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葵咕全文(183)
殷简知不日就要启程去千鸣城,今日原是约了要去看他的,不想竟被耽搁了一早上。此时再从百荇园去他的宅邸,怕不是可以直接吃午饭了。
蓝祈收拾了心情,很快带着锦鳞出了门。
老太傅为人师表,自然一辈子重诺守时,本就最讨厌学生迟到早退;见蓝祈姗姗来迟,形容还颇有些憔悴,忍不住就进行了一点糟糕的想象,以为是夜雪焕昨夜又没好好做人,脸色顿时就不太好看。
蓝祈完全想不到老太傅竟也会想歪,匆匆道过歉后,先是大致转述了夜雪焕和夜雪权的交涉结果,然后才说了杨连宇的事,并委婉地将早晨迟到的黑锅推给了姚潜。
他自然不会提及山河大阵,亦不会说明夜雪渊夫妇真正的下落,相当于是把夜雪焕在此事中那丁点的责任也卸了个干干净净,纯粹成了姚潜在无理取闹。
老太傅与姚老元帅是少时旧识,多年老友,说得强词夺理一点,蓝祈还比姚潜高了一辈,是以在老太傅面前数落起他来,简直毫无负担。
锦鳞乖巧地给老太傅斟茶,一边默默观摩他爹爹如何清新自然、不着痕迹地告黑状甩黑锅。
那小子的脾气,和他爷爷年轻时一模一样。
殷简之捧着茶盏,语气不咸不淡,也不知是讥讽还是感慨,满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就能救天下人,路见不平就非要拔刀相助,直到广文唉,算了,不提也罢。
提及姚潜英年早逝的父亲,他到底觉得不是滋味,轻轻揭过,转而道:老姚对这孙子虽然管得严,却到底还是舍不得他吃苦头,生生把他护成了一头天不怕地不怕的牛犊子。
姚将军本心赤忱,这是好事。蓝祈会意地笑了笑,虽然直莽些,好歹强过那些腹中阴损之人。我想陛下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留他在羽林军中,有意培养。日后多看、多想、多磨,总会明白的。
殷简知叹道:但愿如此。只是别像他爷爷那样,非要经历一次骨肉分离之痛,才懂得收敛谨慎。
不至于的。蓝祈摇头,他便是想撞南墙,也要看陛下给不给墙让他撞。
殷简知顿觉好笑,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做了家长,蓝祈连说话的口吻都老成了许多,从容里透着威严,支颔叠腿的坐姿更显矜贵,果真是好一副荣府主母的做派。
事实上,这几日丹麓城里也确实有些微妙的流言蜚语,说蓝祈其实很可能本就是楚后留给夜雪权的人,从一开始就是一出美人计,乃至于夜雪焕如今心灰意冷、体懈志消,一心只想远离纷争。夜雪权城府之深沉,用心之险恶,谋划之长远,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殷简知自是对这些流言不屑一顾,甚至怀疑消息来源就是他们自己,毕竟这种欲扬先抑的传谣手段一直是路遥的拿手好戏,先泼脏水再反转洗白,越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才越能让人相信最终浮出水面的真相。可以想见再过不久,蓝祈卧底颐国的真凭实据就会不小心泄露出来,又或者他们在皇陵之中生死相随的感人事迹就会广为流传,之前的谣言不攻自破,谣言中心的两个人的声望又会更上一层楼。而蓝祈的真实身份则愈发扑朔迷离,真假难辨,话题度久高不下,最后怕不是要成为重央的一大传奇人物。
夜雪焕为了给他造势,也真是用心良苦。
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言辞间似乎的确对夜雪权完全不排斥,甚至夜雪焕也十分平静地接受了平观新历;虽不愿原谅,却依然信任。
殷简知沉吟片刻,问道:你们打算何时回去?
蓝祈道:六月新政下行,不等朝局最终稳定,容采是走不了的。
顿了顿,又道:陛下的治国之道与楚后一脉相承,昔年她无法以皇后之身实现的政治抱负,陛下或许都能替她实现。
这评价已是极高,也预示着重央接下来即将进行方方面面的大改革;夜雪焕虽不愿再涉足朝政之争,可这些国计民生之事,总还是无法置之不理。
但既然夜雪焕与夜雪权达成了协约,至少短期之内,他们之间的关系会相当稳定,殷简知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老师到了西北后,若是闲来无事,不妨去趟沧珠郡。蓝祈看似不经意地提议,雨季将至,姚老元帅想必旧伤难熬,老师若能去陪他叙叙旧,他必然欢喜。
殷简知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这哪里是要他去叙旧,分明是让他去打声招呼,免得姚潜挨了夜雪焕一顿打,老元帅不知前因后果,心中不快。
真不知姚潜究竟是有多口不择言,才能把蓝祈得罪到这个份上。方才还在说什么直莽些好歹强过腹中阴损,他自己腹中就不知有多损,面上竟还能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冷清模样。
殷简知也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他早已清楚蓝祈确实就是这么个小心眼的性子,偏偏又做得周全,一心就护着夜雪焕,也指不出他什么不是来,只能无奈苦笑:我也真是欠了你的。
蓝祈抿唇一笑,浅浅呷了口茶水,深藏身与名。
又过几日,殷简知便即启程。
老太傅一生清廉,离开时也极为低调,谁都不曾知会,只给几个尚在丹麓的老友留了书信,于天亮时分悄然出城。蓝祈本想给他指几个仆役路上伺候,他也不肯要,只出于安全考虑,同意带几名玄蜂侍卫随行。
他甚至嫌弃玄蜂营里那些高头大马太惹眼,挑来挑去,最后挑中了一直在百荇园后院里养膘的阿毛,还想把那唯一有点排面的金脖铃都摘了,听说是蓝祈亲手挂的才勉强作罢。夜雪焕只得让人去城外驿馆牵了几匹瘦马,给侍卫们聊以代步。
虽然面上是穷酸了些,但沿途自然早有打点,不至于怠慢了老太傅,只是没再告知他本人。
负责带队引路的林熙泽看着那质朴的车驾和憨实的骡子,简直郁闷至极,实在想不通为何堂堂三朝帝师要这般委屈自己,却也只能憋屈地驾车北上。
锦鳞显然也很想回西北,又舍不得夜雪焕和蓝祈,送行时巴巴地看着车驾行远,酸唧唧地问道:父王,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呀?
夜雪焕揉着他的脑袋问:想家了?
只有一点。
锦鳞揪着他的袖口,不敢催促他早日回去,只小声嗫嚅道:我知道父王有很要紧的事,我不急的。
小崽子,成日和你爹爹学这些以退为进的招数。
夜雪焕在他后脑轻掴了一掌,继而又用力揉了揉,突然间不知想起了什么,大笑道:不会太久的。我们还要赶去慕春城,喝你未来老丈人的喜酒呢。
第135章 拂衣
新政的推行比预想中还要顺利,到了六月初,各地总督回都述职,夜雪权当朝宣布废除总督一职。
总督一职本就是当初皇族与权臣相互牵制妥协下的产物,能站在这种平衡点上的自然都是人精,早就预料到了这种结果。西北总督被当街杖刑到不成人形,西南总督被凌迟一千八百刀,虽然都是咎由自取,但归根结底都与这总督的身份脱不开干系。
权臣当道的时代已经结束,皇族不喜欢他们这些总督,但总算还能先礼后兵,他们自然也不能不识趣。
银阳总督在楚悦之逼宫失败后就辞官保命,江东总督和沿江总督告老,沿海总督在南府授意下调派云西,迁为汜阳郡督,明贬暗升,唯有东北总督郁翰要求调入丹麓任职。
郁家并无深厚底蕴,因为前东北边帅郁恒而崛起,又因为他伤退而逐渐中落。郁恒为人正直拘谨,最恨那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做派,完全不给家中子侄提供任何门路,以至其子侄不愿从军,逐渐家门衰微。
夜雪渊当年求娶郁氏女,郁恒实际上并不赞同,不愿与刘家有所牵扯。但他当时已隐有痴呆征兆,时清醒时糊涂,很多事无法听凭他来拿主意;其子郁翰出于家族利益考虑,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太子妃的娘家自然不能只靠一个伤退的老元帅来撑门面,夜雪渊大婚之前,衡帝就擢了郁翰为东北总督,官阶高、无实权,又是保皇派的立场,非常适合未来国丈。郁翰也一直表现得中规中矩,十分低调且平庸,从不与东宫密切来往,不帮太子也不结交刘家,嫁出去的女儿果真就如泼出去的水一般,倒也算是方便了玉恬。
郁恒的病情在这两年中恶化得极快,据说如今已经完全认不得人,生活无法自理;郁翰大抵也对玉恬的身份有所怀疑,始终与夜雪渊这个女婿不甚亲近,国丈做得极其敷衍,郁家也就失去了再次崛起的机会。
刘霆当初很可能也是看中了郁家后继无力,笃定了即便暴露,郁家也只能忍气吞声,才敢肆无忌惮地拿太子妃玩这种偷梁换柱的下作勾当。
在外人眼中,郁翰与夜雪权该有杀女杀婿之仇,然而此番觐见述职,却居然与新帝君臣和睦,实在是耐人寻味。
更耐人寻味的是,夜雪权将他送进了御史台。
朝中一片哗然,哪怕郁翰明言是为了接郁恒来丹麓安养,孝心可嘉,但无论是他为官的背景还是资历,都不足以进御史台,更无威信监察和弹劾百官。
御史台极度团结且排外,夜雪权硬要把郁翰塞进去,某种程度上简直可以说是在排挤他,要他知难而退,倒显得郁翰是为了能给晚年无法自理的老父更好的安养条件,甘愿忍辱负重;可反过来说,若郁翰已经暗中投诚,和皇帝联手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借此打入御史台内部,分化和打压御史台,也不是没有可能。
夜雪权的统治核心就在于专权二字,如今夜雪焕也要退守西北,唯一还可能对他造成阻碍的,就只剩下御史台里的那把金言剑了。
当初他就曾提及要收回金言剑,果真不是随便说说。
与此相呼应的,就是新官制。
且不论具体的奖惩制度,单就官员限龄这一条,对于御史台而言就已经足够致命。本就是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头,言官也谈不上什么政绩;若此官制真的推行下去,五年以内,整个御史台势必全部换血。到时要如何安排,就都是他说了算。
当即就有吏部官员谏言,朝局才刚刚稳定,各部各岗皆有大量空缺尚未填满,此官制太过激进,怕是只会适得其反;夜雪权当即宣布明年开春加考恩科,广纳贤士。
他甚至拍板定下了科考形式,要求各部各考,由六部尚书牵头,为自己所领各司各职分别出题,经两相审定后,再由皇帝亲批,务必为每一个岗位遴选出最合适的人才。
为此,特命礼部和吏部联合设立玑字阁,直接对皇帝负责,收录各部试题和中第答卷,放榜后公开展示,以供天下才人拜读、探讨、监督。四方边王封地可自设考题、自行任免五品以下官员,但试题和中第答卷同样要入玑字阁公示并留档。
这种选拔方式倒也不算是第一回 ,设立云西三郡时,大量官员也都是楚长越根据各部各职的需求选定,并非朝廷统一选拔;而如今云西发展之迅速,也成了夜雪权推行新官制的有力凭据。
六部尚书苦不堪言,这分明是要在科考之前先考他们对本职的理解程度,若这考题出得不够切合职务、不够入木三分,首先就要被皇帝质疑工作能力和态度;放榜后连题带卷一起公示,就没有半点敷衍的可能,更遑论舞弊。
这所谓的玑字阁,或许是往后中第考生的荣誉堂,却是他们这些出题者的处刑场。
夜雪权的这套新官制的确激进,对于新晋的年轻官员而言是绝对的福音,但年龄越大、官阶越高、资历越深者,压力就会越大,屁股后面时时刻刻都有人在虎视眈眈,等着取而代之。
皇帝尚且年轻,左右两相也正当壮年,所以夜雪权就是借此新官制昭告天下,他需要一个能够高效运作的朝廷,不养闲人,亦不养庸人,甚至不养老人,身在其职就要尽其责,无功便是过,谁也别想在他的统治下占着官位混吃等死。
没人敢承认自己力不从心、能不及位,所以谁也不敢说这新官制施行起来会有困难,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咬牙硬上,还要大肆夸赞夜雪权英明贤能,勤政爱民。
新官制实际上在元隆历就已经基本拟定,但唯有到了平观历,才能如此快速强硬地实施下去。哪怕郡使这一条暂时还未推行,朝中就已然战战兢兢,人人勤恳,谁也不敢怠慢本职,生怕被这残酷的新官制所淘汰。
趁着这股势头,到了七月初,夜雪权再推新户制,要求户部在三年以内重新统计全国户籍,尤其是新纳入版图的云西三郡和各方边境,彻查流民、逃犯,编写户书,记录全国人丁,并首先在丹麓城施行身份制度,所有往来丹麓之人,除了通行许可之外,还必须持有户部派发的身份证明,否则一律不许入城。各方边境亦同,尤其是外商,除通关文牒之外,商队的所有人都必须持有重央派发的居留证明;若是第一次来重央,则需有其他持证者担保引荐,以确保边境和都城安全。
这一条将会在明年年底正式下行,给各方都留足了时间办理手续,唯有户部尚书李若谦险些当场昏迷,但想到新官制,又只能泪往肚流。夜雪权总算人性未泯,知道这新户制有多大的工作量,给户部加派人手,加高俸禄,恩威并施,将整个户部收拾得服服帖帖。
在这一点上,就连夜雪焕也不得不叹为观止。他原以为新官制会遭到极大抵制,实施困难,所以才留在丹麓;然而朝中虽然面上哀鸿遍野,暗地里却人人较劲,谁也不甘、或者说是不敢落于人后,反倒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就连御史台都挑不出毛病来,聊胜于无地上了几本抗议的折子,就此偃旗息鼓。
夜雪焕不禁感慨,朝中这些人果然还是过得太安逸了,不逼不行。
遇上夜雪权这么个皇帝,也不知该说是幸还是不幸。
夜雪权自己镇得住场面,夜雪焕也乐得清闲。玄蜂营已经撤编,路遥也在丹麓做好了后续安排;去户部过了新户制的流程,光明正大地将蓝祈编入荣府,回西北的日程便可以定了。
在此期间,南宫显亲自来了一趟丹麓。
说是为了整顿丹麓的产业,实际上刚一进城就直奔百荇园。夜雪焕知他来意,并未亲自相见,只让蓝祈处理。
蓝公子。
南宫显眼圈微红,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捧出一张信纸,这可是真的?
他形容憔悴,肩背微颓,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鬓间甚至已见霜白,人还未老,意气却已经先衰了。
他至今为止所有的努力都只为一个南宫秀人,虽是凭着一点执念,守着一个没了南宫秀人的南宫家,实际上骨子里早已没了生机。蓝祈寄去的那封信无疑是唯一能点亮他往后人生的火苗,自寄出去的那一刻起,蓝祈就在等着他前来。
而他也的确日夜兼程地赶来了,至少从这一点而言,他比南宫秀人上道得多,所以蓝祈卖小少爷也卖得毫无负罪感。
我没有那么无聊,何况秀人的字丑得如此别具一格,我也模仿不来。
相比之下,蓝祈可谓十分淡定,秀人宁可假死脱身,也不愿与你明言,五公子该要好好反省一下原因才是。
南宫家的嫡系只剩了他一人,据说如今东海本家那边都已经喊他老爷了,蓝祈一时却改不过来这个称呼。
南宫显哪顾得上什么称呼,呼吸颤抖不止,喉间剧烈滚动,好半晌才缓了过来,妥善地将信收好,对蓝祈深深一拜,哑声道:多谢蓝公子提点。
蓝祈坦然受了他这一拜,淡淡道:五公子不必急着谢,我荣府也不过是有求于你罢了。说句实话我一点都不想管你家那个小瓜皮。
恋耽美
蓝祈收拾了心情,很快带着锦鳞出了门。
老太傅为人师表,自然一辈子重诺守时,本就最讨厌学生迟到早退;见蓝祈姗姗来迟,形容还颇有些憔悴,忍不住就进行了一点糟糕的想象,以为是夜雪焕昨夜又没好好做人,脸色顿时就不太好看。
蓝祈完全想不到老太傅竟也会想歪,匆匆道过歉后,先是大致转述了夜雪焕和夜雪权的交涉结果,然后才说了杨连宇的事,并委婉地将早晨迟到的黑锅推给了姚潜。
他自然不会提及山河大阵,亦不会说明夜雪渊夫妇真正的下落,相当于是把夜雪焕在此事中那丁点的责任也卸了个干干净净,纯粹成了姚潜在无理取闹。
老太傅与姚老元帅是少时旧识,多年老友,说得强词夺理一点,蓝祈还比姚潜高了一辈,是以在老太傅面前数落起他来,简直毫无负担。
锦鳞乖巧地给老太傅斟茶,一边默默观摩他爹爹如何清新自然、不着痕迹地告黑状甩黑锅。
那小子的脾气,和他爷爷年轻时一模一样。
殷简之捧着茶盏,语气不咸不淡,也不知是讥讽还是感慨,满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就能救天下人,路见不平就非要拔刀相助,直到广文唉,算了,不提也罢。
提及姚潜英年早逝的父亲,他到底觉得不是滋味,轻轻揭过,转而道:老姚对这孙子虽然管得严,却到底还是舍不得他吃苦头,生生把他护成了一头天不怕地不怕的牛犊子。
姚将军本心赤忱,这是好事。蓝祈会意地笑了笑,虽然直莽些,好歹强过那些腹中阴损之人。我想陛下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留他在羽林军中,有意培养。日后多看、多想、多磨,总会明白的。
殷简知叹道:但愿如此。只是别像他爷爷那样,非要经历一次骨肉分离之痛,才懂得收敛谨慎。
不至于的。蓝祈摇头,他便是想撞南墙,也要看陛下给不给墙让他撞。
殷简知顿觉好笑,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做了家长,蓝祈连说话的口吻都老成了许多,从容里透着威严,支颔叠腿的坐姿更显矜贵,果真是好一副荣府主母的做派。
事实上,这几日丹麓城里也确实有些微妙的流言蜚语,说蓝祈其实很可能本就是楚后留给夜雪权的人,从一开始就是一出美人计,乃至于夜雪焕如今心灰意冷、体懈志消,一心只想远离纷争。夜雪权城府之深沉,用心之险恶,谋划之长远,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殷简知自是对这些流言不屑一顾,甚至怀疑消息来源就是他们自己,毕竟这种欲扬先抑的传谣手段一直是路遥的拿手好戏,先泼脏水再反转洗白,越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才越能让人相信最终浮出水面的真相。可以想见再过不久,蓝祈卧底颐国的真凭实据就会不小心泄露出来,又或者他们在皇陵之中生死相随的感人事迹就会广为流传,之前的谣言不攻自破,谣言中心的两个人的声望又会更上一层楼。而蓝祈的真实身份则愈发扑朔迷离,真假难辨,话题度久高不下,最后怕不是要成为重央的一大传奇人物。
夜雪焕为了给他造势,也真是用心良苦。
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言辞间似乎的确对夜雪权完全不排斥,甚至夜雪焕也十分平静地接受了平观新历;虽不愿原谅,却依然信任。
殷简知沉吟片刻,问道:你们打算何时回去?
蓝祈道:六月新政下行,不等朝局最终稳定,容采是走不了的。
顿了顿,又道:陛下的治国之道与楚后一脉相承,昔年她无法以皇后之身实现的政治抱负,陛下或许都能替她实现。
这评价已是极高,也预示着重央接下来即将进行方方面面的大改革;夜雪焕虽不愿再涉足朝政之争,可这些国计民生之事,总还是无法置之不理。
但既然夜雪焕与夜雪权达成了协约,至少短期之内,他们之间的关系会相当稳定,殷简知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老师到了西北后,若是闲来无事,不妨去趟沧珠郡。蓝祈看似不经意地提议,雨季将至,姚老元帅想必旧伤难熬,老师若能去陪他叙叙旧,他必然欢喜。
殷简知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这哪里是要他去叙旧,分明是让他去打声招呼,免得姚潜挨了夜雪焕一顿打,老元帅不知前因后果,心中不快。
真不知姚潜究竟是有多口不择言,才能把蓝祈得罪到这个份上。方才还在说什么直莽些好歹强过腹中阴损,他自己腹中就不知有多损,面上竟还能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冷清模样。
殷简知也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他早已清楚蓝祈确实就是这么个小心眼的性子,偏偏又做得周全,一心就护着夜雪焕,也指不出他什么不是来,只能无奈苦笑:我也真是欠了你的。
蓝祈抿唇一笑,浅浅呷了口茶水,深藏身与名。
又过几日,殷简知便即启程。
老太傅一生清廉,离开时也极为低调,谁都不曾知会,只给几个尚在丹麓的老友留了书信,于天亮时分悄然出城。蓝祈本想给他指几个仆役路上伺候,他也不肯要,只出于安全考虑,同意带几名玄蜂侍卫随行。
他甚至嫌弃玄蜂营里那些高头大马太惹眼,挑来挑去,最后挑中了一直在百荇园后院里养膘的阿毛,还想把那唯一有点排面的金脖铃都摘了,听说是蓝祈亲手挂的才勉强作罢。夜雪焕只得让人去城外驿馆牵了几匹瘦马,给侍卫们聊以代步。
虽然面上是穷酸了些,但沿途自然早有打点,不至于怠慢了老太傅,只是没再告知他本人。
负责带队引路的林熙泽看着那质朴的车驾和憨实的骡子,简直郁闷至极,实在想不通为何堂堂三朝帝师要这般委屈自己,却也只能憋屈地驾车北上。
锦鳞显然也很想回西北,又舍不得夜雪焕和蓝祈,送行时巴巴地看着车驾行远,酸唧唧地问道:父王,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呀?
夜雪焕揉着他的脑袋问:想家了?
只有一点。
锦鳞揪着他的袖口,不敢催促他早日回去,只小声嗫嚅道:我知道父王有很要紧的事,我不急的。
小崽子,成日和你爹爹学这些以退为进的招数。
夜雪焕在他后脑轻掴了一掌,继而又用力揉了揉,突然间不知想起了什么,大笑道:不会太久的。我们还要赶去慕春城,喝你未来老丈人的喜酒呢。
第135章 拂衣
新政的推行比预想中还要顺利,到了六月初,各地总督回都述职,夜雪权当朝宣布废除总督一职。
总督一职本就是当初皇族与权臣相互牵制妥协下的产物,能站在这种平衡点上的自然都是人精,早就预料到了这种结果。西北总督被当街杖刑到不成人形,西南总督被凌迟一千八百刀,虽然都是咎由自取,但归根结底都与这总督的身份脱不开干系。
权臣当道的时代已经结束,皇族不喜欢他们这些总督,但总算还能先礼后兵,他们自然也不能不识趣。
银阳总督在楚悦之逼宫失败后就辞官保命,江东总督和沿江总督告老,沿海总督在南府授意下调派云西,迁为汜阳郡督,明贬暗升,唯有东北总督郁翰要求调入丹麓任职。
郁家并无深厚底蕴,因为前东北边帅郁恒而崛起,又因为他伤退而逐渐中落。郁恒为人正直拘谨,最恨那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做派,完全不给家中子侄提供任何门路,以至其子侄不愿从军,逐渐家门衰微。
夜雪渊当年求娶郁氏女,郁恒实际上并不赞同,不愿与刘家有所牵扯。但他当时已隐有痴呆征兆,时清醒时糊涂,很多事无法听凭他来拿主意;其子郁翰出于家族利益考虑,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太子妃的娘家自然不能只靠一个伤退的老元帅来撑门面,夜雪渊大婚之前,衡帝就擢了郁翰为东北总督,官阶高、无实权,又是保皇派的立场,非常适合未来国丈。郁翰也一直表现得中规中矩,十分低调且平庸,从不与东宫密切来往,不帮太子也不结交刘家,嫁出去的女儿果真就如泼出去的水一般,倒也算是方便了玉恬。
郁恒的病情在这两年中恶化得极快,据说如今已经完全认不得人,生活无法自理;郁翰大抵也对玉恬的身份有所怀疑,始终与夜雪渊这个女婿不甚亲近,国丈做得极其敷衍,郁家也就失去了再次崛起的机会。
刘霆当初很可能也是看中了郁家后继无力,笃定了即便暴露,郁家也只能忍气吞声,才敢肆无忌惮地拿太子妃玩这种偷梁换柱的下作勾当。
在外人眼中,郁翰与夜雪权该有杀女杀婿之仇,然而此番觐见述职,却居然与新帝君臣和睦,实在是耐人寻味。
更耐人寻味的是,夜雪权将他送进了御史台。
朝中一片哗然,哪怕郁翰明言是为了接郁恒来丹麓安养,孝心可嘉,但无论是他为官的背景还是资历,都不足以进御史台,更无威信监察和弹劾百官。
御史台极度团结且排外,夜雪权硬要把郁翰塞进去,某种程度上简直可以说是在排挤他,要他知难而退,倒显得郁翰是为了能给晚年无法自理的老父更好的安养条件,甘愿忍辱负重;可反过来说,若郁翰已经暗中投诚,和皇帝联手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借此打入御史台内部,分化和打压御史台,也不是没有可能。
夜雪权的统治核心就在于专权二字,如今夜雪焕也要退守西北,唯一还可能对他造成阻碍的,就只剩下御史台里的那把金言剑了。
当初他就曾提及要收回金言剑,果真不是随便说说。
与此相呼应的,就是新官制。
且不论具体的奖惩制度,单就官员限龄这一条,对于御史台而言就已经足够致命。本就是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头,言官也谈不上什么政绩;若此官制真的推行下去,五年以内,整个御史台势必全部换血。到时要如何安排,就都是他说了算。
当即就有吏部官员谏言,朝局才刚刚稳定,各部各岗皆有大量空缺尚未填满,此官制太过激进,怕是只会适得其反;夜雪权当即宣布明年开春加考恩科,广纳贤士。
他甚至拍板定下了科考形式,要求各部各考,由六部尚书牵头,为自己所领各司各职分别出题,经两相审定后,再由皇帝亲批,务必为每一个岗位遴选出最合适的人才。
为此,特命礼部和吏部联合设立玑字阁,直接对皇帝负责,收录各部试题和中第答卷,放榜后公开展示,以供天下才人拜读、探讨、监督。四方边王封地可自设考题、自行任免五品以下官员,但试题和中第答卷同样要入玑字阁公示并留档。
这种选拔方式倒也不算是第一回 ,设立云西三郡时,大量官员也都是楚长越根据各部各职的需求选定,并非朝廷统一选拔;而如今云西发展之迅速,也成了夜雪权推行新官制的有力凭据。
六部尚书苦不堪言,这分明是要在科考之前先考他们对本职的理解程度,若这考题出得不够切合职务、不够入木三分,首先就要被皇帝质疑工作能力和态度;放榜后连题带卷一起公示,就没有半点敷衍的可能,更遑论舞弊。
这所谓的玑字阁,或许是往后中第考生的荣誉堂,却是他们这些出题者的处刑场。
夜雪权的这套新官制的确激进,对于新晋的年轻官员而言是绝对的福音,但年龄越大、官阶越高、资历越深者,压力就会越大,屁股后面时时刻刻都有人在虎视眈眈,等着取而代之。
皇帝尚且年轻,左右两相也正当壮年,所以夜雪权就是借此新官制昭告天下,他需要一个能够高效运作的朝廷,不养闲人,亦不养庸人,甚至不养老人,身在其职就要尽其责,无功便是过,谁也别想在他的统治下占着官位混吃等死。
没人敢承认自己力不从心、能不及位,所以谁也不敢说这新官制施行起来会有困难,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咬牙硬上,还要大肆夸赞夜雪权英明贤能,勤政爱民。
新官制实际上在元隆历就已经基本拟定,但唯有到了平观历,才能如此快速强硬地实施下去。哪怕郡使这一条暂时还未推行,朝中就已然战战兢兢,人人勤恳,谁也不敢怠慢本职,生怕被这残酷的新官制所淘汰。
趁着这股势头,到了七月初,夜雪权再推新户制,要求户部在三年以内重新统计全国户籍,尤其是新纳入版图的云西三郡和各方边境,彻查流民、逃犯,编写户书,记录全国人丁,并首先在丹麓城施行身份制度,所有往来丹麓之人,除了通行许可之外,还必须持有户部派发的身份证明,否则一律不许入城。各方边境亦同,尤其是外商,除通关文牒之外,商队的所有人都必须持有重央派发的居留证明;若是第一次来重央,则需有其他持证者担保引荐,以确保边境和都城安全。
这一条将会在明年年底正式下行,给各方都留足了时间办理手续,唯有户部尚书李若谦险些当场昏迷,但想到新官制,又只能泪往肚流。夜雪权总算人性未泯,知道这新户制有多大的工作量,给户部加派人手,加高俸禄,恩威并施,将整个户部收拾得服服帖帖。
在这一点上,就连夜雪焕也不得不叹为观止。他原以为新官制会遭到极大抵制,实施困难,所以才留在丹麓;然而朝中虽然面上哀鸿遍野,暗地里却人人较劲,谁也不甘、或者说是不敢落于人后,反倒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就连御史台都挑不出毛病来,聊胜于无地上了几本抗议的折子,就此偃旗息鼓。
夜雪焕不禁感慨,朝中这些人果然还是过得太安逸了,不逼不行。
遇上夜雪权这么个皇帝,也不知该说是幸还是不幸。
夜雪权自己镇得住场面,夜雪焕也乐得清闲。玄蜂营已经撤编,路遥也在丹麓做好了后续安排;去户部过了新户制的流程,光明正大地将蓝祈编入荣府,回西北的日程便可以定了。
在此期间,南宫显亲自来了一趟丹麓。
说是为了整顿丹麓的产业,实际上刚一进城就直奔百荇园。夜雪焕知他来意,并未亲自相见,只让蓝祈处理。
蓝公子。
南宫显眼圈微红,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捧出一张信纸,这可是真的?
他形容憔悴,肩背微颓,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鬓间甚至已见霜白,人还未老,意气却已经先衰了。
他至今为止所有的努力都只为一个南宫秀人,虽是凭着一点执念,守着一个没了南宫秀人的南宫家,实际上骨子里早已没了生机。蓝祈寄去的那封信无疑是唯一能点亮他往后人生的火苗,自寄出去的那一刻起,蓝祈就在等着他前来。
而他也的确日夜兼程地赶来了,至少从这一点而言,他比南宫秀人上道得多,所以蓝祈卖小少爷也卖得毫无负罪感。
我没有那么无聊,何况秀人的字丑得如此别具一格,我也模仿不来。
相比之下,蓝祈可谓十分淡定,秀人宁可假死脱身,也不愿与你明言,五公子该要好好反省一下原因才是。
南宫家的嫡系只剩了他一人,据说如今东海本家那边都已经喊他老爷了,蓝祈一时却改不过来这个称呼。
南宫显哪顾得上什么称呼,呼吸颤抖不止,喉间剧烈滚动,好半晌才缓了过来,妥善地将信收好,对蓝祈深深一拜,哑声道:多谢蓝公子提点。
蓝祈坦然受了他这一拜,淡淡道:五公子不必急着谢,我荣府也不过是有求于你罢了。说句实话我一点都不想管你家那个小瓜皮。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