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28)

    赵主任,这信一直在这里吗,有没有人取错过?宋幼湘问拿信给她的妇女主任赵爱红。
    赵爱红正在锁抽屉,闻言愣了一下,似乎想不明白宋幼湘为什么这么问,这怎么能会取错呢,自己的名字还有看错的?再说了,那天邮递员过来送信,就你不在,信才放在大队部的,一直锁着呢。
    宋幼湘看着赵爱红把抽屉锁了,垂下眼,这样的锁,拿细铁丝一捅就开了。
    拆开信,看着信口马虎的浆糊痕迹,宋幼湘更加确定,她的信被人打开过,如果是成分有问题,信和包裹被拆开检查很正常,但她的成分没有任何问题。
    或者是家里条件比较好,包裹也有可能会以检查的名义被拆开,但她从来没有过包裹,不过是一封薄薄的信而已,有经验的人一摸就知道,里头也没有汇款单。
    那拆信的人是谁呢?
    看笔迹,信是宋改凤写的,看到是宋改凤写的,宋幼湘就放心了,宋改凤的重点应该不在粮食上头,就算是宋母口述,宋改凤也只会写她想写的。
    果然信里没有多提唐桂香给家里寄东西的事,主要内容全是许家慧被抛弃以后厂里产生的各种流言,说许家慧的名声坏了,满篇都是宋改凤的幸灾乐祸。
    只在末尾提了几句,说家里人很担心她在乡下的生活,但家里很困难,没有办法帮她,但如果她的余力,可以支援一下家里这样的话。
    宋幼湘看看就算了,宋家的条件,比唐家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不可能存在困难一说。
    唐家是一分钱恨不得分成十份花,但在宋家,宋有良随便撒个娇,宋母经常就是一块、两块直接撒出去。
    宋幼湘看完信,要送去公社的货也装得差不多了,她把信往兜里一揣,开着拖拉机就去了公社,到了公社,果然她还得往县城再送一趟,不过这一趟,陈会计就不必再跟着去了。
    把公社的东西送到地方,宋幼湘就按着魏闻东交待的路线,跟魏闻东安排的人碰上了头。
    怎么是个女的?来收货的居然是个半大孩子,看到宋幼湘,居然一脸嫌弃,宋幼湘看着对方也是一脸的怀疑,这就是魏闻东找来的人?
    考虑再三后,宋幼湘最终还是不打算直接跟黑市的人打交道,现在搞投机倒把的,有讲义气能扛事的人,但也有靠着小机灵,捧臭脚上位的小人,她让魏闻东找个中间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她现在每个月有工资补贴,何苦因为一门小生意把自己的安全搭进去。
    上辈子她因为一本栽赃陷害的所谓禁书,就被下放到农场劳动了近半年,投机倒把的罪名可比私藏禁书要大得多,没必要以身犯险。
    她提的要求魏闻东求之不得。
    他其实吧,也有点担心宋幼湘把他甩开单干,宋幼湘知道他的软肋在哪里,但宋幼湘这里可没有半点把柄在他手里。
    找个中间人正好,他放心,她也安全。
    接头的地方在县城外,附近没有民居, 是一大片墓地,到处杂草丛生。
    你看不起我!背着个大背篓的半大孩子被宋幼湘一看,立马就要炸毛,一双眼睛瞪得溜圆。
    宋幼湘扫过他大拇指都戳在外头,明显小了的破胶鞋,没理他的质问,声音微缓,你是魏闻东安排的,他怎么跟你交待的?
    半大孩子察觉到宋幼湘的目光,脚指头往后抠了抠,闻大哥就让我在这里等你,让我别多问。
    当时闻大哥跟他说的是开拖拉机的女人,还是开拖拉机的人来着?
    那你话还那么多?宋幼湘看了他一眼,把工具箱打开,拿了东西赶紧走,回去的时候避着些人。
    半大孩子嘟囔了一句还用你交待,动作利索地把果酱放进背篓里,然后把背篓里原本有的东西扒拉了几下,外面就看不出痕迹了。
    小朋友,要想别人看得起你,你得先看得起别人,女人怎么了,没有你妈能有你?宋幼湘看着他是个半大孩子,忍不住还是说教了一句。
    这要是个成年人,她就懒得再说了,下次也不会再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了。
    半大孩子脸色突然涨红,他憋了憋,最后只气呼呼地道,我叫冯小四,今年都十四了,不是小朋友!
    宋幼湘挑了挑眉,跳上拖拉机,以后我就不会下车跟你交接了,我会把东西丢在这边的草丛里,你盯着别让别人捡走了。
    说完,宋幼湘就发动拖拉机走人,冯小四跺了跺脚,气哼哼地钻进草丛里,很快就没了踪迹。
    回去的路上,宋幼湘琢磨着到底是谁偷看了她的信,其实人选很明显,十有八九是江媛朝。
    江媛朝拿不到大队的钥匙,但刘旺家能拿得到,以刘旺家对江媛朝的狗腿,他又本身是没什么道德观念的人,江媛朝只不过是要看信而已,他自然会帮忙。
    空口无凭,没有证据宋幼湘也拿江媛朝没办法。
    不过江媛朝拆了这一回,肯定就会有下一回,宋幼湘不急。
    第六十五章 为人民服务
    从县城回来,宋幼湘原本打算把拖拉机留在公社,第二天她还得从公社去东桥公社的砖场拉砖块,公社准备加修养猪场。
    反正明天都是要过来的,宋幼湘觉得没必要一来一回,费油。
    你还是开回去,万一大队还有东西送公社运呢,你再跑来公社开车,那不是耽误工夫吗?于国安当然不能说宋幼湘的想法是错的,但他觉得宋幼湘靠着两条腿跑来跑去的太辛苦。
    公社高书记正好路过,闻言也点了点头,小宋同志的想法是值得赞扬的,但省油不是在这种地方省。
    计划着正好可以跑步上工,当锻炼身体的宋幼湘,
    领导都发了话,她只能开着拖拉机回大队了,车刚开进大队,就见许家栋吃力地担着一担柴从山上下来,一看到宋幼湘,就立马冲宋幼湘挥手。
    不枉费他在山上歇了一阵,正好赶上宋幼湘回来,可以坐一段的车。
    只要他坐在宋幼湘的车上,一路开到她住的地方,两人的事基本在大队就是正式过了明路了。
    结果宋幼湘目不斜视,直接开了过去,他在后头追着喊,但拖拉机突突的声音太响亮,他的声音完全被压了过去,宋幼湘压根就没有听到。
    宋幼湘当然听到了,她不光听到了,还看到了许家栋冲她挥手,但那又怎么样呢?谁规定她就得停下来。
    一路开到大队部,宋幼湘熄火下车,不是她不想直接回家,但她还得跟刘德光汇报一天的工作。
    这样的表面工作,也不知道还要坚持多久。
    宋幼湘也知道,如果她成了刘德光的心腹的话,很多事就能另当别论,像这种表面功夫,能省的也就省了。
    不过宋幼湘宁愿麻烦一点,也不愿意跟刘德光同流合污。
    刘德光也不知道是为了故意为难宋幼湘,还是怎么回事,宋幼湘汇报工作的时候,他不停在提问,每个细节都要问得明明白白才算完。
    第一天工作表现得还不错,接下来继续努力,要更用心地工作,大队培养你也不容易。三句话能说完的事,刘德光说了半个小时才结束,这会陈会计他们都从地里下了工过来了。
    明天公社会有集市,陈会计他们回大队开会,就是要统计一下明天大队要拿去集市上售卖的东西。
    农村是允许有集市,也允许支持人民搞副业的,副业收入可以自由支配。
    有的公社的大集,可能一季度会有一次,也有可能一年就只有春耕和秋收,以及过年会各有一次。
    牛头山公社以前的大集也很少,但自从高书记调任到这里后,半年一次的集变成了三个月两次,大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
    每到大集的时候,就会有县里的职工不辞辛劳赶来购买,各公社大队的知青,也都等着大集的时候,补充粮食和生活物品。
    如果不是听陈会计讲起,宋幼湘都忘了明天还有集的事,大队长,陈会计,反正我明天要去公社上工的,等会发个广播,让有大件物品的社员明天一早在大队部等着,我捎他们去公社。
    赶集是大事,为了占据好一点的位置,很多社员天不亮就得挑着担子往公社走,东西轻还好,要是东西重,是真的很辛苦。
    这可是好事,行,我等会就去广播。陈顺祥一听,就高兴起来,他家里明天要担好几百斤红薯去集上呢,有拖拉机坐得省多少事。
    刘德光眉头一凝,他们家里向来是不参与这种大集的,在他看来,这是投机倒把的行为,是挖墙角。
    但他个人的意志,根本没法影响高书记的决定,现在也不是早年那会的时候了,毕竟领导都说了,政策都是写明了的,国家允许。
    拖拉机到底是集体财产刘德光拖长了声音道。
    宋幼湘看向刘德光,那就每一位收一分钱,补贴油耗,您看怎么样。
    不怎么样!一分钱连人带货这得多亏?城里的汽车坐一个人都得五分,大队的拖拉机收个三分不算过分。
    陈顺祥做为村里的会计,心里有些矛盾,他自然是希望坐车能收个两毛左右的,这样既能补贴柴油钱,还能给大队增加一点收入,但他自己也是要坐车的,要花出去一分钱,他心疼啊!
    我看就很好,再是大队的财产,也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嘛。向来闷不吭声的王老支书突然说了一句。
    支书才是大队的一把手,老支书开了口,这事直接就定了下来,刘德光沉着脸去广播。
    广播这种事,刘德光向来不假于人手,他个人十分陶醉握着话筒的权利,广播室的钥匙只有一把,被他收得严严实实
    社员们从大喇叭里听到有这样的好事,都高兴得很,忍不住奔走相告,宋幼湘从大队部开车回家时,还有不少社员热情地朝她挥手打招呼。
    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如果刘旺家是大队的拖拉机手,肯定没有这样的好事,这是因为拖拉机手是宋幼湘才有的,所以大家很热情,对宋幼湘的好感一下达到了高点。
    等宋幼湘到家,许家栋刚放下柴禾,担着担子出门。
    幼湘,你回来了。许家栋看到宋幼湘,眼睛就亮了,但他心里苦啊,上了一天工实在是太累了,但他还得替宋幼湘她们拾柴担水。
    在之前的大队,他可以想办法让别人替他干活,但在这里,他都公然说他是宋幼湘的未婚夫了,怎么去哄那些傻乎乎的只有蛮力的村姑。
    知青点别的人又不熟,只能自己干,一天劳累下来,他手都长泡了。
    宋幼湘摊开手,你才长泡?你看看我这茧,你在徐家坪大队的时候不用干活的嘛?那么好的大队,你为什么要调过来?
    从下乡以来,哪个知青手上不是长了泡磨破了又长,直到长出老茧才算完,许家栋现在才长泡,居然还有脸给她看!
    后面的问题一出来,许家栋就不说话了,除了双抢那几天半磨洋工地下了几天地,后来都是哄着别人帮他干的活,有知青点一起下乡的知青,也有大队干部的子女。
    他急着从徐家坪大队出来,除了那里是真的穷,产出不多工分养不活自己之外,就是徐家坪大队的治/保主任想把他的女儿嫁给他。
    第六十六章 远大的抱负
    娶个村姑?
    打死许家栋他也不愿意,他以后是要回城的,下乡又不是真的要在农村扎根,在乡下娶老婆生孩子太耽误事,也影响他以后的风评。
    他走的时候,还被治保主任的老婆追着骂负心汉呢,他可不敢真应下宋幼湘这话,更怕这话传出去,有人会跑去打听,怎么可能,我可能是皮肤恢复能力强,那什么,我先去挑水了。
    说完,许家栋落荒而逃。
    天知道许家栋心里其实冤枉得很,他哪里负心了?他又没说喜欢对方,干活也是对方抢着帮他干的,他明明委婉地拒绝过。
    结果他只是冲人家笑一下表示感谢,对方就非拉着他让负责,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越想,许家栋心里越愤愤不平。
    到了水井旁,许家栋碰到了江媛朝,本来他看着江媛朝身材高挑,看着就是有能力能干活的样子,还想请江媛朝帮帮忙的,结果江媛朝自己打桶水都打得东倒西歪,还得他搭把手。
    许知青,谢谢你。江媛朝跟许家栋道谢,语气一下子变得生疏了很多,脸上却满是落寞。
    许家栋看着江媛朝,有心想跟她解释一二,但又不知道要说什么,只能狠狠心告诉自己,他不能三心二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结果还没开口,江媛朝先惊呼起来,许知青,你手上的水泡被磨穿了,皮都起来了!
    许家栋跟着她的惊呼吓了一跳,手立马火辣辣地感觉到疼起来,其实只要不去碰,是不怎么疼的。
    你忙了一天,还要替宋知青干活,肯定很辛苦吧,宋知青也太不心疼人了,你不是她的未婚夫吗?江媛朝一脸替许家栋打抱不平的样子。
    说着,还把自己的手帕拿出来,递给许家栋,示意他压一压。
    许家栋非常受用,但他现在正是在宋幼湘面前争表现的时候,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是她的未婚夫,更应该照顾她,别的方面我没有能力,生活上总能照顾一二的。
    许家栋没有去接江媛朝的手帕,忍着疼痛打了水,挑着担子一晃一晃地往回走,江媛朝好一会才收回手帕,她目光看着许家栋的背影,好半天都没有收回来。
    江媛朝,你在这里做什么?今天不是你负责烧火吗?徐文书走过来。
    宋幼湘当上了拖拉机手,和徐文书胡建国他们这一批同来的知青约好了吃饭庆祝,徐文书下工后先回知青点洗了澡才出门,结果就在村里打水的地方碰到了江媛朝。
    但是知青点里有井啊,江媛朝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再一看,前头走远的人好像是宋幼湘的未婚夫,那个最近搬过来的男知青,是叫许家栋吧。
    江媛朝忙收回视线,我听他们说队里这口井水更甜一点,所以想打来试试。
    说着,江媛朝提着水桶,脚步匆匆地往回走,徐文书皱着眉头在走远的许家栋和江媛朝间来回打量,总觉得事情说不出哪儿不对劲。
    心里觉得不对劲,徐文书到宋幼湘那里的时候就直说了,身为朋友,她不惧怕当坏人。
    宋幼湘微微挑眉头,又听先来一步的胡建国补充,那天许家栋来知青点,好像就是江媛朝带他过来的。
    难道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江媛朝和许家栋已经认识了?
    以江媛朝的性格,一旦知道许家栋跟她有关系,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把人从她身边抢走,宋幼湘突然觉得,自己实在不必在江媛朝面前演戏。
    不论她对许家栋的态度如何,江媛朝对她的敌意都会忽视这一切,她对许家栋不好,说不定还给了江媛朝关心许家栋的机会呢。
    不说他们了,咱们赶紧收拾,早点吃饭。宋幼湘不想提这两个人的事,招呼着大家一起忙活。
    山上摘的野板栗保存得很好,煮了剥开,黄灿灿的果肉留做备用,跟陈奶奶换来的小母鸡胡建国已经杀好,正跟赵春华一块儿拿开水烫,准备拔毛。
    今天从县里回来,宋幼湘还割了一小块肉回来,把之前代班时司机大叔送的干菜泡上,可以做个干菜扣肉,还有唐桂香提前去村里换好的蔬菜。
    粮食胡建国他们都自带了,宋幼湘请客吃饭,他们总不能连粮食都要吃宋幼湘的。
    这一顿,算得上是徐文书他们几个下乡以来,最丰盛的一顿了。
    唐桂香还好一点,宋幼湘在县里代班的时候,还托魏闻东给她带过两回肉,也吃过于家送的鸡汤,徐文书她们就真的没沾过多少荤腥了。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