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偏执男配只想要我[快穿]

第312页

    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乐于助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太过区分善恶,不够圆滑。
    在霍胤的眼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所以他会觉得白宁即便是魔教中人,但是是个好人。
    一想到这,舒菡心里就上不来气,觉得霍胤是个笨蛋。
    想保护别人可以,但是总不能搭上性命吧。
    越想越气,也不知气从何来。
    舒菡嘟嘴,手下的柴火遭了殃,被舒菡全都掰成两半。
    妇人只当小兄弟不会烧火,而且柴火这东西,断就断了,不影响烧的。
    霍胤背着木柴从后院转过来的时候,就见小姑娘蹲在地上,泄愤似的用手指头戳木头。
    她的手指纤细白净,似是脆弱的花茎,一碰就断。
    鬓边还有些碎发,乌黑的颜色衬的她脸颊更加细嫩,也更容易看见她气鼓鼓的样子。
    霍胤下意识的在心里过了一遍,难道是昨晚的事情她知道了?
    直到吃饭,舒菡也没抬头看他。
    霍胤心里莫名的有些燥意,这是从没有过的感觉。
    哪怕年少时独自练功,不得其法时,他也只是一遍一遍的继续,从不会像现在这般。
    吃完饭,夫妇二人抱着孩子送他们,舒菡终是露出笑脸,摆着手和他们再见。
    等到马车走远了,妇人去偏房收拾屋子,小孩跟了进来。
    他伸手指了指被子,“娘,娘。”
    妇人不明所以,以为他想帮忙,所以拿了分量轻的枕头给他。
    等回到屋里时,妇人转了个身,就见小孩手里有两块碎银子。
    “哎呀,铁柱,这是哪里来的啊?!”
    妇人看着银子,心里又惊又喜。
    小孩伸手指了指枕头,“哥哥放的。”
    妇人拿着银子,抱着铁柱往屋外走,然而马车早就没影了。
    .
    往日赶路,她定然会出来陪在一旁,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
    霍胤知道她喜欢吃肉,最喜欢的是酱牛肉,最不喜欢吃肥膘。
    知道她不满话本子的结局,所以自己重新编了个满意的。
    还知道她和她的左大哥关系一般,左大哥抛下她去寻了什么人。
    霍胤边想边捏紧手中的鞭子,抿着唇不说话。
    他想起来小时候偷偷去后山练功,因着太无聊了,所以在空地上洒了一片种子。
    后来时间一长,他早就将此事忘到脑后。
    可突然有一天,种子破土而出,发芽开花。
    就好像一些人,在他没察觉的时候,已经住进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霍少侠?”
    身后传来软糯糯的声音,霍胤回过神,侧身望过去。
    舒菡晃了晃手,早上她弄木头的时候,不小心又把手划了个口子,她想借药粉一用。
    霍胤从怀里掏出来,交给她。
    舒菡终于出来了,坐在旁边小心的弄药粉。
    霍胤将马车慢慢停了下来,眼睛看向她的手掌。
    之前的伤已经好了,又添了些细小的伤痕,虽不重,但是十指连心,她又是个姑娘家,难免娇贵怕疼。
    霍胤抿着唇,眼睛紧紧盯着她的动作。
    舒菡没注意到,小心的上好药,她将手掌用帕子缠好,然后将瓷瓶给他。
    “多谢霍少侠。”
    霍胤没接,扫了一眼瓷瓶,又看了看她,说了一句:
    “这药随处可见,不是什么珍贵东西,你留着便好。”
    说完,他直直的看向舒菡,似在探究什么。
    之前舒菡觉得药效好,还以为是霍胤的秘药。
    听他这么一说,她这才看了眼瓷瓶。看着看着,她就察觉到花纹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这么想也这么说,舒菡边翻来覆去的看,边问道:“这药瓶,好像哪里见过。”
    她低着头,没注意到对面的男人闻言眸子发亮。
    第107章 ??江湖侠客(五)
    霍胤母亲晕倒, 他得了消息立马赶回家。
    到家的时候院里围了一群人,村里的赤脚大夫给她诊脉, 而后悄悄的将霍胤叫出来。
    “你母亲的病症深入骨髓,这么多年也只是靠药物维持着。今天突然发作只是前兆,怕是……”
    赤脚大夫没往下说,只叹息一声。
    霍胤垂着眸子,也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半响回了一句, “多谢严伯伯。”
    等人群散去,霍胤将熬好的汤药放到一旁,小心的查看母亲的伤口。
    母亲是在集市时发病晕倒, 额头撞到石头上, 好在只是擦破了皮。
    有村民告诉霍胤,是个年轻的姑娘送人回来的,但是不知什么时候那姑娘悄悄走了。
    没留下姓名。
    霍胤小心的看了一眼母亲伤势,而后轻声叫醒了人。
    “娘,喝药。”
    床榻上的女子缓慢睁开眼睛, 眼神涣散毫无光亮。她慢悠悠的说了句:
    “你爹要来接我了。”
    霍胤身子顿住,这话已经听了几年, 他知道自己无法劝说, 只能尽力去照顾母亲。
    药碗端到嘴边,霍母咕噜噜似喝水一样将汤药喝下。
    “胤儿,这个给你。”
    她说着, 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 脸上终于带了点笑容。
    “那个姑娘送我的, 她是个好人, 咱们要记住人家这份恩情。”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