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顽帝辛宸(53)
可若是不跑快点,只怕要留下的,就得是他们的性命了。
于是,十八部落的首领们带着数万勇士,千里迢迢骑着马赶到时,迎面看到的,不是达延汗和他的儿子们,也没有察哈尔部的旗帜,反倒是原本在计划中要成为他们这次群猎目标的大明太子,正大咧咧地穿着一身十分招摇的盔甲,骑着马牵着头巨大的豹子,遥遥地站在土坡之上,俯瞰着他们。
想退的人,还没来得及掉转马头,就听得几声炮响,身后突然冒出无数的大明将士,他们的前方横排着一些带着长筒或长管的铁箱子,手里拿着的,却是一根根铁管,而不是见惯了的刀剑。
有以前去九边打草谷见过守城火炮和□□兵的,都跟着惊呼起来。
是火炮!火铳!
见识过火炮和火铳威力的,就没有不怕的,这玩意不讲规则,蒙古的汉子们要从小开始练习射箭,五年才能像个样子,要达到马上骑射还能射中目标的,没有十年的苦功想都别想。
可大明那些火铳,就连普通人训练上几个月,近距离之内,只要打中人身上,那就是一个大洞,穿着皮甲盔甲都不管用。
更不用说火炮,里面射出的铁球是擦着就伤,砸着就死,一溜滚过去能死伤一大片。
他们当初遇见火炮还能活着回来,是因为九边重镇的城头火炮也就那么四五门,可谁能想到,就这么弹丸大点的地方,明军居然能硬生生搬出几十门火炮来对着他们?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朱厚照笑眯眯地说道:先给他们画个圈,让他们老实点,再派人去谈判。
得令!这种事徐鹏举已经干得十分熟练,立刻传令下去。
就见小旗子一挥,炮车后退几步,猛火油柜上前几步,细长的喷嘴里喷出熊熊烈焰,没几下就将各部族的人全都包围在火圈之中。
然后才是蒙语最为娴熟的海东青上前传话,让各部族派人出来谈判,在谈判结束之前,擅自闯出火圈者,格杀勿论。
嗯,顺便,他还向各部族头领们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战利品挑在旗杆上的人头:达延汗的。
各部落头领一看陷入包围圈中,先是以为自己上当,正准备大骂达延汗时,却看到了他的人头,顿时又惊又骇,终于明白,察哈尔部落的人不是没来,而是没了,字面意义上的,人没了。
包括前些日子刚刚带着六万精骑向各部落示威,要求大家奉他为主,追随他一同攻打大明的达延汗。
他没能成就昔日黄金家族的荣耀,反倒成了别人的功绩和战旗上的祭品。
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没了去冲锋陷阵的心情。
原本他们就是受达延汗的召集而来,都在在草原上混日子的,这些年来日子越来越艰难,只有靠近大明九边的一些部族,能靠着互市和养羊赚足过冬的食物和衣服,几乎没多少减员,其他在北方的部族,因为草场减少和冬季严寒加剧,都折损了不少的人手和牛马。
这些都是部落最宝贵的财富,一个部落若是人少了,就容易被其他部落吞并,若是牛马羊少了,就会导致食物部族饿死了,最后被吞并或消失
迫于无奈,他们才会听从达延汗的召集,前来进攻大明。
当然,他们也听说了明太子的纨绔行径,想到当初土木堡大胜给草原部落带来的好处,穷得快喝西北风的部落就心热了,怎么着达延汗来吃肉,他们还不能跟着蹭点汤喝喝吗?
谁能想到,他们这才刚到地头,就先看到了达延汗的人头,还吃肉喝汤,他们不被人剁了就算不错了。
各部族的首领无奈,只能先安抚了手下,然后战战兢兢地跟着海东青去见明太子。
这不去也不行啊,换了别人去,谈判做不了主,万一耽搁几天,大家带的干粮都不够,还得提心吊胆地想着明军会不会开炮,倒不如自己去了,是死是活,来个痛快,也省得这般折磨。
等看到了明太子和他身边的近侍,众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太年轻了吧
从年龄最大的杨慎到最小的徐鹏举,十八岁的朱厚照正好是中间值,一个个都是十几岁的少年,看着青葱一般,生嫩青涩,却又朝气蓬勃,眼中都带着光,就是那初生不怕虎的小牛犊。
其实他们不止,年龄最小的海东青如今才十四,只不过在草原上打滚了两年,身形练得壮实得多,加上皮肤粗糙黑红,看起来反倒比他们还显得大一些。
就是这么一群少爷兵,居然就打败了纵横草原大漠无敌手的达延汗六万精骑?
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朱厚照看出他们眼里的难以置信和忐忑不安,也没跟他们多说,只是保持高冷的太子风范,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就让杨慎出面去跟他们谈判。
身为大明太子殿下,谈判这种事,当然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他回营帐里吃个瓜喝点奶茶不香吗?
更何况,这些草原部落,一向都是欺软怕硬,你对他们的态度越好,他们就越觉得你软弱可欺好拿捏,提起条件来就是一个狮子大张口。
可你真的把他们打怕了打服了,他们才能老老实实地听话,甚至顺从服从你的指挥,成为你手中的利器。
就如同当初永乐帝打败了蒙古大军后,还能收编蒙古三镇,作为北部最凶悍的战力之一。
毕竟,在铁木真之前,草原上无数部落民族的更迭变迁,真正消失在南方汉人政权下的,还没有他们互相征战吞并来得多。
他们就如同草原上的野狼,强者为尊,败者为奴。
跟他们讲仁义礼信的前提,是先打败了他们,打服了他们,让他们从心底知道害怕和明白畏惧,他们才能坐下来好好地跟你商谈。
杨慎家学渊源,有杨廷和这样的老爹和朱厚照这样的同学,加上自己本身就是难得一见的天才,早就跟太子殿下商定了这次谈判的方向,自然不会轻易就放出底线,让这些笼中困兽占去便宜。
太子殿下仁慈,将按照你们的部落牧区,在关外建设坞堡和城镇,并修建通往九边的道路,让关内的商户可以直达你们的领地。如此你们便可有房屋可过冬,也不用再跑到边城才能换取物资。
你们只需要按照我们的需求,饲养这种高产的细毛羊和奶牛,适合养马的牧区也可以继续养马,我们都会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或者以布匹和精盐、茶叶、粮食来换购。
听起来十分美好,几乎都是大明的付出,可部落首领们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很简单,我们会给你们提供种羊和种牛,足够你们今年放牧。这些,都需要你们用马来换取。
杨慎温文尔雅的面庞上,始终保持微笑,口气亦是十分平和。
毕竟,从今往后,想必大家都不会愿意再打仗,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死亡,而大明会给你们带来粮食和衣物。
可战马是我的命!如果没有了马,别的部族来攻打我们怎么办?有个部落首领忍不住问道:难道我们就只能等死吗?
不会的。杨慎微笑着说道:只要今日签署盟约之后,你们就成为我大明的子民,享受我大明军队的庇护,若是有人敢来侵犯你们的地方,就等于跟我们大明作对,自然会有我们大明军队去替你们铲除那些只知道不劳而获的败类。
总之,你们只要像以往一样继续放牧养羊,就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饭吃,还能得到大明军队的保护。需要付出的,只是现在这些马。
当然,不愿意的人,也可以留下,我们继续慢慢谈。
愿意的人,可以交出战马,带我们的工程队去你们的牧区,我们很快就会帮你们修建好属于你们的房子,以及通往大明边镇的道路。以后,还会有很多商人和农民沿着这条路往来,会种出更多的粮食,让所有的人都不再饿肚子。
他说得话十分朴实简白,没有在官场上的华丽辞藻,却能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想活着回去的,交出武器和战马,带着大明的人回自己的驻地后,修房子修路,以后不愁吃喝,冻不着也饿不死,却也没了再战之力。
不想交出战马的,那就继续留下,慢慢谈的结果看看外面那个火圈,不用他说,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众人面面相觑,原本以为,打不过投降就是了,他们的祖上也不是没投降过。可谁能想到,明太子不光要收服他们,还要连他们的牧场和领地一并吞下去。他就不怕吃太多撑着消化不了吗?
草原部族嘛,从来都是强者为尊,哪怕有杀夫杀母之仇,真的被灭族吞并了,大家不一样还得在新部族继续活下去。
在草原和大漠中能够存活至今的部族,都很明白,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了。
可没了牧场没了领地,他们还能继续当这个部落首领,过上以前那般的日子吗?
犹豫,挣扎,怀疑谁也不愿做第一个出头的人。
作者有话说:
晚上还有一更!
第六十二章
我就不信他们能拦住我!
沉闷的气氛中,忽然有一个高大的鞑靼汉子翻身上马,拍马就朝着火墙那边冲了过去。
他的马技十分高超,冲到近处时,一提缰绳,那匹马一声长嘶,猛然跃起,四蹄腾空,竟然借着这一提一跃之力,直接从火墙上方飞跃过去,踩着猛火油柜的柜体,直接就朝着后面的明军狠狠地撞了过去。
这大汉连人带马足有我四五百斤,加上从高处冲撞的力道,若是被他撞个正着,定然是筋断骨折横死当场的结果。
那些鞑靼人也跟着惊呼起来。
有的人希望他能够成功,已经暗暗地抓住了缰绳,准备跟着就冲出去。
明太子开出的条件,对有些人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只要投靠了大明,以后就可以不愁吃喝,不用再四处奔波寻找牧场,还能住上可以遮风挡雪的房子,不知比帐篷舒服多少。
可对于有些部族来说,就如同要将他们的羽翼折断,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后就只能彻底成为别人的附庸。
尤其是那些平日纵横草原的勇士,更加无法忍受交出自己的战马和武器,他们从小就依靠这个活着,现在要他们放弃,几乎就等同于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所以这个叫阿尔罕的武士忍无可忍地冲了出去,哪怕下一刻战死,他也要跟自己的战马在一起。
当他越过第一排战车,看到后面不过区区三排明军士兵,甚至手里只拿了传说中的火铳,连大刀和盾牌都没拿的时候,他心中窃喜,或许这一次冲锋,就能冲过战阵,只要离开这里,进入草原,那就等于回到了他的地盘,明军绝对无法追上他。
就在他即将冲入明军阵营的那一刻,明军火铳手手里的火铳终于响了。
开枪的人并不对,直面他的士兵已经第一时间撤让闪避,并没有留在原地开枪。
而是侧翼的两个小队一共十人几乎同时开枪,子弹尽数打在了阿尔罕和他的战马身上。
血花顿时四溅开来,阿尔罕和战马同时痛呼一声,原本的冲锋之时戛然而止,连人带马,重重地一头栽倒在地。
阿尔罕当场断气,他的战马靠在他身上,抽搐了一会儿,慢慢在血泊中死去。
众人想过阿尔罕会死,但以为他会与明军厮杀,至少能博回几条命来,也算没白死。甚至有大胆的还想着侥幸若有机会,阿尔罕冲破明军阵营,他们就可以立即跟上,只要逃回草原,那就不用再理会明太子说什么。
可谁也没想到,他会死得如此简单,如此干脆利落地,连一点点生机都没有。
甚至他抢到战马能跃过火墙,或许都是明军故意露出的破绽,就是在等着一个敢冒出头的人,来做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
杨慎连看都没看一眼阿尔罕,只是望着面前的这些头人们,依然笑得云淡风轻,不带一丝儿锋芒。
诸位,考虑好了吗?
我们带的粮食并不多,若是诸位要在这里考虑上十天半个月的话,只怕会饿几天肚子。
他说的轻描淡写,可脸上那表情,俨然写着:不同意就饿着吧!
众人看着这个顶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再看看一旁正带着几个亲卫已经拉开架子开始准备烤肉的明太子,不禁心有戚戚然,只觉得自己的肚子已经开始叽里咕噜地提出抗议,哪里还有心思继续扛下去。
扛着,就得饿着,如果饿到最后还得答应,那又何必硬扛着这几天跟自己过不去呢?
能在草原大漠活下来的汉子,都是能屈能伸的主。
好!我们达特扈尔部落愿意归附大明,成为太子殿下忠诚的下属。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走了出来,向着朱厚照的方向行了一礼,朝杨慎说道:你说的条件我都可以答应,但我希望,能留下我这一匹马。它是跟着我一起长大,与我亲如兄弟,如今已有十五岁,活不了几年了,我不想它再上战场,也不想它就这么离开。等它跟我一起回去后,我会好好安葬它的。
杨慎犹豫了一下,去请示了一番朱厚照,最后回来时,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允许其他部落的头人也可以带一匹老马回去,但必须是经过明军检验,马龄在十岁以上的。
待他们都交出了长刀和战马,杨慎也同意他们保留一把匕首,毕竟在不少鞑靼部族中,还是要靠匕首来宰杀猎物和分切食物,若是连这个都收缴了,那真是连人家吃饭的家伙都不留了。
哪怕先前有再多犹豫和不甘,真正交出战马和武器后,大家也就老实了。
老老实实地向明太子行礼,听他训示过后,便带着明军的各个分队前往自己的部落所在地。
这时候的他们,感觉是无比的憋屈,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连达延汗那样的人物,都已经兵败身死,他们这些小部落的头人,若是不归附大明,还能如何?
等着被灭族吗?
没过多久,他们就为自己当初的英明决策,感到了欣喜和骄傲。
无他,唯利益耳。
他们从不知道,原来大明有种神奇的灰土叫水泥,靠着这种东西,能够很快盖起坚固的房屋,铺设平整的道路,那一天天延长的道路,很快就延伸到了他们看不到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顺着这些道路前来部落的大明商人。
他们带来了各种花色的布匹,从最便宜的棉布到昂贵的丝绸蜀锦,从精美的瓷器到耐用的铜锅,还有许多精盐和茶叶、酱料等等,吃穿用应有尽有,价格跟他们赶着牛羊到边城互市交易的价格相差无几,可人家这是送货上门,还不用他们担心会在路上被劫或丢失。
这价格,简直良心的不能再良心。
于是他们拿出最好的皮毛和牛羊进行交易,打听他们下一次过来的时间,生怕这次准备的不够充分,又错过了下次的交易。
结果一问才知道,这些商人还带了不少农户过来,他们不光是来买卖物品,这些农户还要在附近开垦农田,部落的人顿时就炸了锅,连忙去找了头人。
等头人去找了明军的负责人后,才知道这些农夫带来的并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一种叫番薯的作物,还有一些特殊的紫花苜蓿草种。
这都是太子殿下命人培育出来,最适合他们这边的粮食作物和草种。
这种紫花苜蓿繁殖十分快,割了一茬还能再长一茬,春夏草木茂盛的时候,甚至可以多割一些下来,牛羊吃不完的就做成青储饲料,这样就不必担心它们过冬的食物。
而那种番薯不但产量高,番薯和番薯叶也都可以喂羊喂牛,成熟的番薯冬天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作为饲料,甚至还可以做出一种叫粉条的食物来。
恋耽美
于是,十八部落的首领们带着数万勇士,千里迢迢骑着马赶到时,迎面看到的,不是达延汗和他的儿子们,也没有察哈尔部的旗帜,反倒是原本在计划中要成为他们这次群猎目标的大明太子,正大咧咧地穿着一身十分招摇的盔甲,骑着马牵着头巨大的豹子,遥遥地站在土坡之上,俯瞰着他们。
想退的人,还没来得及掉转马头,就听得几声炮响,身后突然冒出无数的大明将士,他们的前方横排着一些带着长筒或长管的铁箱子,手里拿着的,却是一根根铁管,而不是见惯了的刀剑。
有以前去九边打草谷见过守城火炮和□□兵的,都跟着惊呼起来。
是火炮!火铳!
见识过火炮和火铳威力的,就没有不怕的,这玩意不讲规则,蒙古的汉子们要从小开始练习射箭,五年才能像个样子,要达到马上骑射还能射中目标的,没有十年的苦功想都别想。
可大明那些火铳,就连普通人训练上几个月,近距离之内,只要打中人身上,那就是一个大洞,穿着皮甲盔甲都不管用。
更不用说火炮,里面射出的铁球是擦着就伤,砸着就死,一溜滚过去能死伤一大片。
他们当初遇见火炮还能活着回来,是因为九边重镇的城头火炮也就那么四五门,可谁能想到,就这么弹丸大点的地方,明军居然能硬生生搬出几十门火炮来对着他们?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朱厚照笑眯眯地说道:先给他们画个圈,让他们老实点,再派人去谈判。
得令!这种事徐鹏举已经干得十分熟练,立刻传令下去。
就见小旗子一挥,炮车后退几步,猛火油柜上前几步,细长的喷嘴里喷出熊熊烈焰,没几下就将各部族的人全都包围在火圈之中。
然后才是蒙语最为娴熟的海东青上前传话,让各部族派人出来谈判,在谈判结束之前,擅自闯出火圈者,格杀勿论。
嗯,顺便,他还向各部族头领们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战利品挑在旗杆上的人头:达延汗的。
各部落头领一看陷入包围圈中,先是以为自己上当,正准备大骂达延汗时,却看到了他的人头,顿时又惊又骇,终于明白,察哈尔部落的人不是没来,而是没了,字面意义上的,人没了。
包括前些日子刚刚带着六万精骑向各部落示威,要求大家奉他为主,追随他一同攻打大明的达延汗。
他没能成就昔日黄金家族的荣耀,反倒成了别人的功绩和战旗上的祭品。
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没了去冲锋陷阵的心情。
原本他们就是受达延汗的召集而来,都在在草原上混日子的,这些年来日子越来越艰难,只有靠近大明九边的一些部族,能靠着互市和养羊赚足过冬的食物和衣服,几乎没多少减员,其他在北方的部族,因为草场减少和冬季严寒加剧,都折损了不少的人手和牛马。
这些都是部落最宝贵的财富,一个部落若是人少了,就容易被其他部落吞并,若是牛马羊少了,就会导致食物部族饿死了,最后被吞并或消失
迫于无奈,他们才会听从达延汗的召集,前来进攻大明。
当然,他们也听说了明太子的纨绔行径,想到当初土木堡大胜给草原部落带来的好处,穷得快喝西北风的部落就心热了,怎么着达延汗来吃肉,他们还不能跟着蹭点汤喝喝吗?
谁能想到,他们这才刚到地头,就先看到了达延汗的人头,还吃肉喝汤,他们不被人剁了就算不错了。
各部族的首领无奈,只能先安抚了手下,然后战战兢兢地跟着海东青去见明太子。
这不去也不行啊,换了别人去,谈判做不了主,万一耽搁几天,大家带的干粮都不够,还得提心吊胆地想着明军会不会开炮,倒不如自己去了,是死是活,来个痛快,也省得这般折磨。
等看到了明太子和他身边的近侍,众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太年轻了吧
从年龄最大的杨慎到最小的徐鹏举,十八岁的朱厚照正好是中间值,一个个都是十几岁的少年,看着青葱一般,生嫩青涩,却又朝气蓬勃,眼中都带着光,就是那初生不怕虎的小牛犊。
其实他们不止,年龄最小的海东青如今才十四,只不过在草原上打滚了两年,身形练得壮实得多,加上皮肤粗糙黑红,看起来反倒比他们还显得大一些。
就是这么一群少爷兵,居然就打败了纵横草原大漠无敌手的达延汗六万精骑?
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朱厚照看出他们眼里的难以置信和忐忑不安,也没跟他们多说,只是保持高冷的太子风范,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就让杨慎出面去跟他们谈判。
身为大明太子殿下,谈判这种事,当然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他回营帐里吃个瓜喝点奶茶不香吗?
更何况,这些草原部落,一向都是欺软怕硬,你对他们的态度越好,他们就越觉得你软弱可欺好拿捏,提起条件来就是一个狮子大张口。
可你真的把他们打怕了打服了,他们才能老老实实地听话,甚至顺从服从你的指挥,成为你手中的利器。
就如同当初永乐帝打败了蒙古大军后,还能收编蒙古三镇,作为北部最凶悍的战力之一。
毕竟,在铁木真之前,草原上无数部落民族的更迭变迁,真正消失在南方汉人政权下的,还没有他们互相征战吞并来得多。
他们就如同草原上的野狼,强者为尊,败者为奴。
跟他们讲仁义礼信的前提,是先打败了他们,打服了他们,让他们从心底知道害怕和明白畏惧,他们才能坐下来好好地跟你商谈。
杨慎家学渊源,有杨廷和这样的老爹和朱厚照这样的同学,加上自己本身就是难得一见的天才,早就跟太子殿下商定了这次谈判的方向,自然不会轻易就放出底线,让这些笼中困兽占去便宜。
太子殿下仁慈,将按照你们的部落牧区,在关外建设坞堡和城镇,并修建通往九边的道路,让关内的商户可以直达你们的领地。如此你们便可有房屋可过冬,也不用再跑到边城才能换取物资。
你们只需要按照我们的需求,饲养这种高产的细毛羊和奶牛,适合养马的牧区也可以继续养马,我们都会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或者以布匹和精盐、茶叶、粮食来换购。
听起来十分美好,几乎都是大明的付出,可部落首领们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很简单,我们会给你们提供种羊和种牛,足够你们今年放牧。这些,都需要你们用马来换取。
杨慎温文尔雅的面庞上,始终保持微笑,口气亦是十分平和。
毕竟,从今往后,想必大家都不会愿意再打仗,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死亡,而大明会给你们带来粮食和衣物。
可战马是我的命!如果没有了马,别的部族来攻打我们怎么办?有个部落首领忍不住问道:难道我们就只能等死吗?
不会的。杨慎微笑着说道:只要今日签署盟约之后,你们就成为我大明的子民,享受我大明军队的庇护,若是有人敢来侵犯你们的地方,就等于跟我们大明作对,自然会有我们大明军队去替你们铲除那些只知道不劳而获的败类。
总之,你们只要像以往一样继续放牧养羊,就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饭吃,还能得到大明军队的保护。需要付出的,只是现在这些马。
当然,不愿意的人,也可以留下,我们继续慢慢谈。
愿意的人,可以交出战马,带我们的工程队去你们的牧区,我们很快就会帮你们修建好属于你们的房子,以及通往大明边镇的道路。以后,还会有很多商人和农民沿着这条路往来,会种出更多的粮食,让所有的人都不再饿肚子。
他说得话十分朴实简白,没有在官场上的华丽辞藻,却能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想活着回去的,交出武器和战马,带着大明的人回自己的驻地后,修房子修路,以后不愁吃喝,冻不着也饿不死,却也没了再战之力。
不想交出战马的,那就继续留下,慢慢谈的结果看看外面那个火圈,不用他说,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众人面面相觑,原本以为,打不过投降就是了,他们的祖上也不是没投降过。可谁能想到,明太子不光要收服他们,还要连他们的牧场和领地一并吞下去。他就不怕吃太多撑着消化不了吗?
草原部族嘛,从来都是强者为尊,哪怕有杀夫杀母之仇,真的被灭族吞并了,大家不一样还得在新部族继续活下去。
在草原和大漠中能够存活至今的部族,都很明白,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了。
可没了牧场没了领地,他们还能继续当这个部落首领,过上以前那般的日子吗?
犹豫,挣扎,怀疑谁也不愿做第一个出头的人。
作者有话说:
晚上还有一更!
第六十二章
我就不信他们能拦住我!
沉闷的气氛中,忽然有一个高大的鞑靼汉子翻身上马,拍马就朝着火墙那边冲了过去。
他的马技十分高超,冲到近处时,一提缰绳,那匹马一声长嘶,猛然跃起,四蹄腾空,竟然借着这一提一跃之力,直接从火墙上方飞跃过去,踩着猛火油柜的柜体,直接就朝着后面的明军狠狠地撞了过去。
这大汉连人带马足有我四五百斤,加上从高处冲撞的力道,若是被他撞个正着,定然是筋断骨折横死当场的结果。
那些鞑靼人也跟着惊呼起来。
有的人希望他能够成功,已经暗暗地抓住了缰绳,准备跟着就冲出去。
明太子开出的条件,对有些人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只要投靠了大明,以后就可以不愁吃喝,不用再四处奔波寻找牧场,还能住上可以遮风挡雪的房子,不知比帐篷舒服多少。
可对于有些部族来说,就如同要将他们的羽翼折断,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后就只能彻底成为别人的附庸。
尤其是那些平日纵横草原的勇士,更加无法忍受交出自己的战马和武器,他们从小就依靠这个活着,现在要他们放弃,几乎就等同于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所以这个叫阿尔罕的武士忍无可忍地冲了出去,哪怕下一刻战死,他也要跟自己的战马在一起。
当他越过第一排战车,看到后面不过区区三排明军士兵,甚至手里只拿了传说中的火铳,连大刀和盾牌都没拿的时候,他心中窃喜,或许这一次冲锋,就能冲过战阵,只要离开这里,进入草原,那就等于回到了他的地盘,明军绝对无法追上他。
就在他即将冲入明军阵营的那一刻,明军火铳手手里的火铳终于响了。
开枪的人并不对,直面他的士兵已经第一时间撤让闪避,并没有留在原地开枪。
而是侧翼的两个小队一共十人几乎同时开枪,子弹尽数打在了阿尔罕和他的战马身上。
血花顿时四溅开来,阿尔罕和战马同时痛呼一声,原本的冲锋之时戛然而止,连人带马,重重地一头栽倒在地。
阿尔罕当场断气,他的战马靠在他身上,抽搐了一会儿,慢慢在血泊中死去。
众人想过阿尔罕会死,但以为他会与明军厮杀,至少能博回几条命来,也算没白死。甚至有大胆的还想着侥幸若有机会,阿尔罕冲破明军阵营,他们就可以立即跟上,只要逃回草原,那就不用再理会明太子说什么。
可谁也没想到,他会死得如此简单,如此干脆利落地,连一点点生机都没有。
甚至他抢到战马能跃过火墙,或许都是明军故意露出的破绽,就是在等着一个敢冒出头的人,来做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
杨慎连看都没看一眼阿尔罕,只是望着面前的这些头人们,依然笑得云淡风轻,不带一丝儿锋芒。
诸位,考虑好了吗?
我们带的粮食并不多,若是诸位要在这里考虑上十天半个月的话,只怕会饿几天肚子。
他说的轻描淡写,可脸上那表情,俨然写着:不同意就饿着吧!
众人看着这个顶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再看看一旁正带着几个亲卫已经拉开架子开始准备烤肉的明太子,不禁心有戚戚然,只觉得自己的肚子已经开始叽里咕噜地提出抗议,哪里还有心思继续扛下去。
扛着,就得饿着,如果饿到最后还得答应,那又何必硬扛着这几天跟自己过不去呢?
能在草原大漠活下来的汉子,都是能屈能伸的主。
好!我们达特扈尔部落愿意归附大明,成为太子殿下忠诚的下属。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走了出来,向着朱厚照的方向行了一礼,朝杨慎说道:你说的条件我都可以答应,但我希望,能留下我这一匹马。它是跟着我一起长大,与我亲如兄弟,如今已有十五岁,活不了几年了,我不想它再上战场,也不想它就这么离开。等它跟我一起回去后,我会好好安葬它的。
杨慎犹豫了一下,去请示了一番朱厚照,最后回来时,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允许其他部落的头人也可以带一匹老马回去,但必须是经过明军检验,马龄在十岁以上的。
待他们都交出了长刀和战马,杨慎也同意他们保留一把匕首,毕竟在不少鞑靼部族中,还是要靠匕首来宰杀猎物和分切食物,若是连这个都收缴了,那真是连人家吃饭的家伙都不留了。
哪怕先前有再多犹豫和不甘,真正交出战马和武器后,大家也就老实了。
老老实实地向明太子行礼,听他训示过后,便带着明军的各个分队前往自己的部落所在地。
这时候的他们,感觉是无比的憋屈,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连达延汗那样的人物,都已经兵败身死,他们这些小部落的头人,若是不归附大明,还能如何?
等着被灭族吗?
没过多久,他们就为自己当初的英明决策,感到了欣喜和骄傲。
无他,唯利益耳。
他们从不知道,原来大明有种神奇的灰土叫水泥,靠着这种东西,能够很快盖起坚固的房屋,铺设平整的道路,那一天天延长的道路,很快就延伸到了他们看不到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顺着这些道路前来部落的大明商人。
他们带来了各种花色的布匹,从最便宜的棉布到昂贵的丝绸蜀锦,从精美的瓷器到耐用的铜锅,还有许多精盐和茶叶、酱料等等,吃穿用应有尽有,价格跟他们赶着牛羊到边城互市交易的价格相差无几,可人家这是送货上门,还不用他们担心会在路上被劫或丢失。
这价格,简直良心的不能再良心。
于是他们拿出最好的皮毛和牛羊进行交易,打听他们下一次过来的时间,生怕这次准备的不够充分,又错过了下次的交易。
结果一问才知道,这些商人还带了不少农户过来,他们不光是来买卖物品,这些农户还要在附近开垦农田,部落的人顿时就炸了锅,连忙去找了头人。
等头人去找了明军的负责人后,才知道这些农夫带来的并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一种叫番薯的作物,还有一些特殊的紫花苜蓿草种。
这都是太子殿下命人培育出来,最适合他们这边的粮食作物和草种。
这种紫花苜蓿繁殖十分快,割了一茬还能再长一茬,春夏草木茂盛的时候,甚至可以多割一些下来,牛羊吃不完的就做成青储饲料,这样就不必担心它们过冬的食物。
而那种番薯不但产量高,番薯和番薯叶也都可以喂羊喂牛,成熟的番薯冬天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作为饲料,甚至还可以做出一种叫粉条的食物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