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wanan
第178章
谢问渊这方略说完,堂中各官员乃至盛宁皇帝的谋士都怔楞了许久,似乎从未想到还有这般的法子,也似乎从未想到这样的计策竟会出自谢问渊之口。
旁边得人不说,作为老将军谢成却不能跟着沉默,应当说,在他听到谢问渊提出与他心下所想相同的方略时,他心头闪过一分慰藉,同时亦留下一声叹息。
若不是非得做这文官......
想到这处,谢成却也知命途既已定,再也不可能更改,他望向谭元雍说到:“皇上,老臣以为此法行得通。丠城山口虽似碗状,但这‘碗’口却算不得大,也是一个方便进出之地。与其困守那处想退路,不若以两侧山脉为庇护,主动进攻。”
其实谢问渊方才还未说完,谭元雍就明白,这是如今最好的策略了。既然路口狭窄躲闪不及,不若反之。
他望着那处说完之后就不再多言的谢问渊,许久才向堂中人问道:“各位觉得如何?”
何勤衍率先回应:“臣也以为丞相所说之计策可行,军中除了战力,要紧的还有军心,现数万军兵被困于山口,前方回鹘、慎度大军虎视眈眈,后方撤退不得,如此一两日倒是无碍,但时间过长,比军旗先倒下的,只怕是军心了,与其让军兵在那处困守惧怕,不若一鼓作气寻机而反。”
谢问渊听得瞧了瞧何勤衍,管了几十年的皇城守备人,的确比之其他的文官看得清。
何勤衍这么一说,谭元雍身侧几位谋士也一一说了心下见解,分析着如今被困军兵之境况,又商议了一些进攻之计策,随后越是谈论越发觉得此计可行。
如此过了一个时辰,谭元雍终于排版决定,让侍中令何勤衍代笔写下旨意,预备令人立即快马加鞭送往西北。
只是此时谢成却忽而犹豫着开口说道:“皇上,老臣已不是这大将军,按礼法离朝的官员不当在议论朝事......”
谭元雍听了,温声应道:“谢老将军莫说这话,若非将军因战重伤至此,大将军如今当还是你,而且今日是朕请你过来,算不得违
背礼法。”
“那.....如此的话,老臣有一事想说。”
谭元雍笑道:“老将军尽管说就是了。”
谢成坐在椅子上,躬下了背脊开口说道:“臣从军数十载,和慎度和回鹘都打过,叶赫哲此人虽然骁勇善战,回鹘、慎度大军凶狠,其实西北大军不管是战力或是几位领将的能力,都是不输于回鹘、慎度的。可为何这段时日为何颓势渐显?其实,在臣看来,西北眼下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善计策善谋略的谋士......”
谭元雍听得眉头倏然紧蹙,但眨眼间又恢复如常,面上含笑,他似漫不经心地说道:“西北那处朕已派李邱等人前往。”
谢成皱眉道:“恕臣直言李邱等人惯于纸上谈兵,实在难堪大任。”
谢成这话说来实在是打了皇帝的脸,堂中官员都听得心惊肉跳。
若非知晓谢成本就是这个性子,封徵帝在位时他向来都是这样的直言不讳,否则谭元雍着实会恼怒非常。
谭元雍看着谢成,眯了眯眼,说道:“那,依老将军来看,让谁去比较合适呢?”
谢成似未察觉谭元雍分毫的不悦,他直接“门下省甄先轲甄大人、枢密院陈复陈大人以及......当朝丞相谢问渊。”
堂中忽而安静地仿若一根针掉下都能听见,谢问渊没有去管那些似有似无投放到他身上的视线,他望向了谢成,只见着谢成向谭元雍躬身低头拱手。
甄先轲遇事沉稳果决、陈复善用计谋略,这两人正好互补配合,至于他......谢问渊垂首,若是真的只是顾及西北战事,谢成的这番提议确实是好的,但谭元雍不会同意。
果然,堂中沉默没多久,谭元雍甚至都不去询问官员想法,他面上挂着笑,但笑意却未达眼底,直接道:“这事.....容后再议吧,诸位都退下吧。”
太多时候,皇帝口中‘容后再议’,就近乎于不了了之,谢成当然清楚。
只是谢成却不想就此罢休,他又说道:“皇上!与回鹘、慎度一战非同往常,不能这般随意啊!皇......”
谭元雍听得蹙眉打断道:“朕知晓老将军一心寄挂西北战场,但有些事朕自有考量,将军就不
用再说了。”
谢成并不罢休,他急道:“回鹘铁骑四十余万,慎度遣兵十余万,如此军兵已是非同小可,更何况两国在战场喜用兵法、布局全然不同,若想战胜,这便需要更多的能人谋士去思量谋划,才能让将士全力以赴!”
谭元雍沉沉呼了一口气,有些事他不是不明白,而是利益权衡之下,知道做不得,他闭眼思量片刻,道:“这般吧,丞相政务繁忙离不得朝廷,西北本有三位谋士了,朕再命甄先轲与陈复两位大人亲赴西北,令枢密院派遣两位熟知慎度、回鹘举兵之策略的士官一同前往,老将军觉得如何?”
“这......”
谢成蹙眉犹疑,谭元雍却不欲再谈,他让何勤衍拟好旨意,随即直接给堂中的甄先轲、陈复二人做下安排。
待一切商议妥当后,他又询问了些两湖之事,得知已经解决他微怔一瞬,随即想到前些时日探子递来李家投诚之消息,谭元雍喜笑颜开,再令侍中令拟了一份封赏诏书。
--
第178章
谢问渊这方略说完,堂中各官员乃至盛宁皇帝的谋士都怔楞了许久,似乎从未想到还有这般的法子,也似乎从未想到这样的计策竟会出自谢问渊之口。
旁边得人不说,作为老将军谢成却不能跟着沉默,应当说,在他听到谢问渊提出与他心下所想相同的方略时,他心头闪过一分慰藉,同时亦留下一声叹息。
若不是非得做这文官......
想到这处,谢成却也知命途既已定,再也不可能更改,他望向谭元雍说到:“皇上,老臣以为此法行得通。丠城山口虽似碗状,但这‘碗’口却算不得大,也是一个方便进出之地。与其困守那处想退路,不若以两侧山脉为庇护,主动进攻。”
其实谢问渊方才还未说完,谭元雍就明白,这是如今最好的策略了。既然路口狭窄躲闪不及,不若反之。
他望着那处说完之后就不再多言的谢问渊,许久才向堂中人问道:“各位觉得如何?”
何勤衍率先回应:“臣也以为丞相所说之计策可行,军中除了战力,要紧的还有军心,现数万军兵被困于山口,前方回鹘、慎度大军虎视眈眈,后方撤退不得,如此一两日倒是无碍,但时间过长,比军旗先倒下的,只怕是军心了,与其让军兵在那处困守惧怕,不若一鼓作气寻机而反。”
谢问渊听得瞧了瞧何勤衍,管了几十年的皇城守备人,的确比之其他的文官看得清。
何勤衍这么一说,谭元雍身侧几位谋士也一一说了心下见解,分析着如今被困军兵之境况,又商议了一些进攻之计策,随后越是谈论越发觉得此计可行。
如此过了一个时辰,谭元雍终于排版决定,让侍中令何勤衍代笔写下旨意,预备令人立即快马加鞭送往西北。
只是此时谢成却忽而犹豫着开口说道:“皇上,老臣已不是这大将军,按礼法离朝的官员不当在议论朝事......”
谭元雍听了,温声应道:“谢老将军莫说这话,若非将军因战重伤至此,大将军如今当还是你,而且今日是朕请你过来,算不得违
背礼法。”
“那.....如此的话,老臣有一事想说。”
谭元雍笑道:“老将军尽管说就是了。”
谢成坐在椅子上,躬下了背脊开口说道:“臣从军数十载,和慎度和回鹘都打过,叶赫哲此人虽然骁勇善战,回鹘、慎度大军凶狠,其实西北大军不管是战力或是几位领将的能力,都是不输于回鹘、慎度的。可为何这段时日为何颓势渐显?其实,在臣看来,西北眼下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善计策善谋略的谋士......”
谭元雍听得眉头倏然紧蹙,但眨眼间又恢复如常,面上含笑,他似漫不经心地说道:“西北那处朕已派李邱等人前往。”
谢成皱眉道:“恕臣直言李邱等人惯于纸上谈兵,实在难堪大任。”
谢成这话说来实在是打了皇帝的脸,堂中官员都听得心惊肉跳。
若非知晓谢成本就是这个性子,封徵帝在位时他向来都是这样的直言不讳,否则谭元雍着实会恼怒非常。
谭元雍看着谢成,眯了眯眼,说道:“那,依老将军来看,让谁去比较合适呢?”
谢成似未察觉谭元雍分毫的不悦,他直接“门下省甄先轲甄大人、枢密院陈复陈大人以及......当朝丞相谢问渊。”
堂中忽而安静地仿若一根针掉下都能听见,谢问渊没有去管那些似有似无投放到他身上的视线,他望向了谢成,只见着谢成向谭元雍躬身低头拱手。
甄先轲遇事沉稳果决、陈复善用计谋略,这两人正好互补配合,至于他......谢问渊垂首,若是真的只是顾及西北战事,谢成的这番提议确实是好的,但谭元雍不会同意。
果然,堂中沉默没多久,谭元雍甚至都不去询问官员想法,他面上挂着笑,但笑意却未达眼底,直接道:“这事.....容后再议吧,诸位都退下吧。”
太多时候,皇帝口中‘容后再议’,就近乎于不了了之,谢成当然清楚。
只是谢成却不想就此罢休,他又说道:“皇上!与回鹘、慎度一战非同往常,不能这般随意啊!皇......”
谭元雍听得蹙眉打断道:“朕知晓老将军一心寄挂西北战场,但有些事朕自有考量,将军就不
用再说了。”
谢成并不罢休,他急道:“回鹘铁骑四十余万,慎度遣兵十余万,如此军兵已是非同小可,更何况两国在战场喜用兵法、布局全然不同,若想战胜,这便需要更多的能人谋士去思量谋划,才能让将士全力以赴!”
谭元雍沉沉呼了一口气,有些事他不是不明白,而是利益权衡之下,知道做不得,他闭眼思量片刻,道:“这般吧,丞相政务繁忙离不得朝廷,西北本有三位谋士了,朕再命甄先轲与陈复两位大人亲赴西北,令枢密院派遣两位熟知慎度、回鹘举兵之策略的士官一同前往,老将军觉得如何?”
“这......”
谢成蹙眉犹疑,谭元雍却不欲再谈,他让何勤衍拟好旨意,随即直接给堂中的甄先轲、陈复二人做下安排。
待一切商议妥当后,他又询问了些两湖之事,得知已经解决他微怔一瞬,随即想到前些时日探子递来李家投诚之消息,谭元雍喜笑颜开,再令侍中令拟了一份封赏诏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