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徐家大娘子叹气,要怪只能怪岐阳镇太过偏僻,连个得用的绣娘都找不到。
赵全家的平日里管着绣房的账目,采买针线等活计,见这衣裳迟迟没有裁剪,秦家那边却是来催了,忍不住过来问道,“大娘子,三姑娘怎么就偏偏在这个时候伤了胳膊,这可如何是好?”
“不是还有我?”徐大娘子说道。
赵全家的说道,“这可使不得,大娘子你的眼睛早就不好了,再是做活儿怕是要瞎了,要不……推了这活儿吧?”
“今日推了这活儿,明日韩家那老货就要抢了去做,到时候我们绣坊还要不要在镇上开下去?”
赵全家的也知道这状况,韩家绣坊一直跟着他们抢买卖,只是毕竟外来户,比不得世代在岐阳镇上的他们,但是一旦推了这活儿,少不得要让韩家绣坊抢到机会了。
“要不再去问问吴姑娘?她心善,且往日里要不是大娘子教她针法,如何能有今日?这会儿见咱们这般艰难,也不至于袖手旁观。”
徐大娘子一听,马上就扯出一抹冷笑来,道,“吴姑娘是个好的,但是她那婆婆就未必了,看着倒是和善,却是个嘴甜心狠之人,家里那许多人,所有活计却都是叫吴姑娘一个人做,还当着旁人的面说把吴姑娘当做亲生的一般,谁家把亲生的女儿当做奴婢一般使唤的?”
赵全家的听着话就明白了,这徐大娘子是去过了,道,“大娘子,你可是去问过了?”
提起这件事,徐大娘子气不打一处来,道“去过了,前日我去问的时候,只说什么家里大郎高中,以后再也不用做这等伺候人的活儿。”
“呸!当真是过河拆桥的!这会儿嫌弃起这银子烫手了,往日里要不是用我们绣坊的工钱补贴家里,她门家里怕是连口饭都吃不上了。”赵全家的听得气的也不轻,忍不住破口大骂了几句,随即又道,“大娘子,那吴姑娘也是这般说?”
“倒是没见上。”徐大娘子叹气,苏家出了宫身,这以后算是发达了,就算如何生气也只能忍着了。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赵全家的还是劝道,“这会儿状况非比寻常,还是叫吴姑娘帮一帮才是,大娘子切莫意气用事,到底伤了自己的身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正在这时候徐大娘子的侄女鬟荷花跑来说道,“吴姑娘来了。”
徐大娘子正是有些奇怪,吴娇娘忙碌,鲜少会上门来,赵全家的却道,“正要找她去,却是自己来了,想来也是老天爷要帮大娘子。”说着就露出笑容来。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出了门去,徐家绣坊在祁阳县已经传承了十几代,这绣坊还是以前的老宅子,颇为宽敞体面,就是这些年来家里人口凋零,大不如前,许久没有修缮,瞧着有些破旧。
徐大娘子到了会客的厅堂就看到吴娇娘怀里搂着个包袱站着,她一时诧异,赵全家的也看了过来,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显然都有些疑惑。
荷花和吴娇娘也是熟稔的关系,利落的上了茶点,道,“这是膳房中午刚蒸出来的红糖蒸糕,我瞧着不错,就给姑娘端了一碟。”
赵全家的有事求着吴娇娘,这脸上的笑容就格外的温柔,道,“荷花,怎么平时不见你对我这么好?果然俗话说得好,一技在手行天下,吴姑娘的绣活儿好,自然让旁人敬着。”
这话说得,顿时让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一时气氛融洽,赵全家的看了眼徐大娘子,见她不做声,知道这是等着她说话,道,“吴姑娘,你这是……”说着指了指她的包袱。
只有离家的人才会带着包袱,但是赵全家的也不敢多想,主要是这包袱太轻了…… 怕是自己会错意了,少不得还是要问清楚。
要是以前的吴娇娘会有些犹豫,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但是经历过生死的人,心境早就是不同了,倒也没有遮掩,大大方方的把包袱放在桌上,直戳了当的说道,“也不想瞒着您,我和苏家大郎的婚事作罢了,无处可去,就想着来投奔大娘子,混口饭吃。”后面这句话是对着徐大娘子说的。
徐大娘子虽然有些气愤苏家的嫌贫爱富,背信弃义,但苏家既然起了个心思,吴娇娘又是无亲无故的,继续待着也未必好日子过,而且她早就眼馋吴娇娘的绣活儿了,天生就是做绣娘这料子的,不然也不会特意指点她。
如今来投奔她,简直是叫她喜出望外的事情。
吴娇娘在绣坊用了午膳,徐大娘子颇为看重她,还叫人做了一碗她爱吃的粉蒸肉。
等着用完膳,说起绣活儿的事情来,吴娇娘这才知道绣坊遇到了这么难的事情,道,“大娘子待我恩重如山,我那一手绣活儿还是您教导的,就是不吃不睡,也要给您做出来。”
徐大娘子满意的点头,只觉得如今的吴娇娘似乎颇有些不同,没有了以往的羞涩,做事反而有种落落大方的坦然来,倒是叫人觉得越发靠得住了。
吴娇娘也不耽误,吃过了午膳就说要做活儿,“再过一个月就要入夏了,到时候还做不出来就不妥了。”
徐大娘子点点头,赶忙带着吴娇娘去绣坊。
吴娇娘刚入绣坊,还没喘口气,就又一头扎进了绣坊里做活儿,倒也是好事,没工夫想那些旧事,不然想起来就觉得懊恼悔恨的不行。
前世怎么能活的那么憋屈?
--
赵全家的平日里管着绣房的账目,采买针线等活计,见这衣裳迟迟没有裁剪,秦家那边却是来催了,忍不住过来问道,“大娘子,三姑娘怎么就偏偏在这个时候伤了胳膊,这可如何是好?”
“不是还有我?”徐大娘子说道。
赵全家的说道,“这可使不得,大娘子你的眼睛早就不好了,再是做活儿怕是要瞎了,要不……推了这活儿吧?”
“今日推了这活儿,明日韩家那老货就要抢了去做,到时候我们绣坊还要不要在镇上开下去?”
赵全家的也知道这状况,韩家绣坊一直跟着他们抢买卖,只是毕竟外来户,比不得世代在岐阳镇上的他们,但是一旦推了这活儿,少不得要让韩家绣坊抢到机会了。
“要不再去问问吴姑娘?她心善,且往日里要不是大娘子教她针法,如何能有今日?这会儿见咱们这般艰难,也不至于袖手旁观。”
徐大娘子一听,马上就扯出一抹冷笑来,道,“吴姑娘是个好的,但是她那婆婆就未必了,看着倒是和善,却是个嘴甜心狠之人,家里那许多人,所有活计却都是叫吴姑娘一个人做,还当着旁人的面说把吴姑娘当做亲生的一般,谁家把亲生的女儿当做奴婢一般使唤的?”
赵全家的听着话就明白了,这徐大娘子是去过了,道,“大娘子,你可是去问过了?”
提起这件事,徐大娘子气不打一处来,道“去过了,前日我去问的时候,只说什么家里大郎高中,以后再也不用做这等伺候人的活儿。”
“呸!当真是过河拆桥的!这会儿嫌弃起这银子烫手了,往日里要不是用我们绣坊的工钱补贴家里,她门家里怕是连口饭都吃不上了。”赵全家的听得气的也不轻,忍不住破口大骂了几句,随即又道,“大娘子,那吴姑娘也是这般说?”
“倒是没见上。”徐大娘子叹气,苏家出了宫身,这以后算是发达了,就算如何生气也只能忍着了。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赵全家的还是劝道,“这会儿状况非比寻常,还是叫吴姑娘帮一帮才是,大娘子切莫意气用事,到底伤了自己的身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正在这时候徐大娘子的侄女鬟荷花跑来说道,“吴姑娘来了。”
徐大娘子正是有些奇怪,吴娇娘忙碌,鲜少会上门来,赵全家的却道,“正要找她去,却是自己来了,想来也是老天爷要帮大娘子。”说着就露出笑容来。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出了门去,徐家绣坊在祁阳县已经传承了十几代,这绣坊还是以前的老宅子,颇为宽敞体面,就是这些年来家里人口凋零,大不如前,许久没有修缮,瞧着有些破旧。
徐大娘子到了会客的厅堂就看到吴娇娘怀里搂着个包袱站着,她一时诧异,赵全家的也看了过来,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显然都有些疑惑。
荷花和吴娇娘也是熟稔的关系,利落的上了茶点,道,“这是膳房中午刚蒸出来的红糖蒸糕,我瞧着不错,就给姑娘端了一碟。”
赵全家的有事求着吴娇娘,这脸上的笑容就格外的温柔,道,“荷花,怎么平时不见你对我这么好?果然俗话说得好,一技在手行天下,吴姑娘的绣活儿好,自然让旁人敬着。”
这话说得,顿时让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一时气氛融洽,赵全家的看了眼徐大娘子,见她不做声,知道这是等着她说话,道,“吴姑娘,你这是……”说着指了指她的包袱。
只有离家的人才会带着包袱,但是赵全家的也不敢多想,主要是这包袱太轻了…… 怕是自己会错意了,少不得还是要问清楚。
要是以前的吴娇娘会有些犹豫,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但是经历过生死的人,心境早就是不同了,倒也没有遮掩,大大方方的把包袱放在桌上,直戳了当的说道,“也不想瞒着您,我和苏家大郎的婚事作罢了,无处可去,就想着来投奔大娘子,混口饭吃。”后面这句话是对着徐大娘子说的。
徐大娘子虽然有些气愤苏家的嫌贫爱富,背信弃义,但苏家既然起了个心思,吴娇娘又是无亲无故的,继续待着也未必好日子过,而且她早就眼馋吴娇娘的绣活儿了,天生就是做绣娘这料子的,不然也不会特意指点她。
如今来投奔她,简直是叫她喜出望外的事情。
吴娇娘在绣坊用了午膳,徐大娘子颇为看重她,还叫人做了一碗她爱吃的粉蒸肉。
等着用完膳,说起绣活儿的事情来,吴娇娘这才知道绣坊遇到了这么难的事情,道,“大娘子待我恩重如山,我那一手绣活儿还是您教导的,就是不吃不睡,也要给您做出来。”
徐大娘子满意的点头,只觉得如今的吴娇娘似乎颇有些不同,没有了以往的羞涩,做事反而有种落落大方的坦然来,倒是叫人觉得越发靠得住了。
吴娇娘也不耽误,吃过了午膳就说要做活儿,“再过一个月就要入夏了,到时候还做不出来就不妥了。”
徐大娘子点点头,赶忙带着吴娇娘去绣坊。
吴娇娘刚入绣坊,还没喘口气,就又一头扎进了绣坊里做活儿,倒也是好事,没工夫想那些旧事,不然想起来就觉得懊恼悔恨的不行。
前世怎么能活的那么憋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