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千江-全文阅读(39)
说起来,这聂明的证词倒是比邓术的有意思多了。宴云河也不管二人什么反应,自顾自说了下去,右相大人想必还没看过,不如您给过目一下,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漏洞。
两张轻飘飘的纸传到了路之言手中,他阅读速度奇快,一目十行,很快就扫完了聂明的证词,其后却是聂明的行踪调查,就连他那几日喝了几杯酒都写的清清楚楚。
路之言皱着眉头看下去,直到这张纸最后出现了聂明于哪一日在何处见了一位布庄的管事,而这个管事又是如何在次日出现在右相府上的。
这实在是捕风捉影,王爷不会要就此定下官的罪吧?路之言放下手中的纸张,神色之间丝毫不见慌张。
看来右相是没有意会孤的意思,这只是孤手下调查到的冰山一角,很多事是没有写在这张纸上的,难道右相想让孤将其公告天下吗?宴云河语气清淡,态度却不似初见时温和,反而有几分咄咄逼人。
相反的,路之言虽还是不动声色,背上却已附上一层薄薄的冷汗,只因为这聂明乃是羽林军,而忠王显然掌握了些他与羽林军牵连的证据。
羽林军一直以来都掌握在皇上手中,唯独听令于皇上一人,任何一个官员与羽林军勾连,那都是杀头的大罪,更别提能指使羽林军做事的官员了。
而路之言能指使的动羽林军,也是托赖于先皇的布置,明面上忠王有靖北军支持,左相与西南军是姻亲,唯有右相手下无兵,实则,先皇却是将一部分羽林军的调令交由路之言掌控,以备不时之需。
此乃绝密之事,若是朝中大臣知道了,即便这是先皇遗命,也会遭到众臣反对,因为羽林军不只关系到皇上的安危,也是无数朝臣的性命所系。
尤其,路之言此时已经不是中立之人,而是与左相楚海德经历过几轮争斗之后。
楚海德虽不知忠王给路之言看的纸上写了些什么,但只看路之言此时默不作声的态度,他心中就爽快,只是多年养气功夫到家,没在面上表露罢了。
宴云河见路之言无话可说,转而又看向楚海德,这位可不是能拿羽林军来威胁的人,毕竟人家可是光明正大地将儿子送入了羽林军的。
不过,幸好邓术是铁杆左相党,这就是明晃晃递到宴云河手中的把柄,岂有不用之理?
等左右二相从王府出来之后,脸色都是一致的黑,尤其是楚海德,只觉得自己冤的堪比六月飞雪,明明没做什么,就因为众所周知的立场,成了不得不从的那个人,还不如真做过什么呢。
他甚至想到,这整起案件,恐怕真是宴云河策划的,不然最后吃亏的为何是他与路之言二人?
此后,由左右二相亲自带头夸赞《百姓字典》的文章传遍大江南北,洛城之外的地方,未见字典先闻其名,只因满朝上下对字典无有一个不是赞誉有加的。
一场暗中酝酿的舆论风暴,还未完全刮起来,就被化解于无形之中。
其后,左右二相更是谏言各地有条件的官府应建造水泥厂,出产水泥以完善防御工事,又有工部公告的水泥于水利一事上的作用,此建议满朝竟没有一个反对的,很快作为政令实施下去。
且一并下发的还有各矿区劳务标准,里面明确规定了违反标准应受的惩罚,着令各地府衙严查矿区操作。
而忠王遇刺一案也以主犯杀头从犯流放了结。因自邓术往下,一应犯人全部咬定是去偷苗种的,绝没有刺杀忠王的想法,且他们作案地点确实离忠王隔着十几里地,实在说不上刺杀忠王。
最后忠王也表示,上天有好生之德,从犯死罪可免,其余依律办理,而与羽林军串联乃大罪,主犯一死是逃不掉的。
这一番操作下来,宴云河在王庄安了兵,消弭了字典风波,又大力推广了水泥,可以说是一箭三雕,最终心满意足地收了手。
至于流放了个对自己居心不良的邓术,那都不配被称为「一雕」。
实惠自己都占了,至于这最后的幕后主使,那已经不重要了,宴云河也不管是路之言还是楚海德做的,反正这俩都是找着机会就给他使绊子的。
当然,他有了机会,也不会让这两个人好过就是了,就如这次一般。
宴云河也没想到,这二人竟会将他的条件全应下了,之后他想了一下,发现其实这些事对他们的利益并没有什么损害,甚至若是借此推广,还能留下个「有远见」的名声。
字典就不说了,只要看过的,就知道这是注定要青史留名的,而水泥的功用,那更是利国利民。
若是依着原著的发展,这二人别说赞成了,不反对宴云河的提议就是最好的结果,现在却是三方势力联合发声,这在大郑的朝堂都是多久不曾见过的奇景了。
不提多少官员在内心暗自感慨,宴云河在解决这边的事之后,已经返回了王庄,那日恰巧楚静安休沐,执意要送宴云河出城。
我没有参与过这个案子。楚静安突然没头没尾地来了这么一句。
彼时,宴云河正坐在马车之中,楚静安骑着马伴随在宴云河车边,隔着车窗,二人都看不到对方是何神色。
宴云河不解道:我知道,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楚静安道:我知道你不信任我,没关系,以后你终会知道我的。
哪有不信任你,要是不信任你,你还能在这里跟我说话?怎么突然说起这个?宴云河怕他再说出什么让读者误会的惊人之语,想要岔开话题。
楚静安摸了摸马脖子,这几次见面,你都不曾正眼看我,我仔细想了想,只能是因为这个案子,我查过,我爹也不曾参与其中,或许你已经不信我的话了,但我说的都是真的。
宴云河无语,他不正眼看楚静安,是因为那些留言,总觉得自那之后,看楚静安就不自在。
其实宴云河心中是将楚静安当作朋友的,因为他如今的身份,是很难交到一个真正的朋友的,只有楚静安,在私下里相处时,从不以他的身份为阻,宴云河常常在他面前以「我」自称,就是因为他们之间平等相交的气氛。
作者有话说:
谢谢star小天使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65章
◇
收麦
曾经,宴云河觉得楚静安的坦率非常好,他有什么想法从不在心里憋着,多数时候都会说出来,用不着宴云河猜来猜去。
但现在,由于每日都要被人围观,宴云河又希望楚静安不要总是那么语出惊人,平白让读者误会他们二人的关系。
就比如现在,楚静安也不等宴云河的回答,自顾自说道:其实,你不信任我也没关系,我自己知道,无论如何,我绝不会做伤害你的事。
宴云河一听他的语调,心中就有不好的预感,赶忙打断楚静安的施法,我信,我信你,你是一心为我好,我知道。
楚静安在马上弯下腰,透过车窗望向宴云河,似是想要看清宴云河此时的表情,是否如他话语中所展示的那么肯定。
这次还要多谢你,不然我也拿捏不到路之言的把柄,他的目的恐怕是要挑起我与左相的争斗,还需请你提醒左相,莫要入了别人的瓮。宴云河岔开话题,说起正事。
楚静安直起身,略显低沉的嗓音飘到宴云河耳边,我会跟我爹说的,若还有什么情况,我再通知你。
回到王庄之后,苏墨等人来求见过宴云河一次,宴云河知道他们的目的,关于字典一事的风波,此时虽看似由权威的官方出面平定了,但一些声音只不过是被暂时压下去而已。
不过,宴云河并不惧怕此舆论的反复,从他打算在平民百姓中推行简体字的那天,他就有想到过最坏的情况,幸而大郑此时因科举的兴盛,并不如何反对百姓接受教育。
这次还多亏王爷出手,不然怕是要热闹一阵子。苏墨对宴云河拱手施礼道。
宴云河还礼道:虽有朝廷众官员的支持,但以后的事情还不好说,孤也只能尽力而为,但孤保证,绝对会让《百姓字典》流传下去,真正成为百姓们的良师。
虽然宴云河本身也不知道,左相为何会这么干脆地答应为字典正名。
但这确实是一次三方的合作,让宴云河看到朝堂或许会有能改变的契机。
字典现如今只出了初级版,苏墨等人还在完善高级版,每日都要为字的释义讨论,这些都是于生活中不常见的字。
贺念道:字典利国利民,反对的人是还没体会到它的好处,等知道了,怕是要求着买呢。
他们转而又说起学院的事,因为这次招生招到的大多是些青少年,教材方面可以用周玉原先教王府奴仆的那些。
但年纪再小一些的用这些教材就不合适了,还要准备一些蒙童可用的才行。
晚间,宴云河梳理好手中的化学书,心中却在暗叹:可惜这些书籍不能直接拿出来用,化学在大郑毫无基础,即便是这些初级知识,也不能作为大郑化学的启蒙。
他将这些化学知识和挑出来的一些物理知识放在一起,装进一个木匣中,这些知识,对现在的大郑人来说,无异于天书,他想到这里,随手就在木匣上题了「天书」二字,只等大郑再发展一些时候,这些天书才能现于人前。
现在,宴云河更多的还是把目光放在农事上面,追肥灌溉、消灭虫害,哪一样都关系着今年的收成,尤其今年还是王庄精耕计划的第一年。
因为忠王遇刺一案嫌犯的奇葩目的偷庄稼,此时的王庄也聚集了不少人的目光,都在等着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异种,能让羽林军铤而走险。
最先成熟的是冬小麦和土豆,土豆这个在中州可以一年两熟的农作物,无疑是备受大家瞩目的,以至于只种了区区四亩地的冬小麦鲜少有人在意。
宴云河觉得这亩产千斤的小麦,是能让皇帝开坛祭天的大事,不能就这样让它默默无闻。没有宣传,以后还怎么推广?老百姓可不信你上下嘴皮子一碰的话,尤其是事关农耕,那是宁可守旧,也不会轻易尝试改弦易张。
于是,宴云河邀请了一众官员于冬小麦收割那日前来王庄参观。小皇帝那里他也没忘,这种事关民生天下的大事,怎能不通知宫里一声?
但可惜的是,太后以皇上学业繁忙为由拒绝了,只派了个使者前来一看究竟。
农人有俗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现如今,地里的这些冬小麦已经到了八成熟,正是收获的好时候。
因为照料的精心,水肥充足,今年的气候也没整什么幺蛾子,所以,这次的冬小麦达到了宴云河心里的预期产量,他估摸着能产千斤。
他在种子商店选品种的时候,简介描述里可是说这个种子最高亩产有一千七百斤。
宴云河对比了大郑一亩地的面积,和现代的数据并没有多少差别,应是原著设定如此,倒省了他换算。
收割小麦那日,无数马车驶入了王庄,这些都是宁可不上朝,也要来验证忠王所说是否属实的官员。
当然,也有担心自己安危不来的,这王庄可是有两千兵卒在的,谁知道这是不是有来无回?
宴云河早有准备,拉了绳,免得人多的时候踩到旁边的庄稼,又调派了不少人手维持秩序。
拜见的程序也省去,直接带着官员到了地头,先让他们看看这些麦子,绝对是长在这块地里的,没有弄虚作假。
有懂稼穑事的官员弯腰捧着麦穗细看,看一株是惊讶,看一片是激动,都不用等收割之后上称,只看这沉甸甸的麦穗,他们就知道这产量绝对不低。
有的人又去看一颗颗小麦分蘖情况,数了几颗小麦之后,指着其中一颗抖着声音说道:这一颗小麦竟分蘖成穗四个,快,快挖出来奉太庙。
离得近的大臣听见他所言,纷纷激动上前查看,又被那大臣急急拦住道:别踩到了。
这里总共有四亩小麦,分蘖四个的麦株也不只这一颗,很快就又有惊呼声传出,更有一人还发现分蘖五个的麦穗。
等他们看得差不多了,宴云河就下令开始收割,一名官员赶忙说道:这一颗留下,以供祭祀之用。
这是能传扬小麦声名的事,宴云河自然同意了,就见那官员小心翼翼地挖出麦株,捧在手里像是捧着易碎的琉璃。
随着收割的进行,初时还在喧哗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官员们脸上逐渐显出恍惚之色。
礼部尚书付成邈捧着那分蘖五个的麦株道:我莫不是在做梦?麦子真的能这么高产?
他身旁的工部尚书祁阳舒道:难道是我们这么些人一同做梦不成?这就是真的。
刑部尚书仝维道:看来羽林军要来偷庄稼,确有其理啊。现在我才信了他们的供词。
这次来收割麦子的还是附近的佃户,本以为去年那施了肥料的小麦就算是高产的了,没想到真正的高产今日才算见到。
待收割一结束,早就激动难耐的农人们纷纷朝着宴云河跪下,也不高声说什么,只一味叩头不止,细听就能听到他们口中还在念叨着什么「王爷保佑」、「感谢神农」什么的。
宴云河这边尚来不及阻拦,王府的一干属官也跟着跪下了,接着就是王府的仆从侍卫,直到最后,前来观看收麦的一众官员也诚挚叩首。唯有代表皇帝而来的使者尚还站着,但他此时也已悄然退到众人身后。
从高空望去,这些人就如那收割好的麦子,一茬茬地伏倒在地,他们围成一个圆,而处于圆心位置的,正是那唯一站立的人宴云河。
这不是宴云河第一次受人跪拜,初来时,他也是在朝堂上受到众臣参拜的摄政王,然而这并不能减少宴云河因众人的参拜而升起的不知所措。
一股热流在宴云河四肢百骸游走一圈,使他浑身一轻,即便不看名望值,宴云河也知道,它恐怕又涨了不少。
这更加说明,在场众人都是诚心叩拜于他,但他却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
宴云河自跪拜的众人之中走出,众人不约而同随他而动,始终面向他而跪,但走出人群的宴云河却并没有回头看这些跪拜他的人。
只见他蹲身捧起一捧泥土,这才起身转向众人,朗声道:今日所得良种,是天生这麦子使人活,是地孕这麦子饱人腹,是人耕耘不缀终获丰收。孤与大家一起敬天、敬地、敬人,愿这天地不辜负辛勤耕耘之人。
他说完转身朝着天地叩拜,煌煌日光之下,众人只觉那身影挺拔伟岸至极,顶天立地不过如此。
敬天!敬地!敬人!他的身后是众人的高呼,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喊出来却是如此的惊天动地,一字字似有万钧之力。
宴云河这才定下心来,之后还有土豆、玉米、棉花、红薯要收,要是每次都来这么一遭,那他就真的应付不来了。
他还是错估了良种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下次一定要将小皇帝请来,他再不想被这么多人跪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star和山莲小天使灌溉的营养液爱你们;
呜呜呜感冒了,脑袋瓜嗡嗡的,大家要注意保暖啊。
第66章
◇
出宫
乌盛急急走进殿门,就见太后正在屋内来回踱步,显见是一副坐不住的模样。
此时见乌盛回来,太后忙问道:事情可属实?
乌盛亦是愁眉不展的样子,奴婢去问了,真的不能再真了,今日麦种已经入库,不少人亲见,称量时确实是总计每亩有千斤之重。
太后手指绞紧手中的锦帕,以此来平复自己的情绪,继续问道:那土豆一事呢?
乌盛深深弯下腰去,苏墨亲自作诗赞颂过,应是不能做假。且那佃农的嘴并不是很严,也曾传出过亲眼所见土豆。
恋耽美
两张轻飘飘的纸传到了路之言手中,他阅读速度奇快,一目十行,很快就扫完了聂明的证词,其后却是聂明的行踪调查,就连他那几日喝了几杯酒都写的清清楚楚。
路之言皱着眉头看下去,直到这张纸最后出现了聂明于哪一日在何处见了一位布庄的管事,而这个管事又是如何在次日出现在右相府上的。
这实在是捕风捉影,王爷不会要就此定下官的罪吧?路之言放下手中的纸张,神色之间丝毫不见慌张。
看来右相是没有意会孤的意思,这只是孤手下调查到的冰山一角,很多事是没有写在这张纸上的,难道右相想让孤将其公告天下吗?宴云河语气清淡,态度却不似初见时温和,反而有几分咄咄逼人。
相反的,路之言虽还是不动声色,背上却已附上一层薄薄的冷汗,只因为这聂明乃是羽林军,而忠王显然掌握了些他与羽林军牵连的证据。
羽林军一直以来都掌握在皇上手中,唯独听令于皇上一人,任何一个官员与羽林军勾连,那都是杀头的大罪,更别提能指使羽林军做事的官员了。
而路之言能指使的动羽林军,也是托赖于先皇的布置,明面上忠王有靖北军支持,左相与西南军是姻亲,唯有右相手下无兵,实则,先皇却是将一部分羽林军的调令交由路之言掌控,以备不时之需。
此乃绝密之事,若是朝中大臣知道了,即便这是先皇遗命,也会遭到众臣反对,因为羽林军不只关系到皇上的安危,也是无数朝臣的性命所系。
尤其,路之言此时已经不是中立之人,而是与左相楚海德经历过几轮争斗之后。
楚海德虽不知忠王给路之言看的纸上写了些什么,但只看路之言此时默不作声的态度,他心中就爽快,只是多年养气功夫到家,没在面上表露罢了。
宴云河见路之言无话可说,转而又看向楚海德,这位可不是能拿羽林军来威胁的人,毕竟人家可是光明正大地将儿子送入了羽林军的。
不过,幸好邓术是铁杆左相党,这就是明晃晃递到宴云河手中的把柄,岂有不用之理?
等左右二相从王府出来之后,脸色都是一致的黑,尤其是楚海德,只觉得自己冤的堪比六月飞雪,明明没做什么,就因为众所周知的立场,成了不得不从的那个人,还不如真做过什么呢。
他甚至想到,这整起案件,恐怕真是宴云河策划的,不然最后吃亏的为何是他与路之言二人?
此后,由左右二相亲自带头夸赞《百姓字典》的文章传遍大江南北,洛城之外的地方,未见字典先闻其名,只因满朝上下对字典无有一个不是赞誉有加的。
一场暗中酝酿的舆论风暴,还未完全刮起来,就被化解于无形之中。
其后,左右二相更是谏言各地有条件的官府应建造水泥厂,出产水泥以完善防御工事,又有工部公告的水泥于水利一事上的作用,此建议满朝竟没有一个反对的,很快作为政令实施下去。
且一并下发的还有各矿区劳务标准,里面明确规定了违反标准应受的惩罚,着令各地府衙严查矿区操作。
而忠王遇刺一案也以主犯杀头从犯流放了结。因自邓术往下,一应犯人全部咬定是去偷苗种的,绝没有刺杀忠王的想法,且他们作案地点确实离忠王隔着十几里地,实在说不上刺杀忠王。
最后忠王也表示,上天有好生之德,从犯死罪可免,其余依律办理,而与羽林军串联乃大罪,主犯一死是逃不掉的。
这一番操作下来,宴云河在王庄安了兵,消弭了字典风波,又大力推广了水泥,可以说是一箭三雕,最终心满意足地收了手。
至于流放了个对自己居心不良的邓术,那都不配被称为「一雕」。
实惠自己都占了,至于这最后的幕后主使,那已经不重要了,宴云河也不管是路之言还是楚海德做的,反正这俩都是找着机会就给他使绊子的。
当然,他有了机会,也不会让这两个人好过就是了,就如这次一般。
宴云河也没想到,这二人竟会将他的条件全应下了,之后他想了一下,发现其实这些事对他们的利益并没有什么损害,甚至若是借此推广,还能留下个「有远见」的名声。
字典就不说了,只要看过的,就知道这是注定要青史留名的,而水泥的功用,那更是利国利民。
若是依着原著的发展,这二人别说赞成了,不反对宴云河的提议就是最好的结果,现在却是三方势力联合发声,这在大郑的朝堂都是多久不曾见过的奇景了。
不提多少官员在内心暗自感慨,宴云河在解决这边的事之后,已经返回了王庄,那日恰巧楚静安休沐,执意要送宴云河出城。
我没有参与过这个案子。楚静安突然没头没尾地来了这么一句。
彼时,宴云河正坐在马车之中,楚静安骑着马伴随在宴云河车边,隔着车窗,二人都看不到对方是何神色。
宴云河不解道:我知道,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楚静安道:我知道你不信任我,没关系,以后你终会知道我的。
哪有不信任你,要是不信任你,你还能在这里跟我说话?怎么突然说起这个?宴云河怕他再说出什么让读者误会的惊人之语,想要岔开话题。
楚静安摸了摸马脖子,这几次见面,你都不曾正眼看我,我仔细想了想,只能是因为这个案子,我查过,我爹也不曾参与其中,或许你已经不信我的话了,但我说的都是真的。
宴云河无语,他不正眼看楚静安,是因为那些留言,总觉得自那之后,看楚静安就不自在。
其实宴云河心中是将楚静安当作朋友的,因为他如今的身份,是很难交到一个真正的朋友的,只有楚静安,在私下里相处时,从不以他的身份为阻,宴云河常常在他面前以「我」自称,就是因为他们之间平等相交的气氛。
作者有话说:
谢谢star小天使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65章
◇
收麦
曾经,宴云河觉得楚静安的坦率非常好,他有什么想法从不在心里憋着,多数时候都会说出来,用不着宴云河猜来猜去。
但现在,由于每日都要被人围观,宴云河又希望楚静安不要总是那么语出惊人,平白让读者误会他们二人的关系。
就比如现在,楚静安也不等宴云河的回答,自顾自说道:其实,你不信任我也没关系,我自己知道,无论如何,我绝不会做伤害你的事。
宴云河一听他的语调,心中就有不好的预感,赶忙打断楚静安的施法,我信,我信你,你是一心为我好,我知道。
楚静安在马上弯下腰,透过车窗望向宴云河,似是想要看清宴云河此时的表情,是否如他话语中所展示的那么肯定。
这次还要多谢你,不然我也拿捏不到路之言的把柄,他的目的恐怕是要挑起我与左相的争斗,还需请你提醒左相,莫要入了别人的瓮。宴云河岔开话题,说起正事。
楚静安直起身,略显低沉的嗓音飘到宴云河耳边,我会跟我爹说的,若还有什么情况,我再通知你。
回到王庄之后,苏墨等人来求见过宴云河一次,宴云河知道他们的目的,关于字典一事的风波,此时虽看似由权威的官方出面平定了,但一些声音只不过是被暂时压下去而已。
不过,宴云河并不惧怕此舆论的反复,从他打算在平民百姓中推行简体字的那天,他就有想到过最坏的情况,幸而大郑此时因科举的兴盛,并不如何反对百姓接受教育。
这次还多亏王爷出手,不然怕是要热闹一阵子。苏墨对宴云河拱手施礼道。
宴云河还礼道:虽有朝廷众官员的支持,但以后的事情还不好说,孤也只能尽力而为,但孤保证,绝对会让《百姓字典》流传下去,真正成为百姓们的良师。
虽然宴云河本身也不知道,左相为何会这么干脆地答应为字典正名。
但这确实是一次三方的合作,让宴云河看到朝堂或许会有能改变的契机。
字典现如今只出了初级版,苏墨等人还在完善高级版,每日都要为字的释义讨论,这些都是于生活中不常见的字。
贺念道:字典利国利民,反对的人是还没体会到它的好处,等知道了,怕是要求着买呢。
他们转而又说起学院的事,因为这次招生招到的大多是些青少年,教材方面可以用周玉原先教王府奴仆的那些。
但年纪再小一些的用这些教材就不合适了,还要准备一些蒙童可用的才行。
晚间,宴云河梳理好手中的化学书,心中却在暗叹:可惜这些书籍不能直接拿出来用,化学在大郑毫无基础,即便是这些初级知识,也不能作为大郑化学的启蒙。
他将这些化学知识和挑出来的一些物理知识放在一起,装进一个木匣中,这些知识,对现在的大郑人来说,无异于天书,他想到这里,随手就在木匣上题了「天书」二字,只等大郑再发展一些时候,这些天书才能现于人前。
现在,宴云河更多的还是把目光放在农事上面,追肥灌溉、消灭虫害,哪一样都关系着今年的收成,尤其今年还是王庄精耕计划的第一年。
因为忠王遇刺一案嫌犯的奇葩目的偷庄稼,此时的王庄也聚集了不少人的目光,都在等着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异种,能让羽林军铤而走险。
最先成熟的是冬小麦和土豆,土豆这个在中州可以一年两熟的农作物,无疑是备受大家瞩目的,以至于只种了区区四亩地的冬小麦鲜少有人在意。
宴云河觉得这亩产千斤的小麦,是能让皇帝开坛祭天的大事,不能就这样让它默默无闻。没有宣传,以后还怎么推广?老百姓可不信你上下嘴皮子一碰的话,尤其是事关农耕,那是宁可守旧,也不会轻易尝试改弦易张。
于是,宴云河邀请了一众官员于冬小麦收割那日前来王庄参观。小皇帝那里他也没忘,这种事关民生天下的大事,怎能不通知宫里一声?
但可惜的是,太后以皇上学业繁忙为由拒绝了,只派了个使者前来一看究竟。
农人有俗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现如今,地里的这些冬小麦已经到了八成熟,正是收获的好时候。
因为照料的精心,水肥充足,今年的气候也没整什么幺蛾子,所以,这次的冬小麦达到了宴云河心里的预期产量,他估摸着能产千斤。
他在种子商店选品种的时候,简介描述里可是说这个种子最高亩产有一千七百斤。
宴云河对比了大郑一亩地的面积,和现代的数据并没有多少差别,应是原著设定如此,倒省了他换算。
收割小麦那日,无数马车驶入了王庄,这些都是宁可不上朝,也要来验证忠王所说是否属实的官员。
当然,也有担心自己安危不来的,这王庄可是有两千兵卒在的,谁知道这是不是有来无回?
宴云河早有准备,拉了绳,免得人多的时候踩到旁边的庄稼,又调派了不少人手维持秩序。
拜见的程序也省去,直接带着官员到了地头,先让他们看看这些麦子,绝对是长在这块地里的,没有弄虚作假。
有懂稼穑事的官员弯腰捧着麦穗细看,看一株是惊讶,看一片是激动,都不用等收割之后上称,只看这沉甸甸的麦穗,他们就知道这产量绝对不低。
有的人又去看一颗颗小麦分蘖情况,数了几颗小麦之后,指着其中一颗抖着声音说道:这一颗小麦竟分蘖成穗四个,快,快挖出来奉太庙。
离得近的大臣听见他所言,纷纷激动上前查看,又被那大臣急急拦住道:别踩到了。
这里总共有四亩小麦,分蘖四个的麦株也不只这一颗,很快就又有惊呼声传出,更有一人还发现分蘖五个的麦穗。
等他们看得差不多了,宴云河就下令开始收割,一名官员赶忙说道:这一颗留下,以供祭祀之用。
这是能传扬小麦声名的事,宴云河自然同意了,就见那官员小心翼翼地挖出麦株,捧在手里像是捧着易碎的琉璃。
随着收割的进行,初时还在喧哗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官员们脸上逐渐显出恍惚之色。
礼部尚书付成邈捧着那分蘖五个的麦株道:我莫不是在做梦?麦子真的能这么高产?
他身旁的工部尚书祁阳舒道:难道是我们这么些人一同做梦不成?这就是真的。
刑部尚书仝维道:看来羽林军要来偷庄稼,确有其理啊。现在我才信了他们的供词。
这次来收割麦子的还是附近的佃户,本以为去年那施了肥料的小麦就算是高产的了,没想到真正的高产今日才算见到。
待收割一结束,早就激动难耐的农人们纷纷朝着宴云河跪下,也不高声说什么,只一味叩头不止,细听就能听到他们口中还在念叨着什么「王爷保佑」、「感谢神农」什么的。
宴云河这边尚来不及阻拦,王府的一干属官也跟着跪下了,接着就是王府的仆从侍卫,直到最后,前来观看收麦的一众官员也诚挚叩首。唯有代表皇帝而来的使者尚还站着,但他此时也已悄然退到众人身后。
从高空望去,这些人就如那收割好的麦子,一茬茬地伏倒在地,他们围成一个圆,而处于圆心位置的,正是那唯一站立的人宴云河。
这不是宴云河第一次受人跪拜,初来时,他也是在朝堂上受到众臣参拜的摄政王,然而这并不能减少宴云河因众人的参拜而升起的不知所措。
一股热流在宴云河四肢百骸游走一圈,使他浑身一轻,即便不看名望值,宴云河也知道,它恐怕又涨了不少。
这更加说明,在场众人都是诚心叩拜于他,但他却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
宴云河自跪拜的众人之中走出,众人不约而同随他而动,始终面向他而跪,但走出人群的宴云河却并没有回头看这些跪拜他的人。
只见他蹲身捧起一捧泥土,这才起身转向众人,朗声道:今日所得良种,是天生这麦子使人活,是地孕这麦子饱人腹,是人耕耘不缀终获丰收。孤与大家一起敬天、敬地、敬人,愿这天地不辜负辛勤耕耘之人。
他说完转身朝着天地叩拜,煌煌日光之下,众人只觉那身影挺拔伟岸至极,顶天立地不过如此。
敬天!敬地!敬人!他的身后是众人的高呼,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喊出来却是如此的惊天动地,一字字似有万钧之力。
宴云河这才定下心来,之后还有土豆、玉米、棉花、红薯要收,要是每次都来这么一遭,那他就真的应付不来了。
他还是错估了良种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下次一定要将小皇帝请来,他再不想被这么多人跪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star和山莲小天使灌溉的营养液爱你们;
呜呜呜感冒了,脑袋瓜嗡嗡的,大家要注意保暖啊。
第66章
◇
出宫
乌盛急急走进殿门,就见太后正在屋内来回踱步,显见是一副坐不住的模样。
此时见乌盛回来,太后忙问道:事情可属实?
乌盛亦是愁眉不展的样子,奴婢去问了,真的不能再真了,今日麦种已经入库,不少人亲见,称量时确实是总计每亩有千斤之重。
太后手指绞紧手中的锦帕,以此来平复自己的情绪,继续问道:那土豆一事呢?
乌盛深深弯下腰去,苏墨亲自作诗赞颂过,应是不能做假。且那佃农的嘴并不是很严,也曾传出过亲眼所见土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