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免费阅读-晋元(11)
送走两国使臣,叶敛年后第一次上朝遭遇到了久违的催婚。
叶敛年后□□周男子二十加冠,加冠意味成人,一般是加冠后成亲,十八岁已然是到了定亲的时候。
身为天子,娶亲礼仪只会更加繁复,礼部准备个两年也不算夸张。
成家立业,成婚后,皇帝便可全面掌权。
在大臣看来,将权柄放在后宫女子手中总归不妥当。
他们设身处地来想,皇帝会更想早日成婚。
第18章 奸商
陛下后宫空虚,膝下无子,于国事无益。
血脉传承事关国运,望陛下添置后宫。
望陛下尽早成亲立后。
这些劝谏叶敛成婚的大臣,有想浑水摸鱼将自家女儿送进宫中的,有昌平侯府和莱国公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在,谁不眼馋。
再说叶敛登基后雷厉风行的样子,实在是吓怕了这群官员,有个女儿进宫吹吹枕头风,省的那一日自家被陛下收拾了都不知道。
除去这部分想靠裙带关系一步登天的,以吕博等为首的老臣,更像是受够了先帝往年因为子嗣闹出来的问题。
趁着陛下年轻,赶紧多生几个,省的再给宰相府找麻烦。
先帝驾崩不足一年,府库空虚,朕无心选秀,此事押后再议。
叶敛拿出万能的先帝做借口,朝中大臣也没打算如此重要的事就在今日定下,顺势退下。
子夜偷偷吐槽,先帝大概也没想到,他最大的作用居然发挥在死后。
两位宰执留步,陛下有请。
下朝后,成德拦住两位宰执熟门熟路地说道。
钟相,恭喜了。
谁都知道,吕首辅的年纪在首辅的位置上待不了多久了,年后吕首辅致仕的折子验证了众人的猜测。
吕首辅退下后,以陛下对钟次辅的看重,首辅的位置肯定手到擒来。
在宫中传出陛下赐予钟次辅罕见的天灵玉后,这种猜测更让人身心不疑。
想想钟离微年过不惑便要高居百官之首,朝中的大臣恭贺之余难掩羡慕嫉妒。
总有一种年龄活到狗身上的错觉。
饶是做到了首辅的吕博,看钟离微这个后辈都忍不住感叹。
吕博心中已经有了预感,陛下不似先帝,不需要一个他这样温吞的首辅了。
今后朝中事务,劳烦君实了。吕博心中难掩失落,轻嘲道,年老体衰,百无用处。
钟离微沉默没有说话,吕首辅在官场沉浮数十年不需要他的同情。
两位宰执请坐。
老臣就不坐了,臣年事已高,首辅之职力不从心,望陛下恩准老臣致仕回乡。
太清殿一片安静。
吕首辅为大周鞠躬尽瘁数十年,朕自当体恤老臣。叶敛接着说道,朕有意新开科院,不知吕大人可愿担任科院院长。
科院,叶敛的想法是类似科学院,下分农学、工学、药学等等分部,全部培养大周未来的科学技术人才。当然,各分部都是以后的事,现在暂且还做不到。
大周重文轻武,但文重的却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
科院这样一个新设的地方,想要吸引到人才,袁崇年纪太轻,又专注工学,不适合。
叶敛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担任院长。
吕博恰好是最佳人选。
科院?
叶敛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吕首辅也知火铳从何而来,世人轻科技,殊不知科技的力量,朕愿科院可收纳一些奇思妙想,并将这些转化成科技的发现成长。
凭借多年为官的嗅觉,吕博已经察觉出圣上对这科院的重视。
在火铳之前,陛下若提出开科院的想法,吕博绝对不认可。
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
冬去春来,汴梁最繁华的马行街,开了一间店。
马行街,顾名思义,宽敞到马车并行都不碍事,这里是汴梁权贵最爱的地方。
古董珍玩、绫罗绸缎、珠宝玉器以及美食珍馐,可谓应有尽有。
能在这里开店的掌柜,背后谁没几家朝中背景。
新开的这家店位于马行街的中心位置,三层的楼阁,真是顶顶好的位置。
原本是一家首饰店,不干后,盯着这位置的人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探清楚了吗,这店是干嘛的,东家是哪户大人?
嘴严着呢,反正能不声不响拿到这儿的,绝对是我们得罪不起的。
我们东家说扩铺子,想着这家空着就去问了问,你们猜怎么着?
你倒是说啊,别卖关子,这户背后是那位王爷侯府不成。
比你想的来头还大,这是宫里的。
宫里的贵人来这卖什么
叶敛批完折子,接过帕子擦了擦手。
有钟次辅在,折子都是批示好的,他只要看一看,觉得可以批个阅就可以。
事办好了?
吕博最后还是同意了担任科院院长的职务。
科院的总负责人有了,玻璃,也就是天灵玉也该派上用场了。
叶敛将宫中一个经营不善的首饰铺子关了,改为琳琅阁,专售各种玻璃制品。
有了叶敛的提醒,袁崇已经成功鼓捣出望远镜、放大镜、近视镜等诸多品类。
近视镜造福的第一人便是吕博。
进士出身的官员谁不是寒窗苦读数十年,点灯熬油地苦读,油灯昏暗,这样数十年地耗下来,眼睛能好使才怪。
经过太医院和袁崇的研究,成功在大周造出简易版的视力测量法,给吕博配上了第一副眼镜。
这副眼镜成功俘获吕博的心,看袁崇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成德给陛下奉上茶,说道:陛下放心,琳琅阁的准备万无一失。
福寿殿,梁太后挥了挥手让小太监下去。
太后娘娘在担心什么?赵嬷嬷看着太后皱起的眉问道。
自崇宁长公主出宫后,梁太后一直是神思不定。
陛下无缘无故让崇宁搬到公主府,哀家心里总是不安。
这位圣上可不会做无用功,梁太后也不相信什么仁善的鬼话。
与其相信陛下日行一善,倒不如想他在图谋什么。
公主搬到公主府总归是件好事,省的再遭昌平侯府那群人的趟。
梁太后没说话,赵嬷嬷的话是不错,但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陛下那日的话似乎在将公主府和昌平侯府划分界限。
她倒不是担心昌平侯府,而是崇宁。
算了,嬷嬷你说的对,以陛下的性子,总不会是害了崇宁。
昌平侯府倒了又如何,崇宁依旧是大周最尊贵的长公主。
梁太后心中隐隐有猜测,昌平侯府怕是撞到了陛下头上,就是不知是犯了什么事,使得陛下提前将崇宁摘出来。
嬷嬷,你说崇宁若是和离?
赵嬷嬷不赞同的摇摇头,娘娘慎言。
这就是天灵玉?!
吕博对传说中的天灵玉也算是有所耳闻,但再看看这一库房的天灵玉。
重新定义宝物。
他忍不住要为北燕和西秦默哀了。
什么稀世珍宝,都是骗人的。
袁崇很实诚地将叶敛的计划和盘托出,陛下说在科院建成前,这清秋殿的事务就由吕相您管理。
科院现在还不到提出来的时候,恩科在即,有天分大都在备考,不如等恩科后,将合适的人才选到科院。
正因如此,吕博虽然上了致仕的折子,折子未批下来,他还要暂留在宰相府。
清秋殿的事钟相可知情?
吕相看上去和往常并无不同,但熟悉吕相的钟离微知道,吕相内心的惊涛骇浪。
陛下若没有出生在皇家,绝对活脱脱的奸商。
国库空虚,陛下此举也是无奈。
钟离微很想说他不仅知情,还帮陛下找好了富商,绝对将这人造天灵玉炒出天价。
吕相想想如今府库的现状,再想想陛下因此免除今年的选秀,愧疚之心顿起,叹道:是我狭隘了。
第二日恰逢朝会,吕相站出说道:陛下心怀百姓免除各地一年赋税,府库空虚,臣愿尽微薄之力,为府库捐出三千两银子。
钟离微属实没想到吕相这一出,随即站出说道:吕相忧国忧民,臣愿捐出千两银子。
两位宰执同时站出来,这能不是陛下示意的。
能上朝的,最低也是四品官员,一个个都是人精,自是不甘落后。
朝中集体为府库捐钱的事甚至传到了后宫。
就连梁太后都忍不住问叶敛是不是真的缺银子了。
宫中开销大,不如哀家遣散些宫女,削减开支。
叶敛没有身后一跟跟一串人伺候的习惯,随口道:后宫的事母后做主便好,只要不缺了您身边伺候的人。
赵嬷嬷常说梁太后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原身和梁太后不合,即位后两宫针锋相对。
叶敛以退为进,给了梁太后的面子,她反倒识大体,至今未掺和朝堂的事。
听到叶敛这话,梁太后的眼神更柔和了几分,心中暗叹,说出的话更多了些真心。
若是先帝在世时,允许哀家将圣上养在膝下
梁太后叹道,可惜没有这个假设。
两人的母子缘分终究是浅。
*
诸位觉得此物价值如何?
天灵玉一事事关戎狄,汴梁城中仍有两国的暗探在,钟离微也是花了大力气才选出两位身世清白的富商。
贾禄和钱贵,正如二人的名字,两人都是常年和戎狄交易的大商户。
两位互相看了看,别看他们生意做的大,但这还是第一次进宫,更别说这么近的见到陛下。
说来二人也是胆大之人,士农工商排下来,商人少有愿意与官员交坏的,但直接和圣上见面,多的是不敢。
两家每年为何官府打好关系不知花出去多少银子,被钟相找到,深思熟虑后决定拼一把。
草民浅陋妄言,此琉璃盏晶莹剔透,纯洁无暇,价值在万两之上。
第19章 小心思
贾禄的好口才在这太清殿却全然派不上用场,在陛下的威压下,老老实实地说道。
钱贵更不行,哆哆嗦嗦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两位什么缓冲都没有,直面皇帝,确实是难为人,尤其在叶敛有意震慑的情况下。
叶敛无数次感叹手下人才短缺,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这次的恩科。
钟相说两位是和戎狄交易的大商人,可是真的?
殿下的两人齐刷刷地跪下,陛下明察,草民的生意都是正经的。
叶敛没让两人起来,又拿出一物,你们再看看此物。
贾禄立刻被眼前的这抹绿色吸引,透明的琉璃中包裹着一抹鲜绿。
入手冰凉,既像翡翠又像琉璃,绿色被严密地包裹在球形的中间,丝丝绿色,仿若生机勃勃的嫩草。
二位既和戎狄有往来,肯定知道天灵玉,你们手中拿的便是天灵玉。
贾禄脑子一动,再看这圆球,磕头上前问道:草民听说北燕和西秦将这天灵玉捧上了天,多谢陛下给草民长眼。
陛下圣明,谢陛下隆恩。钱贵在此时俨然成了贾禄的附声虫。
叶敛将目光放在贾禄身上,只见他虽额头冒汗,却竭力维持着镇定。
对比钱贵已经几乎吓趴,贾禄的表现已然可圈可点。
带他下去更衣。
小太监半是架着,半是拖着将钱贵带下去。
你给这天灵玉估个价?
贾禄心知自己算是通过了陛下的第一次考验,丝毫不敢放肆,试探道,五万两?
说来这个价格绝对算是高的,还是看在这天灵玉神物的名头上。
叶敛没说对这个价格满不满意,只问道,你可知这天灵玉存世几何?
贾禄磕头道,恕草民孤陋寡闻,这天灵玉属实不知。
朕手中二十件天灵玉,还有一如你见的琉璃,朕要你卖到戎狄两国,可能?
草民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先不要保证,朕要你将这天灵玉每件售出不得低于十万两,琉璃盏和琉璃首饰每套也不得低于八万两。
物以稀为贵,叶敛要赚就赚笔大的。
贾禄被陛下的狮子大开口震了一下,好在他是见过世面的,心怦怦的跳的厉害,草民遵旨。
昌平侯府的韩氏自崇宁长公主搬出去后,心情便没有好过。
老爷昨晚又宿在哪个姨娘那里了?
韩氏房中丫鬟婆子俱是缄默,不敢惹到她。
一个个都是聋子不成,说话!韩氏将茶盏向地上一摔,眼看就要发疯。
刘嬷嬷一进屋便看到屋子中跪倒一片,连忙制止住韩氏。
你们一个个的没看到夫人难受吗,干在那跪着。刘嬷嬷扶住韩氏,撵人道,真是碍眼,还滚不出去。
不要她们滚,我要将她们都发卖了。
刘嬷嬷挥挥手让众人退下,安抚韩氏的情绪道:夫人,为了这群小贱蹄子气到您多不值,您要是气坏了,这昌平侯府未来指不定便宜谁。
在昌平侯府挣扎了几十年,韩氏的心早就被这侯府折磨烂了,狰狞道,凭什么公主就能不孝顺婆母,他昌平侯当初花了我多少嫁妆,凭什么这么对我。
崇宁长公主奉陛下旨意搬出昌平侯府,韩氏本就暗恨,昌平侯反将韩氏训斥一番,顺势将管家权夺去给了侧室。
若非你装腔作势,拿婆母的姿态,不看看你商户女出身,哪来的命使唤皇家的公主。昌平侯当着众丫鬟仆人的面毫不留情地训斥道,今后管家权就交给程姨娘,至于你就好好在房中反思一下。
韩氏平生最恨两点,一是她商户的出身,以至于汴梁城中的当家主母无人愿意接纳她;二就是程姨娘,一副狐媚样子,勾的昌平侯不知西东。
她们都在笑话我这个当家主母,不仅教训不了媳妇,连掌家权都落在妾室手中。韩氏恨不得生啖其肉。
刘嬷嬷抚着韩氏的背,轻声劝道:夫人您福气还在后头呢,世子多孝顺您,老奴说句不好听的,等昌平侯去世,世子袭爵,那程姨娘不就任您搓扁搓圆。
嬷嬷你说的对,启源他是个孝顺孩子。这样一想,韩氏更想抓住儿子,对刘嬷嬷说道:你去公主府看看,顺便让世子回来一趟。
世子住在公主府终究是不方便。
若不是什么公主金贵,哪里来的这破事,启源是男子,既是娶妻哪有随女方住的。听到刘嬷嬷这话,韩氏一肚子气,公主愿意住出去,你去将世子叫回来就别回去了,让她自己住着去,反正这些年是一个孩子都怀不上。
恋耽美
叶敛年后□□周男子二十加冠,加冠意味成人,一般是加冠后成亲,十八岁已然是到了定亲的时候。
身为天子,娶亲礼仪只会更加繁复,礼部准备个两年也不算夸张。
成家立业,成婚后,皇帝便可全面掌权。
在大臣看来,将权柄放在后宫女子手中总归不妥当。
他们设身处地来想,皇帝会更想早日成婚。
第18章 奸商
陛下后宫空虚,膝下无子,于国事无益。
血脉传承事关国运,望陛下添置后宫。
望陛下尽早成亲立后。
这些劝谏叶敛成婚的大臣,有想浑水摸鱼将自家女儿送进宫中的,有昌平侯府和莱国公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在,谁不眼馋。
再说叶敛登基后雷厉风行的样子,实在是吓怕了这群官员,有个女儿进宫吹吹枕头风,省的那一日自家被陛下收拾了都不知道。
除去这部分想靠裙带关系一步登天的,以吕博等为首的老臣,更像是受够了先帝往年因为子嗣闹出来的问题。
趁着陛下年轻,赶紧多生几个,省的再给宰相府找麻烦。
先帝驾崩不足一年,府库空虚,朕无心选秀,此事押后再议。
叶敛拿出万能的先帝做借口,朝中大臣也没打算如此重要的事就在今日定下,顺势退下。
子夜偷偷吐槽,先帝大概也没想到,他最大的作用居然发挥在死后。
两位宰执留步,陛下有请。
下朝后,成德拦住两位宰执熟门熟路地说道。
钟相,恭喜了。
谁都知道,吕首辅的年纪在首辅的位置上待不了多久了,年后吕首辅致仕的折子验证了众人的猜测。
吕首辅退下后,以陛下对钟次辅的看重,首辅的位置肯定手到擒来。
在宫中传出陛下赐予钟次辅罕见的天灵玉后,这种猜测更让人身心不疑。
想想钟离微年过不惑便要高居百官之首,朝中的大臣恭贺之余难掩羡慕嫉妒。
总有一种年龄活到狗身上的错觉。
饶是做到了首辅的吕博,看钟离微这个后辈都忍不住感叹。
吕博心中已经有了预感,陛下不似先帝,不需要一个他这样温吞的首辅了。
今后朝中事务,劳烦君实了。吕博心中难掩失落,轻嘲道,年老体衰,百无用处。
钟离微沉默没有说话,吕首辅在官场沉浮数十年不需要他的同情。
两位宰执请坐。
老臣就不坐了,臣年事已高,首辅之职力不从心,望陛下恩准老臣致仕回乡。
太清殿一片安静。
吕首辅为大周鞠躬尽瘁数十年,朕自当体恤老臣。叶敛接着说道,朕有意新开科院,不知吕大人可愿担任科院院长。
科院,叶敛的想法是类似科学院,下分农学、工学、药学等等分部,全部培养大周未来的科学技术人才。当然,各分部都是以后的事,现在暂且还做不到。
大周重文轻武,但文重的却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
科院这样一个新设的地方,想要吸引到人才,袁崇年纪太轻,又专注工学,不适合。
叶敛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担任院长。
吕博恰好是最佳人选。
科院?
叶敛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吕首辅也知火铳从何而来,世人轻科技,殊不知科技的力量,朕愿科院可收纳一些奇思妙想,并将这些转化成科技的发现成长。
凭借多年为官的嗅觉,吕博已经察觉出圣上对这科院的重视。
在火铳之前,陛下若提出开科院的想法,吕博绝对不认可。
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
冬去春来,汴梁最繁华的马行街,开了一间店。
马行街,顾名思义,宽敞到马车并行都不碍事,这里是汴梁权贵最爱的地方。
古董珍玩、绫罗绸缎、珠宝玉器以及美食珍馐,可谓应有尽有。
能在这里开店的掌柜,背后谁没几家朝中背景。
新开的这家店位于马行街的中心位置,三层的楼阁,真是顶顶好的位置。
原本是一家首饰店,不干后,盯着这位置的人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探清楚了吗,这店是干嘛的,东家是哪户大人?
嘴严着呢,反正能不声不响拿到这儿的,绝对是我们得罪不起的。
我们东家说扩铺子,想着这家空着就去问了问,你们猜怎么着?
你倒是说啊,别卖关子,这户背后是那位王爷侯府不成。
比你想的来头还大,这是宫里的。
宫里的贵人来这卖什么
叶敛批完折子,接过帕子擦了擦手。
有钟次辅在,折子都是批示好的,他只要看一看,觉得可以批个阅就可以。
事办好了?
吕博最后还是同意了担任科院院长的职务。
科院的总负责人有了,玻璃,也就是天灵玉也该派上用场了。
叶敛将宫中一个经营不善的首饰铺子关了,改为琳琅阁,专售各种玻璃制品。
有了叶敛的提醒,袁崇已经成功鼓捣出望远镜、放大镜、近视镜等诸多品类。
近视镜造福的第一人便是吕博。
进士出身的官员谁不是寒窗苦读数十年,点灯熬油地苦读,油灯昏暗,这样数十年地耗下来,眼睛能好使才怪。
经过太医院和袁崇的研究,成功在大周造出简易版的视力测量法,给吕博配上了第一副眼镜。
这副眼镜成功俘获吕博的心,看袁崇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成德给陛下奉上茶,说道:陛下放心,琳琅阁的准备万无一失。
福寿殿,梁太后挥了挥手让小太监下去。
太后娘娘在担心什么?赵嬷嬷看着太后皱起的眉问道。
自崇宁长公主出宫后,梁太后一直是神思不定。
陛下无缘无故让崇宁搬到公主府,哀家心里总是不安。
这位圣上可不会做无用功,梁太后也不相信什么仁善的鬼话。
与其相信陛下日行一善,倒不如想他在图谋什么。
公主搬到公主府总归是件好事,省的再遭昌平侯府那群人的趟。
梁太后没说话,赵嬷嬷的话是不错,但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陛下那日的话似乎在将公主府和昌平侯府划分界限。
她倒不是担心昌平侯府,而是崇宁。
算了,嬷嬷你说的对,以陛下的性子,总不会是害了崇宁。
昌平侯府倒了又如何,崇宁依旧是大周最尊贵的长公主。
梁太后心中隐隐有猜测,昌平侯府怕是撞到了陛下头上,就是不知是犯了什么事,使得陛下提前将崇宁摘出来。
嬷嬷,你说崇宁若是和离?
赵嬷嬷不赞同的摇摇头,娘娘慎言。
这就是天灵玉?!
吕博对传说中的天灵玉也算是有所耳闻,但再看看这一库房的天灵玉。
重新定义宝物。
他忍不住要为北燕和西秦默哀了。
什么稀世珍宝,都是骗人的。
袁崇很实诚地将叶敛的计划和盘托出,陛下说在科院建成前,这清秋殿的事务就由吕相您管理。
科院现在还不到提出来的时候,恩科在即,有天分大都在备考,不如等恩科后,将合适的人才选到科院。
正因如此,吕博虽然上了致仕的折子,折子未批下来,他还要暂留在宰相府。
清秋殿的事钟相可知情?
吕相看上去和往常并无不同,但熟悉吕相的钟离微知道,吕相内心的惊涛骇浪。
陛下若没有出生在皇家,绝对活脱脱的奸商。
国库空虚,陛下此举也是无奈。
钟离微很想说他不仅知情,还帮陛下找好了富商,绝对将这人造天灵玉炒出天价。
吕相想想如今府库的现状,再想想陛下因此免除今年的选秀,愧疚之心顿起,叹道:是我狭隘了。
第二日恰逢朝会,吕相站出说道:陛下心怀百姓免除各地一年赋税,府库空虚,臣愿尽微薄之力,为府库捐出三千两银子。
钟离微属实没想到吕相这一出,随即站出说道:吕相忧国忧民,臣愿捐出千两银子。
两位宰执同时站出来,这能不是陛下示意的。
能上朝的,最低也是四品官员,一个个都是人精,自是不甘落后。
朝中集体为府库捐钱的事甚至传到了后宫。
就连梁太后都忍不住问叶敛是不是真的缺银子了。
宫中开销大,不如哀家遣散些宫女,削减开支。
叶敛没有身后一跟跟一串人伺候的习惯,随口道:后宫的事母后做主便好,只要不缺了您身边伺候的人。
赵嬷嬷常说梁太后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原身和梁太后不合,即位后两宫针锋相对。
叶敛以退为进,给了梁太后的面子,她反倒识大体,至今未掺和朝堂的事。
听到叶敛这话,梁太后的眼神更柔和了几分,心中暗叹,说出的话更多了些真心。
若是先帝在世时,允许哀家将圣上养在膝下
梁太后叹道,可惜没有这个假设。
两人的母子缘分终究是浅。
*
诸位觉得此物价值如何?
天灵玉一事事关戎狄,汴梁城中仍有两国的暗探在,钟离微也是花了大力气才选出两位身世清白的富商。
贾禄和钱贵,正如二人的名字,两人都是常年和戎狄交易的大商户。
两位互相看了看,别看他们生意做的大,但这还是第一次进宫,更别说这么近的见到陛下。
说来二人也是胆大之人,士农工商排下来,商人少有愿意与官员交坏的,但直接和圣上见面,多的是不敢。
两家每年为何官府打好关系不知花出去多少银子,被钟相找到,深思熟虑后决定拼一把。
草民浅陋妄言,此琉璃盏晶莹剔透,纯洁无暇,价值在万两之上。
第19章 小心思
贾禄的好口才在这太清殿却全然派不上用场,在陛下的威压下,老老实实地说道。
钱贵更不行,哆哆嗦嗦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两位什么缓冲都没有,直面皇帝,确实是难为人,尤其在叶敛有意震慑的情况下。
叶敛无数次感叹手下人才短缺,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这次的恩科。
钟相说两位是和戎狄交易的大商人,可是真的?
殿下的两人齐刷刷地跪下,陛下明察,草民的生意都是正经的。
叶敛没让两人起来,又拿出一物,你们再看看此物。
贾禄立刻被眼前的这抹绿色吸引,透明的琉璃中包裹着一抹鲜绿。
入手冰凉,既像翡翠又像琉璃,绿色被严密地包裹在球形的中间,丝丝绿色,仿若生机勃勃的嫩草。
二位既和戎狄有往来,肯定知道天灵玉,你们手中拿的便是天灵玉。
贾禄脑子一动,再看这圆球,磕头上前问道:草民听说北燕和西秦将这天灵玉捧上了天,多谢陛下给草民长眼。
陛下圣明,谢陛下隆恩。钱贵在此时俨然成了贾禄的附声虫。
叶敛将目光放在贾禄身上,只见他虽额头冒汗,却竭力维持着镇定。
对比钱贵已经几乎吓趴,贾禄的表现已然可圈可点。
带他下去更衣。
小太监半是架着,半是拖着将钱贵带下去。
你给这天灵玉估个价?
贾禄心知自己算是通过了陛下的第一次考验,丝毫不敢放肆,试探道,五万两?
说来这个价格绝对算是高的,还是看在这天灵玉神物的名头上。
叶敛没说对这个价格满不满意,只问道,你可知这天灵玉存世几何?
贾禄磕头道,恕草民孤陋寡闻,这天灵玉属实不知。
朕手中二十件天灵玉,还有一如你见的琉璃,朕要你卖到戎狄两国,可能?
草民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先不要保证,朕要你将这天灵玉每件售出不得低于十万两,琉璃盏和琉璃首饰每套也不得低于八万两。
物以稀为贵,叶敛要赚就赚笔大的。
贾禄被陛下的狮子大开口震了一下,好在他是见过世面的,心怦怦的跳的厉害,草民遵旨。
昌平侯府的韩氏自崇宁长公主搬出去后,心情便没有好过。
老爷昨晚又宿在哪个姨娘那里了?
韩氏房中丫鬟婆子俱是缄默,不敢惹到她。
一个个都是聋子不成,说话!韩氏将茶盏向地上一摔,眼看就要发疯。
刘嬷嬷一进屋便看到屋子中跪倒一片,连忙制止住韩氏。
你们一个个的没看到夫人难受吗,干在那跪着。刘嬷嬷扶住韩氏,撵人道,真是碍眼,还滚不出去。
不要她们滚,我要将她们都发卖了。
刘嬷嬷挥挥手让众人退下,安抚韩氏的情绪道:夫人,为了这群小贱蹄子气到您多不值,您要是气坏了,这昌平侯府未来指不定便宜谁。
在昌平侯府挣扎了几十年,韩氏的心早就被这侯府折磨烂了,狰狞道,凭什么公主就能不孝顺婆母,他昌平侯当初花了我多少嫁妆,凭什么这么对我。
崇宁长公主奉陛下旨意搬出昌平侯府,韩氏本就暗恨,昌平侯反将韩氏训斥一番,顺势将管家权夺去给了侧室。
若非你装腔作势,拿婆母的姿态,不看看你商户女出身,哪来的命使唤皇家的公主。昌平侯当着众丫鬟仆人的面毫不留情地训斥道,今后管家权就交给程姨娘,至于你就好好在房中反思一下。
韩氏平生最恨两点,一是她商户的出身,以至于汴梁城中的当家主母无人愿意接纳她;二就是程姨娘,一副狐媚样子,勾的昌平侯不知西东。
她们都在笑话我这个当家主母,不仅教训不了媳妇,连掌家权都落在妾室手中。韩氏恨不得生啖其肉。
刘嬷嬷抚着韩氏的背,轻声劝道:夫人您福气还在后头呢,世子多孝顺您,老奴说句不好听的,等昌平侯去世,世子袭爵,那程姨娘不就任您搓扁搓圆。
嬷嬷你说的对,启源他是个孝顺孩子。这样一想,韩氏更想抓住儿子,对刘嬷嬷说道:你去公主府看看,顺便让世子回来一趟。
世子住在公主府终究是不方便。
若不是什么公主金贵,哪里来的这破事,启源是男子,既是娶妻哪有随女方住的。听到刘嬷嬷这话,韩氏一肚子气,公主愿意住出去,你去将世子叫回来就别回去了,让她自己住着去,反正这些年是一个孩子都怀不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