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重生成心机纨绔的黑月光

扇景-(10)

    城西是京城中商业最繁华的地方,风水也绝佳,各类铺子更是数不胜数。
    若是有人想来京城做生意,都是最想在城西盘下一间商铺。
    哪怕只能放下一个摊位,都是好的。
    因此城西的地,也是寸土寸金。
    依着赵琼华做什么都是风风火火又轰轰烈烈的性子,她想要的铺子,恐怕不小。
    果然,赵琼华的下句话就证实了他的想法。
    当然是开个成衣店了。赵琼华一手放在下颔处,另一只手撑着手肘,开始说着自己的打算,也好让七皇子心里有个数。
    京城中成衣店虽然不少,但大多都是卖给达官贵人的。普通百姓若是想买,就只能买布料回家自己裁。
    布料也不一定能买到中等的。
    她这段时日,虽然自己在宫里陪着淑妃,却没少让白芍和青鸢往宫外跑。
    两个人都是她的心腹,虽然性格不同,但做事都是靠谱的。
    各大成衣店的情况,白芍和青鸢也都按照她的要求,去过一趟,大致有个了解。
    再加上她从前只享受着人生富贵,忽视过但又亲身经历过的疾苦,一一对照着,也有个大概的想法。
    而达官贵人的衣服虽然精致,但还是缺少点感觉。
    所以
    赵琼华放下手,笑得狡黠,所以我想要的,铺子一定要大,最好是有上下楼的左右间。地段虽然在城西,但不要最繁华的地方。
    不前不后就好。
    偏向于中间的位置,才更是她想要的地方。
    七皇子听完,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你可真是会给表哥找事。
    铺子找好了,要不要再给你找几个靠得住的人啊?
    像是完全没听出七皇子的言外之意,赵琼华嘿嘿一笑,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表哥既然如此说了,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说着,她上前几步凑近七皇子,一手放在唇边作遮掩,小声地说:表哥要是舍得,多拨给我几个人也行。
    这是敲竹杠敲得停不下来了吗?
    还有什么?七皇子面无表情地问道。
    与其等着她后面时不时来一下,不如一次问清楚,还痛快一点。
    还有啊
    赵琼华想了想,决定还是先安抚一下自家表哥,城西铺子的钱你不用担心,这么些年,我手里还有些积蓄,盘一个铺子足够了。
    只是她一边说着,一边俯身朝七皇子作揖,表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过来的,所以琼华还希望表哥能够手下留情。
    我不想最后除了铺子,一无所有。
    说罢,为了演得像模像样些,她还呜呜嘤嘤几声,哭了几句可怜。
    她这架势看得七皇子直头疼,他下意识想去看是不是淑妃或者皇帝来了时,才想起来这是在金銮殿外。
    他这才生生忍住。
    行了,等有消息我再派人来通知你。
    嗯嗯好,谢谢表兄。赵琼华忙不迭点头,开始卖乖,等有时间我多题几幅字给你啊,画画也行,我可会了呢。
    不必。
    害怕真的惹七皇子生气,赵琼华见好就收,同他有的没的话了几句闲聊后,看着七皇子渐行渐远的身影,她这才转身朝金銮殿的偏门走去。
    一边走着路,她手还不闲的去抓树上的即将败落的花。
    脑海中却忍不住回想她曾经在南燕时,那段最难得也是她最珍贵的时光。
    因着南燕太子总怀疑她是北齐故意送过来的间谍,私下里从未对她有过好脸色。宫里嘛,最是会捧高踩低的地方,太子不喜她,其他人也不会对她有什么好脸色。
    白芍去后,住在冷宫的十多年岁月里,也只有一位南燕宫女愿意亲近她。
    甚至还教会了她许多东西。
    她的刺绣、书法亦或者是其他,多多少少都受过她的指点。开成衣铺子的想法,也是受她启发。
    可她虽护着她亲近她,却从不肯和她多说什么,甚至连名姓都潦草。
    只那一次,她说想要她亲手编的玉佩流苏。等她笨拙地打完流苏,却再也没见过那位宫女。
    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她
    赵琼华想着,不自觉摇了摇头,吹散手中的残落花瓣,继续朝着翊坤宫的方向走去。
    微风穿花而过,携花流连在她青丝上,又转瞬即离。
    *
    金銮殿内。
    待七皇子走后,淑妃才走出偏殿。
    见状,徐公公就带着其他人退了出去,随手阖上了殿门,隔绝天光。
    仁宗侧坐在龙椅上,一手揉着太阳穴,闭目养神。淑妃走上前后,抬手替仁宗捏着肩膀,动作很是娴熟,皇上又困了?
    嗯,有点。仁宗点头应着,声音有些疲惫。他轻轻拍了拍淑妃的手,你也知道,朕一面对这些事,就容易犯困。
    淑妃失笑。
    仁宗在位十五年,励精图治,北齐繁荣了不少,他也堪称为一代明君。
    只是鲜少有人知道,运筹帷幄的仁宗,不怕朝堂政事繁忙,只怕后宫妃嫔事多。
    甚至一听妃嫔哭哭啼啼互相告状,他就难免犯困。
    左耳近右耳出,下面妃嫔闹得不可开交,玉阶之上的仁宗却只想补眠。
    今日琼华倒是让朕刮目相看。仁宗说道,善学堂的夫子还夸过她几次。
    原本只由着性子的外甥女,忽然开窍了许多,仁宗既惊喜又意外。
    总归是往好的地方发展了。
    提起赵琼华,淑妃一改愁容,是啊,这孩子总算是知道轻重了。
    只是再不到一年,琼华也该及笄了。到时候又要开始操心她的婚事。
    这孩子,如今虽然不痴迷五皇子了,却又说出谁都不嫁这种话。
    真是让人哎。
    琼华的婚事,顺其自然吧。发生在金銮殿前的事,仁宗自然也知道。
    左不过她还不到年纪,婚事不急。
    况且眼下,琼华的婚事也不是最要紧的事。
    仁宗看了一眼被压在下面的某本奏折,阖眼,微微叹了一口气,放下按揉着太阳穴的手,转而对淑妃开口。
    娴儿,还是你替朕揉着吧。这么多年了,也只有你最让朕放心。
    *
    长安楼天字一号阁中,谢云辞临窗,收了作画的笔,他这才打开放置在一旁的长条信笺。
    仔细品了品信上的内容后,他轻笑一声,琼华郡主倒是个有意思的人。
    将长条信烧着后,他才慢慢悠悠地拿出另一封已经封好的信,交给暗卫,送到南方褚家。
    是。
    暗卫走后,谢云辞又提起笔,继续在扇面上画着未尽的画。潦草几笔收场,他也没去看扇面上最终的画,扇面打开晾着,等着墨迹干涸。
    他抬头,望向一碧如洗的苍穹,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伸手关住了窗户。
    京城的天,越来越好了。
    第16章 操心
    三日后,翊坤宫后殿里。
    赵琼华已经收拾好细软,半个多月前她进宫时,带的东西还不大多;如今她准备回府时,要带回去的东西却多了不少。
    都是这段时日以来,各宫娘娘赏赐下来的。
    大致看了一下,估摸着东西的数量,赵琼华有些惋惜地摇摇头,这次回府,恐怕两辆马车都不够装的。
    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出去,估计她又要被好多人惦记上一笔了。
    刺激。
    琼华啊,你看看这些东西够不够你用。要是不够的话姑姑就再给你添点儿。赵淑妃在一旁替赵琼华清点整理着东西,细细问着,生怕赵琼华会受半点委屈。
    自从三天前,她在金銮殿和仁宗说过要回府后,这几日淑妃便经常送东西过来,不仅送的次数比前段时间多,就连东西的价值和数量都翻了个倍。
    若是再多一些,她怕是真的回不了府了。
    依据从前的经验,这次赵琼华长了教训,应得很快:姑姑不用了。我的东西都够的,府里也没人敢亏待我。
    虽然许周氏掌管着公中,这么多年来在府中安插了不少心腹眼线,但从没敢亏待过她。
    至少在明面上,她待她是极好的,挑不出一点不合礼数规矩的地方。
    淑妃亲自清点好所有的东西,确认赵琼华该带的都带全了之后,她这才收了手,似乎还有些遗憾。
    你回府之后多小心一点。我们虽然不害人,但却不能不防着人。
    吩咐人把东西都送到宫外的马车上,淑妃带着赵琼华走在后面,一边轻拍着她的手,一边叮嘱着。
    这次你那表妹也要跟着七公主去京郊,虽然是贤妃去求的皇后娘娘,但这件事毕竟也和你有关。
    两日前,贤妃突然去了翊坤宫,没多久宫中便传出许锦湘也要陪同七公主去京郊的消息。当天皇后便差人去了镇宁侯府。
    听说,许周氏当时差点昏过去,但还是接了皇后的懿旨,受了皇后的赏赐。
    说好听点是赏赐,难听一点,那些东西不过是为了安抚人心罢了。
    临了要出翊坤宫时,淑妃放低声音,同赵琼华说了一句,许文渊如今外派到他省,姑姑算了算,他应该比你父亲兄长回来得要早一点。
    在府中你也事事小心,姑姑送给你的人,你安心用着。
    许文渊是许锦湘的父亲,也是老侯爷名义上的远房亲戚。入仕之后,他在朝堂上左右逢源,从不轻易得罪人,倒也吃得开。
    赵淑妃从小便不喜欢他,做得来表面功夫,却改变不了对他的成见。
    但这毕竟多多少少都涉及到朝堂的事,后宫不干政,她也得谨慎几分。
    况且老侯爷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护着许文渊一家人,虽没有明确地表明过立场,但明眼人一看都明白的事情,本就也不需要点破。
    赵琼华闻言,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惊讶,只是平静应声,嗯,姑姑我都知道的。等这次回府,该处理的事我都会着手开始的。
    对了姑姑。像是突然想什么事一般,她侧着脸,和淑妃小声说着悄悄话,那天同我一起去金銮殿作证的宫女,还麻烦姑姑之后多照顾一下。
    要是快要放出宫的话,多给些银两首饰也是好的。
    那日在金銮殿,站出来为她作证的人,都是她提前安排好。
    上辈子她和七公主打了五六年,对七公主的脾性再清楚不过。和她一样的骄纵,只不过七公主比她多了一份横冲直撞。
    见有阻拦她的人出现,七公主一定会让身边人动手的。
    哪怕她知道这样会发生意外。
    她提前叮嘱过,让她们在七公主带人冲进来时,一部分人出面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另一部分人在暗中等着,要是情态失控,便去帮忙。
    顺便营造出翊坤宫人不多的假象。
    虽然是为了给七公主下套,但那些人到底都是因为她才受得伤。
    能补偿一些的,她也不会吝啬。
    伤药、银两她都给过,只是她到底不在宫中,也不能时时护着这些人。
    你放心,姑姑都安排好了。
    那日的事,后来淑妃也都听赵琼华说了,清楚来龙去脉,她也不是好坏不分的人。
    嗯嗯,下次我一定不给姑姑惹麻烦了。赵琼华抱住淑妃的胳膊,撒着娇。
    这种话,淑妃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
    结果该赵琼华惹的事她惹了,不该她掺和的事,她也没少掺和。
    伸手轻轻戳了戳赵琼华的额头,淑妃没好气地说:你哪天要是少给我惹点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从翊坤宫到正宫门的这段路,赵琼华走过无数次,这次赵淑妃送她出宫,姑侄两个时不时搭几句话。
    偏赵琼华又是个嘴甜的,惯会哄长辈开心,一路上赵淑妃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宫门口,前后排着三辆马车。
    今日休沐,宫门前也清静了许多。
    送她回去的都是宫里的侍卫,远远望过去,第一辆马车旁还等着一位嬷嬷,很是面生。
    赵琼华微微眯眼,看了好久也没认出来是谁,只能转头去问赵淑妃。
    等在她回府的马车旁的人,八成也是要同她一起回去的。
    难不成这是舅舅说的要拨给她的那位嬷嬷?
    赵琼华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赵淑妃的。
    那位是太后身边的人。赵淑妃看了片刻,才认出那位嬷嬷是谁,颇有些讶异,继而解释道:嬷嬷姓唐,离宫也有十多年了。没想到皇上这次竟然又把她请了回来。
    皇后娘娘要是知道,恐怕又要气好几日了。
    先皇后是仁宗的生母,唐嬷嬷则是先皇后的心腹,深得重视。只不过在仁宗登基三年后,太后随着先帝去后,没多久唐嬷嬷便请辞回了陇西老家照顾孙子,再没进京。
    原本皇后还想和仁宗讨个恩典,让唐嬷嬷到她身边。结果仁宗没答应不说,唐嬷嬷更是再没归京。
    久而久之,虽然没人再提这件事情,但到底成了皇后心里的一个结。
    若是她知道因着赵琼华一句话,皇上就把唐嬷嬷从陇西请回京城。
    啧。
    淑妃没再往下想,只带着赵琼华走了过去,唐嬷嬷会的很多,有她在你身边,姑姑在宫中也能安心。
    她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你小时候还见过的。在侯府,你一定不能亏待唐嬷嬷。
    好。
    赵琼华跟在淑妃身后走了过去,呆愣愣地应声。
    她也没想到,仁宗竟然会把太后身边的人给她。
    在她初初记事时,还是见过太后的。只是那时的她太过年幼,即便有记忆,经过这么多年的磨损,印象已经很淡了。
    只依稀记得太后对她很温柔宠溺,经常抱她。
    对于这位唐嬷嬷,她更是印象无几。
    尽管如此,在走到唐嬷嬷面前时,赵琼华还是行了长辈礼。唐嬷嬷是太后身边的旧人,照顾过太后和长公主,她行这一礼,并不算逾矩。
    郡主快起来,我受不起郡主的礼。唐嬷嬷扶住赵琼华的手,好让她起来。
    到今年,唐嬷嬷正整五十年岁,两鬓虽已经添上了几分霜白,但看模样却像刚四十出头的人,整个人精神很好。
    我前日刚到京城,皇上也同我说了郡主的事。正好郡主今日要回府,我便自作主张地等在宫门口,还望郡主不嫌。
    唐嬷嬷依着礼数,朝淑妃行过一礼后,开口说道。
    赵琼华惊讶,嬷嬷前日便到了京城,这么快的吗?
    陇西离京城并不近,快马加鞭少说也要三四日的时间。
    而且唐嬷嬷上了年纪,舟车劳顿,也定不可能一路骑着马上京。
    可她记得,她和仁宗提这件事,是在三日前吧
    唐嬷嬷只笑不语,主动岔开话题,郡主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当年长公主第一次抱着你进宫时,郡主还在襁褓里,见到喜欢的人就笑。
    见到不喜欢的人,她连哭都不哭一下,只闭眼,埋到长公主怀里。
    淑妃也记得这事,便和唐嬷嬷搭了几句话。但她毕竟是宫妃,不好在宫外停留太久,临了要回宫时,淑妃便把赵琼华拉过来,往旁边走了几步。
    你回府后,公中上若是有不懂的,尽管问唐嬷嬷。
    云岚姑娘的事,等你回府后,姑姑便差人给你送过去。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