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顽帝辛宸(7)
母后你看,这口井上的轱辘,还是我让人去张家村那边搬来的。还有这个墙上挂着的蓑衣,听说还是太姥爷穿过的
改天我让将作坊的人再做一条独木舟,感受一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啧啧!
张皇后勉强挤出一点儿微笑来,原来皇儿还去了张家村,真是费心了。
孩儿是想为母后和皇妹祈福,费点心也是应该的。
朱厚照毫无愧色地接受母后的表扬,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如何让人去张皇后的老家,寻根问祖,好不容易才找到昔日皇后故居,画了图纸回来,照样在这里1:1搭建出来,就是为了让母后能够慰藉思乡之情,偶尔想忆苦思甜的时候,还可以来这里小住。
父皇常教导孩儿,母后出身民间,虽非官宦贵族人家,但品性温柔和善,毫无骄娇二气。母后方才也说要孩儿戒骄戒躁,衣食简朴,想必孩儿的这份大礼,一定让母后惊喜了吧!
张皇后强笑无声,弘治帝却接口说道:惊喜!皇儿你真是长大了,能懂得黎民百姓生活之苦,能在这茅屋小院之中体验平民生活,日后定能成为一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父皇过奖了。
朱厚照眨眨眼,露出一脸孺慕之色,说道:孩儿也是受父皇和母后的启发,父皇不是常说,不愿后宫之中再如前朝那般勾心斗角残害皇嗣,就如寻常百姓人家,家和万事兴。孩儿想到母后能有今日,定然是家教有方,所以才去寻访先祖,在宫中为母后营建故居,以后若能在此常听母后教诲,孩儿一定能长进不少。
一番话说得弘治帝连连点头,老怀安慰。
皇儿说得不错,皇后对朕之情,一心一意,一如民间夫妇,不如今日皇后与朕便在此间住下,让朕也体会一下,皇后当年居于茅屋而生坚贞之情。
好啊!朱厚照立刻鼓掌赞成,圣人都说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这是成圣之道,父皇和母后在宫中布衣荆钗住茅屋,一定也能成为天下至圣!
张皇后被这父子俩一唱一和说得目瞪口呆,眼看他们居然想让自己再住回茅屋,顿时有些急了。
可平时劝说弘治帝和她恩爱如民间夫妻,一心一意的人是她,这会儿若是说嫌弃这茅屋破旧脏烂,岂不是坏了自己原先的努力?情急之下,也只能推小公主出来做挡箭牌。
本宫我还要照顾荣儿
皇妹就交给我吧!朱厚照拍拍尚且稚嫩的胸膛,有那么多太医在,有我陪着皇妹玩就行!
张皇后咬得压根疼,这个儿子,生来就是克她的吧?一天不给她找事添乱就不安生。
那怎么行,荣儿好要好生休养,禁不起你玩闹
弘治帝却摆摆手,说道:皇后不必担心,朕让太医院院正和皇儿一起去照看荣儿,何况还有坤宁宫的宫女和荣儿的乳母,那么多人在,就当是让你休息一天
是啊是啊!朱厚照十分善解人意地帮父皇说话。
父皇这是心疼母后呢,自从皇妹生病,母后常常衣不解带地照顾皇妹,父皇和大臣们都有休沐的日子,母后却这么久都没休息了,今天你们就好好在这里休息,我去照顾妹妹!
张皇后内心有十万个违禁词,都碍于素来端庄娴雅温婉善良的人设没能说出口。
正如皇帝所说,照顾小公主朱秀荣的,有三个奶妈六个宫女,还有太医院擅长小儿科的两个太医,看病开药熬药她不会,把屎把尿洗漱不用她动手,喂奶喂药也用不着她,她照看小公主,真的就是在一旁看着而已。
上一个儿子没过三岁就夭折了,她已是心痛不已,好在朱厚照两岁就被封为太子,弘治帝又被她哄得甘愿和她如民间夫妻般相亲相爱,一夫一妻,她在宫中的地位稳如泰山,而宫外的娘家借着她的势力在京城风生水起,日进斗金都是少的,比她儿时茅屋草棚农家院的生活,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弘治帝自幼被万贵妃吓得被关在小黑屋长大,听过见过不知多少兄弟姐妹被万贵妃害死,对后宫女人们的宫斗深恶痛绝,选妃时就特地避开了官宦人家和贵族世家出身的女子。
张家是小门小户,张父勉强考上举人在国子监挂名读书,却终身再无进益,正好符合他的要求,小户人家,耕读出身,无权无势,加上张氏的容貌出众,却又不是那种艳丽张扬之色,而是温雅婉柔,毫无攻击性,完全不似给他留下心理阴影的万贵妃。
而张皇后的确也不像那些官宦千金,对他的态度不卑不亢,甚至敢直面君颜,要求与他能如寻常百姓家的夫妻一般相处,弘治帝幼年缺少的家庭温暖和父母之爱,长大后又一直被人当成太子天子高高敬着远着,唯独在她这可以做个普通人,那种满足感,简直感动至深。
张家无权无势,弘治帝就一手扶持,封侯赐爵,任命官职,让这家人真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可对于张皇后来说,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父兄至上,哪怕贵为皇后,都要照顾兄弟,娘家人对她而言,比亲生儿女更亲。
尤其是朱厚照这个熊孩子,自幼就顽皮捣蛋,还跟张家人不亲,她想尽办法扭转都没扭过来,现在居然还给她添乱,说什么忆苦思甜,什么休息放假,这明明就是想要坑她害她!
她还没想出理由拒绝,弘治帝已经牵起她的手,朝茅屋内走去,皇后,你带朕去看看,哪间是你儿时的闺房?今晚我们就住在那如何?
张皇后面上一红,彻底说不出话来,自己立得人设,到这份上,哭着也得走下去。
跟着来的张鹤龄一直没敢说话,早已被朱厚照这套骚操作震得目瞪口呆,眼见帝后真要去住茅屋,寻思着自己要不要趁机走人,就突然看到大外甥朱厚照凑到自己面前,一脸好奇地打量着他。
对了,舅舅啊,我一直想问你,母后都说,民间夫妻真爱,需得一心一意,一夫一妻,可我怎么听说,寿宁侯家中妻妾成群,庶子庶女就有十七八个呢!
啊这张鹤龄彻底说不出话来。
第十四章
这孩子没法要了!
张皇后咬牙切齿,感觉自己睡了一晚上的茅屋,就浑身发痒,原本保养得水嫩柔滑的肌肤,这会儿似乎都黯淡粗糙了。
皇帝如何明白,真正经历过贫贱的人,走到高处后,哪里还有几个愿意回头看自己不堪的过去。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那是圣人。
而她,不是圣人,只是个平常人。
张鹤龄苦着脸点头,深以为然,小太子如今就已跟娘娘不亲,还处处与我找茬,若是以后只怕娘娘也管不住他啊!
张皇后叹口气,她何尝不知,否则怎么会拼了命生了一个又一个,既是想多点保障,也是因为大儿子真的是顽劣难训,骄纵霸道,压根不给她控制的机会。
可惜,老二夭折了,老三是个女孩不说,眼看着又快不行了。
这难道就是命?
张鹤龄见皇后满面苦涩,低声说道:皇上专宠娘娘,娘娘青春正盛,定然能再育皇子。届时娘娘亲自教导,必能得个孝顺懂事的佳儿。
张皇后摇摇头,你又不是不知,我生荣儿时伤了身子,太医说,很难再生养了
是难,又不是绝对不能。张鹤龄上前两步,垂着头,无比确定地说道:何况昨日皇上与娘娘在思故居过夜,人尽皆知,或许娘娘现在已珠胎暗结,十月之后,便有龙子降生
那怎么可能
张皇后刚说了一半,忽地手一抖,看到他从袖袋中拿出一幅绣着红梅的绢帕,原本雪白的绢帕,因为时日已久,变得微微发黄,唯有那红梅如血,鲜艳依旧。
你你怎么还留着这个!不是说不是说那个孩儿也夭折了吗?
张鹤龄点点头,说道:陛下早年伤了根基,除了太子之外,再难诞下健康的龙子。只要娘娘从坤宁宫出来,由娘娘亲手抚养,亦有与娘娘相同血脉,不一样是娘娘的亲子?
难道,娘娘当年敢留下二皇子,现在就不敢了吗?
张皇后一震,身子发软,向后跌坐在榻上,脑中一片混乱。
当年她发现朱厚照亲近乳母胜过她时,就没收了儿子的零花钱,不让乳母掌管,还将她逐出宫去,就是怕儿子长大后与自己不亲。可没想到已经晚了不说,朱厚照的熊脾气还格外的大,一哭二闹三绝食,她亲自去喂,结果吃什么吐什么,完全不给她这个母后留一点面子。
最后还是弘治帝出面,重赏了乳母夫妇,才揭过此事。
可对于从入宫后就一直一帆风顺的张皇后来说,败给一个乳母,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也是奇耻大辱。
她不光恨那个乳母,连带着自己的儿子也有了怨。
这眼看大号废了,她就想养个小号保底,可没想到,弘治帝的身子本就虚弱,又整日忙于政务,哪怕后宫独宠她一人,也难以有孕。
好不容易再次怀上,太医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说胎儿先天不足,几乎从怀孕开始就保胎一直到八月早产,却生下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胎儿,瘦弱得还不如只猫儿。
她当时看着那孩子就快不行了,伤心之时,没想到负责陪产的弟妹却从裙下抱出另一个健康的男婴交给了接生婆,将那个被她用绢帕盖住小脸的死婴带出宫去。
那个孩子她亲自抚养,根本不敢假手于人,看着孩子跟自己无比亲密,而大儿子一天天的越长越皮,上蹿下跳,皇帝居然还纵容他小小年纪就开始习武,破坏力顿时翻倍,愈发让她不喜。
可谁能想到,明明是个健康的次子,和朱厚照一起感染了风寒,她想留下的那个没留住,厌烦的那个却没几天又生龙活虎地到处惹祸。
眼看朱厚照越大越不好管,跟自己也不亲近,她求神拜佛,好容易才又有了个孩子,可没想到是个女孩不说,才半岁多就又病恹恹的,简直令人绝望。
这一次,因为她之前吃药的缘故,生了女儿后,太医说就再难有孕,她本想认命,可没想到朱厚照这熊孩子变本加厉,不光坑舅舅,还连她也坑,说一句顶十句,让她这个做母后的完全没有一点儿权威。
张鹤龄抬起头,一双眼中厉色必现。
娘娘三思啊,太子既然已对我张家心怀不满,娘娘若是不早日决断,以后说不定就没有娘家可回了。
张皇后看着他,恍惚中,又看到了儿子的笑容。
那明明还只是的孩子,说话时听着那般诚恳,可每次她对上他的眼睛时,总觉得儿子的笑容里,有种说不出的嘲讽,是笑她出身卑微,还是笑她根本管不住他
她闭了闭眼,握起了手,好,你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后,你和延龄一起进宫。
娘娘英明。张鹤龄松了口气,他何尝不知,当初能换子,是因为皇后难产危在旦夕,产下的又是个死婴,若不换,她自己也无法向皇帝交代,才被迫认下他让人送进去的孩子。
有这个把柄在手,原本他可以借此延续张家两代的富贵,甚至还有可能改天换日。可没想到那个孩子压不住朱厚照的气运,最终连三岁都没活过。
而如今,皇后很难有孕,想要再来一次,就得从开始准备,不说都不行。好在人的底线一旦被突破过一次,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就很容易被击破。
他着实是被朱厚照给惹恼了,不光坑他的钱不说,连他的家务事都管。他就算有十七八房小妾又如何,他能生,又不像皇帝,要再多女人生不出来也没用。
揣着在未来狸猫换太子的梦想,张鹤龄还特地去东宫见朱厚照,正好看到他拿着把三尺三寸的长剑在胡乱挥舞,顿时吓了一跳。
殿下小心,是谁竟然给殿下这等危险的兵刃若是伤到殿下该当何罪?
是我向父皇要的。
朱厚照挽了个剑花,收剑归鞘,扔给了身边的侍卫,笑道:我以后可是要当镇国大将军的,当然要早点开始练剑,等我再大一点,就去学个长兵器。舅舅,听说当年蜀国关云长用的是青龙偃月刀,赵云用的是龙胆亮银枪,还有张飞的丈八蛇矛,你说我学哪个好呢?
这张鹤龄咽了口口水下去,干笑道:舅舅不通武艺,哪里知道
报!边关大捷!
一个小太监几乎跑着冲进东宫大门,门口的侍卫本要阻拦,但见来人是乾清宫的小太监,又喊着捷报,便放进门来。
小太监一进门就看到朱厚照,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气喘吁吁地说道:禀太子殿下,边关告捷!威宁伯击败鞑靼小王子,大获全胜!皇上要嘉奖殿下,请殿下速去乾清宫!
呃?张鹤龄目瞪口呆看看小太监,又看看小太子,边关大捷,跟小太子有什么关系?皇帝居然嘉奖太子,是又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发生了吗?
作者有话说:
求大家走过路过的点一下收藏,下面的故事会更精彩!
既然有人觉得我黑张皇后,呃,是黑了,我真没看出除了一夫一妻之外,张皇后有哪些历史贡献。养个儿子熊孩子,两个弟弟坏事做尽她还一直护着,杀了太监杀大臣,举告张氏兄弟的证人从弘治帝到正德帝时期都被她杀了,两个皇帝都宠着她没追究,直到嘉靖。既不是她丈夫也不是她儿子,跪求也没用,然后觉得嘉靖忘恩负义,嘉靖的确不是好东西,可张皇后就是无辜的小白花了吗?弘治那么简朴,张家那么腐败贪污,弘治死了葬礼的钱都拿不出来,张家还占着国库银子皇家房产,张皇后干啥了?
既然穿越,架空,我YY我的小说,我根据历史的缝隙写我的故事,这里的张皇后是平行历史架空历史的张皇后。我既没有改变历史让弘治纳妾再娶的意思,一夫一妻是原则,也没说这事是张皇后主谋,说到底,她也就是被洗脑了成为扶弟魔的可怜人,还好有个疼她替她遮掩的丈夫,看文请看仔细,我主推弘治和小猪的父子情,张家是反派,为故事架空历史,嗯,就这样。
冤杀何鼎(出自百度词条)
张皇后的两个弟弟应邀参加宫廷内部的晚宴。两人居然趁明孝宗上厕所之时,戴起皇帝的冠。这在古代绝对是大逆不道的,太监何鼎上前阻拦。弘治十一年,二张兄弟又一次入宫,居然在皇宫之中弓虽J宫女,何鼎大怒,手持金瓜(古代卫兵的武器),想把二张兄弟打死,被当时另外一名受到明孝宗宠信的太监李广给阻止。何鼎以二张兄弟以无人臣礼为由,将此事上奏明孝宗,要求明孝宗处罚二张兄弟。谁料明孝宗不但不处罚二张兄弟,反而让锦衣卫将何鼎下狱。后来,张皇后指使李广将何鼎杖杀于狱中。
第十五章
弘治十一年,七月十五,威宁伯王越总制三边军务,分兵三路,突袭鞑靼小王子部,大获全胜。
捷报传至京城,朝野沸腾。
自从弘治八年,鞑靼侵占了河套之地,势力日盛,仗着兵强马快,屡屡侵犯大明边关诸镇,而边关无可用之将,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在外滋扰,收缩防线,不敢轻易出动。
恋耽美
改天我让将作坊的人再做一条独木舟,感受一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啧啧!
张皇后勉强挤出一点儿微笑来,原来皇儿还去了张家村,真是费心了。
孩儿是想为母后和皇妹祈福,费点心也是应该的。
朱厚照毫无愧色地接受母后的表扬,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如何让人去张皇后的老家,寻根问祖,好不容易才找到昔日皇后故居,画了图纸回来,照样在这里1:1搭建出来,就是为了让母后能够慰藉思乡之情,偶尔想忆苦思甜的时候,还可以来这里小住。
父皇常教导孩儿,母后出身民间,虽非官宦贵族人家,但品性温柔和善,毫无骄娇二气。母后方才也说要孩儿戒骄戒躁,衣食简朴,想必孩儿的这份大礼,一定让母后惊喜了吧!
张皇后强笑无声,弘治帝却接口说道:惊喜!皇儿你真是长大了,能懂得黎民百姓生活之苦,能在这茅屋小院之中体验平民生活,日后定能成为一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父皇过奖了。
朱厚照眨眨眼,露出一脸孺慕之色,说道:孩儿也是受父皇和母后的启发,父皇不是常说,不愿后宫之中再如前朝那般勾心斗角残害皇嗣,就如寻常百姓人家,家和万事兴。孩儿想到母后能有今日,定然是家教有方,所以才去寻访先祖,在宫中为母后营建故居,以后若能在此常听母后教诲,孩儿一定能长进不少。
一番话说得弘治帝连连点头,老怀安慰。
皇儿说得不错,皇后对朕之情,一心一意,一如民间夫妇,不如今日皇后与朕便在此间住下,让朕也体会一下,皇后当年居于茅屋而生坚贞之情。
好啊!朱厚照立刻鼓掌赞成,圣人都说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这是成圣之道,父皇和母后在宫中布衣荆钗住茅屋,一定也能成为天下至圣!
张皇后被这父子俩一唱一和说得目瞪口呆,眼看他们居然想让自己再住回茅屋,顿时有些急了。
可平时劝说弘治帝和她恩爱如民间夫妻,一心一意的人是她,这会儿若是说嫌弃这茅屋破旧脏烂,岂不是坏了自己原先的努力?情急之下,也只能推小公主出来做挡箭牌。
本宫我还要照顾荣儿
皇妹就交给我吧!朱厚照拍拍尚且稚嫩的胸膛,有那么多太医在,有我陪着皇妹玩就行!
张皇后咬得压根疼,这个儿子,生来就是克她的吧?一天不给她找事添乱就不安生。
那怎么行,荣儿好要好生休养,禁不起你玩闹
弘治帝却摆摆手,说道:皇后不必担心,朕让太医院院正和皇儿一起去照看荣儿,何况还有坤宁宫的宫女和荣儿的乳母,那么多人在,就当是让你休息一天
是啊是啊!朱厚照十分善解人意地帮父皇说话。
父皇这是心疼母后呢,自从皇妹生病,母后常常衣不解带地照顾皇妹,父皇和大臣们都有休沐的日子,母后却这么久都没休息了,今天你们就好好在这里休息,我去照顾妹妹!
张皇后内心有十万个违禁词,都碍于素来端庄娴雅温婉善良的人设没能说出口。
正如皇帝所说,照顾小公主朱秀荣的,有三个奶妈六个宫女,还有太医院擅长小儿科的两个太医,看病开药熬药她不会,把屎把尿洗漱不用她动手,喂奶喂药也用不着她,她照看小公主,真的就是在一旁看着而已。
上一个儿子没过三岁就夭折了,她已是心痛不已,好在朱厚照两岁就被封为太子,弘治帝又被她哄得甘愿和她如民间夫妻般相亲相爱,一夫一妻,她在宫中的地位稳如泰山,而宫外的娘家借着她的势力在京城风生水起,日进斗金都是少的,比她儿时茅屋草棚农家院的生活,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弘治帝自幼被万贵妃吓得被关在小黑屋长大,听过见过不知多少兄弟姐妹被万贵妃害死,对后宫女人们的宫斗深恶痛绝,选妃时就特地避开了官宦人家和贵族世家出身的女子。
张家是小门小户,张父勉强考上举人在国子监挂名读书,却终身再无进益,正好符合他的要求,小户人家,耕读出身,无权无势,加上张氏的容貌出众,却又不是那种艳丽张扬之色,而是温雅婉柔,毫无攻击性,完全不似给他留下心理阴影的万贵妃。
而张皇后的确也不像那些官宦千金,对他的态度不卑不亢,甚至敢直面君颜,要求与他能如寻常百姓家的夫妻一般相处,弘治帝幼年缺少的家庭温暖和父母之爱,长大后又一直被人当成太子天子高高敬着远着,唯独在她这可以做个普通人,那种满足感,简直感动至深。
张家无权无势,弘治帝就一手扶持,封侯赐爵,任命官职,让这家人真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可对于张皇后来说,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父兄至上,哪怕贵为皇后,都要照顾兄弟,娘家人对她而言,比亲生儿女更亲。
尤其是朱厚照这个熊孩子,自幼就顽皮捣蛋,还跟张家人不亲,她想尽办法扭转都没扭过来,现在居然还给她添乱,说什么忆苦思甜,什么休息放假,这明明就是想要坑她害她!
她还没想出理由拒绝,弘治帝已经牵起她的手,朝茅屋内走去,皇后,你带朕去看看,哪间是你儿时的闺房?今晚我们就住在那如何?
张皇后面上一红,彻底说不出话来,自己立得人设,到这份上,哭着也得走下去。
跟着来的张鹤龄一直没敢说话,早已被朱厚照这套骚操作震得目瞪口呆,眼见帝后真要去住茅屋,寻思着自己要不要趁机走人,就突然看到大外甥朱厚照凑到自己面前,一脸好奇地打量着他。
对了,舅舅啊,我一直想问你,母后都说,民间夫妻真爱,需得一心一意,一夫一妻,可我怎么听说,寿宁侯家中妻妾成群,庶子庶女就有十七八个呢!
啊这张鹤龄彻底说不出话来。
第十四章
这孩子没法要了!
张皇后咬牙切齿,感觉自己睡了一晚上的茅屋,就浑身发痒,原本保养得水嫩柔滑的肌肤,这会儿似乎都黯淡粗糙了。
皇帝如何明白,真正经历过贫贱的人,走到高处后,哪里还有几个愿意回头看自己不堪的过去。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那是圣人。
而她,不是圣人,只是个平常人。
张鹤龄苦着脸点头,深以为然,小太子如今就已跟娘娘不亲,还处处与我找茬,若是以后只怕娘娘也管不住他啊!
张皇后叹口气,她何尝不知,否则怎么会拼了命生了一个又一个,既是想多点保障,也是因为大儿子真的是顽劣难训,骄纵霸道,压根不给她控制的机会。
可惜,老二夭折了,老三是个女孩不说,眼看着又快不行了。
这难道就是命?
张鹤龄见皇后满面苦涩,低声说道:皇上专宠娘娘,娘娘青春正盛,定然能再育皇子。届时娘娘亲自教导,必能得个孝顺懂事的佳儿。
张皇后摇摇头,你又不是不知,我生荣儿时伤了身子,太医说,很难再生养了
是难,又不是绝对不能。张鹤龄上前两步,垂着头,无比确定地说道:何况昨日皇上与娘娘在思故居过夜,人尽皆知,或许娘娘现在已珠胎暗结,十月之后,便有龙子降生
那怎么可能
张皇后刚说了一半,忽地手一抖,看到他从袖袋中拿出一幅绣着红梅的绢帕,原本雪白的绢帕,因为时日已久,变得微微发黄,唯有那红梅如血,鲜艳依旧。
你你怎么还留着这个!不是说不是说那个孩儿也夭折了吗?
张鹤龄点点头,说道:陛下早年伤了根基,除了太子之外,再难诞下健康的龙子。只要娘娘从坤宁宫出来,由娘娘亲手抚养,亦有与娘娘相同血脉,不一样是娘娘的亲子?
难道,娘娘当年敢留下二皇子,现在就不敢了吗?
张皇后一震,身子发软,向后跌坐在榻上,脑中一片混乱。
当年她发现朱厚照亲近乳母胜过她时,就没收了儿子的零花钱,不让乳母掌管,还将她逐出宫去,就是怕儿子长大后与自己不亲。可没想到已经晚了不说,朱厚照的熊脾气还格外的大,一哭二闹三绝食,她亲自去喂,结果吃什么吐什么,完全不给她这个母后留一点面子。
最后还是弘治帝出面,重赏了乳母夫妇,才揭过此事。
可对于从入宫后就一直一帆风顺的张皇后来说,败给一个乳母,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也是奇耻大辱。
她不光恨那个乳母,连带着自己的儿子也有了怨。
这眼看大号废了,她就想养个小号保底,可没想到,弘治帝的身子本就虚弱,又整日忙于政务,哪怕后宫独宠她一人,也难以有孕。
好不容易再次怀上,太医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说胎儿先天不足,几乎从怀孕开始就保胎一直到八月早产,却生下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胎儿,瘦弱得还不如只猫儿。
她当时看着那孩子就快不行了,伤心之时,没想到负责陪产的弟妹却从裙下抱出另一个健康的男婴交给了接生婆,将那个被她用绢帕盖住小脸的死婴带出宫去。
那个孩子她亲自抚养,根本不敢假手于人,看着孩子跟自己无比亲密,而大儿子一天天的越长越皮,上蹿下跳,皇帝居然还纵容他小小年纪就开始习武,破坏力顿时翻倍,愈发让她不喜。
可谁能想到,明明是个健康的次子,和朱厚照一起感染了风寒,她想留下的那个没留住,厌烦的那个却没几天又生龙活虎地到处惹祸。
眼看朱厚照越大越不好管,跟自己也不亲近,她求神拜佛,好容易才又有了个孩子,可没想到是个女孩不说,才半岁多就又病恹恹的,简直令人绝望。
这一次,因为她之前吃药的缘故,生了女儿后,太医说就再难有孕,她本想认命,可没想到朱厚照这熊孩子变本加厉,不光坑舅舅,还连她也坑,说一句顶十句,让她这个做母后的完全没有一点儿权威。
张鹤龄抬起头,一双眼中厉色必现。
娘娘三思啊,太子既然已对我张家心怀不满,娘娘若是不早日决断,以后说不定就没有娘家可回了。
张皇后看着他,恍惚中,又看到了儿子的笑容。
那明明还只是的孩子,说话时听着那般诚恳,可每次她对上他的眼睛时,总觉得儿子的笑容里,有种说不出的嘲讽,是笑她出身卑微,还是笑她根本管不住他
她闭了闭眼,握起了手,好,你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后,你和延龄一起进宫。
娘娘英明。张鹤龄松了口气,他何尝不知,当初能换子,是因为皇后难产危在旦夕,产下的又是个死婴,若不换,她自己也无法向皇帝交代,才被迫认下他让人送进去的孩子。
有这个把柄在手,原本他可以借此延续张家两代的富贵,甚至还有可能改天换日。可没想到那个孩子压不住朱厚照的气运,最终连三岁都没活过。
而如今,皇后很难有孕,想要再来一次,就得从开始准备,不说都不行。好在人的底线一旦被突破过一次,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就很容易被击破。
他着实是被朱厚照给惹恼了,不光坑他的钱不说,连他的家务事都管。他就算有十七八房小妾又如何,他能生,又不像皇帝,要再多女人生不出来也没用。
揣着在未来狸猫换太子的梦想,张鹤龄还特地去东宫见朱厚照,正好看到他拿着把三尺三寸的长剑在胡乱挥舞,顿时吓了一跳。
殿下小心,是谁竟然给殿下这等危险的兵刃若是伤到殿下该当何罪?
是我向父皇要的。
朱厚照挽了个剑花,收剑归鞘,扔给了身边的侍卫,笑道:我以后可是要当镇国大将军的,当然要早点开始练剑,等我再大一点,就去学个长兵器。舅舅,听说当年蜀国关云长用的是青龙偃月刀,赵云用的是龙胆亮银枪,还有张飞的丈八蛇矛,你说我学哪个好呢?
这张鹤龄咽了口口水下去,干笑道:舅舅不通武艺,哪里知道
报!边关大捷!
一个小太监几乎跑着冲进东宫大门,门口的侍卫本要阻拦,但见来人是乾清宫的小太监,又喊着捷报,便放进门来。
小太监一进门就看到朱厚照,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气喘吁吁地说道:禀太子殿下,边关告捷!威宁伯击败鞑靼小王子,大获全胜!皇上要嘉奖殿下,请殿下速去乾清宫!
呃?张鹤龄目瞪口呆看看小太监,又看看小太子,边关大捷,跟小太子有什么关系?皇帝居然嘉奖太子,是又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发生了吗?
作者有话说:
求大家走过路过的点一下收藏,下面的故事会更精彩!
既然有人觉得我黑张皇后,呃,是黑了,我真没看出除了一夫一妻之外,张皇后有哪些历史贡献。养个儿子熊孩子,两个弟弟坏事做尽她还一直护着,杀了太监杀大臣,举告张氏兄弟的证人从弘治帝到正德帝时期都被她杀了,两个皇帝都宠着她没追究,直到嘉靖。既不是她丈夫也不是她儿子,跪求也没用,然后觉得嘉靖忘恩负义,嘉靖的确不是好东西,可张皇后就是无辜的小白花了吗?弘治那么简朴,张家那么腐败贪污,弘治死了葬礼的钱都拿不出来,张家还占着国库银子皇家房产,张皇后干啥了?
既然穿越,架空,我YY我的小说,我根据历史的缝隙写我的故事,这里的张皇后是平行历史架空历史的张皇后。我既没有改变历史让弘治纳妾再娶的意思,一夫一妻是原则,也没说这事是张皇后主谋,说到底,她也就是被洗脑了成为扶弟魔的可怜人,还好有个疼她替她遮掩的丈夫,看文请看仔细,我主推弘治和小猪的父子情,张家是反派,为故事架空历史,嗯,就这样。
冤杀何鼎(出自百度词条)
张皇后的两个弟弟应邀参加宫廷内部的晚宴。两人居然趁明孝宗上厕所之时,戴起皇帝的冠。这在古代绝对是大逆不道的,太监何鼎上前阻拦。弘治十一年,二张兄弟又一次入宫,居然在皇宫之中弓虽J宫女,何鼎大怒,手持金瓜(古代卫兵的武器),想把二张兄弟打死,被当时另外一名受到明孝宗宠信的太监李广给阻止。何鼎以二张兄弟以无人臣礼为由,将此事上奏明孝宗,要求明孝宗处罚二张兄弟。谁料明孝宗不但不处罚二张兄弟,反而让锦衣卫将何鼎下狱。后来,张皇后指使李广将何鼎杖杀于狱中。
第十五章
弘治十一年,七月十五,威宁伯王越总制三边军务,分兵三路,突袭鞑靼小王子部,大获全胜。
捷报传至京城,朝野沸腾。
自从弘治八年,鞑靼侵占了河套之地,势力日盛,仗着兵强马快,屡屡侵犯大明边关诸镇,而边关无可用之将,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在外滋扰,收缩防线,不敢轻易出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