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炮灰男配他只爱祖国[快穿]

第348页

    江延已经出去五天了,没准现在两个人已经交手了。
    陆正知道至今为止和这个死亡之手交手还能活下来就是他一个,基本上没有生还者,想到这里陆正整个心脏都揪起来。
    等着吧!
    如果这两个人正在进行阻击战,再说什么都晚了,谁都帮不了江延,只能他自己救自己。
    这种狙击手只要出击,必定见血的,能活着都难。
    ……
    远处看杂草丛生的山坡上,一小撮芦苇迎风摇曳,这颗干枯的芦苇跟四周的芦苇都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微风吹过来的时候才会晃动一下,其余的时候就那么直挺挺的站着,无一点波澜。
    到了近处才会发现,这里的茅草和别的地方有些不同,这里的茅草比别处的茅草更加集中,茅草下面似乎趴着一个人。
    一杆黑洞洞的枪口在茅草的遮掩下探出头来,一动不动。
    不近处看,完全看不出,这里趴着一个人。
    江延在这里呆了好几天了,没有喝水,没有吃东西,在烈日下就在这么蛰伏。
    他现在呆的这个地方是军事要地。
    再有几个小时,友国军队的上将就要从这里经过,他提前好几天就到了这里,就是为了保护这位上将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他知道那个死亡之手一定会来,所以耐心的等待。
    在这荒凉的地方一直就这样呆着滴水未进,更没有吃一口东西,在这里他就像是没有生命体征的木头一样,好几个鸟儿在他头顶的芦苇上拉屎,江延纹丝未动。
    他想吃只鸟儿,不费什么力气,他完全做得到,但是他没有,一动都没有动,连呼吸都比别人轻得多。
    最高级别的狙击手,连对手细微的呼吸都能感应到。
    每一个细节的错漏,都是将自己送入鬼门关的致命毒药。
    江延在这里蛰伏了五天,五天四夜,他始终没有感受到对手出现在这块儿区域里。
    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就是对手还没有来,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对方的动作和呼吸都很轻,他没有觉察到,这种比较危险。
    因为有可能他在明敌人在暗,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压制性的,那就是对方的射程比自己远,比如说他是两千八百米,对方是三千米,那就是说对方可以打到你,你却打不到对方,这是最糟糕的情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就完全没有打败对手的可能性。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江延不想看到的。
    就在这时,山下面突然有了响动,一队人马从这里经过。
    因为这里地形复杂,车辆没有办法通行,将军在护卫人员的保护下从这里经过。
    本来计划是挺好的,将军可以坐着装甲车从这里经过,但是装甲车突然出现故障,只能临时掺杂在军队里像普通士兵一样,蒙混过关。
    这件事情,他们已经报上去了,但是将军的行程已经没有办法更改,如果临时改变行程将会耽误好几天的时间,战局瞬息万变,实在是不能延误,所以将军冒险从这里紧急经过。
    护卫队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这些对于狙击手来说,根本就形同虚设。
    哪怕是有再多的人保护着将军,只要他们进入狙击手的射程范围之内,那也是必死无疑。
    这个死亡之手曾经在无数的特|工的眼皮子底下,将某国总统射杀,从而震惊世界。
    他狙击过很多著名的国际政客,他把这些当成光荣标记引以为荣。
    正在这时候,山坡下面的小路上影影绰绰地出现军队的影子。
    军队出现了,将军应该离这里越来越近了。
    江延顿时警觉起来,他趴在荒草之中,忽然间觉得远处另一个山坡上有那么一个小亮点。
    亮点在荒草中一闪而过,快的没有办法捕捉。
    紧接着荒草沙沙作响,有人从荒草中踏过。
    几千米之外稍微的风吹草动,江延这边马上能够感应到。
    死亡之手踏着风来了!
    这个死亡之手自从出道起,从来没有失误过,这也就是他现在这么自信,没有蛰伏在这里,而是搞突袭。
    凡是搞突袭的,如果不是准备不足,就是对自己的枪法过于自信,相信自己天下无敌,独孤求败。
    谁也摸不透到底这个死亡之手是怎么了,他突然之间出现在这里,想对从这里经过的将军进行狙击。
    这是以快取胜,唯快不破。
    这个时候山下面的士兵已经团团簇拥着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外国将军从这里经过,看得出来,他们走得也是比较急,想着赶紧离开这个地方,赶紧走快一点,只要快速地通过,出了这地方就不会有危险了。
    就在这时死亡之手的狙击枪子弹就到了。
    速度太快,像风一样。
    他出现得太快,射击得速度太快,而且准度精度无与伦比。
    这样的射击基本上就是百发百中,精准狙击,对方绝对没有应变的时间。
    狙击枪的子弹射出来直奔将军而去,闪电一样。
    将军本人一抬头瞬间,子弹一道亮光对着他的方向就到了,根本难以反应,基本上发现的时候,子弹已经到了。
    子弹的速度有多快?
    将军周围的这些护卫,还来不及反应,子弹就到了
    “啊!”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