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七五同人]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

第122页

    他不差钱,又不差名,以后做官了也不会压榨普通百姓,做个好官那绝对是绰绰有余。
    让他最不安的还是他那负数的功德,虽说四年来已经还了不少,说到底还是差一点的,应该也不至于致命吧?是吧。
    没了赵珏这金大腿,他的倒霉日子就该来了……
    光想想都觉得可怕,并且还寝食难安!
    主要是上一次的教训过于惨烈,两年的时间他才刚缓过来,实在不想再来一次。
    “昱儿。”赵珏寻来的时候,就看到庞昱身边还跟了个宫人,当即叫了一声。
    “珏哥哥你和官家伯伯聊完啦。”庞昱在看到赵珏出现,顿时眼睛一亮,迈着轻快的步伐跑了过去。
    “回去了。”赵珏点了点头,其实也没什么可聊的,无非就是一些襄阳那边建城的经验,可说了他哥也不懂,至于推广农作物,倒是可以汇报给他哥。
    襄阳城的养猪场,赵珏还增加了养牛场,就是产量比较小,没有太多可以放牧的地方。
    “好~”庞昱点点头,反正就是特别的乖巧。
    “今天找姐姐了?”赵珏是一点都不意外,宫里面庞昱还能找谁,可不就是他那个姐姐。
    “是啊,太子也来了,都来听我吹牛皮了。”庞昱牵着赵珏的手,开开心心的说道。
    成年人的乐趣还有什么,当然就是吹牛皮啦。
    “那不算吹牛皮。”赵珏低头看了一眼崽说道。
    “嗯?”庞昱纳闷的抬头。
    “说实话,那不叫吹牛皮。”赵珏认真的回答说道。
    少年,有没有人说过你凡尔赛?而且还是老凡尔赛了!
    不过在庞昱看来,他的确是吹牛皮来着,毕竟干活的人不是他,出钱的人也不是他,最多就动了动嘴皮子,那些个工匠都快被他给累死了。
    距离生辰还有几天,赵珏也是闲不住的,拎上小崽就去了城外,至于去做什么嘛。
    很简单,当初离开汴京城的时候,他还开过荒山和荒地呢,那里已经成了他的试验田,至于山上如期开办了工匠书院,同襄阳城那个简直就是一脉相承,襄阳城有的这里也有,只是这边没有襄阳城那么杂。
    书院主要是教学子工匠的技术,甚至还有如何改造工具,那试验田有一部分,就是给他们改造农具,用来做实验的。
    这次得空,就是来视察一下的。
    两人悄然来到山脚下,这里一片的欣欣向荣,虽说已经过了收获期,但是田里依然有人在劳动的身影。
    还有从山上放学下来的孩童,没错,山上除了有一所工匠书院外,山脚下还有一个小学,俗称扫盲班。
    要都是文盲的话,还怎么好好的进修?工匠也是需要识字的好吗!
    主要是庞昱想要培养的,不是那种口口相传,用手艺来传承的工匠,他需要的是更加上升一个阶段的科学家。
    不要小瞧古人的只会,庞昱认为,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根基,要想创造出科学家发明家这并非是什么难事。
    所以小学就这样诞生了,招收想要识字的大人,顺便还招收附近村庄的孩子,免费入学还包中午一餐,当然这么好待遇是有条件的,唯有家里有女娃的也一起送来,才有这样的好待遇,否则男娃也不收。
    虽说霸道,却没人能拿学校怎么办,人家的条件就这么摆在那里,想不想念书,就随便你们了。
    结果那些家庭就男娃女娃一起送进了小学,中午还能省一顿呢,谁不乐意谁是傻子。
    这还不足以吊起一众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要说只为吃顿饭,混日子的必然是有的,但他们很快就迎来了考试。
    每个学期分小中大考试小考是一周一次,中考则是一月一次,最后的大考自然是放假前的最后一次的总结考试。
    小考到是没什么难度,无非就是检验这一周来的学习掌握程度。
    那些个学生迎来的,是中考,一个月的学习情况就不好说了,容易走神又或者自认为聪明的孩子,学完就将那些抛在了脑后。
    其中一些学生本来就有那么点基础在,只是天分不足,家里没有多余的先前让他们继续读下去,刚好这小学招生,就给送了进来。
    中考的成绩一出,不少先生都惊呆了,在他们看来学的相比较男孩更差一些的女娃们,反倒要比男娃的成绩更好,他们看好的人反倒是比想象的要差。
    全校前十名的成绩会贴到学校的橱窗里,好让全部的人看到,最让全校震惊的是,学校竟然给前三名的孩子发奖金,第一名足足有一百文,第二名则要少一半,是五十文,第三名则是十文。
    不要小瞧了这些钱,这可都是一群七到八岁,甚至九到十岁的孩子,平时哪有机会摸到钱,更别说那前三名都是女娃。
    教书的先生不啧啧称奇就怪了,唯有从宫里出来,因为识字被留在小学教书的宫女,才能明白为什么女娃成绩会这么好。
    从不曾拥有的,当然是拼命的去学习。
    当这些女娃带着她们考试的奖励回家,看她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虽说不可能考上状元,可在家人的心目中,她们已经变的不同了。
    谁曾想过女娃读书还能带钱回来的,不光不花钱,还能赚钱!
    特别是第一名,那可是一百文啊。
    庞昱离开汴京城的时候,那书院和小学都还没建起来,差不多小学已经入学一年多了,二年级的学生都将住校,不再像之前那样每天放学回家。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