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八零年代女首富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05节

    果然事出有因,因为从去年年底开始,工厂已经陷入半停工的状态,不得不拿机器和厂房为抵押问银行借钱给工人发工资。
    否则这么冷的天气,没有钱,大家会活活冻死。
    他们本来以为国家进行经济改革后情况会变好,工厂能够拿到新的订单重新运转起来。
    可惜事与愿违,经济反而越来越糟糕。
    自觉实在撑不下去的工厂不得不另辟蹊径,决定改行搞贸易或者说走私,先挣钱养活自己再说。
    周秋萍无语,中国人喊你们达瓦里氏,你还真就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啥抵押都拿不出来,也能理直气壮地上门借钱。
    “这样吧。”她有了主意,“我们在俄罗斯经营,那肯定要遵守俄罗斯的法律。没有贷款的权限就不能贷款。但我们也非常同情你们的处境,愿意竭尽所能帮助你们。这样吧,后续我们会派人过来考察,看能否向你们工厂注资,搞合资企业,你看可以吗?”
    虽然山海公司在俄罗斯有办事处,从国内进了大批的货物在俄罗斯兜售。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想要全面铺货,必须得借助俄罗斯的渠道。
    国营商店是个不错的选择。可现在俄罗斯的国营商店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商店职工私下倒卖货物已经成为一种公开的潜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另外找门路。
    办合资企业是个不错的方法。国企最了解国企,它知道有哪些基于抛出去的货。
    那头自称是灯具厂厂长的人表示需要考虑一下。
    周秋萍也不勉强:“那你想好了再找我们。抱歉,我们没办法为您办理贷款手续。”
    她挂个电话,觉得嘴巴干,去外面找水喝。
    出了门,她就碰到了白天那个乌克兰的工人。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周秋萍神才鬼使地就冒了句:“以后我还找你们家造船。”
    她的英语水平可比朱莉他们差多了,得慢慢地讲,人家才能领会她的意思。
    年轻的工人朝她点了点头,很认真地强调:“我们造的船是最好的船。”
    周秋萍也不算忽悠他。
    卢布贬值,黑海造船厂损失并不大。因为他们在此之前就已经用那60亿卢布大肆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了,为下一步的商船订单做准备。
    周秋萍也不打算毁约,30亿卢布的货物,就是按照定合同时候的汇率发货。随便她多掏点钱,也要结下这善缘。
    黑海造船厂是啥?苏联境内唯一的航母总装厂。人家在造航母这一块,绝对能排在前几名。
    花钱这种事,花在刀刃上,再多都要掏。
    况且她薅卢布的羊毛,薅得实在够可以了。
    第二天,周秋萍就带着曹敏莉他们回了市区。马上又要发行新股了,她得盯着看市场行情。
    卢振军主动过来跟她说交通规划的事。
    造孽啊,想他卢总好歹也是个大企业的掌门人,现在却被迫干这种事,在不同的部门之间不停地奔波。
    谁说这年头杨白劳地位高?狗屁,明明是手心向人的人无端低一头。
    他好不容易才定下一条公交线,还有两条线路有的磨。
    对于地铁,那个规划复杂了,别说三两天,三五年都未必有下文。
    周秋萍先扒着公交车就行,毕竟饭要一口口的吃,她现在要和人说的是另一件事,就是跟俄罗斯的工厂搞合资。
    “我们现在的贸易模式主要还是从国内进货到国外去。国外的好东西弄的少。如果搞合资的话,会方便很多。”
    最起码的,到时候搞私有化证券,也有门路去弄呀。
    卢振军怕她又漫天撒钱,赶紧拦住她:“这事儿咱们先不提,我跟你讲另一件事儿。俄罗斯那边摩托车便宜,大概20美金一辆,我弄了些过来,你自己想办法卖掉吧,就当补贴补贴。”
    周秋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20美金一辆摩托车?纸糊的车子吧。”
    卢振军瞪眼睛:“胡说八道什么?正经的车子。俄罗斯的摩托车卖不出价格来。你想想看,他们冬天多冷啊,冬天有多长?这天气适合开摩托车吗?现在这状况,大家吃的穿的都成问题,摩托车能卖出价格才怪。”
    包括他进口摩托车,名义也是废旧金属。
    周秋萍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当真长见识了。
    老卢同志赶紧趁机给人做思想工作:“所以说,这里面水深着呢,不要轻易动手。你知道他们是不是骗子?听说过那句话没有,最好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周秋萍不敢托大,只不甘心:“那咱们也多做点。比方说去那里投资个农场什么的。中国人多,大部分地方的农民分到手的土地少的可怜,根本不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果能够去那边搞农场,好歹也能给大家多条挣钱的路子。”
    对付老卢同志,你就必须得把事情说的特别高尚,时刻将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这就是他的调调。
    卢振军现在可真不敢多事儿,赶紧先打发她:“行了,先看看你在布达佩斯的饭店。”
    周秋萍眼睛一亮:“怎么?开起来了?”
    自从离开布达佩斯之后,她就真没关心过这事儿。因为她到处奔波,从四面八方扒拉钱,精力压根顾不上。
    余成大概和他妈有联系,但他没怎么提,自己也就没追着问。
    大家当初就说好了,各司其职。她要是天天叨叨个没完,搞得反而像是不相信别人一样。
    卢振军拿过来的是信封,里面有照片也有录像带。
    照片上餐厅已经装修一新,红墙黄地砖,色泽是明亮,墙壁和屋顶刷的是米白色,这颜色不耐脏,所以对卫生的要求更高,也更能展现出干净二字。桌子也是实木的,红色要比墙壁深沉许多。
    周秋萍笑了:“跟我想的不太一样,我以为会以蓝色为主基调呢。”
    但感觉还不错,虽然主色调还是红黄二色,可清新了不少,并没有那种暗沉沉的感觉。
    “他们说蓝色体现不出中餐馆的特点。”卢振军点头道,“我感觉挺好的,小陆他们过去吃饭,也说感觉很舒服。”
    高兴同志凑过来看,特别满意:“挺好的呀,这饭店看着就舒服,有人气。”
    照她说,匈牙利人啥都好,就是太安静了,一点点烟火气都没有。
    这种才舒服,让人感觉像是回自己家吃晚饭一样。
    余成接了三个小孩回来,周秋萍立刻招呼他们:“来来来,都过来看看新饭店。”
    现在也没电脑联网啥的,大家能看到的就是录像带。
    是布达佩斯本地电视台采访功夫快餐拍的录像。
    一下子开了12家中餐馆,装修风格都一模一样,而且店里提供的食物也一模一样,好像多胞胎似的,本身就很有噱头。
    加上他们提供的是中式快餐,客人过去就能直接吃上,不用像以前一样漫长的等待,符合现代都市人外出就餐需要快的要求。里面的服务员又大部分都是匈牙利本地人,跟一般的中餐馆当真不同,就很有噱头。
    况且匈牙利政府欢迎外商投资,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国民的就业问题。
    功夫快餐很卡点啊。电视台愿意过来采访,除了有人脉关系之外,还是因为这个题材的确合适。
    录像中,店里的生意相当不错。每张桌子都坐得满满。
    记者采访毛素珍,问她管理经验。
    毛素珍说的是匈牙利话,但制作磁带的人十分贴心地配上了中文的字幕:“我们不把顾客当天敌,我们的原则是不和顾客斗智斗勇。顾客都非常聪明。我们想让顾客在这里吃到美味,吃的舒心吃的实惠。”
    她现在瞧着跟过年时的样子又不太一样了。整个人精神抖擞,红色盘扣的上衣配着黑裤子,瞧着干净利落,又明艳大方。
    周秋萍还回头看了眼余成,认真地强调:“你长得像你妈,好看。”
    余成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下意识地就去端水喝。
    卢振军在旁边恨不得戳周秋萍。这女同志说话也太不讲究了,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在呢。
    青青和星星立刻拍马屁:“奶奶和奶奶一样好看。”
    高女士可不吃这醋,她笑呵呵地看着电视机里的老姐姐,替对方高兴。
    女人嘛,就是得自己做事。自己有事情做了,男人咋样根本无所谓。
    反正天高皇帝远,眼不见心不烦,图个自在。
    餐厅是开放式的,隔着玻璃窗,所有顾客都能看到厨师或者准确点讲是店员的操作。
    他们拿出来的菜都是半成品,直接在锅里二度加工就行。调料放多少?加热多长时间?都是固定的。
    炒锅旁边有个大锅,盖子打开之后,一碗碗的菜端了出来,热气腾腾地就送上桌。
    周秋萍瞪大了眼睛,赶紧追着问:“这是什么?”
    她怎么感觉像小碗蒸菜啊。
    卢振军哪搞得清楚,不过跟着录像带一块寄来的还有情况说明,或者说是开业小结报告。
    里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的确是小碗蒸菜。
    这是很久之前,大概是周秋萍刚开始搞餐饮的时候,曾经委托李工的车间找过一个电脑控制的蒸锅,目的就是批量生产小碗蒸菜。
    中餐里最方便标准化口味的烹饪方式之一就是蒸,固定好原料,固定好调料,固定蒸的时间,那么完全不会做饭的人也能端出一桌味道不差的菜。
    但当时因为李工试验的不成功,这个全自动化蒸锅就搁浅了,后续她也没跟进。
    可不曾想,高进明并没有放弃。
    现在他儿子女儿都毕业出来工作了,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他接了任务去布达佩斯,听说要搞标准化餐饮,他就想到了蒸菜。
    东欧别的不多,钢铁特别多,重工业发达呗。他自己有技术,又有现成的工厂可以试验,就把这个全自动化的蒸锅给弄出来了。
    大家把调好的菜往上一摆,发现效果真是杠杠的。控制好时间,蒸出来的菜都是一个味道,相当不错。
    原先大家还有些担心,怕不对本地人的胃口。结果让店里的匈牙利服务员一尝,大家都说味道很好。
    于是他们就放心大胆地推出了。
    事实证明,蒸菜也很受欢迎。顾客们最经常点的几种菜里,蒸菜占据了半壁江山。
    他们还在继续努力,准备推出更多的品种。
    高兴同志瞅了半天,冒出一句:“这叫墙内开花墙外香啊。”
    以前在国内没搞出来的东西,反而在国外发扬光大了。
    这个高工,很有两把刷子。
    周秋萍眼睛也发亮,立刻有了想头:“这个全自动的蒸锅我要。”
    这实在太适合做中式快餐了,完全可以订一架飞机,专门卖小碗蒸菜。
    第476章 该发生的始终会发生
    曹敏莉带着苏珊巡店回来。
    海城人的确舍得在穿上花钱。全国这么多店, 属海城的艾森服饰营业额最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