道:顾长晋,一直是顾长晋。
顾长晋一直是顾长晋。
雨打檐牙的春夜。
松思院的拔步床里,这是顾允直曾经与她过说的话
顾允直,我同你说个秘密。
容昭昭,我也与你说个秘密。
什么秘密?
我是顾长晋,一直是顾长晋
容舒记得,一直记得。
那一夜的顾允直,不仅与她说了这话,还轻轻地啄了下她的耳垂。
那些醉酒后模糊朦胧的记忆一时变得清晰。
容舒半落下眸光,转过身,岔开了话题,道:大人快换回你的衣裳吧,我先将这里收拾收拾。
她说着便灭了火,拖过那油毡布覆在稻草堆上,捡起地上的矮几放回原处,待得屋子几乎恢复最初的模样后,便从腰间取出一个装了碎银的荷包,放在那竹篓里。
顾长晋已经换好衣裳。
他知晓她这一刻的忙碌不过是想避开那些关于从前的话题。
他也不逼她,将手上的旧衣叠好,放置在床头,便望着她的背影,道:若是今日来接我的是宫里的人,那我大抵不能陪你去宛平县。
容舒将那竹篓推入床底,应声道:大人自顾忙去,侯府的事,我自个儿能处理。
顿了顿,到底是又添了一句:我有落烟姐与柳萍陪着,不会出事的。
顾长晋嗯了声,我让常吉藏在暗处跟着你,昨日埋伏我们的人很有可能会继续在上京设伏,我在上京有暗桩,万一你出事了,常吉和他们能及时保护你,也能及时同我传消息。
容舒身形一顿,回身望着他。
你知晓的,徐馥不是我母亲。张妈妈与你舅舅很有可能是她的人,若张妈妈当真是她的人,她将张妈妈放在你身边那么多年,必定是有她的图谋。是以,你在上京不安全。
徐馥?
他的养母?
容舒愣在原地。
她知晓顾长晋不是徐馥的儿子,只徐馥是济南府一猎户之妻,怎会有那般大的能耐能叫舅舅和张妈妈为她所用?
除非
徐馥究竟是何人?容舒道:她是不是从来就不是真正的徐馥?
顾长晋微微点头:她姓萧,是当今圣上的堂姐,云华郡主。
云华郡主?容舒蹙眉,她从不曾听说过此人。
云华郡主因八字与先帝相冲,自幼便被送往了大慈恩山,她的事,民间少有人知。
容舒心口一跳,下意识看向那道木门。
顾长晋知她在担忧什么,温声道:无妨,常吉在外头守着。
容舒的心却依旧悬着。
徐馥若不是真正的徐馥,而是云华郡主,她带着顾长晋隐姓埋名定然所谋甚大。他们在谋划的事,容舒不想卷入,她只想知道舅舅背后的人究竟是谁。
舅舅去了趟上京走商后,回来便与阿娘解除了婚约,理由是他有了心上人。而他爱若珍宝的一幅画,画的便是大慈恩寺的后山梅林。
云华郡主自幼长于大慈恩寺。
这是巧合吗?
容舒连忙道:我归宁那日,大人曾经送来一卷春山先生的画作,舅舅最喜欢的便是这位先生的画,大人可知这位丹青圣手与云华郡主有何关系?
顾长晋掀眸看了看她,道:便是如你所猜的,春山先生便是云华郡主。
容舒咬了咬唇,如此说来,舅舅的确是云华郡主的人。
说罢这话,她忽又想起一事。
前世容家出事之时,林清月曾跑到松思院讥讽她,不想被张妈妈狠狠掌掴了一耳光。
那时林清月望着张妈妈的目光十分奇怪,诧异有之,怨恨有之,还有淡淡的不舍。
林清月曾说她过抢走了旁人的东西,容舒原以为她说的是顾长晋,如今想来,她说的分明就是张妈妈。
张妈妈很可能是林清月的母亲,容舒面上带了点儿苦涩的笑意,我离开松思院时,林清月曾说过我抢走了她的东西。
顾长晋安抚她,张妈妈出现在你身边本就是别有用心,你没有抢走任何人的东西。
我知晓的,我只是不明白,容舒不解道:为什么会有母亲选择放弃自己的孩子,选择去照顾另一个孩子?
她说到这倏地一笑,道:你可知张妈妈在三省堂的暗盒里放的是何物?她放了一张写着嘉佑二年四月初六的纸,想来这便是林清月的生辰了。
顾长晋虽与林清月、闻溪自小便认识,但鲜有交集,她们二人过生辰,他更是不曾关注过。
隐约记得林清月的确是出生在四月。
在顾大人的梦里,容家那些与沈治勾结的人里,除了张妈妈、二伯父和大伯母,可还有旁的人?
我的梦都只与你有关,最后的梦便是止于嘉佑二十三年九月八日那一日。那场梦里,我查到的便只有你二伯父与大伯母。顾长晋停顿了几息,斟酌道:容家大房与二房犯下大错,但最后却是你父亲认了罪,想来是与容家的一些旧事有关。
旧事?
容舒咀嚼着两个字,眉心微微蹙起,下意识便道:大房、二房还有三房的旧事,莫不是与祖父和大伯父的死又或者容家的爵位有关?
顾长晋看着她缓缓一笑,颔首道:我亦是这般想。
他的声音有些虚弱,面色亦不好,可此时他对着她的这一笑,不知为何,竟让容舒蓦然间有种二人心意相通的错觉。
她轻轻别开了视线,道:大人将柳萍送到我身边,又让常吉护着我,容舒感激不尽,日后定衔草结环以报之。
她这是接受他的安排,允许他将常吉安插在她身边了。
只他不需要她衔草结环报恩,他只要她平安。
容舒,你想知道我是谁吗?顾长晋问。
容舒摇了摇头:大人,我不想知道。
他今日与她说这些,大抵是准备要将他所有的秘密都告诉她的。
譬如他真正的身份,又譬如徐馥为何要伪装成他的母亲,而他为何又要处处提防着徐馥。
他想将他所有的一切和盘托出,可她却不想知晓。
概因这些秘密对于她来说,只是负担。人一旦有了负担,那脚下的步子便不再轻松,也不再自由了。
为一人而画地为牢的事,她不愿再做。
她的不愿顾长晋自然看在眼里,也明白,她为何不愿意知晓。
她记得前世的事,但也将前世他与她的种种都放下了。
可他放不下,不可能放下。
顾长晋捏着手里的玉佩,嘴唇翕动,正要说话,忽然外头一阵响动。
常吉轻轻叩门,道:主子,有人来了。
第七十七章
曦光霁曙, 浓荫蔽日。
一队身着铠甲,头戴凤翅盔的金吾卫策马行在山间小径,马蹄声震天, 惊得树上的雀鸟扑棱着翅膀往天上飞去。
眼见着马上到那木屋了, 谢虎申轻扯马缰, 往后挥了挥手,上百名金吾卫齐齐停下,下马恭敬地候在一侧。
此时此景, 谢虎申不由得想起了当初东厂大门万民请愿的那一日,他也是这般策马而来,还威风凛凛地让彼时的刑部郎中顾长晋给他陈述当日之情形。
那会他还感叹文官们巧舌如簧,一张利嘴畅行天下呢。
哪曾想这位大人竟然有这样的造化?
想起出行之前, 汪德海公公提点的那几句话, 谢虎申心神一凛,神色恭敬地上前叩门。
屋内,顾长晋与容舒对视一眼,轻声道:从这里去宛平县大约要行四五日, 到了那里先寻好落脚地, 让常吉去绑人便可,你莫要自己冒险。
容舒应好。
顾长晋深深看了她一眼, 信步出了门。
与梦里一样,来接他的人是谢虎申,本该发生在嘉佑二十三年的事提前到今日了。
顾长晋望着高挂在树梢上的杲杲秋日, 神色莫测。
千里之外的上京, 坤宁宫。
戚皇后斜倚在贵妃榻上, 支颐, 望着支摘窗外开得正艳的秋海棠静默不语。
廊下一名宫人步履匆匆的穿过殿门, 在桂嬷嬷耳边附耳道话。
桂嬷嬷面色一喜,掀帘入内,对戚皇后道:刑家派去的那些死士都被谢统领杀了,谢统领这一两日大抵能接到人。刑家这回当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怕惹了圣怒。
说着又狠狠啐了一口,咬牙切齿道:可惜没能留下活口,倒是叫那刑老贼逃过一难了,老奴戚家的事不信没有刑家的手笔在!
桂嬷嬷是戚家的旧人,陪着戚皇后嫁入太原府,又陪着戚皇后回来上京,入主坤宁宫。
她看着戚皇后长大,与戚皇后情谊深厚,只她到底是戚家的人,儿子、孙子都在戚家,眼下戚家被抄,她如何能不恨?
戚甄望着桂嬷嬷满是褶皱的憔悴面容,轻声道:刑家的确推波助澜了,但苍蝇不抱没缝儿的蛋,若非兄长与誉儿犯了错,刑家怎会寻得到机会?誉儿派人去渡口埋伏柳元他们,此事皇上也已经查清,戚家这一次,便是本宫也救不了。
戚甄眉眼间的疲惫便是厚厚的妆容都遮不住。
短短一个月,上京风云变幻。
半个月前,柳元遇袭的那一日,她去了趟大慈恩寺与都察院左都御史孟宗见了一面。
这位总宪大人戚甄听兄长提过几回,是个心思深沉之人,刑首辅与兄长都想拉拢他,却都铩羽而归。
孟宗与谁都不亲近,但也谁都不得罪。
一个不愿意站队的人,在朝堂上的路惯来难走,偏他能力卓绝,得建德帝重用,也得嘉佑帝重用。这么多年来,将一整个都察院治理得如同铁桶一般,旁人便是想收买他底下的人都不容易。
孟宗从不卷入党争,更遑论与后宫的妃嫔有牵扯了,戚甄也不知此人因何要见自己。
然而孟宗在那小佛堂说的第一句话差点儿就将戚甄惊得连手里的念珠都握不稳。
这小佛堂皇后娘娘想来不陌生,嘉佑二年的四月初六,娘娘便是在这里秘密生下小公主。孟宗淡淡道。
一句话,将戚甄拉回了那个雷雨交加的春夜。
那一年的大年初六,嘉佑帝病危,彼时他膝下只有刚满一岁的皇长子萧熠,整个朝堂人心浮动。
那会戚甄已经被诊出喜脉,可她不敢声张。
这后宫能出多少意外,她太清楚了。
然而千防万防,依旧防不住身边的人,她有孕的消息一走漏,刑家的人埋在坤宁宫的暗桩便行动了,若不是桂嬷嬷谨慎,她肚子里的孩子根本保不住。
彼时她肚子里的孩子是皇子还是公主,决定了戚家与她的未来。
若是个皇子,戚家的旧部还有朝中大部分武将都会拥护她,若是女儿,戚家的下场,她的下场,她孩子的下场可想而知。
兄长为此早就做好了准备,将戚家三四名与她差不多时间有孕的女子悄悄藏在了上京,还包括兄长的一名小妾。
四月三日,那小妾动了胎气,提早发动,生下一名男孩儿。
她不得已出宫,以母亲托梦的借口,去大慈恩寺祈福。四月六日,她喝下催产药,彼时她将将有孕七个月。
她在大慈恩寺的佛堂疼了整整一夜,气若悬丝之际,她望着佛堂里的玉菩萨,心道这就是报应。
戚家一直拥护的人是启元太子。
当初将她嫁与萧衍,也不过是为了蒙蔽建德帝的权宜之计。建德帝昏迷,启元太子监国的第二年,戚家甚至已经准备好要除掉萧衍,好让她假死回戚家,以戚家旁支女的身份嫁入东宫。
父亲将兵权交还朝廷之时便已定下了此计,一方面是保住戚家,另一方面也是为戚家谋一个东山再起。
后来建德帝将她赐婚七皇子,父亲还松了口气,道七皇子的生母只是一名宫女,七皇子不得帝宠又是个体弱多病的,便是日后除掉他,也不会引起旁人的怀疑。
戚甄从出嫁的那一日便知晓了,早晚她要亲手杀了萧衍的。
可惜她动了情。
恋耽美
看出他眼底的担忧,顾长晋提唇笑了笑,云淡风轻道:小伤,不碍事。
又问:客船上的人都如何了?
那艘客船上除了他们这一行人,还有艄公关老丈和三个跑海的伙计。
昨夜顾长晋察觉到危险时,便已经吩咐常吉叫上落烟和柳萍,带着那几人逃生,而他自己去救容舒。
关老丈和两个伙计都无事,属下将他们安顿好了,方才按照主子的记号找过来。
还有一人呢?顾长晋问。
常吉默了下,道:死了,那人被一根铁钉刺中后脑,没能活下来。
顾长晋沉默,片刻后方道:好生抚恤,多给些银子,若是家中有父母妻儿的,派个人去告诉他们,他是为了救人而死,乃忠义之士。
常吉应是,接着道:属下天不亮时曾悄悄潜回去江边,那上头飘着四、五具尸体,应当就是原先货船上的人。初此之外,江边岸上也有十来具尸体,从衣服上看,应当与货船的人是一伙的,十有八九是要来追杀我们,但不知为何,竟然都死了。
可有打斗的痕迹?
有。
顾长晋目光微凝,马上有人来接我们了。
常吉皱起眉头,是谁?不会是六邈堂的人吧?
顾长晋淡淡道:不知道,或许是六邈堂的人,也或许是都察院的人,甚至有可能是宫里的人。
宫里的人?
常吉眼皮一跳,想问为何宫里会来人,只顾长晋没给他这机会,说完那话便转眸看向不远处的姑娘。
容姑娘,能随我进屋一趟吗?
容舒正在听落烟说话,闻言便回眸看了看他,踟蹰间,又听他道:很快便会有人寻过来,我还有些话想与你说。
容舒于是不再迟疑,跟在他身后入了屋。
屋内的火还未灭,一边整整齐齐地放着两件支在木头上的衣裳。
这是昨儿容舒给顾长晋换下的外裳和中衣,烤了两个多时辰,这会早就干了。
余光瞥见那两件衣裳,容舒猛然间想起那中衣内层有一个巴掌大的夹层,里头放着一块玉佩。
这般时时刻刻揣着的玉佩一看便知是十分重要的,她怕会出甚纰漏,便拿了出来。
思及此,她立马从腰封取出那玉佩,解释了两句,昨夜我怕会弄坏,索性就拿了出来,还望大人见谅。
那玉佩是一块十分罕见的水头极好的和田玉,上头雕刻着一只小麒麟,麒麟旁边是一个规规整整的砚字。
顾长晋接过玉佩,指腹缓缓摩挲着上头的砚字,眼前又出现浮玉山那片绿水青山。他生于斯,长于斯,对那里的每一缕风、每一片叶都是熟悉的。
父亲常说,他们兄妹三人孕育自这片山林,他们就是这里的树,将根深埋在土地里,便能无惧风雨,岿然不动而向阳而生。
即便有朝一日,落入了悬崖峭壁抑或是无尽深渊,只要扎住了根,便能蓬勃地向上而生。
做一个像树一样的人,是父亲对他们的期盼。
还记得我说过的一个秘密吗?那秘密与这玉佩息息相关。顾长晋望着容舒,缓缓地一字一句道:顾长晋,一直是顾长晋。
顾长晋一直是顾长晋。
雨打檐牙的春夜。
松思院的拔步床里,这是顾允直曾经与她过说的话
顾允直,我同你说个秘密。
容昭昭,我也与你说个秘密。
什么秘密?
我是顾长晋,一直是顾长晋
容舒记得,一直记得。
那一夜的顾允直,不仅与她说了这话,还轻轻地啄了下她的耳垂。
那些醉酒后模糊朦胧的记忆一时变得清晰。
容舒半落下眸光,转过身,岔开了话题,道:大人快换回你的衣裳吧,我先将这里收拾收拾。
她说着便灭了火,拖过那油毡布覆在稻草堆上,捡起地上的矮几放回原处,待得屋子几乎恢复最初的模样后,便从腰间取出一个装了碎银的荷包,放在那竹篓里。
顾长晋已经换好衣裳。
他知晓她这一刻的忙碌不过是想避开那些关于从前的话题。
他也不逼她,将手上的旧衣叠好,放置在床头,便望着她的背影,道:若是今日来接我的是宫里的人,那我大抵不能陪你去宛平县。
容舒将那竹篓推入床底,应声道:大人自顾忙去,侯府的事,我自个儿能处理。
顿了顿,到底是又添了一句:我有落烟姐与柳萍陪着,不会出事的。
顾长晋嗯了声,我让常吉藏在暗处跟着你,昨日埋伏我们的人很有可能会继续在上京设伏,我在上京有暗桩,万一你出事了,常吉和他们能及时保护你,也能及时同我传消息。
容舒身形一顿,回身望着他。
你知晓的,徐馥不是我母亲。张妈妈与你舅舅很有可能是她的人,若张妈妈当真是她的人,她将张妈妈放在你身边那么多年,必定是有她的图谋。是以,你在上京不安全。
徐馥?
他的养母?
容舒愣在原地。
她知晓顾长晋不是徐馥的儿子,只徐馥是济南府一猎户之妻,怎会有那般大的能耐能叫舅舅和张妈妈为她所用?
除非
徐馥究竟是何人?容舒道:她是不是从来就不是真正的徐馥?
顾长晋微微点头:她姓萧,是当今圣上的堂姐,云华郡主。
云华郡主?容舒蹙眉,她从不曾听说过此人。
云华郡主因八字与先帝相冲,自幼便被送往了大慈恩山,她的事,民间少有人知。
容舒心口一跳,下意识看向那道木门。
顾长晋知她在担忧什么,温声道:无妨,常吉在外头守着。
容舒的心却依旧悬着。
徐馥若不是真正的徐馥,而是云华郡主,她带着顾长晋隐姓埋名定然所谋甚大。他们在谋划的事,容舒不想卷入,她只想知道舅舅背后的人究竟是谁。
舅舅去了趟上京走商后,回来便与阿娘解除了婚约,理由是他有了心上人。而他爱若珍宝的一幅画,画的便是大慈恩寺的后山梅林。
云华郡主自幼长于大慈恩寺。
这是巧合吗?
容舒连忙道:我归宁那日,大人曾经送来一卷春山先生的画作,舅舅最喜欢的便是这位先生的画,大人可知这位丹青圣手与云华郡主有何关系?
顾长晋掀眸看了看她,道:便是如你所猜的,春山先生便是云华郡主。
容舒咬了咬唇,如此说来,舅舅的确是云华郡主的人。
说罢这话,她忽又想起一事。
前世容家出事之时,林清月曾跑到松思院讥讽她,不想被张妈妈狠狠掌掴了一耳光。
那时林清月望着张妈妈的目光十分奇怪,诧异有之,怨恨有之,还有淡淡的不舍。
林清月曾说她过抢走了旁人的东西,容舒原以为她说的是顾长晋,如今想来,她说的分明就是张妈妈。
张妈妈很可能是林清月的母亲,容舒面上带了点儿苦涩的笑意,我离开松思院时,林清月曾说过我抢走了她的东西。
顾长晋安抚她,张妈妈出现在你身边本就是别有用心,你没有抢走任何人的东西。
我知晓的,我只是不明白,容舒不解道:为什么会有母亲选择放弃自己的孩子,选择去照顾另一个孩子?
她说到这倏地一笑,道:你可知张妈妈在三省堂的暗盒里放的是何物?她放了一张写着嘉佑二年四月初六的纸,想来这便是林清月的生辰了。
顾长晋虽与林清月、闻溪自小便认识,但鲜有交集,她们二人过生辰,他更是不曾关注过。
隐约记得林清月的确是出生在四月。
在顾大人的梦里,容家那些与沈治勾结的人里,除了张妈妈、二伯父和大伯母,可还有旁的人?
我的梦都只与你有关,最后的梦便是止于嘉佑二十三年九月八日那一日。那场梦里,我查到的便只有你二伯父与大伯母。顾长晋停顿了几息,斟酌道:容家大房与二房犯下大错,但最后却是你父亲认了罪,想来是与容家的一些旧事有关。
旧事?
容舒咀嚼着两个字,眉心微微蹙起,下意识便道:大房、二房还有三房的旧事,莫不是与祖父和大伯父的死又或者容家的爵位有关?
顾长晋看着她缓缓一笑,颔首道:我亦是这般想。
他的声音有些虚弱,面色亦不好,可此时他对着她的这一笑,不知为何,竟让容舒蓦然间有种二人心意相通的错觉。
她轻轻别开了视线,道:大人将柳萍送到我身边,又让常吉护着我,容舒感激不尽,日后定衔草结环以报之。
她这是接受他的安排,允许他将常吉安插在她身边了。
只他不需要她衔草结环报恩,他只要她平安。
容舒,你想知道我是谁吗?顾长晋问。
容舒摇了摇头:大人,我不想知道。
他今日与她说这些,大抵是准备要将他所有的秘密都告诉她的。
譬如他真正的身份,又譬如徐馥为何要伪装成他的母亲,而他为何又要处处提防着徐馥。
他想将他所有的一切和盘托出,可她却不想知晓。
概因这些秘密对于她来说,只是负担。人一旦有了负担,那脚下的步子便不再轻松,也不再自由了。
为一人而画地为牢的事,她不愿再做。
她的不愿顾长晋自然看在眼里,也明白,她为何不愿意知晓。
她记得前世的事,但也将前世他与她的种种都放下了。
可他放不下,不可能放下。
顾长晋捏着手里的玉佩,嘴唇翕动,正要说话,忽然外头一阵响动。
常吉轻轻叩门,道:主子,有人来了。
第七十七章
曦光霁曙, 浓荫蔽日。
一队身着铠甲,头戴凤翅盔的金吾卫策马行在山间小径,马蹄声震天, 惊得树上的雀鸟扑棱着翅膀往天上飞去。
眼见着马上到那木屋了, 谢虎申轻扯马缰, 往后挥了挥手,上百名金吾卫齐齐停下,下马恭敬地候在一侧。
此时此景, 谢虎申不由得想起了当初东厂大门万民请愿的那一日,他也是这般策马而来,还威风凛凛地让彼时的刑部郎中顾长晋给他陈述当日之情形。
那会他还感叹文官们巧舌如簧,一张利嘴畅行天下呢。
哪曾想这位大人竟然有这样的造化?
想起出行之前, 汪德海公公提点的那几句话, 谢虎申心神一凛,神色恭敬地上前叩门。
屋内,顾长晋与容舒对视一眼,轻声道:从这里去宛平县大约要行四五日, 到了那里先寻好落脚地, 让常吉去绑人便可,你莫要自己冒险。
容舒应好。
顾长晋深深看了她一眼, 信步出了门。
与梦里一样,来接他的人是谢虎申,本该发生在嘉佑二十三年的事提前到今日了。
顾长晋望着高挂在树梢上的杲杲秋日, 神色莫测。
千里之外的上京, 坤宁宫。
戚皇后斜倚在贵妃榻上, 支颐, 望着支摘窗外开得正艳的秋海棠静默不语。
廊下一名宫人步履匆匆的穿过殿门, 在桂嬷嬷耳边附耳道话。
桂嬷嬷面色一喜,掀帘入内,对戚皇后道:刑家派去的那些死士都被谢统领杀了,谢统领这一两日大抵能接到人。刑家这回当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怕惹了圣怒。
说着又狠狠啐了一口,咬牙切齿道:可惜没能留下活口,倒是叫那刑老贼逃过一难了,老奴戚家的事不信没有刑家的手笔在!
桂嬷嬷是戚家的旧人,陪着戚皇后嫁入太原府,又陪着戚皇后回来上京,入主坤宁宫。
她看着戚皇后长大,与戚皇后情谊深厚,只她到底是戚家的人,儿子、孙子都在戚家,眼下戚家被抄,她如何能不恨?
戚甄望着桂嬷嬷满是褶皱的憔悴面容,轻声道:刑家的确推波助澜了,但苍蝇不抱没缝儿的蛋,若非兄长与誉儿犯了错,刑家怎会寻得到机会?誉儿派人去渡口埋伏柳元他们,此事皇上也已经查清,戚家这一次,便是本宫也救不了。
戚甄眉眼间的疲惫便是厚厚的妆容都遮不住。
短短一个月,上京风云变幻。
半个月前,柳元遇袭的那一日,她去了趟大慈恩寺与都察院左都御史孟宗见了一面。
这位总宪大人戚甄听兄长提过几回,是个心思深沉之人,刑首辅与兄长都想拉拢他,却都铩羽而归。
孟宗与谁都不亲近,但也谁都不得罪。
一个不愿意站队的人,在朝堂上的路惯来难走,偏他能力卓绝,得建德帝重用,也得嘉佑帝重用。这么多年来,将一整个都察院治理得如同铁桶一般,旁人便是想收买他底下的人都不容易。
孟宗从不卷入党争,更遑论与后宫的妃嫔有牵扯了,戚甄也不知此人因何要见自己。
然而孟宗在那小佛堂说的第一句话差点儿就将戚甄惊得连手里的念珠都握不稳。
这小佛堂皇后娘娘想来不陌生,嘉佑二年的四月初六,娘娘便是在这里秘密生下小公主。孟宗淡淡道。
一句话,将戚甄拉回了那个雷雨交加的春夜。
那一年的大年初六,嘉佑帝病危,彼时他膝下只有刚满一岁的皇长子萧熠,整个朝堂人心浮动。
那会戚甄已经被诊出喜脉,可她不敢声张。
这后宫能出多少意外,她太清楚了。
然而千防万防,依旧防不住身边的人,她有孕的消息一走漏,刑家的人埋在坤宁宫的暗桩便行动了,若不是桂嬷嬷谨慎,她肚子里的孩子根本保不住。
彼时她肚子里的孩子是皇子还是公主,决定了戚家与她的未来。
若是个皇子,戚家的旧部还有朝中大部分武将都会拥护她,若是女儿,戚家的下场,她的下场,她孩子的下场可想而知。
兄长为此早就做好了准备,将戚家三四名与她差不多时间有孕的女子悄悄藏在了上京,还包括兄长的一名小妾。
四月三日,那小妾动了胎气,提早发动,生下一名男孩儿。
她不得已出宫,以母亲托梦的借口,去大慈恩寺祈福。四月六日,她喝下催产药,彼时她将将有孕七个月。
她在大慈恩寺的佛堂疼了整整一夜,气若悬丝之际,她望着佛堂里的玉菩萨,心道这就是报应。
戚家一直拥护的人是启元太子。
当初将她嫁与萧衍,也不过是为了蒙蔽建德帝的权宜之计。建德帝昏迷,启元太子监国的第二年,戚家甚至已经准备好要除掉萧衍,好让她假死回戚家,以戚家旁支女的身份嫁入东宫。
父亲将兵权交还朝廷之时便已定下了此计,一方面是保住戚家,另一方面也是为戚家谋一个东山再起。
后来建德帝将她赐婚七皇子,父亲还松了口气,道七皇子的生母只是一名宫女,七皇子不得帝宠又是个体弱多病的,便是日后除掉他,也不会引起旁人的怀疑。
戚甄从出嫁的那一日便知晓了,早晚她要亲手杀了萧衍的。
可惜她动了情。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