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65)

    宋幼湘回到家里,没急着把鸡放出来,而是准备先在菜园的角落里修个鸡圈,以后鸡就养在那里头,坚决不放出来。
    要说农村一直有什么是宋幼湘适应不了的,大概只有满地的鸡屎了。
    有些邋遢的人家,鸡就没有哪里是不能去的,茅房猪圈,柜顶床上,地上更是没有可下脚的地方。
    家里的竹子有现成的,是先前扎篱笆剩下的,竹子是宋幼湘和唐桂香下工后一点点去砍的,魏家兄弟也帮了不少的忙。
    宋幼湘想修个竹屋子,但自己比划了一下,觉得工程量太大,决定围个一圈先凑合着,反正现在就是小鸡崽,还不会飞,鸭子可以围到魏家屋外不远那个废弃的小池塘里去养。
    刚量好竹子需要的长度,砍了十来根,陈奶奶就背着手,笑眯眯地领着周辞过来了。
    周辞一脸的无奈,看到宋幼湘后,立马先给了她一个抱歉的眼神。
    幼湘啊,听说今天是你领我外孙回来了,奶奶谢谢你,给你拿点酸枣皮来,你留着磨磨牙。外孙一回来,陈奶奶整个精气神就起来了,老太太别提有多精神了,背着手走得老快。
    不等宋幼湘答话道谢,陈奶奶看到了院坪里放着的鸡鸭崽和砍了一点的竹子,立马乐呵呵地道,围鸡圈啊,你别忙活了,让周辞来。
    说着,就把周辞给推了过去。
    要把人家姑娘娶回家,不帮着干活怎么行,就得多干活,可惜宋幼湘是城里来的知青,不然陈奶奶能把外孙安排到宋家去干活。
    宋幼湘哪里好意思叫周辞忙活,人家千里迢迢回来探亲,这才刚到家呢。
    我来吧,我要不干活,外婆一准骂我,你陪我外婆说话吧。周辞二话不说挽起了袖子,把宋幼湘手里的柴刀给接到手里。
    宋幼湘,
    她能怎么办,只能到旁边去陪着陈奶奶,她一过去,陈奶奶就给她塞了一大张酸枣皮,宋幼湘咬了一口,酸中带着甜,和干干的红薯皮不一样,有酸枣糕独特的口感。
    现在物资匮乏,城里还能买到糖果糕点,炸货零食,农村能买到的东西就少了。
    不过农村也有农村的好,门前塘边总有几棵果树,田梗边上还有甜草根,山里每个季节都会有野果,农村能拿来做吃的的农作物也多。
    再不济,坛子菜咸香咸香,捻几根出来,也能当零食的。
    陈奶奶拿来的酸枣皮,就是山上捡的酸枣刮的,比较厚和黏,红薯也能刮红薯皮,刮得薄薄的,吃起来又香又经嚼。
    不过现在红薯主要是当粮食,等再过些年,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光是红薯,能做的吃的就多了,像是薯片,炸薯条,油爆薯片,红薯皮,红薯粉
    薯片现在没有那个条件,薯条炸了得现吃,但农村的油爆薯片和红薯皮这些,只要保存得当,都是可以长期保存的,宋幼湘早就在大队开始收红薯之前,就已经把这事重点提出来了。
    现在大队收上来的红薯,除了留种和部分当口粮的,基本都已经送到了食品厂。
    但她怎么没有想到酸枣皮呢?明明之前给魏闻东出主意的时候,她好像还提过这个来着的。
    而且秋收过后的这阵子,已经有勤快的妇女在院子里刮晒酸枣皮了,黑黑的糊在大箩里晒,做的多的人家,能晒满一院子。
    奶奶,酸枣皮太好吃了,不过我还有事得去厂里,您先自个在这坐一会,我马上回来。宋幼湘脑子里已经回忆起上辈子吃过甘草酸枣、酸枣糕
    说完,宋幼湘拿着酸枣皮就往大队小学那边跑。
    陈奶奶被宋幼湘留下也没有不高兴,宋幼湘可是大队的能人,要不是她大队现在哪有什么奔头,现在她要去厂里,肯定是有事情要办,你慢点跑,别摔着啦。
    宋幼湘听到陈奶奶的声音,还站住冲她挥了挥手,不过脚下速度可一点也没慢。
    周辞来的这一路,已经听他外婆念叨了宋幼湘不少事了,这会见她跑得飞快,意外归意外,但也没停下手里的活,宋幼湘人是走了,但他外婆还在呢。
    魏闻东从县里回来,看到宋幼湘院里坐着的陈奶奶有些意外,左右看看没见着宋幼湘的人,他赶紧过去看看,三奶奶,屋外头冷,去我家里坐坐吧,宋队长估计还没有下班。
    陈奶奶嫁的丈夫排第三,大队的小辈大多管她叫三奶奶。
    闻东!周辞听到魏闻东的声音,立马从菜园子里侧出身来,满脸惊喜。
    魏闻东看到周辞也高兴,周辞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次探亲有多长的假?三奶奶,我去给周辞哥帮忙。
    说着,魏闻东就大步进了宋幼湘家的菜园子。
    小孩子都爱跟大孩子玩嘛,两人虽然差了几岁,但也算是打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两人关系一直挺铁的。
    你小子,长高了啊!比我还高一点。魏闻东一走近,周辞就一拳头砸在他的肩膀上,笑着道。
    魏闻东确实长了不少,主要是现在手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也终于舍得给家里好好改善改善伙食。
    再加上宋幼湘总让魏林川去搞野货,像是泥鳅鳝鱼,野鸡野兔这些,基本弄到了她都会分一些过来。
    好吃的魏闻东大多让给了魏林川和魏棠,但多少也吃了一些,营养跟了上来,个子自然不住地往上窜。
    闻东的爷爷和爸爸都高。陈奶奶在院子外头接话。
    当时他们逃难过来,可把村里人都吓了一跳,满村子就没比他们还长得高的壮劳力了,可惜长得高也没啥用,刚来的那几年,魏家人根本就不会伺弄田地,还是后来慢慢学才学会的。
    周辞羡慕地看了眼魏闻东的个子,他十六岁就去当兵了,训练量大吃得也多,这几年长了不少个子,是家里最高的,但跟魏闻东还是没法比。
    估计只有几个北方战友的身高能跟你比一比。周辞拍了拍魏闻东的肩膀,两人说说笑笑开始干起活来。
    农村养鸡基本都是散养,白天放在外头,晚上就关到笼子里放到屋里去,把鸡养在菜园子里的真的没有。
    虽然不知道宋幼湘这是什么养法,但周辞和魏闻东两个一琢磨,就商量着忙活起来。
    光围个篱笆肯定是不行了,鸡长得快,没多久就大了,得围大一点,还得围高一点,最好再搭个草棚,也能遮风挡雨。
    两个人都是干活利索的,等到宋幼湘跟王臹谈完事情回来,精修版的鸡圈已经要封顶了。
    你们这是给鸡盖了座房子吗?宋幼湘仔细打量了一下,里头都可以进去人了,不管是站还是睡都可以,就是挤了点儿。
    而且修得很漂亮,要是开个窗,抬高地面修个竹子地板,都能当个竹林小筑了,下雨的时候坐在这里喝喝茶,看看屋后的山,门前青翠的菜园
    她觉得她在集市上买的便宜小鸡崽配不上这样漂亮的房子。
    不过修都修了,只能让无知无觉的小鸡崽们占这个便宜了,接下来的工作宋幼湘帮不上忙,她干脆回屋去收拾从集市上买来的肉。
    晚上肯定是要留他们在家吃饭的,这时候农村帮工没有工钱,大多是以工换工,但饭肯定是要招待一顿的。
    今天出外勤了,吃到了惦记已久的云南菜,也不觉得累了~晚安~
    第一百五十四章 挑唆
    宋幼湘的厨房兼堂屋里,摆着个农村常见的碗柜,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是全封住带门的,中间一层镂空,离地还抬高了四十公分,下面摆了大大小小七八个坛子。
    坛子是个好东西,在没有密封保鲜盒的时代,坛子能长时间地保存各种腌菜和干菜,在江省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口这样的大肚子坛子。
    家里的坛子都是秋后一点点添置的,别看宋幼湘忙着食品厂的事,但家里晒干菜做坛子的活她也一点都没有落下,跟唐桂香一起,早把七八个坛子塞得满满当当。
    自己家的菜园子因为错季没有什么菜,那就去大队跟社员换,不光晒菜,宋幼湘还晒了不少金银花和菊花。
    这会拿出金银花出来泡壶茶,从坛子里掏出干豇豆和白辣椒泡上,才拎着篮子去摘菜,想到王桂花说家里的母鸡抱窝,结果抱出不少寡鸡蛋,宋幼湘又特意跑了趟,去换了几个蛋回来。
    虽然许多年后,宋幼湘看科普节目知道,这时候被大家看做是滋补品的寡鸡蛋其实含有大量的致病菌,但宋幼湘挺喜欢吃这个的,赶上了总还是有些馋。
    不过宋幼湘不喜欢也不敢吃十八天以后照出来的寡鸡蛋,这个时候,胎死蛋中的小鸡崽基本已经成型了,她一般都是选两周左右照出来的寡鸡蛋,一般也只要鸡崽抱着的那一团蛋黄。
    喜欢归喜欢,宋幼湘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处理这样的鸡蛋的,早在桂花婶说家里有这个的时候,宋幼湘就麻烦对方把蛋黄清了出来,回家简单收拾就可以炒着吃。
    一顿饭,宋幼湘做了几道肉,干豇豆炒的,梅干菜焖的,还有一道红烧排骨,之外才是辣椒炒寡鸡蛋,和几样青菜。
    平时家里的饭菜大多数时候都是唐桂香做,但真到了做肉做席面的时候,基本都是宋幼湘来。
    唐桂香很小的时候,唐父就出了事,家里条件不好,别说一年吃不上一回肉了,就是三五年吃不上一回都正常,唐桂香不太会做,也舍不得做。
    哎呦,这可是过年都吃不上的好饭好菜!陈奶奶看着饭菜,高兴得合不拢嘴。
    宋幼湘这么热情地招待她外孙,可见是对她外孙的人品相貌还是满意的,这是个好的开始,陈奶奶特别高兴。
    至于被宋幼湘叫过来的魏家三兄妹,已经被陈奶奶当成邻居自动排除在外了。
    邻里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照顾的嘛,这也能看出来,幼湘确实是个善良大方的好孩子。
    陈奶奶感慨归感慨,但自己基本没舍得动筷子,全照顾她身边的魏棠去了,用老太太的话来说,就是她一把年纪了,尝个味就好,吃多了浪费,看看孩子们吃她心里才高兴。
    陈奶奶,您可别这么说,尝尝这个扣肉,我特意给您做的。虽然调料不齐,但简单版的扣肉也足以叫人香得掉舌头,用魏家的大灶蒸得弹牙软烂,正适合陈奶奶这样牙口松动的老人吃。
    就是不能吃太多,毕竟平时老太太一个人吃得都比较素。
    陈奶奶笑眯眯地端起碗来,死活不肯再接宋幼湘给她挟的下一块,吃的时候还特意看了周辞一眼。
    周辞无奈极了,他一到家还没来得及歇脚,就被自己外婆拎出来,他难道会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嘛,就是知道,所以才格外无奈。
    在他眼里,宋幼湘就是个孩子呢,看着就面嫩,他刚刚都问过了,十八岁都还没满,可不就是个孩子。
    他也不吭声,反正他外婆也不会明着说,等过两天他妈过来,他外婆应该就能打消主意了。
    周辞回来,确实是被领导撵回来解决个人问题的,他妈那里一早就替他选好了相亲对象,自己大队的,长得怎么样不知道,反正他妈说好,据说为人老实孝顺,两人年龄也正相当。
    宋幼湘当然好,今天第一次见面,周辞对宋幼湘的印象不错,小姑娘个性独立,不是那种软绵会吃亏的性格,自己本身有能力,家里家外更是一把手,对老人孝顺,对魏棠这样特殊的孩子也很有耐心。
    但周辞是个军人。
    结婚以后,他根本没有办法陪他的妻子太久,很快就要面临两地分居的现实,以他现在的级别,想随军,想随军以后让妻子过得舒服,他起码还得在部队再拼上个十年。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周辞还是倾向于找个本地的姑娘,离娘家近,精神上能有慰藉,也比知青更能融入到一个大家庭里。
    最重要的是,周辞心里还有个朴素的想法,妻子怎么样,对他而言,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妈喜欢,婆媳两个在未来的生活里好好相处。
    以他对他妈的了解,她应该不会喜欢像宋幼湘这样的漂亮女知青。
    宋幼湘可不知道这祖孙两个的眉眼官司,虽然大家坐在一起吃饭,但明显分成了两拨人,周辞和魏闻东聊得火热,旁边老老小小也是自成一个世界。
    一顿饭吃完,送走了客人后,宋幼湘和唐桂香美滋滋地去菜园子里看鸡圈。
    魏闻东还没走,他刚拿稻草把鸡圈铺上,他还用稻草扎了两个窝,这会正摆在黑漆漆的角落里,宋幼湘她们过去的时候,魏闻东正小心地把鸡鸭苗捧出来放进去。
    魏林川和魏棠打小跟家禽打交道,对鸡鸭苗兴趣不大,早已经回家去了。
    唐桂香其实也没什么兴趣,她们家在厂里的生活,除了不种地,跟农村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她妈和家属院里别的家属一起,在花坛里种菜,为了给她爸养身体,家里也养了鸡鸭。
    见魏闻东把鸡鸭苗移进去,宋幼湘赶紧拿了水和鸡食来,仔细地给摆进棚子里,然后又跟魏闻东商量起,把后头的池塘圈起来的事。
    鸡还能圈得住,但鸭子还是散养得好,正好后面有个小池塘,方便养鸭,到时候魏闻东他们如果要养,放在一起养就行。
    如果还是刘德光当大队长,魏闻东肯定不会同意宋幼湘的要求,但现在大队当支书的人是王臹,唯一的青年队长是宋幼湘,这事魏闻东想也不想,直接应下。
    没有太大风险,又有利益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安排好了这些脆弱的小东西,宋幼湘就去忙着琢磨她的增加品类,扩大生产的计划去了。
    唐桂香照例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去魏闻东家里做事。
    厂里的班上着,但唐桂香在魏闻东这里的活也没停,栗子糕正是卖得好的时候,如果不是魏林川和魏棠能帮的忙有限,唐桂香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魏闻东肯定能接到手更多单子。
    陈奶奶今天是来给你相亲的吧,你觉得怎么样呀?唐桂香忙到十二点多,才摸黑回到家里,宋幼湘还没有睡,趴在床上改文件。
    老人家的意思都摆在明面上,除了什么都不懂的魏林川和魏棠,其余人或多或少都猜到了。
    唐桂香觉得周辞人不错,这时候姑娘都是有军人情结的,周辞的职业首先就让他有了及格分,他还年轻,长得也俊郎,跟刘旺家那种怂货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周辞对我应该没那意思。宋幼湘翻了翻前面写的,随口答话。
    不光是周辞对她没那意思,唐桂香看着,宋幼湘也不是很上心的样子。
    那是你们刚接触,他还不知道你的好,幼湘,我觉得周辞人不错,正直又孝顺,我看他手脚勤快又孝顺,应该是能照顾人的。唐桂香早明里暗里挑过一回周辞了。
    但不管怎么挑,周辞是真的好,唐桂香觉得宋幼湘不能放过这次机会。
    检查没有疏漏后,宋幼湘合上笔记本,塞到她补好的小挎包里头,才正儿八经地跟唐桂香说话,我呢,暂时不考虑婚姻大事,把食品厂搞好,把大队经济搞活,是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其他一切都得靠边。
    这时候找对象,不是明摆着让江媛朝当知心姐姐恶心人嘛,生怕江媛朝不会来抢吗?
    说起这事,宋幼湘觉得江媛朝和许家栋结婚的事情,应该提上日程了,祸害跟祸害在一起,不要去祸害别人,也免得到她这里来寻晦气。
    但这辈子和上辈子截然不同,宋幼湘现在能力突出,许家栋好似恶狼发现了一块鲜肉,不要脸不要皮地紧咬着她不放,这辈子到现在,许家栋居然都一直注意自己跟江媛朝的分寸距离。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许家栋把自己护着密密实实,竟然半点也没给江媛朝机会。
    宋幼湘这里琢磨着江媛朝和许家栋的终身大事,那边江媛朝也发现,集市上遇到的那个男青年,不光是她们大队,那个总跟别人换鸡蛋换菜的老太太的外孙,今天晚上还是在宋幼湘那里吃的。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