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诺尼为了帮姐姐报仇,并没有选择将此事告上宗人府,而是娶了姑姑的女儿,进行虐待。
两边的仇越结越深,诺尼的姑姑为了报复,就找了安亲王岳乐,控告嫂子和侄子在母亲病逝后没有穿孝。
岳乐在没有查证的情况下,非但圈禁了诺尼母子,还判处诺尼不孝死罪,将其革爵下狱,后来虽然被释放出来,但却只能以庶人的身份生活。
安亲王岳乐已经死了十年了,此案距今已经有二十四年,当初控告诺尼母子的县主也已经故去多年。
死无对证,宗人府内也翻找不到相关的案宗。
那就只能去找二十四年前的人证,来证明诺尼母子到底有没有穿孝。
结果,两个年纪一大把的仆妇上来为主子喊冤,发誓两位主子绝没有不孝之举,二十四年前是一场冤假错案。
一整个上午,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之下,一场闹剧终于结束了。
诺尼恢复了贝勒的身份,已故安亲王岳乐被取消原来追封的谥号,降爵为安郡王。
当阿玛的从亲王降成了郡王,从阿玛那里继承爵位的现任安亲王也就跟着被降了爵,成了安郡王。
一字之差,代表的意义可就大不同了。
不止现任安亲王变成了郡王,岳乐另外袭爵的两个儿子也都被削了爵,一个郡王,一个贝子,如今都被削成镇国公了。
胤祉就像是看了一场荒诞的喜剧,还是没看懂的那种。
这到底是皇阿玛出手砍了太子的臂膀,打了老八的脸?
还是安亲王,不,安郡王有向皇阿玛妥协的意思,所以被太子教做人?皇阿玛也就顺势削了在军中颇有权势的安亲王一脉的爵位?
胤祉一头雾水,老八这次肯定是倒霉的那个,皇阿玛稳赢不亏,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关键是太子,在此次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牵扯到太子党和安亲王府一脉,能给他答疑解惑的也就只有明珠了。
第116章 二更
诚亲王夜访纳兰府,正好纳兰明珠也准备向诚亲王汇报这一年多以来的进展。
“万岁爷对安亲王府不满已久,能忍到如今才出手,也算是给足太子面子了,当初万岁爷还未亲政时,岳乐既能以亲王的身份主持议政王大臣会议,又掌管着宗人府,还多次挂帅出征,权力太大了。”
纳兰明珠跟随万岁爷多年,知道的内情远比普通臣子多得多。
“康熙六年时,鳌拜要绞杀另一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万岁爷自是不同意的,但那时岳乐却是明确的站在了鳌拜一方,对鳌拜极力逢迎。”
“因此万岁爷亲政之后,待安亲王府一直平平,若非三藩之乱来势汹汹,万岁爷都不会让安亲王重新掌兵。”
“后来安亲王娶了索尼的孙女做继福晋,又立了继福晋所出的儿子为世子,跟太子搭上关系,这才保了安亲王一脉十几年的安稳。”
“若非如此,万岁爷早就动手收拾了。”纳兰明珠心里头跟明镜似的。
以前万岁爷为了太子能忍安亲王一脉,既是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也是想着兵不血刃的让太子拿下安亲王府的人脉。
大清在万岁爷之前什么时候立过太子,□□创立八旗制度,由议政王大臣和八旗旗主共议朝政。
在这种制度之下,自然不会有皇太子,只有等到皇帝死了以后,由八旗旗主来推举新君。
万岁爷打破了原有的制度,立了储君,为了让八旗旗主信服,也为了让满族官员认可新的制度,所以早些年万岁爷拼了命的给太子优待,太子念书时的先生,不是朝廷重臣,便是当代大儒,万岁爷也允许安亲王投靠太子。
如今非但削了安亲王一脉的爵,还用一道赐婚的旨意将现在的安郡王一脉推向八贝勒。
“万岁爷对太子的忌惮已经快要到达顶点了,若是太子党还不知道收敛,万岁爷要收拾的就不只是一个安亲王了。”
胤祉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太子被两废两立,因此现在听明珠说这些,倒并不惊讶。
皇阿玛当初立太子的时候,正值大清风雨飘摇之际,吴三桂反叛,多个省份动乱,京师一度无兵可调。
立太子既可以稳定当时的人心,也可以加强皇权。
但当太子变成另一个权力中心,反而减弱了皇权的时候,皇阿玛要对着太子出手,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手段这样粗糙,难免让人诟病。
死了十年的岳乐,被以这样草率滑稽的方式问罪,其戏剧程度不亚于当初鳌拜被一群练习摔跤的侍卫所擒,就此落幕。
手段之粗糙,让胤祉这个旁观者瞧了都觉得难以置信,不过这么粗糙的手段,这样处处都是毛病的一件案子,今日朝堂上也无人敢说一句话,可见皇阿玛对朝堂的掌控力度。
都这样了,皇阿玛居然还能不放心太子,妥妥的疑心病。
纳兰明珠在诚亲王离京的一年多里,总共办了三件事。
第一,让戴梓一家从盛京假死脱身,如今戴梓就养在京郊的庄子上,等着诚亲王安排。
第二,调查太子党的隐藏势力,直郡王临走前告知他兵部左侍郎极有可能是太子的人,因此他就干脆仔细查了查,看看太子党在京城究竟掌控了多少官员。
第三,与远在浙江绍兴府的一位故人达成共识。
--
两边的仇越结越深,诺尼的姑姑为了报复,就找了安亲王岳乐,控告嫂子和侄子在母亲病逝后没有穿孝。
岳乐在没有查证的情况下,非但圈禁了诺尼母子,还判处诺尼不孝死罪,将其革爵下狱,后来虽然被释放出来,但却只能以庶人的身份生活。
安亲王岳乐已经死了十年了,此案距今已经有二十四年,当初控告诺尼母子的县主也已经故去多年。
死无对证,宗人府内也翻找不到相关的案宗。
那就只能去找二十四年前的人证,来证明诺尼母子到底有没有穿孝。
结果,两个年纪一大把的仆妇上来为主子喊冤,发誓两位主子绝没有不孝之举,二十四年前是一场冤假错案。
一整个上午,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之下,一场闹剧终于结束了。
诺尼恢复了贝勒的身份,已故安亲王岳乐被取消原来追封的谥号,降爵为安郡王。
当阿玛的从亲王降成了郡王,从阿玛那里继承爵位的现任安亲王也就跟着被降了爵,成了安郡王。
一字之差,代表的意义可就大不同了。
不止现任安亲王变成了郡王,岳乐另外袭爵的两个儿子也都被削了爵,一个郡王,一个贝子,如今都被削成镇国公了。
胤祉就像是看了一场荒诞的喜剧,还是没看懂的那种。
这到底是皇阿玛出手砍了太子的臂膀,打了老八的脸?
还是安亲王,不,安郡王有向皇阿玛妥协的意思,所以被太子教做人?皇阿玛也就顺势削了在军中颇有权势的安亲王一脉的爵位?
胤祉一头雾水,老八这次肯定是倒霉的那个,皇阿玛稳赢不亏,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关键是太子,在此次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牵扯到太子党和安亲王府一脉,能给他答疑解惑的也就只有明珠了。
第116章 二更
诚亲王夜访纳兰府,正好纳兰明珠也准备向诚亲王汇报这一年多以来的进展。
“万岁爷对安亲王府不满已久,能忍到如今才出手,也算是给足太子面子了,当初万岁爷还未亲政时,岳乐既能以亲王的身份主持议政王大臣会议,又掌管着宗人府,还多次挂帅出征,权力太大了。”
纳兰明珠跟随万岁爷多年,知道的内情远比普通臣子多得多。
“康熙六年时,鳌拜要绞杀另一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万岁爷自是不同意的,但那时岳乐却是明确的站在了鳌拜一方,对鳌拜极力逢迎。”
“因此万岁爷亲政之后,待安亲王府一直平平,若非三藩之乱来势汹汹,万岁爷都不会让安亲王重新掌兵。”
“后来安亲王娶了索尼的孙女做继福晋,又立了继福晋所出的儿子为世子,跟太子搭上关系,这才保了安亲王一脉十几年的安稳。”
“若非如此,万岁爷早就动手收拾了。”纳兰明珠心里头跟明镜似的。
以前万岁爷为了太子能忍安亲王一脉,既是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也是想着兵不血刃的让太子拿下安亲王府的人脉。
大清在万岁爷之前什么时候立过太子,□□创立八旗制度,由议政王大臣和八旗旗主共议朝政。
在这种制度之下,自然不会有皇太子,只有等到皇帝死了以后,由八旗旗主来推举新君。
万岁爷打破了原有的制度,立了储君,为了让八旗旗主信服,也为了让满族官员认可新的制度,所以早些年万岁爷拼了命的给太子优待,太子念书时的先生,不是朝廷重臣,便是当代大儒,万岁爷也允许安亲王投靠太子。
如今非但削了安亲王一脉的爵,还用一道赐婚的旨意将现在的安郡王一脉推向八贝勒。
“万岁爷对太子的忌惮已经快要到达顶点了,若是太子党还不知道收敛,万岁爷要收拾的就不只是一个安亲王了。”
胤祉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太子被两废两立,因此现在听明珠说这些,倒并不惊讶。
皇阿玛当初立太子的时候,正值大清风雨飘摇之际,吴三桂反叛,多个省份动乱,京师一度无兵可调。
立太子既可以稳定当时的人心,也可以加强皇权。
但当太子变成另一个权力中心,反而减弱了皇权的时候,皇阿玛要对着太子出手,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手段这样粗糙,难免让人诟病。
死了十年的岳乐,被以这样草率滑稽的方式问罪,其戏剧程度不亚于当初鳌拜被一群练习摔跤的侍卫所擒,就此落幕。
手段之粗糙,让胤祉这个旁观者瞧了都觉得难以置信,不过这么粗糙的手段,这样处处都是毛病的一件案子,今日朝堂上也无人敢说一句话,可见皇阿玛对朝堂的掌控力度。
都这样了,皇阿玛居然还能不放心太子,妥妥的疑心病。
纳兰明珠在诚亲王离京的一年多里,总共办了三件事。
第一,让戴梓一家从盛京假死脱身,如今戴梓就养在京郊的庄子上,等着诚亲王安排。
第二,调查太子党的隐藏势力,直郡王临走前告知他兵部左侍郎极有可能是太子的人,因此他就干脆仔细查了查,看看太子党在京城究竟掌控了多少官员。
第三,与远在浙江绍兴府的一位故人达成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