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高悦行指了个绣墩让她坐在下手,道:“那你就给我讲讲孟昭仪房中的事儿吧。”
小南阁的修缮进行到第三天,高悦行人已经没影了。
连带着潘姑姑也不见了。
高悦行刨人祖坟似的查法,连孟昭仪的老家何处,父母兄弟几位都问了个详细,当然,高悦行所知道的这些信息,皇帝那儿也会有人代为转达。
修缮小南阁本就是个幌子,高悦行见没什么东西可挖了,便头也不回的拍屁股走人。
皇帝在乾清宫里冷笑:“用完就扔,两个小兔崽子的秉性简直如出一辙。”
许修德为难道:“那小南阁的修缮可怎么办哪,陛下,这拆了一半,监工的人走了,总不能停在那儿吧。”
皇帝还能有什么办法。
小南阁连着东宫,那是马虎不得的地方,只能御驾亲自去走上一圈,命人将修葺的方案呈上来,仔细挑选。
高悦行私下里,将有关孟昭仪的身份来历整理成册,好好的存放了起来。
现在的消息并不足以说明她通敌叛国。
高悦行又将心思放在了自己屋里的老鼠上。
傅芸的一切都被监视了起来,但是她自己却不知道。
高悦行借了李弗襄的手,让几个锦衣卫去调查傅芸的身世。
几天之后,锦衣卫带来了消息。
傅芸的老家在扬州,家里确实没什么人了,父母皆病故在五年前,由于家里没有儿子,所以老两口的尸骨都是由当地州郡的县官帮忙收殓的。
傅芸的父母没有儿子,膝下只有两个女孩。
傅芸还有个姐姐。
但是锦衣卫带回来的消息是,傅芸的那个姐姐,十几岁时候变被人牙子拐了,至今下落不明。
似乎一切都没有什么异常。
高悦行将仔细研究了傅芸的家世和生平,也单独做了个册子,记录并存放。
京城的暗潮汹涌之下,时间好似又恢复了平静。
李弗襄难得勤快,日日都要去骁骑营带操练兵,下晌,则到郑帅的府上操练自己。
高悦行心里装了个沙漏,里面盛放着的时间是有限的,从明年的夏秋之交开始数,沙漏里的时间所剩无几,她的心反倒慢慢沉了下来。
高悦行和李弗襄之间的大闹,几乎是没有任何预兆的就变少了。
彼此都顾不上。
白天见不着面,晚上满是疲惫的躺在同一张榻上。
李弗襄攥着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说:“等我解决了须墨尔,一切就都好了。”
高悦行手就势轻轻抚摸着他的脸,“嗯”了一声,心里在想——等我解决了明年江南六城的水患和疫病,一切也都就好了。
高悦行成天在家里翻阅古籍,有关于医术的,也有关于治水的。
府里的书房盛不下她了,她就往文渊书库里跑。
文渊书库里曾经出过谋逆的反贼,皇上里里外外清洗了一边,到现在,书库里不见光的阴暗地方,还有令人觉得心有余悸。
高悦行像皇帝讨了腰牌,日日呆在文渊书库里,午膳也不肯回府。
这可苦了傅芸和哑姑。
王府里的两位主子天天不着家算怎么回事,下人们劝了,他们也不听,哑姑和傅芸只好在府中起灶做好了饭,一个往清凉上的校场送,一个往宫里的文渊书库送。
高悦行正端坐梯子上看书。
文渊书库的小太监准时来喊她,轻轻道:“王妃,您府上来人送饭啦。”
高悦行合上手中的《河防通议》,正打算放回书架上,底下有一个少年忽然走到她的梯子旁边,道:“打扰王妃了,您手上那本书暂时不用的话,可以借给在下一阅吗?”
高悦行低下头,爽快将书递给了小太监,再转手送到那位少年的手里。高悦行瞧他有几分眼熟,但是碍于身份,不好乱打听。
倒是那位少年看明白了高悦行眼中的疑惑,笑了一下,道:“在下姓孔,家父是户部尚书孔壬戍,王妃,我们曾有过一面之缘的。”
高悦行想起来了。
当年秋猎在萧山,有过同吃一只野鸡的情分。
这少年是孔家的那位二公子。
高悦行听说过他的名字,叫做孔让尘。
别看他如今还是个少年模样,一年之后,他的名字将会如雷贯耳,传进大旭朝的百姓家里。
不仅因为他大义灭亲,送了自己的亲老父上刑场。
更是因为他是江南六城治水的最大功臣。
高悦行望着他点了点头,在心里记住了这个人。
离开文渊书库时,外面的寒意浸透了衣裳,高悦行一抬眼,竟然见到了一层薄薄的,细碎的雪沫子。
落雪了。
傅芸在外面靠着石狮子,呵着手,来回踱步,她这次来,不仅带了食盒,还多带了一件密实的熊皮斗篷。
天气骤冷,可她家王妃好似完全感觉不到似的。
傅芸见她身上仍旧穿着一层不怎么御寒的夹袄,便张罗着将斗篷往她身上披。
高悦行挡了一下,道:“不必,我们回府吧。”
傅芸大喜:“今儿就到这了?”
高悦行:“到这了,回家,我们烧锅子,再温上酒,请王爷回府吃羊腿肉。”
他们早前的约定,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一定要在一起吃肉喝酒赏雪。
--
小南阁的修缮进行到第三天,高悦行人已经没影了。
连带着潘姑姑也不见了。
高悦行刨人祖坟似的查法,连孟昭仪的老家何处,父母兄弟几位都问了个详细,当然,高悦行所知道的这些信息,皇帝那儿也会有人代为转达。
修缮小南阁本就是个幌子,高悦行见没什么东西可挖了,便头也不回的拍屁股走人。
皇帝在乾清宫里冷笑:“用完就扔,两个小兔崽子的秉性简直如出一辙。”
许修德为难道:“那小南阁的修缮可怎么办哪,陛下,这拆了一半,监工的人走了,总不能停在那儿吧。”
皇帝还能有什么办法。
小南阁连着东宫,那是马虎不得的地方,只能御驾亲自去走上一圈,命人将修葺的方案呈上来,仔细挑选。
高悦行私下里,将有关孟昭仪的身份来历整理成册,好好的存放了起来。
现在的消息并不足以说明她通敌叛国。
高悦行又将心思放在了自己屋里的老鼠上。
傅芸的一切都被监视了起来,但是她自己却不知道。
高悦行借了李弗襄的手,让几个锦衣卫去调查傅芸的身世。
几天之后,锦衣卫带来了消息。
傅芸的老家在扬州,家里确实没什么人了,父母皆病故在五年前,由于家里没有儿子,所以老两口的尸骨都是由当地州郡的县官帮忙收殓的。
傅芸的父母没有儿子,膝下只有两个女孩。
傅芸还有个姐姐。
但是锦衣卫带回来的消息是,傅芸的那个姐姐,十几岁时候变被人牙子拐了,至今下落不明。
似乎一切都没有什么异常。
高悦行将仔细研究了傅芸的家世和生平,也单独做了个册子,记录并存放。
京城的暗潮汹涌之下,时间好似又恢复了平静。
李弗襄难得勤快,日日都要去骁骑营带操练兵,下晌,则到郑帅的府上操练自己。
高悦行心里装了个沙漏,里面盛放着的时间是有限的,从明年的夏秋之交开始数,沙漏里的时间所剩无几,她的心反倒慢慢沉了下来。
高悦行和李弗襄之间的大闹,几乎是没有任何预兆的就变少了。
彼此都顾不上。
白天见不着面,晚上满是疲惫的躺在同一张榻上。
李弗襄攥着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说:“等我解决了须墨尔,一切就都好了。”
高悦行手就势轻轻抚摸着他的脸,“嗯”了一声,心里在想——等我解决了明年江南六城的水患和疫病,一切也都就好了。
高悦行成天在家里翻阅古籍,有关于医术的,也有关于治水的。
府里的书房盛不下她了,她就往文渊书库里跑。
文渊书库里曾经出过谋逆的反贼,皇上里里外外清洗了一边,到现在,书库里不见光的阴暗地方,还有令人觉得心有余悸。
高悦行像皇帝讨了腰牌,日日呆在文渊书库里,午膳也不肯回府。
这可苦了傅芸和哑姑。
王府里的两位主子天天不着家算怎么回事,下人们劝了,他们也不听,哑姑和傅芸只好在府中起灶做好了饭,一个往清凉上的校场送,一个往宫里的文渊书库送。
高悦行正端坐梯子上看书。
文渊书库的小太监准时来喊她,轻轻道:“王妃,您府上来人送饭啦。”
高悦行合上手中的《河防通议》,正打算放回书架上,底下有一个少年忽然走到她的梯子旁边,道:“打扰王妃了,您手上那本书暂时不用的话,可以借给在下一阅吗?”
高悦行低下头,爽快将书递给了小太监,再转手送到那位少年的手里。高悦行瞧他有几分眼熟,但是碍于身份,不好乱打听。
倒是那位少年看明白了高悦行眼中的疑惑,笑了一下,道:“在下姓孔,家父是户部尚书孔壬戍,王妃,我们曾有过一面之缘的。”
高悦行想起来了。
当年秋猎在萧山,有过同吃一只野鸡的情分。
这少年是孔家的那位二公子。
高悦行听说过他的名字,叫做孔让尘。
别看他如今还是个少年模样,一年之后,他的名字将会如雷贯耳,传进大旭朝的百姓家里。
不仅因为他大义灭亲,送了自己的亲老父上刑场。
更是因为他是江南六城治水的最大功臣。
高悦行望着他点了点头,在心里记住了这个人。
离开文渊书库时,外面的寒意浸透了衣裳,高悦行一抬眼,竟然见到了一层薄薄的,细碎的雪沫子。
落雪了。
傅芸在外面靠着石狮子,呵着手,来回踱步,她这次来,不仅带了食盒,还多带了一件密实的熊皮斗篷。
天气骤冷,可她家王妃好似完全感觉不到似的。
傅芸见她身上仍旧穿着一层不怎么御寒的夹袄,便张罗着将斗篷往她身上披。
高悦行挡了一下,道:“不必,我们回府吧。”
傅芸大喜:“今儿就到这了?”
高悦行:“到这了,回家,我们烧锅子,再温上酒,请王爷回府吃羊腿肉。”
他们早前的约定,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一定要在一起吃肉喝酒赏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