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第63页

    啧,果然是入门级鉴定技能,可靠度实在不高。
    回屋后拿出自己淘回来的那些书,一一打量上面的标签,有三分之一的书质量不怎么样,但也有长处,余下的三分之二都被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朱氏内科学》——内科学入门必读书籍,价值不菲。”
    “《江门骨病治疗心得》——另辟蹊径的颠覆之作,价值连城。”
    ……
    蒋芸对自己的眼光十分满意。
    ——————————
    张春华吃一堑长一智,不再敢和蒋芸对着干了,蒋芸让她扎针她就扎针,蒋芸让她吃药她就吃药,还十分上道地主动买了一套制药用的研钵、箩筐这些给蒋芸,将‘遵医嘱’这三个字贯彻到了极致。
    治疗效果自然是极好的,七次山火烧完,张春华自己就感觉到了身体上的不同,手脚不再那么冰凉了,晒太阳的时候也不再和之前一样稍微晒一下就全身止不住得冒汗了,早晨睡醒之后身上也是舒坦的。
    就连干农活时的精力都比之前好了不少。
    小半个月后,忙碌的夏收总算结束了,端午节近在眼前,生产队决定放假十天,让大家都好好休息一阵儿,养过精神来就该准备下一季地农忙了。
    白川的信也经由邮差的手送到了蒋芸手里,与信一并寄来的还有一个崭新的军用水壶。
    白敏见蒋芸拿了信就往屋子里走,还特地关上了门,一下子就猜到是白川送来的信。毕竟蒋芸的对外联络渠道很简单,一个是差点断绝关系的亲爸亲妈,一个是白川。
    这要是蒋父蒋母寄来的消息,蒋芸会这么小心翼翼?
    “看来这俩感情不错啊,就是不知道啥时候会捅破那一层窗户纸。”
    蒋芸小心翼翼地拆开白川寄回来的信,看完一遍,总感觉白川话里有话,她又回过头去看了一遍,渐渐有点懂了。
    提笔便开始回信,“川哥,住宿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住县城的招待所就好,从村里到县城也不算远。说不定我到时候就买上自行车了,我可以把自行车借给你,来回更方便。”
    五月里的水果都已经长成,蒋芸从避难所里选了一些东山省这边能见到的水果,让云厨切片处理好,做成糖渍果干,用干净的白报纸包起来后,又用布在外面包了一层。
    除了糖渍果干外,蒋芸还打算做一些除湿用的五谷茶。
    白川所在的部队靠海,想来这个季节肯定又湿又潮,这种环境里最容易让人体内滋生湿气,湿气又是百病之源,湿气瘀滞的地方要么是结节要么是肿瘤,都是要人命的病,一款理气化湿的茶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出滋养五脏六腑的五谷,让云厨炒到焦黄开裂,建议的五谷化湿茶便做好了,冲泡饮水便能于潜移默化中除去人体内的湿气。
    这种五谷化湿茶与红豆薏仁茶不同,红豆薏仁茶是将人体内的湿气一点点带走,而五谷化湿茶却是一边打开人体内湿气外泄的开关,一边不断地以五谷内炽热的盛阳之力熏蒸湿气,撵着湿气往那些开关外走。
    短时间内看,红豆薏仁茶很快就能看到效果,而长时间去看的话,五谷化湿茶的效果更好,而且会将人的体质调理成为不容易滋生湿气的体质。
    再将云厨做好的五香肉脯打包一些,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便打包好了。
    “白川啊白川,你想早点结婚就直说嘛,我又没说不同意,你非要拐弯抹角的,那我就只能陪着你过过招了,这种事情,哪有人我主动的道理?”
    蒋芸又看了一遍白川写的信,心里哼了一声,目光落在白川最后的落款上,也学着白川的落款方法给信的最后落了一个‘芸’字。
    一阵鸡皮疙瘩从皮下冒了出来,蒋芸被自己那落款肉麻得打了个哆嗦,赶紧把信也放到包裹里,一眼都不想再看。
    她打算过几天去一趟县城,避难所里积攒的牛奶有点多,靠她一个人就算顿顿喝牛奶都喝不完,蒋芸打算做成奶粉卖出去,还是打着苏联出品的旗号去卖,这年头的人们就迷信老毛子家的东西。
    ?
    第36章 谣言
    夏收结束,所有人都闲了下来。
    蒋芸每天都是清早摸黑出去,进县城转悠一圈儿,把避难所里的东西出一出,赶在知青点里的那些知青睡醒之前回去。
    白天她和大家一样闲。
    那些知青们还会凑在一块儿聊聊天扯扯淡,谈一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蒋芸却是没心思谈那些,她要么窝在炕上看书,要么拿着张春华送给她的工具给张春华搓药丸子。
    药粉是医疗模块打好的,蒋芸只需要用蜂蜜来一层一层地将药粉裹好就行。
    蒋芸没做成那种需要人嚼着吃的大蜜丸,这完全是出于她个人的喜好,做成黄豆粒大小的药丸子直接吞服不好吗?非要让那苦了吧唧的药在嘴里嚼一遍,何苦遭那罪受?
    据白敏说,她在赶海县有一个远亲在,那远亲喊她去家里做客,于是白敏就天天往赶海县跑,跑了三四天后就骑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回来,是鼎鼎有名的凤凰牌自行车。
    知青点里的知青们虽然心里羡慕,可还没到眼红的地步,毕竟下乡前都见过这玩意儿,有些家庭条件好的知青家里就有自行车,甚至不止一辆,可自行车在村里算是顶顶稀罕的东西,白敏骑着自行车在村里走了一趟,顺利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村里婆娘们最理想的儿媳妇。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