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号温僖(清穿) (2)
法喀听出她话里的意思,眼圈不由得红了,二姐,你也要入宫么?
元栖叹了口气:就算不入宫,我还是得嫁人,咱们家现在的情况,我能找到什么样的人家?帮不了家里的嫁了有何用?帮的了的人家不一定瞧得上我,更提携不了你,你们几个立不起来,我在夫家也说不上话。这便是一个死胡同,我过了这么十几年养尊处优的日子,难不成你要我嫁个普通人?
十四岁的少年已经颇具风采,被她这番话说得硬是落下泪来。
钮祜禄氏表面是著姓大族,祖上是开国五大臣之一,阿玛这一支更是和硕公主所出,叔伯长辈俱位极人臣,满门忠烈。然而那都是父辈的功劳。
他们这一代的同辈,犹如早春草原上的野草,正好处在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便只能靠家中的女子入宫为妃求得君恩,求得喘息之机。
若是他能够再年长一些,眼前的三藩之乱便是立功的最好时机。
二月二十六日巳时,皇后钮祜禄氏崩于坤宁宫。
太皇太后欲入宫哭临被阻,皇帝为其辍朝五日,文武百官及内外命妇俱入宫举哀,一直持续到三月二十七日。
舒舒觉罗氏身为皇后生母,自然有资格随着命妇一同进宫举哀,她强撑着坚持到最后,回府后便大病一场。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已经是这一年的五月末。
因为还在国丧期间,民间禁止作乐,元栖便带着被关得有些发蔫的三个妹妹去了京郊的庄子上暂住。
这庄子置办下许久,靠着深山,极为偏僻,原本是用来安置家里犯了错的妾侍,后来元仪来过一趟,觉得清幽安静,要在了自己名下,在家待腻了便来此处种两日花草,十分惬意。
元栖是胎穿,在襁褓里过了好长一段被人抱来抱去的日子,因此稍大些就格外喜欢四处跑着玩。满人入关前对于女子没有端庄安静的要求,但随着皇帝开始推崇汉学,上行下效,就渐渐有了类似的声音。元仪亦觉得她性子聒噪,来庄子时便将她带在身边。
院子后头的那块花田,曾栽满了她和元仪亲手种下的花朵,只是花期短暂,盛放过后便是凋零,而今只余一片荒芜。
元栖命人将庄子上的管事叫来,先前我二姐寻来的花种可还在么?
管事早几年就得了吩咐,日日守着那片花田精心侍候,一开始用的还是二格格寻来的花种,听闻她进宫做了娘娘,便十分敏锐的将那些种子悉心保存,另用了别的。
他听元栖这么一问,心底狂喜,知道自己当初做了个好决定,恭敬道:娘娘留下的花种都被奴才存得好好的。
去拿出来吧,还有那些种花的物件。
管事一愣,似乎很不能理解,而后应声下去了。
随她来的侍女青玉伺候她换好素色袍子,拆了发髻,编好辫子盘在脑后,她自小跟在元栖身边侍候,比旁人亲密几分,便也不拘着,问:格格原先不是想把种子要回去,好好存起来吗?
元栖垂眸,花种不就是为开花而生么?好好存着反而要放坏了,不如叫它盛开一场,过后再制成干花存着也不晚。
才至花田,元栖袖子还没挽好,就被一个匆忙跑来的下人打断,他喘着粗气断断续续道:三格格,外头有人来访,耿管事不知为何,已经将人迎去了正厅,如今请您过去呢。
他不大会掩饰神色,满脸的疑惑,不明白为什么管家要带着外男冲撞自己家主子。
元栖抬眼,已经从他背后朝这边缓步而来的三道人影中得到了答案。为首者着深蓝长袍,身姿挺拔,眉眼明朗,又处处透露着威仪。
她虽然只见过几次,但印象很深,目光相触的那一刹,顾不得其他,疾步走上前去行礼。
第三章
管事身子有些哆嗦,他在庄子上守了大半辈子,见过最尊贵的人也就是进宫做了娘娘的二格格,现下这个腰间系着黄带子,可见不知道是京里的哪位王爷。
元栖稳住心神,示意管事退下,她大概知道康熙不打算透露身份,只好含糊道:您怎么有空来这里?
三藩之乱可还没解决,他应该没有微服出游的闲心,难道是为了怀念元仪住过的屋子?
康熙看了她一眼,吩咐:唤我三爷便好。随即便越过她看向身后的花田,这便是皇后当年常住的地方?
元栖垂眸跟在他身侧,道:娘娘每隔半月来此散心,常侍弄花草,或是读书作画。
你也时常跟着?
是。元栖摸不准他脾气,一应回答都以简要为主,不肯多说一个字。
康熙头也不回,既是在这里,不必这么拘着。你也跟着你姐姐种花作画么?
他声音缓和,元栖稍稍松了口气,她先前一直避免自称,就是因为满人在皇帝跟前一般都要自称奴才,别人都能顺口说出来,只有元栖觉得这个自称不好,能免则免。
我不如姐姐稳重,来了也是捣乱,姐姐种出来的花都开得极好,我埋下去的种子大多都要被姐姐挖出来重新种一回。至于作画,我更不如姐姐擅长。
康熙唔了一声,旋即便看到一边管事刚刚翻出来的种花工具,回首看她,神色不明:那你如今也要种花?
元栖心弦一紧,斟酌一番才道:姐姐留下的花种,我想着再放许要坏了,不如种出来,待它开了花再作保存。
康熙于是就再没说话,慢悠悠在院里走了一圈,元栖和他带来的两个男子默不作声地跟在身后。
她悄悄观望着,其中一个面白无须,时刻注意康熙的举动,估摸着是宫里的太监。这个时候皇帝最信任的,应该就是那个叫梁九功的太监。另外一个清俊风流,带着点文人的儒雅气质,越看轮廓越熟悉,可不就是正在康熙身边当侍卫的纳兰容若。
出神不过片刻,眼见着康熙转头往前厅去,身侧的太监小声提醒道:三爷在家常喝夫人做的花茶,心里念得紧呢。
元栖微微颔首,多谢您提点。
元仪以前种了花,不忍它们凋落到泥里,便寻了人来制成花茶,久而久之元栖也养成了习惯,这次来小住,带了不少。
元栖翻出从家带来的白瓷茶具,先告了声罪,三爷,庄子里一向不存着东西,这是我从家中带来的,您别嫌弃。
这庄子自打元仪入了宫,她就没怎么来过,自然也没有存着什么上好的茶具,倒是有套银錾花的的茶碗,放了够好些年,她倒是不嫌弃,但怕康熙觉得太过寒酸。
她平时泡茶,也不过是拿水一冲,再加三注沸水冲泡,今日既然康熙是来这寻访故人留下的痕迹,她索性便用上了元仪教她的手法。
水汽氤氲中,康熙面上逐渐有了些暖意。
元栖轻轻舒了一口气。
将第一盏茶奉与康熙,而后又倒三杯,示意青玉上前来端给侍立在康熙身侧的二人。
然后发现了极尴尬的一件事,康熙没发话,屋里的人包括她都得站着,青玉端过去,那二人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好在康熙很快回神,淡淡吩咐:都坐吧。
元栖只敢坐半截,腰背挺得笔直,眼眸微垂,恰好把视野保持在能注意到康熙动静但又不会冒犯圣颜的范围内。
康熙自然没这么多顾忌,光明正大扫了一眼,注意到她小心翼翼的样子,意有所指道:从前可没见你这么胆小。
元栖一愣,她跟康熙仅有的几面都是在宫里,唯有十年前那次见面,堪称社死到了极点,让她这辈子都忘不了。头皮顿时有些发麻,不知道该装傻还是顺着说下去。
刚穿越来那会,她不知道父母身份,只知道母亲是妾室,确实紧张了一阵子,后来发现满人是有嫡妻和侧室以及妾侍之分,她这辈子的额娘就是侧室,有资格跟着嫡妻出去应酬,生下的孩子也勉强算是半个嫡出。
她出生的时候,遏必隆已经年逾四十还没有儿子,也许是已经过了心急如焚的年龄,打算听天由命了,所以对她和两个姐姐寄予厚望。
渐渐地元栖就放下了以前的小心,被家人从小宠着长大,性子难免要日渐骄纵。
那天她被教导的嬷嬷念叨得头疼,躲到园子里做女红,打络子。她不耐烦把心思放在这些东西上,绣出来的东西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络子对她而言比绣东西还难,几根绳子绕来绕去,要变成一朵花或者其它的东西。
她绕来绕去,最后得了个四不像,一时气恼,抡圆了胳膊把它扔出去。
气过之后便后悔了,虽然丑,但还得拿给嬷嬷交差,于是一路寻摸着去找,那丑兮兮的络子沾满泥土,被人踩在脚底下。
满人刚入关没多久,对于所谓的男女大防完全没意识。她也常在园子里见到各种拜访遏必隆的人,像这种年轻的,那必然是姻亲或者世交家中的小辈,何况他身边陪着的正是常来家里的纳兰容若。
元栖仗着自己年龄小,上去就碰瓷,说他踩坏了自己的络子,非要他现做一个赔给自己。实则是不想自己动手,身边的侍女又都被额娘下了死令,不许帮着她做。
她蛮不讲理扯着少年衣角不让他走的时候,纳兰容若应该是想要点破他身份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最后少年坐在石凳上,一板一眼在她的指导下开始打络子。
这一幕被匆忙赶来的二姐收入眼帘,当晚元栖就被罚在祠堂里跪了一夜。
元栖心底哀叹,她哪能知道皇帝为什么不好好在宫里待着,出来微服私访也就罢了,穿得衣裳还没纳兰容若的料子好,而且也没有纳兰容若好看,就是普普通通略好看些的少年,谁能往皇帝身上想。
她起身作势要跪,被康熙拦住,说了不必多礼。
许是看她实在拘谨,康熙又问了两句和元仪相关的事情,便显得兴致缺缺,有了离去之意。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元栖四散的目光扫过窗前,和外头的一只眼睛直直对视上了。窥伺帝踪四个大字从脑海里浮现,元栖只觉得一股冷气从脚底一路窜上来,直教人遍体生寒。
最关键的是她认得那只眼睛,眦角钝圆,眼珠乌黑,十分清丽,除了五格格元婉还能有谁?
四目相对的瞬间,元婉面露惊慌,竟是扭头便跑。
怎么了?康熙何等敏锐,瞥见她神色有异,即刻便往那个方向看去,只见窗纸上被穿出了一个指头大小的洞。
梁九功反应极快,已经追了出去,纳兰容若守在康熙跟前,无比惊愕的看向那处破洞。
估计这种事情他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不是已经不是男女大防的问题,而是根子上的教养出了错,有哪个公侯之家的姑娘敢这么大大咧咧躲在门口偷听贵客说话的?
元栖也没想到元婉居然敢做出这种事来,连忙跪下请罪,五妹顽劣,都是奴才教导不力,请您别怪罪她。
三两句话的功夫,梁九功已经把人带了回来,跪在外头听候发落。
元栖在里面隐约能听到她的啜泣,恨恨咬牙,只想立马派人把她送回府中,在院子里关个半年五载。
她知道府中等级森严,嫡出庶出有泾渭之别。元仪没入宫的时候,家中的姐妹们都以长姐为尊,而后是嫡出的四妹,再然后才轮得到元仪和她,元婉是实打实的庶出,虽然养在嫡福晋院里,但终究不被重视,教养上自然也差一截。
后来元仪入宫,她在家里有了话语权,把元婉平日里的待遇都往上提了提,没想到她终究是长歪了。
康熙的脾气在早年间就已经磨炼出来,并不动怒,心平气和叫她起来,居然还有心思调侃:倒是像极了那时候你姐姐护着你的样子,那时候你姐姐说的话同你今日所说,居然所差无几。
元栖苦笑着道:我哪里还记得姐姐说的话,当时只顾着后怕,后来就被阿玛罚在祠堂跪了一夜。
康熙认同地点点头:是该罚,总要长个教训。
元栖温顺低头:是,回头我便罚小妹也去跪祠堂。
这个也字用得巧,康熙忍着笑意,她的年纪比你当年大了不少,便罚她跪三日吧,日后好生教导,莫丢了你阿玛的颜面。
见三人渐渐远去,元栖来不及惩戒元婉,细细回味康熙刚刚那一句莫丢了你阿玛的颜面。
当年顺治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中,鳌拜张狂,与其对着干的苏克萨哈几乎被屠尽满门,赫舍里家是坚定的保皇派,出了个皇后当保护伞,唯有遏必隆明哲保身,两边都不得罪。
他的做法保全了钮祜禄氏一族的安危,但作为臣子,他的这番做派自然惹怒了康熙,虽还开恩留了爵位允许世袭,但钮祜禄氏自此便失了圣心。
元仪入宫,才打破这个僵局,加之前朝不稳,为了显示皇帝顾念勋贵旧臣,她上言请求为遏必隆建立家庙得了允准,这才算是给家里的人吃了颗定心丸。
刚刚康熙那句话,应当是在表示他已经不再介怀当年之事。
元栖松了口气,她将来入宫,处境也许会比当年的元仪好上许多。历史上的温僖贵妃只活了三十多岁,她若是能活得时间长些,兴许能再更进一步。
作者有话说:
唉,要是收藏可以涨快点就好了,我那还有三千字存稿没地方存呢(轻轻)
第四章
正想着,手中忽然被人塞了温热的茶盏,元栖偏头看去,只见青玉一脸担忧,不由问道:这是怎么了?
您从前入宫请安,也没有这般拘谨。青玉小心道。
元栖一笑,想了想反问她:你知道为什么当年你们四个里,我最看重的是你么?
青玉摇头,她的本事都是这些年来锻炼出来的。当年四个青字辈的侍女中,青兰嘴巴利索,擅于揣摩格格的心意,做的事情往往事半功倍,是最有本事的一个。青禾花样多,能讨格格欢心。青惠比格格还大两岁,极讲规矩的一个人。唯有她最不起眼,什么都会一点,却又不真正能拿得出手。
最后却是她成了格格身边最得力的侍女,不仅旁人奇怪,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元栖悠悠道:你当年见我亦是如此,看着老实,叫人省心。
青玉似懂非懂,自己当年的拘谨不过是因为胆小怕事,格格此举,必然是有深意的,这两者之间能有什么关系呢?但见她止了话,也就不再询问。
元栖没叫人帮忙,自己亲手将花种落到泥中,慢悠悠地填好土浇水,用了将近一个时辰。
青玉扶她进屋洗手,路过正厅,元婉还耷拉着脑袋跪在那儿。
元栖知道她不是服气了,而是觉得人来人往看着没面子。扶了扶额,叮嘱道:叫她跪着,跪够三个时辰再起身,来时应该带了伤药吧?
青玉点头,再过一个时辰,我叫青罗给五格格送去。
稍顿,她又问:明儿叫人把五格格送回去?
元栖也正愁着,这次来庄子带了不少丫鬟婆子,看到今日之事的不在少数,她们或许不知道来者是何人,但告诉到巴拉雅氏那儿,她估计也能猜出七八来。
她对元婉本就不怎么上心,这次回去免不了又要让她挨罚。能不能记住这次教训是一码事,但以元婉现在的性子,必得记恨到元栖和巴拉雅氏头上。谁知道她日后还能做出什么事来?
四妹和元舒知道这事儿吗?
青玉忙道:四格格懂事,她远远地看了一眼便回去了,没有多问。六格格在后屋看书,没出去呢。
元栖进屋,待她关好了门才道:她们两个自小都比旁人懂事几分,一个额娘带大的,性子却大不相同了。也不知道是谁的原因?
恋耽美
元栖叹了口气:就算不入宫,我还是得嫁人,咱们家现在的情况,我能找到什么样的人家?帮不了家里的嫁了有何用?帮的了的人家不一定瞧得上我,更提携不了你,你们几个立不起来,我在夫家也说不上话。这便是一个死胡同,我过了这么十几年养尊处优的日子,难不成你要我嫁个普通人?
十四岁的少年已经颇具风采,被她这番话说得硬是落下泪来。
钮祜禄氏表面是著姓大族,祖上是开国五大臣之一,阿玛这一支更是和硕公主所出,叔伯长辈俱位极人臣,满门忠烈。然而那都是父辈的功劳。
他们这一代的同辈,犹如早春草原上的野草,正好处在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便只能靠家中的女子入宫为妃求得君恩,求得喘息之机。
若是他能够再年长一些,眼前的三藩之乱便是立功的最好时机。
二月二十六日巳时,皇后钮祜禄氏崩于坤宁宫。
太皇太后欲入宫哭临被阻,皇帝为其辍朝五日,文武百官及内外命妇俱入宫举哀,一直持续到三月二十七日。
舒舒觉罗氏身为皇后生母,自然有资格随着命妇一同进宫举哀,她强撑着坚持到最后,回府后便大病一场。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已经是这一年的五月末。
因为还在国丧期间,民间禁止作乐,元栖便带着被关得有些发蔫的三个妹妹去了京郊的庄子上暂住。
这庄子置办下许久,靠着深山,极为偏僻,原本是用来安置家里犯了错的妾侍,后来元仪来过一趟,觉得清幽安静,要在了自己名下,在家待腻了便来此处种两日花草,十分惬意。
元栖是胎穿,在襁褓里过了好长一段被人抱来抱去的日子,因此稍大些就格外喜欢四处跑着玩。满人入关前对于女子没有端庄安静的要求,但随着皇帝开始推崇汉学,上行下效,就渐渐有了类似的声音。元仪亦觉得她性子聒噪,来庄子时便将她带在身边。
院子后头的那块花田,曾栽满了她和元仪亲手种下的花朵,只是花期短暂,盛放过后便是凋零,而今只余一片荒芜。
元栖命人将庄子上的管事叫来,先前我二姐寻来的花种可还在么?
管事早几年就得了吩咐,日日守着那片花田精心侍候,一开始用的还是二格格寻来的花种,听闻她进宫做了娘娘,便十分敏锐的将那些种子悉心保存,另用了别的。
他听元栖这么一问,心底狂喜,知道自己当初做了个好决定,恭敬道:娘娘留下的花种都被奴才存得好好的。
去拿出来吧,还有那些种花的物件。
管事一愣,似乎很不能理解,而后应声下去了。
随她来的侍女青玉伺候她换好素色袍子,拆了发髻,编好辫子盘在脑后,她自小跟在元栖身边侍候,比旁人亲密几分,便也不拘着,问:格格原先不是想把种子要回去,好好存起来吗?
元栖垂眸,花种不就是为开花而生么?好好存着反而要放坏了,不如叫它盛开一场,过后再制成干花存着也不晚。
才至花田,元栖袖子还没挽好,就被一个匆忙跑来的下人打断,他喘着粗气断断续续道:三格格,外头有人来访,耿管事不知为何,已经将人迎去了正厅,如今请您过去呢。
他不大会掩饰神色,满脸的疑惑,不明白为什么管家要带着外男冲撞自己家主子。
元栖抬眼,已经从他背后朝这边缓步而来的三道人影中得到了答案。为首者着深蓝长袍,身姿挺拔,眉眼明朗,又处处透露着威仪。
她虽然只见过几次,但印象很深,目光相触的那一刹,顾不得其他,疾步走上前去行礼。
第三章
管事身子有些哆嗦,他在庄子上守了大半辈子,见过最尊贵的人也就是进宫做了娘娘的二格格,现下这个腰间系着黄带子,可见不知道是京里的哪位王爷。
元栖稳住心神,示意管事退下,她大概知道康熙不打算透露身份,只好含糊道:您怎么有空来这里?
三藩之乱可还没解决,他应该没有微服出游的闲心,难道是为了怀念元仪住过的屋子?
康熙看了她一眼,吩咐:唤我三爷便好。随即便越过她看向身后的花田,这便是皇后当年常住的地方?
元栖垂眸跟在他身侧,道:娘娘每隔半月来此散心,常侍弄花草,或是读书作画。
你也时常跟着?
是。元栖摸不准他脾气,一应回答都以简要为主,不肯多说一个字。
康熙头也不回,既是在这里,不必这么拘着。你也跟着你姐姐种花作画么?
他声音缓和,元栖稍稍松了口气,她先前一直避免自称,就是因为满人在皇帝跟前一般都要自称奴才,别人都能顺口说出来,只有元栖觉得这个自称不好,能免则免。
我不如姐姐稳重,来了也是捣乱,姐姐种出来的花都开得极好,我埋下去的种子大多都要被姐姐挖出来重新种一回。至于作画,我更不如姐姐擅长。
康熙唔了一声,旋即便看到一边管事刚刚翻出来的种花工具,回首看她,神色不明:那你如今也要种花?
元栖心弦一紧,斟酌一番才道:姐姐留下的花种,我想着再放许要坏了,不如种出来,待它开了花再作保存。
康熙于是就再没说话,慢悠悠在院里走了一圈,元栖和他带来的两个男子默不作声地跟在身后。
她悄悄观望着,其中一个面白无须,时刻注意康熙的举动,估摸着是宫里的太监。这个时候皇帝最信任的,应该就是那个叫梁九功的太监。另外一个清俊风流,带着点文人的儒雅气质,越看轮廓越熟悉,可不就是正在康熙身边当侍卫的纳兰容若。
出神不过片刻,眼见着康熙转头往前厅去,身侧的太监小声提醒道:三爷在家常喝夫人做的花茶,心里念得紧呢。
元栖微微颔首,多谢您提点。
元仪以前种了花,不忍它们凋落到泥里,便寻了人来制成花茶,久而久之元栖也养成了习惯,这次来小住,带了不少。
元栖翻出从家带来的白瓷茶具,先告了声罪,三爷,庄子里一向不存着东西,这是我从家中带来的,您别嫌弃。
这庄子自打元仪入了宫,她就没怎么来过,自然也没有存着什么上好的茶具,倒是有套银錾花的的茶碗,放了够好些年,她倒是不嫌弃,但怕康熙觉得太过寒酸。
她平时泡茶,也不过是拿水一冲,再加三注沸水冲泡,今日既然康熙是来这寻访故人留下的痕迹,她索性便用上了元仪教她的手法。
水汽氤氲中,康熙面上逐渐有了些暖意。
元栖轻轻舒了一口气。
将第一盏茶奉与康熙,而后又倒三杯,示意青玉上前来端给侍立在康熙身侧的二人。
然后发现了极尴尬的一件事,康熙没发话,屋里的人包括她都得站着,青玉端过去,那二人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好在康熙很快回神,淡淡吩咐:都坐吧。
元栖只敢坐半截,腰背挺得笔直,眼眸微垂,恰好把视野保持在能注意到康熙动静但又不会冒犯圣颜的范围内。
康熙自然没这么多顾忌,光明正大扫了一眼,注意到她小心翼翼的样子,意有所指道:从前可没见你这么胆小。
元栖一愣,她跟康熙仅有的几面都是在宫里,唯有十年前那次见面,堪称社死到了极点,让她这辈子都忘不了。头皮顿时有些发麻,不知道该装傻还是顺着说下去。
刚穿越来那会,她不知道父母身份,只知道母亲是妾室,确实紧张了一阵子,后来发现满人是有嫡妻和侧室以及妾侍之分,她这辈子的额娘就是侧室,有资格跟着嫡妻出去应酬,生下的孩子也勉强算是半个嫡出。
她出生的时候,遏必隆已经年逾四十还没有儿子,也许是已经过了心急如焚的年龄,打算听天由命了,所以对她和两个姐姐寄予厚望。
渐渐地元栖就放下了以前的小心,被家人从小宠着长大,性子难免要日渐骄纵。
那天她被教导的嬷嬷念叨得头疼,躲到园子里做女红,打络子。她不耐烦把心思放在这些东西上,绣出来的东西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络子对她而言比绣东西还难,几根绳子绕来绕去,要变成一朵花或者其它的东西。
她绕来绕去,最后得了个四不像,一时气恼,抡圆了胳膊把它扔出去。
气过之后便后悔了,虽然丑,但还得拿给嬷嬷交差,于是一路寻摸着去找,那丑兮兮的络子沾满泥土,被人踩在脚底下。
满人刚入关没多久,对于所谓的男女大防完全没意识。她也常在园子里见到各种拜访遏必隆的人,像这种年轻的,那必然是姻亲或者世交家中的小辈,何况他身边陪着的正是常来家里的纳兰容若。
元栖仗着自己年龄小,上去就碰瓷,说他踩坏了自己的络子,非要他现做一个赔给自己。实则是不想自己动手,身边的侍女又都被额娘下了死令,不许帮着她做。
她蛮不讲理扯着少年衣角不让他走的时候,纳兰容若应该是想要点破他身份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最后少年坐在石凳上,一板一眼在她的指导下开始打络子。
这一幕被匆忙赶来的二姐收入眼帘,当晚元栖就被罚在祠堂里跪了一夜。
元栖心底哀叹,她哪能知道皇帝为什么不好好在宫里待着,出来微服私访也就罢了,穿得衣裳还没纳兰容若的料子好,而且也没有纳兰容若好看,就是普普通通略好看些的少年,谁能往皇帝身上想。
她起身作势要跪,被康熙拦住,说了不必多礼。
许是看她实在拘谨,康熙又问了两句和元仪相关的事情,便显得兴致缺缺,有了离去之意。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元栖四散的目光扫过窗前,和外头的一只眼睛直直对视上了。窥伺帝踪四个大字从脑海里浮现,元栖只觉得一股冷气从脚底一路窜上来,直教人遍体生寒。
最关键的是她认得那只眼睛,眦角钝圆,眼珠乌黑,十分清丽,除了五格格元婉还能有谁?
四目相对的瞬间,元婉面露惊慌,竟是扭头便跑。
怎么了?康熙何等敏锐,瞥见她神色有异,即刻便往那个方向看去,只见窗纸上被穿出了一个指头大小的洞。
梁九功反应极快,已经追了出去,纳兰容若守在康熙跟前,无比惊愕的看向那处破洞。
估计这种事情他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不是已经不是男女大防的问题,而是根子上的教养出了错,有哪个公侯之家的姑娘敢这么大大咧咧躲在门口偷听贵客说话的?
元栖也没想到元婉居然敢做出这种事来,连忙跪下请罪,五妹顽劣,都是奴才教导不力,请您别怪罪她。
三两句话的功夫,梁九功已经把人带了回来,跪在外头听候发落。
元栖在里面隐约能听到她的啜泣,恨恨咬牙,只想立马派人把她送回府中,在院子里关个半年五载。
她知道府中等级森严,嫡出庶出有泾渭之别。元仪没入宫的时候,家中的姐妹们都以长姐为尊,而后是嫡出的四妹,再然后才轮得到元仪和她,元婉是实打实的庶出,虽然养在嫡福晋院里,但终究不被重视,教养上自然也差一截。
后来元仪入宫,她在家里有了话语权,把元婉平日里的待遇都往上提了提,没想到她终究是长歪了。
康熙的脾气在早年间就已经磨炼出来,并不动怒,心平气和叫她起来,居然还有心思调侃:倒是像极了那时候你姐姐护着你的样子,那时候你姐姐说的话同你今日所说,居然所差无几。
元栖苦笑着道:我哪里还记得姐姐说的话,当时只顾着后怕,后来就被阿玛罚在祠堂跪了一夜。
康熙认同地点点头:是该罚,总要长个教训。
元栖温顺低头:是,回头我便罚小妹也去跪祠堂。
这个也字用得巧,康熙忍着笑意,她的年纪比你当年大了不少,便罚她跪三日吧,日后好生教导,莫丢了你阿玛的颜面。
见三人渐渐远去,元栖来不及惩戒元婉,细细回味康熙刚刚那一句莫丢了你阿玛的颜面。
当年顺治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中,鳌拜张狂,与其对着干的苏克萨哈几乎被屠尽满门,赫舍里家是坚定的保皇派,出了个皇后当保护伞,唯有遏必隆明哲保身,两边都不得罪。
他的做法保全了钮祜禄氏一族的安危,但作为臣子,他的这番做派自然惹怒了康熙,虽还开恩留了爵位允许世袭,但钮祜禄氏自此便失了圣心。
元仪入宫,才打破这个僵局,加之前朝不稳,为了显示皇帝顾念勋贵旧臣,她上言请求为遏必隆建立家庙得了允准,这才算是给家里的人吃了颗定心丸。
刚刚康熙那句话,应当是在表示他已经不再介怀当年之事。
元栖松了口气,她将来入宫,处境也许会比当年的元仪好上许多。历史上的温僖贵妃只活了三十多岁,她若是能活得时间长些,兴许能再更进一步。
作者有话说:
唉,要是收藏可以涨快点就好了,我那还有三千字存稿没地方存呢(轻轻)
第四章
正想着,手中忽然被人塞了温热的茶盏,元栖偏头看去,只见青玉一脸担忧,不由问道:这是怎么了?
您从前入宫请安,也没有这般拘谨。青玉小心道。
元栖一笑,想了想反问她:你知道为什么当年你们四个里,我最看重的是你么?
青玉摇头,她的本事都是这些年来锻炼出来的。当年四个青字辈的侍女中,青兰嘴巴利索,擅于揣摩格格的心意,做的事情往往事半功倍,是最有本事的一个。青禾花样多,能讨格格欢心。青惠比格格还大两岁,极讲规矩的一个人。唯有她最不起眼,什么都会一点,却又不真正能拿得出手。
最后却是她成了格格身边最得力的侍女,不仅旁人奇怪,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元栖悠悠道:你当年见我亦是如此,看着老实,叫人省心。
青玉似懂非懂,自己当年的拘谨不过是因为胆小怕事,格格此举,必然是有深意的,这两者之间能有什么关系呢?但见她止了话,也就不再询问。
元栖没叫人帮忙,自己亲手将花种落到泥中,慢悠悠地填好土浇水,用了将近一个时辰。
青玉扶她进屋洗手,路过正厅,元婉还耷拉着脑袋跪在那儿。
元栖知道她不是服气了,而是觉得人来人往看着没面子。扶了扶额,叮嘱道:叫她跪着,跪够三个时辰再起身,来时应该带了伤药吧?
青玉点头,再过一个时辰,我叫青罗给五格格送去。
稍顿,她又问:明儿叫人把五格格送回去?
元栖也正愁着,这次来庄子带了不少丫鬟婆子,看到今日之事的不在少数,她们或许不知道来者是何人,但告诉到巴拉雅氏那儿,她估计也能猜出七八来。
她对元婉本就不怎么上心,这次回去免不了又要让她挨罚。能不能记住这次教训是一码事,但以元婉现在的性子,必得记恨到元栖和巴拉雅氏头上。谁知道她日后还能做出什么事来?
四妹和元舒知道这事儿吗?
青玉忙道:四格格懂事,她远远地看了一眼便回去了,没有多问。六格格在后屋看书,没出去呢。
元栖进屋,待她关好了门才道:她们两个自小都比旁人懂事几分,一个额娘带大的,性子却大不相同了。也不知道是谁的原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