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140)
宋幼湘点头,棠棠吉人自有天相,肯定会的。
接下来的几天,宋幼湘他们这些大队干部,基本都被编到防汛巡逻队中,二十四小时两班倒地守在河堤上。
除了厂里有要紧的事要处理,宋幼湘人基本都在河堤上。
公社那边高书记也是连轴转,不是在河堤上巡查,就是在山上监督工程。
不请专业的地质人员来不知道,查了才知道,宋幼湘说可能会发生山体滑坡的事不是危言耸听,是真的有可能。
现在还没有发生,但可以提前预防起来。
植树造林是肯定要的,挂网修筑巩固也是必要的手段,虽然赶紧上汛期,高书记也没有把工程推迟。
修山防护要花的钱很多,远超公社的预算。
好在山头不是白争取,钱也不是白花的,本来高书记打算听宋幼湘的,搞果园。
这次五星大队的出产被统购,给了高书记很大的信心。
结果技术人员在实地研究过后后,发现山上有大片的野生金银花,这边的土质适合金银花生长,长势喜人,建议公社在这片山头上种植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种中药材,国内研究种植金银花已经十分成熟,技术人员不光建议种,还给了许多专业的资料。
辟如金银花可套种的药材的植物就有很多,光是生长的不同时期,就能套种不同的药材植物。
像是生地、黄芪、甘草、半夏这类喜阴的植物都是可以的,花生、绿豆这样的农作物也没有问题。
像金银花这类药材的生长期比果园种植的周期要短,能够更快地看到经济效益,十分适合公社现在的情况。
你有空没空?高书记早上去河堤看水位,正好遇上跟赵主任换班,准备回去的宋幼湘。
宋幼湘守了一夜,这会哈欠连天,只想回去好好休息。
猛地听到高书记这样问,宋幼湘瞬间变得警惕,您有事直说,有空我立马帮您办,没空总能抽出时间办的嘛。
不说什么事,她怎么好决定自己到底有没有空。
你跟着王臹怎么也不学一点好!高书记横了一眼宋幼湘,等会要是有空,跟我去一趟县里,现在公社抽不出人去学习,你跟小于一起去学一下。
宋幼湘一听要去上课就有点头大,但又不好拒绝高书记,看看高书记那个黑眼圈,这几天估计都没怎么休息。
早建议您培养储备干部了,您和常主任也不听。宋幼湘嘟嘟囔囔,等高书记渐渐要板起脸来,我去,现在去还是马上去?
高书记扫了她一眼,你进棚里歇会,我晚点过来喊你。
守堤是二十四小时的,白天黑夜地巡逻,堤上搭了棚子,里头摆了凉席可以休息。
然而值班的时候,但凡有点责任心的人都不敢睡死,时不时要起身去看情况,生怕有管涌或者决口的出现。
上辈子这边是没有发生洪灾的,但宋幼湘并不敢拿上辈子的经验来判断这辈子,意外的情况,谁也料想不到不是。
人的命运都会被改变,因为人的某一个疏忽,自然灾害方面,未必就不会出现疏漏。
高书记脸上黑眼圈重,眼袋大得掉到下巴上,宋幼湘也没精神到哪里去,她还是个年轻人呢。
到底还是心疼她年纪小,高书记叫宋幼湘先睡一会。
说起来,宋幼湘在几位领导面前能自在轻松,十足的小辈姿态,真不是她做出点成绩就飘了,就是几位领导纵容的。
说睡一会真就是一会儿,不到八点,宋幼湘就被喊了起来,但睡了这一会,精神至少是恢复了八成。
和去另一边看情况的于国安汇合后,一行三人直接去了县城,一起去听技术员讲课,去阅览室抄资料。
当然,抄资料的是宋幼湘和于国安,高书记有别的事要去忙。
抄到中午,宋幼湘抄得头晕眼花,胳膊酸疼,再看一边还认认真真抄写,一个字不乱的于国安,宋幼湘真心服气。
要不于国安能给高书记当秘书呢。
宋幼湘不是爱叫苦叫累的性格,但一连抄两个小时不停,还要时时注意不要抄错,对脑力和体力都是巨大的耗费。
走,先去吃饭。于国安放下笔,招呼宋幼湘去吃饭,等汛期一过,公社就要开班给社员讲课,时间很紧,没有办法。
本来高书记是想请技术员下乡的,但县里技术好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个人,不可能专门派去牛头山公社。
那些随便派下去镀金的,高书记根本就不要,他们能说的专业知识,还没有高书记和于国安这样,跟着老技术员在山上跑了几天的人多呢。
没办法,只能他们自己来学。
一谈到正事,宋幼湘立马就严肃起来,公社开班,是针对山下那片的社员,还是整个公社的社员?
牛头山公社有个别大队完全是在山里,能够耕种的地非常少,像是这种班,主要还是照顾他们。
但五星大队也有山啊,没开垦的荒地也有不少呢。
于国安一听就知道宋幼湘是什么打算,暂时是山下那片,放心,我帮你盯着,一有消息立马通知你。
就算不通知,这种事高书记也会提前想着五星大队。
五星大队这一年做出来的成绩,大家伙都看在眼里,他们凭自己的本事抢资源,谁也没法指责什么。
而且五星大队也没有吃独食,干菜这一场她们让给公社的,不光是他们钻研出来的,更精良的制作流程和比例控制,还有订单。
公社办干菜坊,肯定不是只照顾公社街道的社员,是面向整个公社的,是给所有大队创收。
就这一点,别的大队就得记五星大队的情。
徐家坪大队的缝纫组被并到公社后,其实蹦达了一阵,忍着心疼夸自己大队思想进步,贬五星大队没觉悟的事没少干。
现在五星大队来这一出,徐家坪大队瞬间就哑火了。
还能说什么呢?他们贡献的只是几台缝纫机而已,他们大队在缝纫社占着股,工位还给他们大队的社员保留着呢,只不过换个地方上班而已。
宋幼湘开始是不知道这事,要是她知道徐家坪大队还占了股,没什么太大的损失,她肯定不会虚徐家坪大队的干部。
谢了,大哥。宋幼湘跟于国安道谢。
公事上,宋幼湘都是称呼于国安作于秘书的,私下里,她喊哥喊得很顺。
以前宋幼湘以为,当哥哥的都是宋有良那个样子的,自私自利,横行霸道,自己做错了事,却从来不许别人提。
看到于国安和于秀秀相处,宋幼湘才知道,兄妹之间或许有纷争有矛盾,但中间都是有爱的。
宋有良那样的哥哥有很多,于国安这样的哥哥也不少。
于国安笑,跟自家大哥说什么谢,下午你早点回去休息,剩下的不多,我自己就能抄完。
午饭在国营饭店吃的,虽然宋幼湘平时在家尽量都给自己做好吃的,但在外头还是很朴素的,从来不会嫌弃食堂的饭菜不好吃。
不过跟她相处久了,大家都乐意领她吃好一些,看着她脸上的满足,自己跟着也会觉得高兴。
高书记就很喜欢跟宋幼湘一起吃饭,特别让人有食欲,今天高书记是有别的事要忙,走的时候,还特意交待了于国安,让他领宋幼湘去国营饭店吃好一点。
吃过饭,宋幼湘没有一走了之,帮着于国安把剩下的抄完,整理好资料,才往门市部那边去。
在门市部处理了一些工作,宋幼湘才准备回去。
去医院对面的汽车站等车的时候,宋幼湘看到戴阿姨站在路边哭。
戴阿姨怎么在这里?
宋幼湘疑惑了一瞬,正要过去,就见到高书记从医院出来,四下张望了一遍,左右找了找,又突然驻足往戴阿姨那边走过去。
高书记?
小戴,你别着急,我问过医生了,你女儿的情况,做个手术就能好。高书记从兜里掏出手帕,递过去。
高书记是到医院取胃药的,比宋幼湘早了十几分钟左右,当时就看到戴春兰在哭,那天在山上看见过她,高书记就记住了人。
想着王臹姻缘难得,高书记出于关心下属的责任,主动上前过问情况。
一问才知道,戴春兰的女儿因为肠胃炎入院,查出了营养不良不说,还查出来了别的病,需要做手术。
戴春兰压力太大,才一个人躲在外头哭。
她本来在医院大楼里哭,被高书记撞见,又换到外头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偷偷抹眼泪,没想到还是被高书记找到了。
谢谢您,我没事儿。戴春兰没有伸手接,反而退后了半步。
说完,戴春兰也没跟高书记多说,抹干眼睛就往医院里头跑。
高书记,?
宋幼湘看了全程,本来想当做没看见,默默地去坐车,甭管前因后果是什么,这场面也有点儿尴尬不是。
结果高书记扭头看到她,立马喊住她追过来。
这事你跟王臹说一说,叫他多关心关心。高书记把情况跟宋幼湘讲了讲,末了还叹了口气,孩子挺可怜的。
宋幼湘没想到是这情况,立马点头。
这事确实要跟王臹说一下,看臹叔的情况,对戴阿姨母女还是关心的,至于说了以后他怎么做,她就没法替他决定了。
回到大队宋幼湘回家补了个觉,赶在王臹去河堤上之前找到他,把高书记让转达的事说了一遍。
行,我明天去医院看看。王臹眉头一下拧了起来。
王臹第二天交过班后,立马就去了医院,病房里,孩子瘦瘦小小地躺在那里,戴春兰坐在医院走廊外头发呆。
作者有话说:
一看就是下班太晚,写得太急,没来得急分章~晚安啦大家~
第二百九十五章 钱算我借你的
炎炎夏日,只有医院显得格外清静,王臹看着坐在那里的戴春兰,好像看到了多年前蹲在田埂上沉默的她。
王臹坐了过去,戴春兰听到动静回过神来,缓缓扭头看了他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孩子是什么病?王臹看了眼戴春兰的侧脸,先前没注意,现在再看,她头发里已经有了斑驳的白发。
戴春兰捂住脸,先天性心脏病,跟她早逝的小姑是一个病。
医生说可能是遗传,戴春兰不懂什么遗传,医生说了她也不明白,孩子爸和她都没有病啊,为什么孩子会得病。
直到她去婆家问了才知道,孩子小姑就是喊心口疼突然没的。
说着话,戴春兰的眼泪从指缝里流出来,一滴滴落到脚边上。
王臹手抬起来,又放下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直管跟我说。
钱的话他手上还有,也不知道缺口有多大,但能帮他肯定是要帮的。
戴春兰眼睛发热,她摇了摇头,谢谢你,但是不用了,孩子第一次手术的费用,我已经跟她大姨借了。
医院这边也帮了忙,说是有个基金是针对宝妮这种情况,医生已经跟上面提出了申请。
可有第一次手术,以后还有第二次手术,医生也说不准,到底需要几次手术才能够治愈。
借的钱是要还的,戴春兰不知道自己还不还得上,她没学历没技术,靠什么还,第二次手术的钱要到哪里去找,她完全没有头绪。
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明明孩子以前都好好的啊,她是不常跑跳,可那是吃不饱穿不暖,不是因为孩子身体不好。
戴春兰很自责,她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才会害孩子得病。
你走吧,别往这儿来了。戴春兰心里其实很想找个人帮着出主意,可是她有什么脸拖着王臹呢?
戴春兰的态度变得很冷漠,她没跟王臹说几句,就独自回了病房,陪在女儿身边。
王臹没有跟进去,他去问了医生的情况后,心情沉重在回到大队。
回去后他给大舅子那边写了封信,表示暂时没有太多钱往那边邮过去,然后就拿着钱又回到了县里。
孩子进行手术后,还得补充足够的营养,仅仅只是手术是不够的,甚至戴宝妮现在的身体情况,都没法进行手术,必须补充营养,把身体养好一点才行。
王臹走后不久的病房里。
妈妈,是王叔叔来了吗?病床上,戴宝妮缩在被子里,满眼期待地看着戴春兰。
戴春兰摇头,没有,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自从那天王臹去家里把孩子背出来送到医院后,这孩子心里就总惦记着这个王叔叔,时不时要问起他来。
戴宝妮心里有些失望,不知道她妈妈为什么要骗她,她明明听到了王叔叔的声音的。
那好吧,王叔叔来了,妈妈一定要告诉我。戴宝妮认真地道。
从小到大,戴宝妮从来没见她爸爸和奶奶冲她笑过,她爸爸经常会背她的堂弟,但从来没有背过她。
后来回了姥姥家,舅舅舅妈也不喜欢她,只有王叔叔,会问他难受不难受,会背她。
他的背那么宽,跟她想象中爸爸的背是一样的。
戴春兰心里很难过,但还是摇了摇头,宝妮是听到王家太叔婆的话了是不是?太叔婆是替妈妈跟王叔叔做媒了,但是妈妈跟王叔叔没有缘分,走不到一起的。
被婆家休回来后,戴春兰没想过再找,原本就想着带着女儿好好过日子,但王家太叔婆想替他们牵线,戴春兰心里还是有一丝希冀的。
并不是因为少时的感情难忘,都多少年的事了,再多感情,也早被生活和时光磨没了。
她同意是因为她知道,王臹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如果成了,以后肯定会对她和宝妮好,对宝妮视如己出。
第一次见面,王臹就拒绝了她,戴春兰知道,他心里过不去前面妻儿的坎,所以她主动争取了一把,就被大队干部遇到的那一回。
后来王臹跟她说清楚,她就没有再找过王臹了。
到了现在,就算王臹想要照顾她们母女,她也不可能再赖上他。
妈妈,没关系,我有妈妈就好了。戴宝妮眼里的失望是那么明显,但她还是伸出被针扎青的小手,握住了戴春兰的手。
戴春兰差点要哭出来,她太没用了,是她没有照顾好女儿,反倒是不到十岁女儿懂事极了,处处照顾着她。
高书记站在病房外头,都不知道应不应该往里走,知道孩子生病,他今天是特意过来探望孩子的,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他最终还是没有进去,而是把水果和罐头交给了护士,拜托对方转交一下。
宋幼湘也很快知道了戴宝妮的事,心脏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花费大难治的大病,不说现在,就是后世,想要治好,也得花费天文数字。
所幸戴宝妮不是那种很严重的心脏病,不需要到换心的程度,手术几次或许可以痊愈。
臹叔,你什么时候再去,您帮我拿点钱吧。宋幼湘挺心疼孩子的,但她跟戴春兰也不熟,贸然拿钱,对方怕是不会收。
王臹点了点头,他的钱拿过去,戴春兰根本就不收,后来还是他折中,说让她写欠条计上利息,她才同意收下。
钱算我借你的。王臹当然也不会白白拿宋幼湘的钱。
宋幼湘懒得跟他争,想了想,这样你掏一点我掏一点到底不是办法,最好是把戴春兰工作问题解决,有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母女俩个的生活才更稳定。
厂里现在要安排,倒是可以安排搞卫生和在食堂帮工的阿姨,就是工资不会怎么高。
主要是别的岗位都有学历要求,为了督促大家上进努力学习,宋幼湘把招工要求定得有些虚高,厂里现在基本都是高中学历的知青和公社知识青年。
恋耽美
接下来的几天,宋幼湘他们这些大队干部,基本都被编到防汛巡逻队中,二十四小时两班倒地守在河堤上。
除了厂里有要紧的事要处理,宋幼湘人基本都在河堤上。
公社那边高书记也是连轴转,不是在河堤上巡查,就是在山上监督工程。
不请专业的地质人员来不知道,查了才知道,宋幼湘说可能会发生山体滑坡的事不是危言耸听,是真的有可能。
现在还没有发生,但可以提前预防起来。
植树造林是肯定要的,挂网修筑巩固也是必要的手段,虽然赶紧上汛期,高书记也没有把工程推迟。
修山防护要花的钱很多,远超公社的预算。
好在山头不是白争取,钱也不是白花的,本来高书记打算听宋幼湘的,搞果园。
这次五星大队的出产被统购,给了高书记很大的信心。
结果技术人员在实地研究过后后,发现山上有大片的野生金银花,这边的土质适合金银花生长,长势喜人,建议公社在这片山头上种植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种中药材,国内研究种植金银花已经十分成熟,技术人员不光建议种,还给了许多专业的资料。
辟如金银花可套种的药材的植物就有很多,光是生长的不同时期,就能套种不同的药材植物。
像是生地、黄芪、甘草、半夏这类喜阴的植物都是可以的,花生、绿豆这样的农作物也没有问题。
像金银花这类药材的生长期比果园种植的周期要短,能够更快地看到经济效益,十分适合公社现在的情况。
你有空没空?高书记早上去河堤看水位,正好遇上跟赵主任换班,准备回去的宋幼湘。
宋幼湘守了一夜,这会哈欠连天,只想回去好好休息。
猛地听到高书记这样问,宋幼湘瞬间变得警惕,您有事直说,有空我立马帮您办,没空总能抽出时间办的嘛。
不说什么事,她怎么好决定自己到底有没有空。
你跟着王臹怎么也不学一点好!高书记横了一眼宋幼湘,等会要是有空,跟我去一趟县里,现在公社抽不出人去学习,你跟小于一起去学一下。
宋幼湘一听要去上课就有点头大,但又不好拒绝高书记,看看高书记那个黑眼圈,这几天估计都没怎么休息。
早建议您培养储备干部了,您和常主任也不听。宋幼湘嘟嘟囔囔,等高书记渐渐要板起脸来,我去,现在去还是马上去?
高书记扫了她一眼,你进棚里歇会,我晚点过来喊你。
守堤是二十四小时的,白天黑夜地巡逻,堤上搭了棚子,里头摆了凉席可以休息。
然而值班的时候,但凡有点责任心的人都不敢睡死,时不时要起身去看情况,生怕有管涌或者决口的出现。
上辈子这边是没有发生洪灾的,但宋幼湘并不敢拿上辈子的经验来判断这辈子,意外的情况,谁也料想不到不是。
人的命运都会被改变,因为人的某一个疏忽,自然灾害方面,未必就不会出现疏漏。
高书记脸上黑眼圈重,眼袋大得掉到下巴上,宋幼湘也没精神到哪里去,她还是个年轻人呢。
到底还是心疼她年纪小,高书记叫宋幼湘先睡一会。
说起来,宋幼湘在几位领导面前能自在轻松,十足的小辈姿态,真不是她做出点成绩就飘了,就是几位领导纵容的。
说睡一会真就是一会儿,不到八点,宋幼湘就被喊了起来,但睡了这一会,精神至少是恢复了八成。
和去另一边看情况的于国安汇合后,一行三人直接去了县城,一起去听技术员讲课,去阅览室抄资料。
当然,抄资料的是宋幼湘和于国安,高书记有别的事要去忙。
抄到中午,宋幼湘抄得头晕眼花,胳膊酸疼,再看一边还认认真真抄写,一个字不乱的于国安,宋幼湘真心服气。
要不于国安能给高书记当秘书呢。
宋幼湘不是爱叫苦叫累的性格,但一连抄两个小时不停,还要时时注意不要抄错,对脑力和体力都是巨大的耗费。
走,先去吃饭。于国安放下笔,招呼宋幼湘去吃饭,等汛期一过,公社就要开班给社员讲课,时间很紧,没有办法。
本来高书记是想请技术员下乡的,但县里技术好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个人,不可能专门派去牛头山公社。
那些随便派下去镀金的,高书记根本就不要,他们能说的专业知识,还没有高书记和于国安这样,跟着老技术员在山上跑了几天的人多呢。
没办法,只能他们自己来学。
一谈到正事,宋幼湘立马就严肃起来,公社开班,是针对山下那片的社员,还是整个公社的社员?
牛头山公社有个别大队完全是在山里,能够耕种的地非常少,像是这种班,主要还是照顾他们。
但五星大队也有山啊,没开垦的荒地也有不少呢。
于国安一听就知道宋幼湘是什么打算,暂时是山下那片,放心,我帮你盯着,一有消息立马通知你。
就算不通知,这种事高书记也会提前想着五星大队。
五星大队这一年做出来的成绩,大家伙都看在眼里,他们凭自己的本事抢资源,谁也没法指责什么。
而且五星大队也没有吃独食,干菜这一场她们让给公社的,不光是他们钻研出来的,更精良的制作流程和比例控制,还有订单。
公社办干菜坊,肯定不是只照顾公社街道的社员,是面向整个公社的,是给所有大队创收。
就这一点,别的大队就得记五星大队的情。
徐家坪大队的缝纫组被并到公社后,其实蹦达了一阵,忍着心疼夸自己大队思想进步,贬五星大队没觉悟的事没少干。
现在五星大队来这一出,徐家坪大队瞬间就哑火了。
还能说什么呢?他们贡献的只是几台缝纫机而已,他们大队在缝纫社占着股,工位还给他们大队的社员保留着呢,只不过换个地方上班而已。
宋幼湘开始是不知道这事,要是她知道徐家坪大队还占了股,没什么太大的损失,她肯定不会虚徐家坪大队的干部。
谢了,大哥。宋幼湘跟于国安道谢。
公事上,宋幼湘都是称呼于国安作于秘书的,私下里,她喊哥喊得很顺。
以前宋幼湘以为,当哥哥的都是宋有良那个样子的,自私自利,横行霸道,自己做错了事,却从来不许别人提。
看到于国安和于秀秀相处,宋幼湘才知道,兄妹之间或许有纷争有矛盾,但中间都是有爱的。
宋有良那样的哥哥有很多,于国安这样的哥哥也不少。
于国安笑,跟自家大哥说什么谢,下午你早点回去休息,剩下的不多,我自己就能抄完。
午饭在国营饭店吃的,虽然宋幼湘平时在家尽量都给自己做好吃的,但在外头还是很朴素的,从来不会嫌弃食堂的饭菜不好吃。
不过跟她相处久了,大家都乐意领她吃好一些,看着她脸上的满足,自己跟着也会觉得高兴。
高书记就很喜欢跟宋幼湘一起吃饭,特别让人有食欲,今天高书记是有别的事要忙,走的时候,还特意交待了于国安,让他领宋幼湘去国营饭店吃好一点。
吃过饭,宋幼湘没有一走了之,帮着于国安把剩下的抄完,整理好资料,才往门市部那边去。
在门市部处理了一些工作,宋幼湘才准备回去。
去医院对面的汽车站等车的时候,宋幼湘看到戴阿姨站在路边哭。
戴阿姨怎么在这里?
宋幼湘疑惑了一瞬,正要过去,就见到高书记从医院出来,四下张望了一遍,左右找了找,又突然驻足往戴阿姨那边走过去。
高书记?
小戴,你别着急,我问过医生了,你女儿的情况,做个手术就能好。高书记从兜里掏出手帕,递过去。
高书记是到医院取胃药的,比宋幼湘早了十几分钟左右,当时就看到戴春兰在哭,那天在山上看见过她,高书记就记住了人。
想着王臹姻缘难得,高书记出于关心下属的责任,主动上前过问情况。
一问才知道,戴春兰的女儿因为肠胃炎入院,查出了营养不良不说,还查出来了别的病,需要做手术。
戴春兰压力太大,才一个人躲在外头哭。
她本来在医院大楼里哭,被高书记撞见,又换到外头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偷偷抹眼泪,没想到还是被高书记找到了。
谢谢您,我没事儿。戴春兰没有伸手接,反而退后了半步。
说完,戴春兰也没跟高书记多说,抹干眼睛就往医院里头跑。
高书记,?
宋幼湘看了全程,本来想当做没看见,默默地去坐车,甭管前因后果是什么,这场面也有点儿尴尬不是。
结果高书记扭头看到她,立马喊住她追过来。
这事你跟王臹说一说,叫他多关心关心。高书记把情况跟宋幼湘讲了讲,末了还叹了口气,孩子挺可怜的。
宋幼湘没想到是这情况,立马点头。
这事确实要跟王臹说一下,看臹叔的情况,对戴阿姨母女还是关心的,至于说了以后他怎么做,她就没法替他决定了。
回到大队宋幼湘回家补了个觉,赶在王臹去河堤上之前找到他,把高书记让转达的事说了一遍。
行,我明天去医院看看。王臹眉头一下拧了起来。
王臹第二天交过班后,立马就去了医院,病房里,孩子瘦瘦小小地躺在那里,戴春兰坐在医院走廊外头发呆。
作者有话说:
一看就是下班太晚,写得太急,没来得急分章~晚安啦大家~
第二百九十五章 钱算我借你的
炎炎夏日,只有医院显得格外清静,王臹看着坐在那里的戴春兰,好像看到了多年前蹲在田埂上沉默的她。
王臹坐了过去,戴春兰听到动静回过神来,缓缓扭头看了他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孩子是什么病?王臹看了眼戴春兰的侧脸,先前没注意,现在再看,她头发里已经有了斑驳的白发。
戴春兰捂住脸,先天性心脏病,跟她早逝的小姑是一个病。
医生说可能是遗传,戴春兰不懂什么遗传,医生说了她也不明白,孩子爸和她都没有病啊,为什么孩子会得病。
直到她去婆家问了才知道,孩子小姑就是喊心口疼突然没的。
说着话,戴春兰的眼泪从指缝里流出来,一滴滴落到脚边上。
王臹手抬起来,又放下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直管跟我说。
钱的话他手上还有,也不知道缺口有多大,但能帮他肯定是要帮的。
戴春兰眼睛发热,她摇了摇头,谢谢你,但是不用了,孩子第一次手术的费用,我已经跟她大姨借了。
医院这边也帮了忙,说是有个基金是针对宝妮这种情况,医生已经跟上面提出了申请。
可有第一次手术,以后还有第二次手术,医生也说不准,到底需要几次手术才能够治愈。
借的钱是要还的,戴春兰不知道自己还不还得上,她没学历没技术,靠什么还,第二次手术的钱要到哪里去找,她完全没有头绪。
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明明孩子以前都好好的啊,她是不常跑跳,可那是吃不饱穿不暖,不是因为孩子身体不好。
戴春兰很自责,她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才会害孩子得病。
你走吧,别往这儿来了。戴春兰心里其实很想找个人帮着出主意,可是她有什么脸拖着王臹呢?
戴春兰的态度变得很冷漠,她没跟王臹说几句,就独自回了病房,陪在女儿身边。
王臹没有跟进去,他去问了医生的情况后,心情沉重在回到大队。
回去后他给大舅子那边写了封信,表示暂时没有太多钱往那边邮过去,然后就拿着钱又回到了县里。
孩子进行手术后,还得补充足够的营养,仅仅只是手术是不够的,甚至戴宝妮现在的身体情况,都没法进行手术,必须补充营养,把身体养好一点才行。
王臹走后不久的病房里。
妈妈,是王叔叔来了吗?病床上,戴宝妮缩在被子里,满眼期待地看着戴春兰。
戴春兰摇头,没有,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自从那天王臹去家里把孩子背出来送到医院后,这孩子心里就总惦记着这个王叔叔,时不时要问起他来。
戴宝妮心里有些失望,不知道她妈妈为什么要骗她,她明明听到了王叔叔的声音的。
那好吧,王叔叔来了,妈妈一定要告诉我。戴宝妮认真地道。
从小到大,戴宝妮从来没见她爸爸和奶奶冲她笑过,她爸爸经常会背她的堂弟,但从来没有背过她。
后来回了姥姥家,舅舅舅妈也不喜欢她,只有王叔叔,会问他难受不难受,会背她。
他的背那么宽,跟她想象中爸爸的背是一样的。
戴春兰心里很难过,但还是摇了摇头,宝妮是听到王家太叔婆的话了是不是?太叔婆是替妈妈跟王叔叔做媒了,但是妈妈跟王叔叔没有缘分,走不到一起的。
被婆家休回来后,戴春兰没想过再找,原本就想着带着女儿好好过日子,但王家太叔婆想替他们牵线,戴春兰心里还是有一丝希冀的。
并不是因为少时的感情难忘,都多少年的事了,再多感情,也早被生活和时光磨没了。
她同意是因为她知道,王臹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如果成了,以后肯定会对她和宝妮好,对宝妮视如己出。
第一次见面,王臹就拒绝了她,戴春兰知道,他心里过不去前面妻儿的坎,所以她主动争取了一把,就被大队干部遇到的那一回。
后来王臹跟她说清楚,她就没有再找过王臹了。
到了现在,就算王臹想要照顾她们母女,她也不可能再赖上他。
妈妈,没关系,我有妈妈就好了。戴宝妮眼里的失望是那么明显,但她还是伸出被针扎青的小手,握住了戴春兰的手。
戴春兰差点要哭出来,她太没用了,是她没有照顾好女儿,反倒是不到十岁女儿懂事极了,处处照顾着她。
高书记站在病房外头,都不知道应不应该往里走,知道孩子生病,他今天是特意过来探望孩子的,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他最终还是没有进去,而是把水果和罐头交给了护士,拜托对方转交一下。
宋幼湘也很快知道了戴宝妮的事,心脏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花费大难治的大病,不说现在,就是后世,想要治好,也得花费天文数字。
所幸戴宝妮不是那种很严重的心脏病,不需要到换心的程度,手术几次或许可以痊愈。
臹叔,你什么时候再去,您帮我拿点钱吧。宋幼湘挺心疼孩子的,但她跟戴春兰也不熟,贸然拿钱,对方怕是不会收。
王臹点了点头,他的钱拿过去,戴春兰根本就不收,后来还是他折中,说让她写欠条计上利息,她才同意收下。
钱算我借你的。王臹当然也不会白白拿宋幼湘的钱。
宋幼湘懒得跟他争,想了想,这样你掏一点我掏一点到底不是办法,最好是把戴春兰工作问题解决,有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母女俩个的生活才更稳定。
厂里现在要安排,倒是可以安排搞卫生和在食堂帮工的阿姨,就是工资不会怎么高。
主要是别的岗位都有学历要求,为了督促大家上进努力学习,宋幼湘把招工要求定得有些虚高,厂里现在基本都是高中学历的知青和公社知识青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