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
挪用军粮挪到这种地步,不信陶谦还容得下他。
袁术最讨厌别人动他的东西,他自己可以随便浪费,但是别人想动他的就是不行,如果笮融在他手底下这么中饱私囊,呵,上一个抢他东西的人现在正在他哥手底下累死累活的卖命,笮融没有孙坚的本事,不如去地底下琢磨什么时候能投胎再得一条命。
哦,忘了,这些年死的人太多,他想投胎都不一定能抢到位子。
袁术咬牙切齿的等着陶谦处置笮融,在他的计划中,笮融那等阴险狡诈的小人肯定不会束手就擒,这时候他的人过去说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容易就能让他放弃徐州转而祸害荆州。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中饱私囊这种事情能有一次就能有第二次,那家伙敛财的时候说的好听,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修建寺庙,宣扬佛法。
宣!让他宣!
刘景升在荆州光办学校,行古礼,研古经,俨然以儒学大家自居,他倒想看看笮融这个佛教徒能在荆州掀起什么水花。
然而万万没想到,陶恭祖竟然不在乎别人动他的钱,知道笮融挪用府库粮草后没什么反应,只派人过去骂了几句就完事儿了。
袁术:???
连自家的仓库都不在乎,陶谦怎么好意思当州牧?
他会当官,这个州牧他来当!
他敢保证,他当徐州牧绝对比陶谦靠谱,至少没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动他的钱。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都是什么人呐?
那笮融和陶谦是同乡,俩人都是丹阳人,笮融该不会是陶谦的私生子吧?
第138章 龙战于野
袁术是真的想不明白,怎么有人在自己钱袋子被动了的情况下无动于衷,陶谦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吗?不然现在这情况根本没法解释!
陶恭祖是一州州牧,笮融贪污的那些粮食不是他陶恭祖的私产,而是府库的公粮,他袁公路现在都知道吃喝玩乐只花自己的钱,笮融算哪根葱,凭什么随便取用府库的钱粮?
还修庙建塔设席摆宴,有那个功夫不如多看看百姓能不能吃上饭,佛像穿锦衣镀黄金有个屁用,能让他立地成佛吗?
“不行,得再派人去陶谦身边吹耳旁风,这事儿不能这么简单放过。”袁小弟捏捏拳头,大手一挥召来亲信,嘀嘀咕咕叮嘱了半天,这才不怀好意的将人派去徐州。
笑话,他袁公路都能在兄长的教诲下改邪归正,这种贪赃枉法的小动作绝不允许在他面前出现,他还就不信了,偌大的徐州能连一个靠谱的人都找不出来?
“大人安心,陶恭祖此举是自取灭亡,大人不必操之过急。”戏志才熟练的安抚着在屋里转悠的上官,丝毫不担心接下来的事情。
陶谦大概是飘了,觉得能在徐州待到地老天荒,同乡在他眼皮子底下干出这种事情都视而不见,可见徐州官场不比前些年的朝廷强哪儿去。
长此以往,不用他们家主公动手,徐州境内的郡县自己就会四分五裂。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陶恭祖平定黄巾有功,现在看来,能平定叛乱的人不一定能治理百姓,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徐州不足为惧。
袁术扬扬下巴,骄矜傲气展现的淋漓尽致,“先生也安心,我只是稍微推动一番,不会暴露自己,此举乃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我哥知道了也只会夸咱们。”
他当不成最厉害的贤才,当个最厉害的纨绔还是可以的,笮融是什么玩意儿,休想在名声上超过他。
戏志才知道他这上官的想法向来与众不同,看他脸色变来变去识相的没有再说话,整个宛城最闲的就是这位太守,也只有他有闲心胡闹,太认真了最终累的还是他自己。
好在苦日子马上要到头,春耕结束他就能回邺城,接下来替主公看孩子的是谁他不清楚,总之肯定不会继续是他。
他们家主公心地善良,不能可着他一个人压榨。
独当一面的确很有成就感,如果身边没有袁公路这个活祖宗需要时时关注那就更好了,不妥不妥,真是好日子过久了忘了以前过苦日子的感觉,挑三拣四要不得。
袁术向来不问政事,或者说,他想问也没本事问,处理公务费时费力,一个干不好就可能告状告到他哥跟前,兄弟之间经常书信往来很正常,都是联络感情的信还行,都是兴师问罪的信这谁受得了?
他又不是三岁小孩儿,不想天天挨骂,索性什么都不管,这样他们兄弟俩还能保持兄友弟恭,真把他哥气很了他怕他的小命儿要交代在这里。
徐州笮融敛财的事情不是秘密,修建寺庙那么大的动静,又是修在府城下邳,除非陶谦是聋哑人,不然不可能不知道治下多了那么座金碧辉煌且占地极广的寺庙。
笮融自称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宣扬佛法,每到浴佛的日子都提供免费的饭食供前来参拜、礼佛的百姓吃,很多百姓对佛法不了解,前去参拜单纯是为了免费的饭菜,数万人前去一个地方参拜,也就笮融胆子大陶谦又不管他,换个人都能把主事者抓起来下大狱。
黄巾之乱才过去多久,张角的教训在前面摆着,一座庙里聚集上万人,谁敢说不会出现第二个黄巾造反?
陶谦年纪大了,对很多事情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笮融是他的同乡,以前在乡里名声颇好,他们徐州去年没有受到蝗虫侵扰,老天都在保佑他们,只要别太过分,他也没心情管。
--
袁术最讨厌别人动他的东西,他自己可以随便浪费,但是别人想动他的就是不行,如果笮融在他手底下这么中饱私囊,呵,上一个抢他东西的人现在正在他哥手底下累死累活的卖命,笮融没有孙坚的本事,不如去地底下琢磨什么时候能投胎再得一条命。
哦,忘了,这些年死的人太多,他想投胎都不一定能抢到位子。
袁术咬牙切齿的等着陶谦处置笮融,在他的计划中,笮融那等阴险狡诈的小人肯定不会束手就擒,这时候他的人过去说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容易就能让他放弃徐州转而祸害荆州。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中饱私囊这种事情能有一次就能有第二次,那家伙敛财的时候说的好听,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修建寺庙,宣扬佛法。
宣!让他宣!
刘景升在荆州光办学校,行古礼,研古经,俨然以儒学大家自居,他倒想看看笮融这个佛教徒能在荆州掀起什么水花。
然而万万没想到,陶恭祖竟然不在乎别人动他的钱,知道笮融挪用府库粮草后没什么反应,只派人过去骂了几句就完事儿了。
袁术:???
连自家的仓库都不在乎,陶谦怎么好意思当州牧?
他会当官,这个州牧他来当!
他敢保证,他当徐州牧绝对比陶谦靠谱,至少没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动他的钱。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都是什么人呐?
那笮融和陶谦是同乡,俩人都是丹阳人,笮融该不会是陶谦的私生子吧?
第138章 龙战于野
袁术是真的想不明白,怎么有人在自己钱袋子被动了的情况下无动于衷,陶谦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吗?不然现在这情况根本没法解释!
陶恭祖是一州州牧,笮融贪污的那些粮食不是他陶恭祖的私产,而是府库的公粮,他袁公路现在都知道吃喝玩乐只花自己的钱,笮融算哪根葱,凭什么随便取用府库的钱粮?
还修庙建塔设席摆宴,有那个功夫不如多看看百姓能不能吃上饭,佛像穿锦衣镀黄金有个屁用,能让他立地成佛吗?
“不行,得再派人去陶谦身边吹耳旁风,这事儿不能这么简单放过。”袁小弟捏捏拳头,大手一挥召来亲信,嘀嘀咕咕叮嘱了半天,这才不怀好意的将人派去徐州。
笑话,他袁公路都能在兄长的教诲下改邪归正,这种贪赃枉法的小动作绝不允许在他面前出现,他还就不信了,偌大的徐州能连一个靠谱的人都找不出来?
“大人安心,陶恭祖此举是自取灭亡,大人不必操之过急。”戏志才熟练的安抚着在屋里转悠的上官,丝毫不担心接下来的事情。
陶谦大概是飘了,觉得能在徐州待到地老天荒,同乡在他眼皮子底下干出这种事情都视而不见,可见徐州官场不比前些年的朝廷强哪儿去。
长此以往,不用他们家主公动手,徐州境内的郡县自己就会四分五裂。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陶恭祖平定黄巾有功,现在看来,能平定叛乱的人不一定能治理百姓,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徐州不足为惧。
袁术扬扬下巴,骄矜傲气展现的淋漓尽致,“先生也安心,我只是稍微推动一番,不会暴露自己,此举乃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我哥知道了也只会夸咱们。”
他当不成最厉害的贤才,当个最厉害的纨绔还是可以的,笮融是什么玩意儿,休想在名声上超过他。
戏志才知道他这上官的想法向来与众不同,看他脸色变来变去识相的没有再说话,整个宛城最闲的就是这位太守,也只有他有闲心胡闹,太认真了最终累的还是他自己。
好在苦日子马上要到头,春耕结束他就能回邺城,接下来替主公看孩子的是谁他不清楚,总之肯定不会继续是他。
他们家主公心地善良,不能可着他一个人压榨。
独当一面的确很有成就感,如果身边没有袁公路这个活祖宗需要时时关注那就更好了,不妥不妥,真是好日子过久了忘了以前过苦日子的感觉,挑三拣四要不得。
袁术向来不问政事,或者说,他想问也没本事问,处理公务费时费力,一个干不好就可能告状告到他哥跟前,兄弟之间经常书信往来很正常,都是联络感情的信还行,都是兴师问罪的信这谁受得了?
他又不是三岁小孩儿,不想天天挨骂,索性什么都不管,这样他们兄弟俩还能保持兄友弟恭,真把他哥气很了他怕他的小命儿要交代在这里。
徐州笮融敛财的事情不是秘密,修建寺庙那么大的动静,又是修在府城下邳,除非陶谦是聋哑人,不然不可能不知道治下多了那么座金碧辉煌且占地极广的寺庙。
笮融自称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宣扬佛法,每到浴佛的日子都提供免费的饭食供前来参拜、礼佛的百姓吃,很多百姓对佛法不了解,前去参拜单纯是为了免费的饭菜,数万人前去一个地方参拜,也就笮融胆子大陶谦又不管他,换个人都能把主事者抓起来下大狱。
黄巾之乱才过去多久,张角的教训在前面摆着,一座庙里聚集上万人,谁敢说不会出现第二个黄巾造反?
陶谦年纪大了,对很多事情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笮融是他的同乡,以前在乡里名声颇好,他们徐州去年没有受到蝗虫侵扰,老天都在保佑他们,只要别太过分,他也没心情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