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顾沐边给顾昭挟菜边和他说话,不知不觉的,等全部忙完,都快夜深了,两人又忙洗漱睡觉,不能影响第二天的事。
顾昭一个六品主事可轮不到参加朝会的,因在公主车驾遇惊马的第三日,朝会刚结束,期间发生的事情便传了出来,在工地上的顾昭同样听到了,和工部在此做事的几位官员议论起来。
“今天陛下可是在朝会上发落了好几位官员,发了一通好大的火气。”
“那几位官员,轻的被贬出了京城,严重的那一个直接被抄家问罪了,当场就抛出了证据,那家伙吓得当场就跪了喊饶命,可惜啊,晚了。”
“顾大人,”有人问顾昭,“陛下发落的这几位官员,会不会和大前天的事情有关?”大前天发生了什么?无非就是公主车驾差点被惊马冲撞,两件事之间不过隔了两日,很难不让人将之联系起来。
顾昭笑得无害:“我哪里会知道,陛下发落官员,也不会无的放矢吧,那肯定是他们本身犯了错,才会被陛下揪出来。”
那人想着也许顾昭能在平南子爵那里得到些小道消息,可一听这话便知顾昭不会透露什么了,不管他是知不知情,只得附和道:“对,顾大人说得在理,陛下怎会无缘无故地发落他们,肯定是自己持身不正。”
话虽这么说,可谁心里不在嘀咕,箭头指向太明显了,尤其是那被抄家的一位官员,之前可是那份《大周京报》的主要负责人员,非常明显是为燕向瑾做事的,可谁想到,才时隔几日,就被抄家问罪了,显然陛下此举是用来警告那三位。
顾昭在心里盘算了下那几位官员,发现三个阵营里的都有,一个都没落下,而且还都是阵营里比较关键的人物,透过这事,陛下的态度非常清晰地摆放了出来,这还是公主没有受惊,什么事也没出,倘若公主真的出事,那怒火会更盛。
也许三人都伸手了,也许只是其中一人或是两人在背后推动的事,可陛下分明是不需要确凿的证据,直接就拿这三个阵营的人开刀了,谁也没放过。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那三个向字辈之外的人动手,想要得那渔翁之利,可顾昭以为,陛下也不是傻的,不管哪种可能性都会考虑到的。
大周京报刚闹得轰轰烈烈,转眼主要负责人也就相当于主编就被拿下了,对大周京报来说肯定是个重大打击,这下京报的人该要高兴了吧,就不知燕向瑾还会不会继续砸银子将大周京报办下去了。
如顾昭所想,朝会上的消息传到翰林院时,参与京报的一众人惊讶之后难抑欢喜之色,翰林院的旁观者也觉得这些人运气颇好,大周京报正是气势最盛的时候,却突然遭受这样的打击,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这对宋泽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对那位官员的下场也没太多同情,因为他知道,大周京报上那篇针对公主的文章,就是由这位主要负责人执笔,前有这篇攻击公主,后脚公主就被惊马冲撞,两件事未免太过凑巧,也就不怪陛下要拿他开刀,做给所有人看了。
第261章 平安消息
说大周京报气势正盛,其实这是砸银子砸出来的表象,其实要顾昭来说,那份大周京报属于曲高和寡,难以被下里巴人接受,一些文人雄心勃勃,想要将翰林院那些个后进小子打压下去,叫他们知道什么是前辈,因而特意写出来的文章偏重于炫技,也就是炫耀他们的文采学识。
而宋泽他们早就注意到两者间的关系,想要从中寻找一个适合的度,不过过于下里巴人,那会降低京报的格调,毕竟这是由宋泽这个六元状元牵头办的报纸,更多的还是为那些识字的人服务的,但也要考虑下层老百姓的需求。
京报诸人虽惊于朝廷部分官员的动荡,但对京报还是兢兢业业,于是新的一期京报又出炉了,依旧是印刷了一万份,到了发行的日子,所有人投入忙碌之中,投放各个报点,还有联系京城外的书商,将新一期的京报投放到京城之外,还有注意大众的反响。
自京报第一期推出已过去近两个月了,这段时间足够大家适应报纸这种新生事物的存在,尤其是之前大周京报闹得沸沸扬扬,如今不知道报纸存在的人,未免显得太过落伍了,因而京报一经投入便引来无数人的关注,不识字的人也早早到报点处等着听人读报。
相比大周京报,其实老百姓还是更爱听京报,因为京报上也有他们喜爱的内容。
这次京报上还特地用了几十个字介绍了公主的近况,等于给民众报了个平安,意思是公主身体康健,一切平安,虽没提惊马事件,但言下之意惊马事件没对公主产生任何影响。
无论是看报的人还是听报的人,听到这则消息后都炸开了,谁能想到京报会这么独树一帜,将公主的消息堂而皇之地登在报纸上,供民众津津乐道。
权贵们想得多了点:“这是公主同意的?陛下也同意这么做了?”
“公主肯定同意的吧,否则京报和宋六元胆子再大,也不敢将关于公主的消息登出来,不过这消息一出,京报和大周京报明显是打擂台了啊,摆明是站在公主一边的。”
“嗤,大周京报不是明摆着要撬京报的墙脚,京报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了,不过说实话,我还是觉得京报更有趣些,到底是年轻人办的,没那么多规矩。对了,这期京报登了哪个商家的广告?”
--
顾昭一个六品主事可轮不到参加朝会的,因在公主车驾遇惊马的第三日,朝会刚结束,期间发生的事情便传了出来,在工地上的顾昭同样听到了,和工部在此做事的几位官员议论起来。
“今天陛下可是在朝会上发落了好几位官员,发了一通好大的火气。”
“那几位官员,轻的被贬出了京城,严重的那一个直接被抄家问罪了,当场就抛出了证据,那家伙吓得当场就跪了喊饶命,可惜啊,晚了。”
“顾大人,”有人问顾昭,“陛下发落的这几位官员,会不会和大前天的事情有关?”大前天发生了什么?无非就是公主车驾差点被惊马冲撞,两件事之间不过隔了两日,很难不让人将之联系起来。
顾昭笑得无害:“我哪里会知道,陛下发落官员,也不会无的放矢吧,那肯定是他们本身犯了错,才会被陛下揪出来。”
那人想着也许顾昭能在平南子爵那里得到些小道消息,可一听这话便知顾昭不会透露什么了,不管他是知不知情,只得附和道:“对,顾大人说得在理,陛下怎会无缘无故地发落他们,肯定是自己持身不正。”
话虽这么说,可谁心里不在嘀咕,箭头指向太明显了,尤其是那被抄家的一位官员,之前可是那份《大周京报》的主要负责人员,非常明显是为燕向瑾做事的,可谁想到,才时隔几日,就被抄家问罪了,显然陛下此举是用来警告那三位。
顾昭在心里盘算了下那几位官员,发现三个阵营里的都有,一个都没落下,而且还都是阵营里比较关键的人物,透过这事,陛下的态度非常清晰地摆放了出来,这还是公主没有受惊,什么事也没出,倘若公主真的出事,那怒火会更盛。
也许三人都伸手了,也许只是其中一人或是两人在背后推动的事,可陛下分明是不需要确凿的证据,直接就拿这三个阵营的人开刀了,谁也没放过。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那三个向字辈之外的人动手,想要得那渔翁之利,可顾昭以为,陛下也不是傻的,不管哪种可能性都会考虑到的。
大周京报刚闹得轰轰烈烈,转眼主要负责人也就相当于主编就被拿下了,对大周京报来说肯定是个重大打击,这下京报的人该要高兴了吧,就不知燕向瑾还会不会继续砸银子将大周京报办下去了。
如顾昭所想,朝会上的消息传到翰林院时,参与京报的一众人惊讶之后难抑欢喜之色,翰林院的旁观者也觉得这些人运气颇好,大周京报正是气势最盛的时候,却突然遭受这样的打击,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这对宋泽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对那位官员的下场也没太多同情,因为他知道,大周京报上那篇针对公主的文章,就是由这位主要负责人执笔,前有这篇攻击公主,后脚公主就被惊马冲撞,两件事未免太过凑巧,也就不怪陛下要拿他开刀,做给所有人看了。
第261章 平安消息
说大周京报气势正盛,其实这是砸银子砸出来的表象,其实要顾昭来说,那份大周京报属于曲高和寡,难以被下里巴人接受,一些文人雄心勃勃,想要将翰林院那些个后进小子打压下去,叫他们知道什么是前辈,因而特意写出来的文章偏重于炫技,也就是炫耀他们的文采学识。
而宋泽他们早就注意到两者间的关系,想要从中寻找一个适合的度,不过过于下里巴人,那会降低京报的格调,毕竟这是由宋泽这个六元状元牵头办的报纸,更多的还是为那些识字的人服务的,但也要考虑下层老百姓的需求。
京报诸人虽惊于朝廷部分官员的动荡,但对京报还是兢兢业业,于是新的一期京报又出炉了,依旧是印刷了一万份,到了发行的日子,所有人投入忙碌之中,投放各个报点,还有联系京城外的书商,将新一期的京报投放到京城之外,还有注意大众的反响。
自京报第一期推出已过去近两个月了,这段时间足够大家适应报纸这种新生事物的存在,尤其是之前大周京报闹得沸沸扬扬,如今不知道报纸存在的人,未免显得太过落伍了,因而京报一经投入便引来无数人的关注,不识字的人也早早到报点处等着听人读报。
相比大周京报,其实老百姓还是更爱听京报,因为京报上也有他们喜爱的内容。
这次京报上还特地用了几十个字介绍了公主的近况,等于给民众报了个平安,意思是公主身体康健,一切平安,虽没提惊马事件,但言下之意惊马事件没对公主产生任何影响。
无论是看报的人还是听报的人,听到这则消息后都炸开了,谁能想到京报会这么独树一帜,将公主的消息堂而皇之地登在报纸上,供民众津津乐道。
权贵们想得多了点:“这是公主同意的?陛下也同意这么做了?”
“公主肯定同意的吧,否则京报和宋六元胆子再大,也不敢将关于公主的消息登出来,不过这消息一出,京报和大周京报明显是打擂台了啊,摆明是站在公主一边的。”
“嗤,大周京报不是明摆着要撬京报的墙脚,京报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了,不过说实话,我还是觉得京报更有趣些,到底是年轻人办的,没那么多规矩。对了,这期京报登了哪个商家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