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12)
八字还没有一撇,现在就投入,总觉得亏。
地里的菜反正是家里的老太婆收拾的,吃不完也会老,给出去做人情她也不心疼。
这样想着,陈玲花拎着一篮子菜就上了门。
到了那废弃的旧屋一看,收拾得还挺利落,菜园子的地都翻过了,边上还堆了些竹条,看样子是准备围篱笆。
玲花婶,你怎么来啦?唐桂香看到陈玲花十分惊讶,忙放下锄头出来迎接,宋幼湘看着陈玲花,抿了抿唇也跟了上去。
陈玲花打量着这小屋里的环境,除了小一点,没几样像样的家具,坐的凳子都没有,还真挑不出别的毛病来。
我这些天一直上工,好不容易得了空,过来看看你。陈玲花在小板凳上坐下,把菜放在一边,这里外都是你收拾的吧,收拾得挺利落的。
陈玲花来看她,唐桂香很感激,她也知道,刚上工那几天,陈玲花好像若有似无地在照顾她,但这话她没法接。
这里里外外,可不止是她一个人收拾的,还有宋幼湘的功劳呢,玲花婶,不是这样的,幼湘也
行啦,我知道你是个好姑娘。陈玲花直接打断了唐桂香的话,都懒得听她说下去,目光嫌弃地扫过宋幼湘。
这女知青也太没有眼色了一点,她可是客人,不说去倒杯茶来吧,至少也有点眼色,让她跟唐桂香说说话,结果杵在这里一动不动,脑子怕是有毛病。
唐桂香想说不是这样的,真的全是宋幼湘安排的,但陈玲花不让她说话,而是跟她拉起了家常。
哎呦,你跟我家春雨居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这可真是缘分呀!你什么时辰出生的?我给你俩比比大小。陈玲花表情夸张,边说边拍着大腿。
唐桂香听到这里有跟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也很惊喜,她也觉得是缘分,正准备说自己出生的时辰,旁边一直沉默的宋幼湘打断了她的话。
玲花婶,都同年同月同日生了,还比什么大小呀,大家都是姐妹。宋幼湘弯着眼睛,笑眯眯的,再说了,现在虽然破四旧了,但生辰八字也不是好往外说的。
唐桂香一凛,嘴巴就闭上了。
唐桂香倒是不迷信,但她有个很迷信的奶奶,听她奶奶念叨得多了,唐桂香也知道生辰八字是很重要的东西,可以推算人命运,也能拿来干坏事的。
见唐桂香闭嘴不言,陈玲花心口一堵,看宋幼湘的目光就有些不善。
第二十四章 看中你当儿媳妇
陈玲花损失了一篮子菜,却半点想要打听的消息都没有打听得到,菜虽然是不要钱的,也没费她的力气,但没有回报,陈玲花心里就不大舒服。
唐桂香不识抬举,那个宋幼湘手也伸得太长,多管闲事惹人生厌。
她倒是想叫自家小叔子报复回去,但五星大队有王、陈、刘三大姓,刘德光现在虽然是大队长,可大队也不是他的一言堂。
更何况为了坐稳大队长的位置,刘德光特别爱惜羽毛,对家人约束得比较严。
陈玲花倒是姓陈,但不是五星大队的陈,她是别的地方嫁过来的,在陈家说不上话,不然陈刘两家开口,肯定很有话语权。
等找着机会,她一定叫宋幼湘那个小贱人好看!
还有唐桂香,简直就是给脸不要脸,能看上她,是她的福气,居然不惜福。
生气归生气,陈玲花回去的路上,路过别人家的自留地,眼珠子一转,摸进去掐了不少菜,怕人发现,又从自留地里扯了几大把革命草盖着,只装作是出来打猪草的。
临走的时候,还没管住手,掐了根嫩黄瓜撸掉毛刺藏在袖子里,不时咬上一口,吃得喷香。
本来占了便宜心情好了不少,结果她就摘菜耽误了一会,回到家里发现一家人饭都吃完了,压根没人想着给她留一碗,锅底都刮得干干净净。
刘旺家端着最后一碗米汤锅巴,吃得喷香,连问都没问陈玲花吃过没有,反而一心惦记着江媛朝,奶,你赶紧给我煮两个白煮蛋,我看小江知青这两天都瘦了。
刘奶奶舍不得,但更舍不得拂宝贝孙子的意,还真去煮鸡蛋去了。
陈玲花一听就火冒三丈,这还没进门呢,小狐狸精就已经把儿子的魂都勾没了,不过陈玲花没认为是她儿子错了,只觉得是江媛朝使坏。
说着,刘旺家又去翻陈玲花拎回来的菜篮子,挑了两个大菜瓜出来,嘴上还念叨,也不知道小江知青爱不爱吃咱这乡下的菜瓜,娘,你怎么不挑好看点的摘?
陈玲花只觉得心口痛。
这是他儿子?这是生下来跟她讨债的吧!
陈玲花拿儿子没办法,进厨房准备给自己蒸个红薯填肚子,结果揭开锅就看到锅里躺着三个鸡蛋。
两个鸡蛋是刘旺家要的,那多出来的鸡蛋呢?陈玲花可不认为她婆婆会特意给她煮一个,想到三房怀孕的那个,陈玲花立马就不干了。
你干什么,那是我给秀娟煮的!刘奶奶见陈玲花去捞锅里的鸡蛋,赶紧上前阻止。
刘奶奶生了四子三女,活下来三子一女,女儿出嫁,儿子成家后就分了家,老太太随习俗跟着大儿子一家住,陈玲花是大儿媳妇,孙秀娟是三儿媳妇。
陈玲花一把将老太太推开,这是我家,鸡蛋就都是我的,都生了两个了,肚子里保不准又是个赔钱货,凭什么吃我的鸡蛋!死老太婆胳膊肘往外拐
老太太被推了个踉跄,差点摔倒,又被骂了一通,气得手都直哆嗦,扶着灶台哭天抹地起来。
陈玲花却不管老太太哭天抹地,翻了个白眼,气势汹汹地把鸡蛋锁进碗柜里,这才去蒸她的红薯。
本来她还心疼刘旺家要给江媛朝送鸡蛋,但有妯娌的对比,陈玲花瞬间就不心疼了,她的鸡蛋,宁愿给江媛朝那个狐狸精吃,也不给孙秀娟吃。
刘旺家听到灶屋里的动静,却是管也不管,天天吵他都习惯了,吃了饭嘴一抹,就回屋躺着了,桌上的碗筷自然有他奶奶收拾,不用他操心。
事实上,他也是站在他妈这边的,家里的东西以后都是他的,凭什么拿给他三婶呀,不过他奶奶最疼的是他,有什么总少不了他的一份,这种事让他妈去反对就行了。
玲花婶到底什么意思呀?唐桂香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打听她的生辰八字干什么?现在乡下别说算命的了,连跳大神的都不敢冒头。
宋幼湘给唐桂香挟了一筷子野鸡蛋,她家有个儿子,今年二十五,八成是看中你当儿媳妇,要八字去合婚。
上辈子陈玲花就是这样干的,就是没有这么早而已。
宋幼湘自己也没有想到,陈玲花这么早就盯上了唐桂香,她原以为是唐桂香住到刘家,陈玲花才起的心思。
上辈子分宿舍的时候,江媛朝跟老知青打得火热,作为除江媛朝以外,年龄最长的女知青,唐桂香主动提出要跟老乡住,刘德光安排唐桂香住到了一户老实本分的人家。
那时候宋幼湘大病小病不断,又被江媛朝哄住,跟唐桂香确实有一些生疏,一时也没有多注意她的情况。
后来唐桂香好像跟那家人闹了矛盾,莫名奇妙就住到了陈玲花家里。
那时候,刘旺家正火热地追求着江媛朝,陈玲花看上去也和善可亲,谁也没有想过,陈玲花让唐桂香住到家里,是打算把唐桂香圈起来,做自己家的儿媳妇。
就那个又黑又瘦的刘旺家?唐桂香都震惊了,不敢置信地看着宋幼湘,怎么可能
说刘旺家又黑又瘦,还是唐桂香忠厚老实不会说刻薄话,才想出来的形容词,刘旺家不仅黑瘦,人还长得猥琐,流里流气不干正事,说他贼眉鼠眼一点也不过分。
二十五岁在乡下,绝对是大龄了,五星大队这边,男女青年结婚早的,十六岁摆酒的都有,晚一点的大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一二岁。
刘旺家跟大队长是一家人,按道理来讲,刘旺家不愁娶不上媳妇。
事实上,刘旺家以前也是有亲事的,但这人前脚跟人家姑娘定亲,后脚就跟有夫之妇勾搭在一起,事情闹出来后,婚事自然就吹了。
本地人家没人敢嫁刘旺家,刘旺家只是刘德光的侄子,不是刘德光的儿子,刘家人就把目光落在了新来的不知情的知青身上。
刘旺家本人则是盯上江媛朝,但江媛朝怎么可能看上刘旺家,她憋着劲要跟宋幼湘别苗头呢,江媛朝看不上刘旺家,难道唐桂香就能看得上?
但凡有个正常审美的人,都不会看上刘旺家。
不过刘旺家喜欢江媛朝这一点,倒是可以利用一下,把陈玲花的注意力从唐桂香身上转移开。
怎么不可能,不然她管你要生辰八字干什么?替你算算吉凶?宋幼湘反问。
唐桂香哑口无言。
是啊,除了算婚事合婚,陈玲花要她一个刚下乡的女知青的八字干什么?
第二十五章 上山打板栗
不知道想到什么,唐桂香的脸色突然变得难看。
她突然想起,有一天下工,陈玲花非拉着她去家里坐坐,就是那天,唐桂香认识刘旺家的,当时她没有多想,但现在回想起来,刘旺家好像一直在打量她,看她的眼神满是挑剔的嫌弃。
她这是被相看了?
而且是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
她怎么可以这样!这也太欺负人了!唐桂香气得要死,想到陈玲花要把她和那么猥琐的男人凑成堆,唐桂香就觉得恶心。
你以后离她们远一点,这一家人心思不正。宋幼湘叮嘱唐桂香。
唐桂香重重点头,她是不知道陈玲花想干什么,现在知道了,她肯定会防备的,这也太恶心人了,陈玲花当她是什么,随便让人挑选的货物吗?
亏她一直觉得陈玲花格外照顾她,心里十分过意不去,总想着要回报一二。
给唐桂香打了预防针后,宋幼湘也稍微安心了一些,上辈子陈玲花和刘旺家是有心算无心,这辈子她绝不会叫他们如意。
好不容易又等来休息的时候,宋幼湘准备上山。
五星大队这边山多,宋幼湘上辈子大多都是在知青点后头过去的那边山头活动,这边的大山来得少,山里虎狼应该是没有,但野猪肯定是有的。
为了安全起见,宋幼湘去喊了徐文书和胡建国他们一起。
这时候山上野板栗多,板栗煮熟了也能填肚子,可以当粮食吃,也能当零嘴,徐文书他们也知道山上有东西,一早就想进山了的。
在知青点吃大锅饭,他们其实都有些吃不饱,但口粮只有那么多,吃干吃稀都只能听安排,平均分配,这样才能保证所有人不饿肚子。
跟着老知青一起吃,肯定要被老知青占点便宜,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还是你们好,自己住一个院子,自己做饭吃。出了村子,上了山,胡建国才忍不住开口抱怨。
知青点是没有之前江媛朝搭伙的老乡那么坑,但同样对他们也没有多少照顾,能少占他们些便宜,已经算是有良心了。
胡建国特别怀念和宋幼湘一起搭伙的时候,自己量自己要吃的量,谁也不占谁的便宜,锅里的热水还能用来洗东西,多省事。
但到了知青点,他才起了个头想要建议,立马就被各种理由拒绝了,费柴、费水、麻烦
你们没有想过自己搭伙吃?知青点那么多人呢,还有成了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凑在一起的,都是分小团体。
老知青们一起,徐文书和胡建国他们几个也可以一起搭个伙啊。
一听这话,徐文书叹了口气,胡建国和赵春华也摇头,赵春华轻声道,我们也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根本行不通。
灶是轮流用的,他们总不能等所有人吃完,去上工了再做饭吃,只能捏着鼻子凑在一起,不公平也只能忍耐。
办法肯定是有的,但硬碰硬的话,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排挤。
宋幼湘想明白关窍,也没有再帮着想办法或者再劝什么,又不是所有人都是重生的,可以不惧非议和排挤,活得特立独行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多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一行人上了山,山的外围基本没有什么东西,想要找吃的得往山里头走。
这座山林比较幽静原始,离村子也有点距离,村里人平时打柴什么的,都不会往这边来。
听说这山上有座废庙,咱们要不要去探探险?胡建国在前头开路,捏着嗓子道,听说这庙里到夜里就会传来哭声,细细的,像是女人和小孩子的
树林里静悄悄的,除开进山的时候在山脚下遇到几个下地的老乡,再没遇到别的人,山里鸟雀倒是多,不时腾空飞起。
气氛被胡建国搞得有些紧张。
要死啊,别说了,怪吓人的。三个女同志还没开口,赵春华先听不下去了。
胡建国立马哈哈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也松了下来,大家说说笑笑地往山上走,不时把落在地上的干柴拖到路边,准备下山的时候再顺路带走。
很快,胡建国就率先发现了板栗树,地上落了不少刺球,不过踩开一看,都是空的,应该是已经被人捡过了,树上光秃秃的,只剩下树叶。
走了这么久都没见着树,本来大家都有些灰心了的,这棵树虽然被人打光,但也给了他们希望,山上肯定还有别的树。
几个人越走越深,还看到了野兔子从眼前一窜而过,胡建国和赵春华还扑了野鸡,可惜野鸡没扑着,赵春华差点把脚给崴了。
宋幼湘运气好,胡建国他们扑野鸡的时候,她发现了一窝野鸡蛋,四个蛋一窝端了,因为分不匀,也没有分,大家都盼着再多掏几窝,再来分。
走得更深一些,果然又发现了板栗树,地上有不少空壳,但树上还有不少开了口露出褐色板栗的刺球,胡建国和赵春华找来枯树杆,扑了几下,掉了不少下来。
又脆又甜。宋幼湘咬开尝了一角,把剩下的分给唐桂香和徐文书。
徐文书珍惜地吃完,一点也不干,脆甜有汁,你们也尝尝。
胡建国他们一听,也顾不得尝了,兴致勃勃地开始敲果子,几乎把发现的两棵树都敲光了,才收手。
捡了半个小时,一人捡了小半篮子,才把敲下来的都捡光。
大家对今天的收获都很满意,虽然没有再发现野鸡蛋,但板栗也能吃几天了,再带些柴回去,今天就能算得上是丰收了。
要不咱们再往深处走一点?看天色还早,胡建国忍不住建议。
知青平时都要上工的,休息的时候不多,下一次再这样上山,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算是明天再来,也保不准好东西被别人发现,先下了手。
宋幼湘也同意,一起走太没有效率了,咱们分散着走,但不要走得太远。
一路过来没有发现什么危险,大家胆子也大了起来。
唐桂香本来担心宋幼湘,但宋幼湘最近身体好了不少,又是上山又是摘板栗也没见她太累,就没有要求和宋幼湘一起。
大家四散开来。
宋幼湘找了条小路,慢慢往前走,有路她就不怕,有路就说明有人会经常走。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能互相回头看看对方的位置,但走得远了一些,就只能通过声音知道对方的方位了。
宋幼湘转了一圈,走到一处陡坡,发现没有路了,这一路也没有再看到有板栗树,她也不失望,转身就往回走。
咦?转身的时候,发现坡沿有堆干柴有些奇怪,像是故意被人堆在那里的。
恋耽美
地里的菜反正是家里的老太婆收拾的,吃不完也会老,给出去做人情她也不心疼。
这样想着,陈玲花拎着一篮子菜就上了门。
到了那废弃的旧屋一看,收拾得还挺利落,菜园子的地都翻过了,边上还堆了些竹条,看样子是准备围篱笆。
玲花婶,你怎么来啦?唐桂香看到陈玲花十分惊讶,忙放下锄头出来迎接,宋幼湘看着陈玲花,抿了抿唇也跟了上去。
陈玲花打量着这小屋里的环境,除了小一点,没几样像样的家具,坐的凳子都没有,还真挑不出别的毛病来。
我这些天一直上工,好不容易得了空,过来看看你。陈玲花在小板凳上坐下,把菜放在一边,这里外都是你收拾的吧,收拾得挺利落的。
陈玲花来看她,唐桂香很感激,她也知道,刚上工那几天,陈玲花好像若有似无地在照顾她,但这话她没法接。
这里里外外,可不止是她一个人收拾的,还有宋幼湘的功劳呢,玲花婶,不是这样的,幼湘也
行啦,我知道你是个好姑娘。陈玲花直接打断了唐桂香的话,都懒得听她说下去,目光嫌弃地扫过宋幼湘。
这女知青也太没有眼色了一点,她可是客人,不说去倒杯茶来吧,至少也有点眼色,让她跟唐桂香说说话,结果杵在这里一动不动,脑子怕是有毛病。
唐桂香想说不是这样的,真的全是宋幼湘安排的,但陈玲花不让她说话,而是跟她拉起了家常。
哎呦,你跟我家春雨居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这可真是缘分呀!你什么时辰出生的?我给你俩比比大小。陈玲花表情夸张,边说边拍着大腿。
唐桂香听到这里有跟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也很惊喜,她也觉得是缘分,正准备说自己出生的时辰,旁边一直沉默的宋幼湘打断了她的话。
玲花婶,都同年同月同日生了,还比什么大小呀,大家都是姐妹。宋幼湘弯着眼睛,笑眯眯的,再说了,现在虽然破四旧了,但生辰八字也不是好往外说的。
唐桂香一凛,嘴巴就闭上了。
唐桂香倒是不迷信,但她有个很迷信的奶奶,听她奶奶念叨得多了,唐桂香也知道生辰八字是很重要的东西,可以推算人命运,也能拿来干坏事的。
见唐桂香闭嘴不言,陈玲花心口一堵,看宋幼湘的目光就有些不善。
第二十四章 看中你当儿媳妇
陈玲花损失了一篮子菜,却半点想要打听的消息都没有打听得到,菜虽然是不要钱的,也没费她的力气,但没有回报,陈玲花心里就不大舒服。
唐桂香不识抬举,那个宋幼湘手也伸得太长,多管闲事惹人生厌。
她倒是想叫自家小叔子报复回去,但五星大队有王、陈、刘三大姓,刘德光现在虽然是大队长,可大队也不是他的一言堂。
更何况为了坐稳大队长的位置,刘德光特别爱惜羽毛,对家人约束得比较严。
陈玲花倒是姓陈,但不是五星大队的陈,她是别的地方嫁过来的,在陈家说不上话,不然陈刘两家开口,肯定很有话语权。
等找着机会,她一定叫宋幼湘那个小贱人好看!
还有唐桂香,简直就是给脸不要脸,能看上她,是她的福气,居然不惜福。
生气归生气,陈玲花回去的路上,路过别人家的自留地,眼珠子一转,摸进去掐了不少菜,怕人发现,又从自留地里扯了几大把革命草盖着,只装作是出来打猪草的。
临走的时候,还没管住手,掐了根嫩黄瓜撸掉毛刺藏在袖子里,不时咬上一口,吃得喷香。
本来占了便宜心情好了不少,结果她就摘菜耽误了一会,回到家里发现一家人饭都吃完了,压根没人想着给她留一碗,锅底都刮得干干净净。
刘旺家端着最后一碗米汤锅巴,吃得喷香,连问都没问陈玲花吃过没有,反而一心惦记着江媛朝,奶,你赶紧给我煮两个白煮蛋,我看小江知青这两天都瘦了。
刘奶奶舍不得,但更舍不得拂宝贝孙子的意,还真去煮鸡蛋去了。
陈玲花一听就火冒三丈,这还没进门呢,小狐狸精就已经把儿子的魂都勾没了,不过陈玲花没认为是她儿子错了,只觉得是江媛朝使坏。
说着,刘旺家又去翻陈玲花拎回来的菜篮子,挑了两个大菜瓜出来,嘴上还念叨,也不知道小江知青爱不爱吃咱这乡下的菜瓜,娘,你怎么不挑好看点的摘?
陈玲花只觉得心口痛。
这是他儿子?这是生下来跟她讨债的吧!
陈玲花拿儿子没办法,进厨房准备给自己蒸个红薯填肚子,结果揭开锅就看到锅里躺着三个鸡蛋。
两个鸡蛋是刘旺家要的,那多出来的鸡蛋呢?陈玲花可不认为她婆婆会特意给她煮一个,想到三房怀孕的那个,陈玲花立马就不干了。
你干什么,那是我给秀娟煮的!刘奶奶见陈玲花去捞锅里的鸡蛋,赶紧上前阻止。
刘奶奶生了四子三女,活下来三子一女,女儿出嫁,儿子成家后就分了家,老太太随习俗跟着大儿子一家住,陈玲花是大儿媳妇,孙秀娟是三儿媳妇。
陈玲花一把将老太太推开,这是我家,鸡蛋就都是我的,都生了两个了,肚子里保不准又是个赔钱货,凭什么吃我的鸡蛋!死老太婆胳膊肘往外拐
老太太被推了个踉跄,差点摔倒,又被骂了一通,气得手都直哆嗦,扶着灶台哭天抹地起来。
陈玲花却不管老太太哭天抹地,翻了个白眼,气势汹汹地把鸡蛋锁进碗柜里,这才去蒸她的红薯。
本来她还心疼刘旺家要给江媛朝送鸡蛋,但有妯娌的对比,陈玲花瞬间就不心疼了,她的鸡蛋,宁愿给江媛朝那个狐狸精吃,也不给孙秀娟吃。
刘旺家听到灶屋里的动静,却是管也不管,天天吵他都习惯了,吃了饭嘴一抹,就回屋躺着了,桌上的碗筷自然有他奶奶收拾,不用他操心。
事实上,他也是站在他妈这边的,家里的东西以后都是他的,凭什么拿给他三婶呀,不过他奶奶最疼的是他,有什么总少不了他的一份,这种事让他妈去反对就行了。
玲花婶到底什么意思呀?唐桂香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打听她的生辰八字干什么?现在乡下别说算命的了,连跳大神的都不敢冒头。
宋幼湘给唐桂香挟了一筷子野鸡蛋,她家有个儿子,今年二十五,八成是看中你当儿媳妇,要八字去合婚。
上辈子陈玲花就是这样干的,就是没有这么早而已。
宋幼湘自己也没有想到,陈玲花这么早就盯上了唐桂香,她原以为是唐桂香住到刘家,陈玲花才起的心思。
上辈子分宿舍的时候,江媛朝跟老知青打得火热,作为除江媛朝以外,年龄最长的女知青,唐桂香主动提出要跟老乡住,刘德光安排唐桂香住到了一户老实本分的人家。
那时候宋幼湘大病小病不断,又被江媛朝哄住,跟唐桂香确实有一些生疏,一时也没有多注意她的情况。
后来唐桂香好像跟那家人闹了矛盾,莫名奇妙就住到了陈玲花家里。
那时候,刘旺家正火热地追求着江媛朝,陈玲花看上去也和善可亲,谁也没有想过,陈玲花让唐桂香住到家里,是打算把唐桂香圈起来,做自己家的儿媳妇。
就那个又黑又瘦的刘旺家?唐桂香都震惊了,不敢置信地看着宋幼湘,怎么可能
说刘旺家又黑又瘦,还是唐桂香忠厚老实不会说刻薄话,才想出来的形容词,刘旺家不仅黑瘦,人还长得猥琐,流里流气不干正事,说他贼眉鼠眼一点也不过分。
二十五岁在乡下,绝对是大龄了,五星大队这边,男女青年结婚早的,十六岁摆酒的都有,晚一点的大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一二岁。
刘旺家跟大队长是一家人,按道理来讲,刘旺家不愁娶不上媳妇。
事实上,刘旺家以前也是有亲事的,但这人前脚跟人家姑娘定亲,后脚就跟有夫之妇勾搭在一起,事情闹出来后,婚事自然就吹了。
本地人家没人敢嫁刘旺家,刘旺家只是刘德光的侄子,不是刘德光的儿子,刘家人就把目光落在了新来的不知情的知青身上。
刘旺家本人则是盯上江媛朝,但江媛朝怎么可能看上刘旺家,她憋着劲要跟宋幼湘别苗头呢,江媛朝看不上刘旺家,难道唐桂香就能看得上?
但凡有个正常审美的人,都不会看上刘旺家。
不过刘旺家喜欢江媛朝这一点,倒是可以利用一下,把陈玲花的注意力从唐桂香身上转移开。
怎么不可能,不然她管你要生辰八字干什么?替你算算吉凶?宋幼湘反问。
唐桂香哑口无言。
是啊,除了算婚事合婚,陈玲花要她一个刚下乡的女知青的八字干什么?
第二十五章 上山打板栗
不知道想到什么,唐桂香的脸色突然变得难看。
她突然想起,有一天下工,陈玲花非拉着她去家里坐坐,就是那天,唐桂香认识刘旺家的,当时她没有多想,但现在回想起来,刘旺家好像一直在打量她,看她的眼神满是挑剔的嫌弃。
她这是被相看了?
而且是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
她怎么可以这样!这也太欺负人了!唐桂香气得要死,想到陈玲花要把她和那么猥琐的男人凑成堆,唐桂香就觉得恶心。
你以后离她们远一点,这一家人心思不正。宋幼湘叮嘱唐桂香。
唐桂香重重点头,她是不知道陈玲花想干什么,现在知道了,她肯定会防备的,这也太恶心人了,陈玲花当她是什么,随便让人挑选的货物吗?
亏她一直觉得陈玲花格外照顾她,心里十分过意不去,总想着要回报一二。
给唐桂香打了预防针后,宋幼湘也稍微安心了一些,上辈子陈玲花和刘旺家是有心算无心,这辈子她绝不会叫他们如意。
好不容易又等来休息的时候,宋幼湘准备上山。
五星大队这边山多,宋幼湘上辈子大多都是在知青点后头过去的那边山头活动,这边的大山来得少,山里虎狼应该是没有,但野猪肯定是有的。
为了安全起见,宋幼湘去喊了徐文书和胡建国他们一起。
这时候山上野板栗多,板栗煮熟了也能填肚子,可以当粮食吃,也能当零嘴,徐文书他们也知道山上有东西,一早就想进山了的。
在知青点吃大锅饭,他们其实都有些吃不饱,但口粮只有那么多,吃干吃稀都只能听安排,平均分配,这样才能保证所有人不饿肚子。
跟着老知青一起吃,肯定要被老知青占点便宜,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还是你们好,自己住一个院子,自己做饭吃。出了村子,上了山,胡建国才忍不住开口抱怨。
知青点是没有之前江媛朝搭伙的老乡那么坑,但同样对他们也没有多少照顾,能少占他们些便宜,已经算是有良心了。
胡建国特别怀念和宋幼湘一起搭伙的时候,自己量自己要吃的量,谁也不占谁的便宜,锅里的热水还能用来洗东西,多省事。
但到了知青点,他才起了个头想要建议,立马就被各种理由拒绝了,费柴、费水、麻烦
你们没有想过自己搭伙吃?知青点那么多人呢,还有成了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凑在一起的,都是分小团体。
老知青们一起,徐文书和胡建国他们几个也可以一起搭个伙啊。
一听这话,徐文书叹了口气,胡建国和赵春华也摇头,赵春华轻声道,我们也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根本行不通。
灶是轮流用的,他们总不能等所有人吃完,去上工了再做饭吃,只能捏着鼻子凑在一起,不公平也只能忍耐。
办法肯定是有的,但硬碰硬的话,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排挤。
宋幼湘想明白关窍,也没有再帮着想办法或者再劝什么,又不是所有人都是重生的,可以不惧非议和排挤,活得特立独行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多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一行人上了山,山的外围基本没有什么东西,想要找吃的得往山里头走。
这座山林比较幽静原始,离村子也有点距离,村里人平时打柴什么的,都不会往这边来。
听说这山上有座废庙,咱们要不要去探探险?胡建国在前头开路,捏着嗓子道,听说这庙里到夜里就会传来哭声,细细的,像是女人和小孩子的
树林里静悄悄的,除开进山的时候在山脚下遇到几个下地的老乡,再没遇到别的人,山里鸟雀倒是多,不时腾空飞起。
气氛被胡建国搞得有些紧张。
要死啊,别说了,怪吓人的。三个女同志还没开口,赵春华先听不下去了。
胡建国立马哈哈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也松了下来,大家说说笑笑地往山上走,不时把落在地上的干柴拖到路边,准备下山的时候再顺路带走。
很快,胡建国就率先发现了板栗树,地上落了不少刺球,不过踩开一看,都是空的,应该是已经被人捡过了,树上光秃秃的,只剩下树叶。
走了这么久都没见着树,本来大家都有些灰心了的,这棵树虽然被人打光,但也给了他们希望,山上肯定还有别的树。
几个人越走越深,还看到了野兔子从眼前一窜而过,胡建国和赵春华还扑了野鸡,可惜野鸡没扑着,赵春华差点把脚给崴了。
宋幼湘运气好,胡建国他们扑野鸡的时候,她发现了一窝野鸡蛋,四个蛋一窝端了,因为分不匀,也没有分,大家都盼着再多掏几窝,再来分。
走得更深一些,果然又发现了板栗树,地上有不少空壳,但树上还有不少开了口露出褐色板栗的刺球,胡建国和赵春华找来枯树杆,扑了几下,掉了不少下来。
又脆又甜。宋幼湘咬开尝了一角,把剩下的分给唐桂香和徐文书。
徐文书珍惜地吃完,一点也不干,脆甜有汁,你们也尝尝。
胡建国他们一听,也顾不得尝了,兴致勃勃地开始敲果子,几乎把发现的两棵树都敲光了,才收手。
捡了半个小时,一人捡了小半篮子,才把敲下来的都捡光。
大家对今天的收获都很满意,虽然没有再发现野鸡蛋,但板栗也能吃几天了,再带些柴回去,今天就能算得上是丰收了。
要不咱们再往深处走一点?看天色还早,胡建国忍不住建议。
知青平时都要上工的,休息的时候不多,下一次再这样上山,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算是明天再来,也保不准好东西被别人发现,先下了手。
宋幼湘也同意,一起走太没有效率了,咱们分散着走,但不要走得太远。
一路过来没有发现什么危险,大家胆子也大了起来。
唐桂香本来担心宋幼湘,但宋幼湘最近身体好了不少,又是上山又是摘板栗也没见她太累,就没有要求和宋幼湘一起。
大家四散开来。
宋幼湘找了条小路,慢慢往前走,有路她就不怕,有路就说明有人会经常走。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能互相回头看看对方的位置,但走得远了一些,就只能通过声音知道对方的方位了。
宋幼湘转了一圈,走到一处陡坡,发现没有路了,这一路也没有再看到有板栗树,她也不失望,转身就往回走。
咦?转身的时候,发现坡沿有堆干柴有些奇怪,像是故意被人堆在那里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