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过秋……算算日子,确实快秋分了。
等等,秋分!
江逾明的生辰不就是在秋分吗?
姜辞一骨碌爬起来,掀开床幔,看到江逾明在窄榻上睡了,床上有一个小小的鼓包。
方才江逾明问她生辰,不会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吧……
姜辞惊讶地躺下——
“嘭”的一声,脑袋撞上了床头,隐隐吃痛。
紧接着一悉索,外边忙问:“怎么了?”
姜辞捂着头,回:“没事——”
心里却想,他竟还会有这种小心思。
“……啊,没事,我就撞了一下。”姜辞看见江逾明要起身,忙道。
江逾明还是进去看了她一眼,见她缩在被褥里躲着,就剩个捂着手的后脑勺,应当是不大痛。江逾明给她点了盏蜡烛,说她:“起夜小心些。”
姜辞躲在被子里,觉得自己有点丢人,又觉得江逾明的心思有点好笑,许久,才装作正经地应了他一声:“嗯。”
翌日,姜辞又起了早。
用早膳时,姜辞闭着眼端着茶在屋里走,在江逾明面前放下一个,又给自己放下一个,末了打了个哈欠,眼睛带着泪水。
“怎么又起来了?”
“今日得出去一趟。”
江逾明知她最近忙,便没再问了。
后来姜辞送他出门时,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我会对你好的。”
江逾明懂又不懂,点了下头。
辰末巳初,江逾明和杜衡到了奉京城的承集粮仓外。
青胜兰此番进京,带了二十万银票,另有白银十万两停在了循州。
杜衡一早收到消息,又是感叹了一番同人不同命:“这次赈灾,青家可真是掏空了家底,给足了诚意,我若是皇上,这南方茶场,说什么也得给了,不给不合适。”
“除了诚意,青胜兰还是想挣个名声。”江逾明下着阶梯道。
当初循州走私盐的事,霍霍了多少老百姓?转头抄了家产,百姓们全不记得了,光顾着数青家的热闹,如今赈灾银这么一送,除了二十万两银票,便是浩浩荡荡的十万两白银,大张旗鼓又名正言顺,潮州灾情缓解之后,青家的名声可不就是水涨船高——毕竟人们都爱看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戏码。
“这一局,年万三倒是输得彻底,好不容易等到青家倒台,还没得意几年,一场当街狭技就给霍霍没了,青胜兰背后那人,还真是好谋算。”杜衡饶有兴致。
江逾明便道:“茶场那边,你盯着点。”
杜衡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有了钱,有了地,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南方茶场在徽州,杜衡的老家就在徽州,在那边有能用的人。
“过几日,皇上要去天坛祈雨。”杜衡走在江逾明身边,“今年这天干得厉害,如今除了潮州,就是荆州、宜州、苍州、循州等地,都缺粮食。”
“荆州、宜州在南方,今年南方还有几场雨季,倒不至于吃不上饭,就是粮食少了,粮价要涨,如今就怕寻常百姓买不起粮,要乱。”
“皇上欲派你去潮州,我打个随行都察的条子,这么一看,南方这边便只剩王啸和钟老,今日圣旨下来,我果然猜得没错。”杜衡越说越乐呵,“我今日早早在官署门口等你,拉着你出来问粮价,便是不想让你进去,你若是进去,指不定能听见王啸问候你全家。”
江逾明对这人无感,随口说:“骂便骂。”
杜衡笑死了。
王啸和江逾明同是四品佥都御史,但王啸比江逾明还要大上几岁,熬了两个升迁年,眼看着才把姜夷如熬走,后头又来了一个江逾明——这两人出身本就对着,后来又成了竞争对手,如今粮价乱事排到他头上,明摆着昭告天下,江逾明去潮州。
潮州这一去,若是顺利归来,功绩可就大了,搞不好都不用到升迁年,江逾明就成左都御史了,王啸能不骂吗?
杜衡捂着肚子忙正事,话里还余着几分笑意:“有了银子,潮州还缺粮,如今潮州附近,能调粮的便只剩太常仓和万吉仓,其中层层官员剥削,最后还不知送到地方后,粮食能剩多少。”
杜衡担心盘剥,江逾明却担心这两个粮仓的粮食根本不多。
为了预防灾年和粮价过低,各地都会修建粮仓,按期按比存储粮食,这些年,也鲜少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收成虽有波动,但尽是丰年,所以按理说若是正常蓄粮,潮州应当不至于落到路有饿殍而发不出的地步——
丰年所收粮食进了粮仓,若是长年不用,放着便成了陈米霉米,地方官府为了预防这种事件发生,便会定时更新米仓,将陈放过的粮食低价售卖。
但这也容易形成贪污,比如地方官府可以谎称陈米过多,让百姓再交粮,百姓买了低价米,官府又收了粮,可不是好事?谁也不会想到这里面能有什么赚头,朝廷也不可能为着一次交粮,就专程派人到地方去查陈米。
江逾明从心里便觉得,潮州里头贪官污吏不少。
两人对此事都着急,但也知急不来,万事还得等祭天之后,皇上安排。
另一头,江逾明出门后,姜辞便去少詹事府接了虞婉,两人一道往小春茶去。
春老板知她们来,特意到门口来迎。
这会儿一看到姜辞便笑:“这便是你给我寻来的大师傅?”春老板倚在门上打着扇子,风情万种,根本不怕路过的人看她,她年轻时就是被人看的,也是个角儿。
--
等等,秋分!
江逾明的生辰不就是在秋分吗?
姜辞一骨碌爬起来,掀开床幔,看到江逾明在窄榻上睡了,床上有一个小小的鼓包。
方才江逾明问她生辰,不会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吧……
姜辞惊讶地躺下——
“嘭”的一声,脑袋撞上了床头,隐隐吃痛。
紧接着一悉索,外边忙问:“怎么了?”
姜辞捂着头,回:“没事——”
心里却想,他竟还会有这种小心思。
“……啊,没事,我就撞了一下。”姜辞看见江逾明要起身,忙道。
江逾明还是进去看了她一眼,见她缩在被褥里躲着,就剩个捂着手的后脑勺,应当是不大痛。江逾明给她点了盏蜡烛,说她:“起夜小心些。”
姜辞躲在被子里,觉得自己有点丢人,又觉得江逾明的心思有点好笑,许久,才装作正经地应了他一声:“嗯。”
翌日,姜辞又起了早。
用早膳时,姜辞闭着眼端着茶在屋里走,在江逾明面前放下一个,又给自己放下一个,末了打了个哈欠,眼睛带着泪水。
“怎么又起来了?”
“今日得出去一趟。”
江逾明知她最近忙,便没再问了。
后来姜辞送他出门时,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我会对你好的。”
江逾明懂又不懂,点了下头。
辰末巳初,江逾明和杜衡到了奉京城的承集粮仓外。
青胜兰此番进京,带了二十万银票,另有白银十万两停在了循州。
杜衡一早收到消息,又是感叹了一番同人不同命:“这次赈灾,青家可真是掏空了家底,给足了诚意,我若是皇上,这南方茶场,说什么也得给了,不给不合适。”
“除了诚意,青胜兰还是想挣个名声。”江逾明下着阶梯道。
当初循州走私盐的事,霍霍了多少老百姓?转头抄了家产,百姓们全不记得了,光顾着数青家的热闹,如今赈灾银这么一送,除了二十万两银票,便是浩浩荡荡的十万两白银,大张旗鼓又名正言顺,潮州灾情缓解之后,青家的名声可不就是水涨船高——毕竟人们都爱看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戏码。
“这一局,年万三倒是输得彻底,好不容易等到青家倒台,还没得意几年,一场当街狭技就给霍霍没了,青胜兰背后那人,还真是好谋算。”杜衡饶有兴致。
江逾明便道:“茶场那边,你盯着点。”
杜衡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有了钱,有了地,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南方茶场在徽州,杜衡的老家就在徽州,在那边有能用的人。
“过几日,皇上要去天坛祈雨。”杜衡走在江逾明身边,“今年这天干得厉害,如今除了潮州,就是荆州、宜州、苍州、循州等地,都缺粮食。”
“荆州、宜州在南方,今年南方还有几场雨季,倒不至于吃不上饭,就是粮食少了,粮价要涨,如今就怕寻常百姓买不起粮,要乱。”
“皇上欲派你去潮州,我打个随行都察的条子,这么一看,南方这边便只剩王啸和钟老,今日圣旨下来,我果然猜得没错。”杜衡越说越乐呵,“我今日早早在官署门口等你,拉着你出来问粮价,便是不想让你进去,你若是进去,指不定能听见王啸问候你全家。”
江逾明对这人无感,随口说:“骂便骂。”
杜衡笑死了。
王啸和江逾明同是四品佥都御史,但王啸比江逾明还要大上几岁,熬了两个升迁年,眼看着才把姜夷如熬走,后头又来了一个江逾明——这两人出身本就对着,后来又成了竞争对手,如今粮价乱事排到他头上,明摆着昭告天下,江逾明去潮州。
潮州这一去,若是顺利归来,功绩可就大了,搞不好都不用到升迁年,江逾明就成左都御史了,王啸能不骂吗?
杜衡捂着肚子忙正事,话里还余着几分笑意:“有了银子,潮州还缺粮,如今潮州附近,能调粮的便只剩太常仓和万吉仓,其中层层官员剥削,最后还不知送到地方后,粮食能剩多少。”
杜衡担心盘剥,江逾明却担心这两个粮仓的粮食根本不多。
为了预防灾年和粮价过低,各地都会修建粮仓,按期按比存储粮食,这些年,也鲜少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收成虽有波动,但尽是丰年,所以按理说若是正常蓄粮,潮州应当不至于落到路有饿殍而发不出的地步——
丰年所收粮食进了粮仓,若是长年不用,放着便成了陈米霉米,地方官府为了预防这种事件发生,便会定时更新米仓,将陈放过的粮食低价售卖。
但这也容易形成贪污,比如地方官府可以谎称陈米过多,让百姓再交粮,百姓买了低价米,官府又收了粮,可不是好事?谁也不会想到这里面能有什么赚头,朝廷也不可能为着一次交粮,就专程派人到地方去查陈米。
江逾明从心里便觉得,潮州里头贪官污吏不少。
两人对此事都着急,但也知急不来,万事还得等祭天之后,皇上安排。
另一头,江逾明出门后,姜辞便去少詹事府接了虞婉,两人一道往小春茶去。
春老板知她们来,特意到门口来迎。
这会儿一看到姜辞便笑:“这便是你给我寻来的大师傅?”春老板倚在门上打着扇子,风情万种,根本不怕路过的人看她,她年轻时就是被人看的,也是个角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