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二月免费阅读-笔趣阁(67)
陈霖淮回了家,明蓁便起身同他一起用早食,顺便问起太后寿辰时的状况。
皇上是天下皆知的大孝子,对太后自然是尊敬的。为了此次太后寿宴,宫中处处装点一新,不惜耗费银子也要讨太后欢心。既是这样,皇子大臣们自是也不敢怠慢,光是奇珍异宝都不知进献了多少。
明蓁叹了口气,那日我爹还正说呢,今年春雨至今未曾落下,米粮怕是要绝收。如今国库无银子,若是遇到灾荒,朝廷怕是连救灾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就是这般,太后过个寿辰还是如此奢靡无度。
陈霖淮跟着冷笑:那个老妖婆哪里会管这些,她只顾自己的风光和美誉。据说今日寿宴之上,四皇子特意为她做了一首赋,通篇都是夸赞之语,听得太后心花怒发,甚至当场便赏了四皇子。
哦?明蓁 听了甚是觉得有趣。
也不知是一首怎样的赋,可惜我昨天未曾去宫中,竟不能听到了。
放心吧,我听闻太后命人抄了不少份,要将四皇子对她的赞誉传扬天下。
竟还能这般?
明蓁真的是想不到,那此次,四皇子在太后心中的地位怕是要有变化了。
陈霖淮摇了摇头,怕是也未必,四皇子身上没有张家的血脉,张太后不会改变立场的。
这些事,并不是他们如今能左右的。
次日,果真如同陈霖淮所说,四皇子所做的那首赋传遍了京城。明蓁也命人抄了一份细细品读。
果然,通篇华丽,辞藻优美,对太后这一生极尽赞誉。
明蓁还真不知四皇子居然有如此才气,竟能做出这样的好文章来。
谁知,很快明蓁便知道事情并非如此。
第 94 章
张太后有意宣扬, 四皇子所做的文章很快便在京中传颂开来。
朝中不少大臣更是人手一份,闲暇时都聚在一起品读文中字句,对四皇子的才学赞誉有加。
姚思礼素来喜诗文, 但对这种阿谀媚上的文章并无多少好感。他品阶低, 在宫宴时位置靠后,那日在宫中也不过是模糊听了几句。
如今听得同僚议论, 才将文章细看了一番。这一看,姚思礼便在其间看出了几分熟悉感来。
姚思礼心中甚是沉重, 一连两日面色都不好。周氏见了,还以为是户部事务多让他忧心,直到明蓁和陈霖淮来家中时,姚思礼才又说起此事。
四皇子在太后寿宴上献上的那篇词赋应是有人代笔
这也不算稀奇,每个皇子身边都有自己的一班幕僚, 平日里帮着出谋划策、润色文章, 应是常事。
只是父亲突然提起, 明蓁便知这里面许有其他缘故。
果真明蓁就见父亲神情甚是失望。
我读了那篇词赋,句中遣词用句甚是熟悉, 若是没猜错的话,应是玉堂所做。
孟玉堂的才学, 姚思礼一直甚是欣赏。虽然对他的一些所作所为有些不满, 但姚思礼还是希望他潜心读书, 不辜负这么些年的所学。
姚思礼心性高洁, 身上有着读书人的傲骨, 素来看不惯那些阿谀奉承之事,即便是当年初入翰林院时都不屑用文章为权贵吹捧粉饰, 如今见孟玉堂竟做出这样的文章来, 不免觉得痛心。
明蓁也有些意外, 孟玉堂才学出众,心气一直很高。想起去年,孟玉堂还曾因为乡试被更换考卷而愤愤不平,如今竟主动为了四皇子代笔。
姚思礼叹了口气 ,罢了,当初玉堂答应徐家来国子监读书,我便应想到早晚会有这一日的,
姚思礼以往是将孟玉堂当做自家的子侄,才用心教导他,对他寄予厚望。但权势迷人眼,如今孟玉堂攀附四皇子,怕是于读书上早就失了本心。
虽然心中失望,但姚思礼也知道人各有志,孟玉堂既是选择了这条路,旁人也无法干涉。
只是此事让姚思礼更加忧心,如今朝中派系复杂,暗潮涌动,张氏一党以及不少自诩清流之士都一心只为了储位之事,无人关心民间疾苦。
去年冬日至今,北方一直无雨,田里干旱,只怕今年粮食要绝产。京郊等地因着抢水已经引发了几起械斗,百姓多有伤亡,可是徐大人以及张首辅等人不想着怎样引水救灾,反而一再上书请皇上先立储,实在是荒唐。
如今朝中因着立储之事,争议颇大,就连太后寿辰那日也提起此事,但被皇上搪塞了过去。
朝中之事,明蓁这些日子也听说了不少,对于立储之事也颇为疑惑。
朝中许多事,据说皇上都颇尊重太后的意见,为何立储之事,皇上却并不按照太后的心思办?
姚思礼在朝为官多年,虽受过奸臣排挤,但心中还是忠君的。他自然而然地先体谅皇上的不易。
圣上是至孝之人,所以诸事都会与张太后商议。但立储之事关系到天下臣民,皇上还是圣明的,不会愿意看到张氏一党一手遮天。
任谁都知道张太后的心思肯定是想立张贵妃所出的六皇子为太子,但这样一来,张家的势力更无人能抵挡了。
陈霖淮却对皇上没有尊崇,他冷笑道:我看未必,当今怕是唯恐立六皇子为太子后,太后又要垂帘听政了。
霖淮慎言!姚思礼眉头轻蹙,对他担忧不已。
你如今在金吾卫当差,时常便会面圣,有时也需要和宫中之人打交道,若是一朝不慎,怕是会引来祸端。
陈霖淮自然是明白这些的,岳父教导的是,我定会小心的。
周氏见姚思礼这般严肃,不免有些恼他:霖淮也只是在家中和我们念叨几句又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你这个岳父还会出去乱说不成?再说了,皇上若真的是圣明,这朝中便没有那么多贪官污吏了,你也不用整日为了户部的亏空发愁。
姚思礼被周氏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只得低声讨饶。
夫人
明蓁和陈霖淮相视一笑,都忙低头装作不知。
明蓁明白母亲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心疼父亲。自从回京之后,父亲在户部虽只是个小小的主事,但因为户部做事的人少,各部处处都来讨要银子,父亲便一心扑在公事上,这些日子甚是辛苦。
唯恐再触怒周氏,姚思礼赶忙转移话题,问起陈霖淮关于三皇子的事。
景王殿下如今是怎么打算的?
三皇子虽早已封藩,但立储之事也是和他相关的。自年前入京以来景王一直很是低调,并不与朝臣来往,在众臣眼中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
太后寿辰之日,景王表现更是中规中矩,所呈贺礼毫无新意,更像是循例而为。太后的面上很是不悦,朝臣看在眼中,不少人便更不敢与他相交。
但对于陈霖淮,景王甚是关心。明面上,两人并无什么交往,但是私下里,景王为了陈霖淮能在金吾卫立足,给了他不少帮助。
金吾卫中不少将领多是世袭的官职,素来眼高于顶,排斥外人。景王将不少将领的喜好秉性,都打探清楚,一一告知陈霖淮,即便是这些年安插在金吾卫中的人手也并不避讳陈霖淮知道。
如今陈霖淮虽刚入金吾卫不久,便已有了一些威信,这其中也少不了景王的暗中相助。
景王原本打算太后寿辰过后便返回平州,但是皇上却不知何故并不开口让他离开。殿下也在忧心今年的旱情,怕因此引起什么变故。如今便也改了主意,准备留在京中以做应对。
姚思礼听了不免有些忧心,这样一来,怕是张首辅要提防景王了。
陈霖淮冷笑:就是要让他们乱了阵脚才好呢!
当初武会试之时,陈霖淮的马被人动了手脚,景王私下里曾经查过,一些蛛丝马迹表明是兵部之人所为。
陈霖淮在会试之前默默无闻,也只是在台县和杨家有些矛盾,再一个便是来京的路上撞见了张家小姐私放逃犯之事,这些都是和张家有关。
张德贤虽因为腿伤在家中休养,但他当年一直执掌兵部,如今的兵部侍郎,景王的岳父叶大人也是张德贤一手提拔的。
这么看下来,暗害陈霖淮之事,只能是张德贤吩咐的。
得知了此事,陈霖淮便更不在意身份是否暴露了。张家人阴狠毒辣,想要害人跟本就不需要理由,既是这样,他总不能一直坐以待毙。
姚思礼想了想,也觉得是。景王若是有意大位,总要博得群臣的认可。留在京中,也正好可以让大家对他多些了解。
正如他二人所想的那般,景王在太后寿辰之后,并不曾返回封地,不少人便坐不住了。
四皇子最是心焦,太后寿辰之日,他献上的寿礼都是精心准备的,一篇贺寿词赋更是让太后对他令眼相看。
可是,皇上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给了他一些赏赐便没有了下文。
四皇子还注意到,即便是景王的寿礼并不让太后满意,皇上也不曾生气,甚至对着景王依旧是和颜悦色。
四皇子不安起来,他还记得幼时皇上一直都是偏宠景王的,若不是盛家出事,如今的太子之位怕是早就落到景王头上了。
四皇子思来想去,还是去了皇后宫中请安。他知道皇后每日晨起礼佛,特意选了时辰过去,没料到刚踏入宫门便遇到了急匆匆要出门的张柔嘉。
四皇子心中一喜,忙上前打招呼:柔嘉妹妹,真是巧,你也是来看望母后的吗?
张柔嘉脚步匆匆,被他突然叫住吓了一跳。
四皇子?
张柔嘉拍着胸脯直抱怨,四皇子,你这么大声音做什么,吓死我了!
四皇子眉间升起一丝不耐,但面上依旧笑盈盈地。
柔嘉妹妹,真是对不住了,我给你赔个不是。我只是突然见到你心中欢喜异常,便忍不住叫住你。
张柔嘉有些嫌弃,你声音小一些,不要被姑母听到了
张柔嘉的声音刚落,便有皇后宫中的嬷嬷走了过来。
县君,皇后娘娘已经从佛堂出来了,命奴婢来请县君。
姑母从佛堂出来了?怎么这么快
张柔嘉不禁有些丧气,她刚想溜出去便被四皇子破坏了。只得跟在嬷嬷身后去见皇后,只是心里到底是气愤,又忍不住瞪了四皇子一眼。
四皇子面上一直陪着笑,等到张柔嘉转过身去看不到他时,四皇子的脸上才多了一丝嫌恶来。
进到皇后宫中,四皇子和张柔嘉先后给她请了安。
张皇后很是意外:你们二人怎么一起来了?
我在宫中偶遇到四皇子罢了,姑母,您和四皇子有话要说吧,柔嘉先回房了。
张柔嘉急急说完这几句话,便转身往殿后跑。
皇后看了她一眼,甚是无奈。
这丫头,怎么这般风风火火的,真是无礼
四皇子忙跟着道:柔嘉妹妹天真活泼,有她陪在母后身边,母后的气色都好了许多,儿臣心中也甚是放心。
张皇后抬眼看了四皇子一眼,眼中带着笑意。
皇儿快坐吧,想喝什么茶,让她们送上来。
儿臣无妨的,本就是来探望母后尽些孝心,旁的都是小事。
一番母慈子孝下来,四皇子侍奉在张皇后身边,许久才说出了此次的目的。
母后,皇祖母的寿辰已过,不知三皇兄何日会回封地,到时我定要设宴好好为他践行才是。
听他提起此事,张皇后的面色也沉了下来。
我素日里在佛堂,竟不知这些事,景王还未曾离京吗?
未曾,父皇那里也一直没有旨意下来。母后您说是不是父皇忘记了?
张皇后可不相信皇上会忘记,怕是故意想将景王留在京中的吧!
张皇后心中恼怒,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你父皇的心思,哪里是我们能猜的,你便耐心等着就是。
四皇子神色一僵,他就知道张皇后当年虽是将他留在身边照顾,但却并不是全心全意帮他。
母后说的是,那便再等几日
说过了正事,又问候了皇后的身体,四皇子便告辞离开了。
张皇后在那里静坐了片刻,眼中满是狠厉。
她的两个儿子都没了,凭什么盛氏的儿子能平安长大,如今还要来争皇位,她死也不会答应的。
至于四皇子,若是能娶了柔嘉,她也可以支持立他为太子。只是皇上那里,怕是不会再让张家出一个皇后了。
张皇后这才开口将宫人唤来,县君方才做什么去了。
宫人小心回禀:奴婢听到县君说要出宫,去东华门见一个在金吾卫当值的朋友。
张皇后眉头皱了起来,柔嘉何时在金吾卫有了朋友,她怎么不知?
第 95 章
自从失去两子之后, 张皇后便将胞弟唯一的女儿张柔嘉视作亲生,对她疼爱有加。
她的一举一动张皇后都会关注,如今听到她竟有自己都不认识的朋友, 心中便起了疑, 立刻吩咐身边的宫女多注意她的动向。
张柔嘉并不知道这些,宫宴那日, 陈霖淮的话对她打击很大,每每想到便觉得心痛不已。
她不明白, 陈霖淮为何会否认救过自己,甚至看都不看她一眼。
这几日她留在宫中,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又跑去宫门外想找陈霖淮问个清楚。可惜的是,她连去了几次都未曾见到陈霖淮, 不免有些失望。
听到宫人的回禀, 张皇后若有所思, 便将张柔嘉唤到身边来。
嘉儿,这几日在宫中住着可还舒心, 要不要姑母召些人来进宫来陪你?
张柔嘉有些心不在焉:不用了姑母,嘉儿一个人待着挺好的。
是吗?张皇后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听闻你这几日总是往宫门外跑, 还以为你是在宫中待着无聊了呢?
没没有
张柔嘉有些心虚, 她垂下头来, 面上浮现一抹红晕。
见她这副模样, 张皇后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她不动声色道:嘉儿长大了,有什么心事也不愿意和本宫说了。
不是的张柔嘉着急起来, 姑母, 我我是不知该如何同姑母说
犹豫了片刻, 张柔嘉还是吞吞吐吐地问了出来:若是,若是有个人明明奋不顾身地救了我,却不承认,甚至不愿意接受我的感谢,这是为何呀?
哦,还有这事,是何人如此不识抬举,嘉儿告诉本宫,本宫定会治他的罪为你出气!
不行,张柔嘉急了,姑母不可以治他的罪
为何不可?张皇后面上一冷,你是皇上亲封的县君,是我们张家的嫡女,任何人都不可以让你受委屈。
姑母
张柔嘉愈加的委屈:根本就不是您想的那回事,他,他不是应该是他夫人的缘故。
什么?张皇后大惊,你是说他已经有家室了,到底是谁如此放肆?
张皇后实在不敢相信,在她的眼皮底下,竟然有已经成亲的军中子弟敢来招惹自己的侄女。张柔嘉说的是救命之恩了,若是真的出了这样的事,柔嘉身边伺候的婆子丫鬟竟敢隐瞒吗?
恋耽美
皇上是天下皆知的大孝子,对太后自然是尊敬的。为了此次太后寿宴,宫中处处装点一新,不惜耗费银子也要讨太后欢心。既是这样,皇子大臣们自是也不敢怠慢,光是奇珍异宝都不知进献了多少。
明蓁叹了口气,那日我爹还正说呢,今年春雨至今未曾落下,米粮怕是要绝收。如今国库无银子,若是遇到灾荒,朝廷怕是连救灾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就是这般,太后过个寿辰还是如此奢靡无度。
陈霖淮跟着冷笑:那个老妖婆哪里会管这些,她只顾自己的风光和美誉。据说今日寿宴之上,四皇子特意为她做了一首赋,通篇都是夸赞之语,听得太后心花怒发,甚至当场便赏了四皇子。
哦?明蓁 听了甚是觉得有趣。
也不知是一首怎样的赋,可惜我昨天未曾去宫中,竟不能听到了。
放心吧,我听闻太后命人抄了不少份,要将四皇子对她的赞誉传扬天下。
竟还能这般?
明蓁真的是想不到,那此次,四皇子在太后心中的地位怕是要有变化了。
陈霖淮摇了摇头,怕是也未必,四皇子身上没有张家的血脉,张太后不会改变立场的。
这些事,并不是他们如今能左右的。
次日,果真如同陈霖淮所说,四皇子所做的那首赋传遍了京城。明蓁也命人抄了一份细细品读。
果然,通篇华丽,辞藻优美,对太后这一生极尽赞誉。
明蓁还真不知四皇子居然有如此才气,竟能做出这样的好文章来。
谁知,很快明蓁便知道事情并非如此。
第 94 章
张太后有意宣扬, 四皇子所做的文章很快便在京中传颂开来。
朝中不少大臣更是人手一份,闲暇时都聚在一起品读文中字句,对四皇子的才学赞誉有加。
姚思礼素来喜诗文, 但对这种阿谀媚上的文章并无多少好感。他品阶低, 在宫宴时位置靠后,那日在宫中也不过是模糊听了几句。
如今听得同僚议论, 才将文章细看了一番。这一看,姚思礼便在其间看出了几分熟悉感来。
姚思礼心中甚是沉重, 一连两日面色都不好。周氏见了,还以为是户部事务多让他忧心,直到明蓁和陈霖淮来家中时,姚思礼才又说起此事。
四皇子在太后寿宴上献上的那篇词赋应是有人代笔
这也不算稀奇,每个皇子身边都有自己的一班幕僚, 平日里帮着出谋划策、润色文章, 应是常事。
只是父亲突然提起, 明蓁便知这里面许有其他缘故。
果真明蓁就见父亲神情甚是失望。
我读了那篇词赋,句中遣词用句甚是熟悉, 若是没猜错的话,应是玉堂所做。
孟玉堂的才学, 姚思礼一直甚是欣赏。虽然对他的一些所作所为有些不满, 但姚思礼还是希望他潜心读书, 不辜负这么些年的所学。
姚思礼心性高洁, 身上有着读书人的傲骨, 素来看不惯那些阿谀奉承之事,即便是当年初入翰林院时都不屑用文章为权贵吹捧粉饰, 如今见孟玉堂竟做出这样的文章来, 不免觉得痛心。
明蓁也有些意外, 孟玉堂才学出众,心气一直很高。想起去年,孟玉堂还曾因为乡试被更换考卷而愤愤不平,如今竟主动为了四皇子代笔。
姚思礼叹了口气 ,罢了,当初玉堂答应徐家来国子监读书,我便应想到早晚会有这一日的,
姚思礼以往是将孟玉堂当做自家的子侄,才用心教导他,对他寄予厚望。但权势迷人眼,如今孟玉堂攀附四皇子,怕是于读书上早就失了本心。
虽然心中失望,但姚思礼也知道人各有志,孟玉堂既是选择了这条路,旁人也无法干涉。
只是此事让姚思礼更加忧心,如今朝中派系复杂,暗潮涌动,张氏一党以及不少自诩清流之士都一心只为了储位之事,无人关心民间疾苦。
去年冬日至今,北方一直无雨,田里干旱,只怕今年粮食要绝产。京郊等地因着抢水已经引发了几起械斗,百姓多有伤亡,可是徐大人以及张首辅等人不想着怎样引水救灾,反而一再上书请皇上先立储,实在是荒唐。
如今朝中因着立储之事,争议颇大,就连太后寿辰那日也提起此事,但被皇上搪塞了过去。
朝中之事,明蓁这些日子也听说了不少,对于立储之事也颇为疑惑。
朝中许多事,据说皇上都颇尊重太后的意见,为何立储之事,皇上却并不按照太后的心思办?
姚思礼在朝为官多年,虽受过奸臣排挤,但心中还是忠君的。他自然而然地先体谅皇上的不易。
圣上是至孝之人,所以诸事都会与张太后商议。但立储之事关系到天下臣民,皇上还是圣明的,不会愿意看到张氏一党一手遮天。
任谁都知道张太后的心思肯定是想立张贵妃所出的六皇子为太子,但这样一来,张家的势力更无人能抵挡了。
陈霖淮却对皇上没有尊崇,他冷笑道:我看未必,当今怕是唯恐立六皇子为太子后,太后又要垂帘听政了。
霖淮慎言!姚思礼眉头轻蹙,对他担忧不已。
你如今在金吾卫当差,时常便会面圣,有时也需要和宫中之人打交道,若是一朝不慎,怕是会引来祸端。
陈霖淮自然是明白这些的,岳父教导的是,我定会小心的。
周氏见姚思礼这般严肃,不免有些恼他:霖淮也只是在家中和我们念叨几句又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你这个岳父还会出去乱说不成?再说了,皇上若真的是圣明,这朝中便没有那么多贪官污吏了,你也不用整日为了户部的亏空发愁。
姚思礼被周氏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只得低声讨饶。
夫人
明蓁和陈霖淮相视一笑,都忙低头装作不知。
明蓁明白母亲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心疼父亲。自从回京之后,父亲在户部虽只是个小小的主事,但因为户部做事的人少,各部处处都来讨要银子,父亲便一心扑在公事上,这些日子甚是辛苦。
唯恐再触怒周氏,姚思礼赶忙转移话题,问起陈霖淮关于三皇子的事。
景王殿下如今是怎么打算的?
三皇子虽早已封藩,但立储之事也是和他相关的。自年前入京以来景王一直很是低调,并不与朝臣来往,在众臣眼中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
太后寿辰之日,景王表现更是中规中矩,所呈贺礼毫无新意,更像是循例而为。太后的面上很是不悦,朝臣看在眼中,不少人便更不敢与他相交。
但对于陈霖淮,景王甚是关心。明面上,两人并无什么交往,但是私下里,景王为了陈霖淮能在金吾卫立足,给了他不少帮助。
金吾卫中不少将领多是世袭的官职,素来眼高于顶,排斥外人。景王将不少将领的喜好秉性,都打探清楚,一一告知陈霖淮,即便是这些年安插在金吾卫中的人手也并不避讳陈霖淮知道。
如今陈霖淮虽刚入金吾卫不久,便已有了一些威信,这其中也少不了景王的暗中相助。
景王原本打算太后寿辰过后便返回平州,但是皇上却不知何故并不开口让他离开。殿下也在忧心今年的旱情,怕因此引起什么变故。如今便也改了主意,准备留在京中以做应对。
姚思礼听了不免有些忧心,这样一来,怕是张首辅要提防景王了。
陈霖淮冷笑:就是要让他们乱了阵脚才好呢!
当初武会试之时,陈霖淮的马被人动了手脚,景王私下里曾经查过,一些蛛丝马迹表明是兵部之人所为。
陈霖淮在会试之前默默无闻,也只是在台县和杨家有些矛盾,再一个便是来京的路上撞见了张家小姐私放逃犯之事,这些都是和张家有关。
张德贤虽因为腿伤在家中休养,但他当年一直执掌兵部,如今的兵部侍郎,景王的岳父叶大人也是张德贤一手提拔的。
这么看下来,暗害陈霖淮之事,只能是张德贤吩咐的。
得知了此事,陈霖淮便更不在意身份是否暴露了。张家人阴狠毒辣,想要害人跟本就不需要理由,既是这样,他总不能一直坐以待毙。
姚思礼想了想,也觉得是。景王若是有意大位,总要博得群臣的认可。留在京中,也正好可以让大家对他多些了解。
正如他二人所想的那般,景王在太后寿辰之后,并不曾返回封地,不少人便坐不住了。
四皇子最是心焦,太后寿辰之日,他献上的寿礼都是精心准备的,一篇贺寿词赋更是让太后对他令眼相看。
可是,皇上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给了他一些赏赐便没有了下文。
四皇子还注意到,即便是景王的寿礼并不让太后满意,皇上也不曾生气,甚至对着景王依旧是和颜悦色。
四皇子不安起来,他还记得幼时皇上一直都是偏宠景王的,若不是盛家出事,如今的太子之位怕是早就落到景王头上了。
四皇子思来想去,还是去了皇后宫中请安。他知道皇后每日晨起礼佛,特意选了时辰过去,没料到刚踏入宫门便遇到了急匆匆要出门的张柔嘉。
四皇子心中一喜,忙上前打招呼:柔嘉妹妹,真是巧,你也是来看望母后的吗?
张柔嘉脚步匆匆,被他突然叫住吓了一跳。
四皇子?
张柔嘉拍着胸脯直抱怨,四皇子,你这么大声音做什么,吓死我了!
四皇子眉间升起一丝不耐,但面上依旧笑盈盈地。
柔嘉妹妹,真是对不住了,我给你赔个不是。我只是突然见到你心中欢喜异常,便忍不住叫住你。
张柔嘉有些嫌弃,你声音小一些,不要被姑母听到了
张柔嘉的声音刚落,便有皇后宫中的嬷嬷走了过来。
县君,皇后娘娘已经从佛堂出来了,命奴婢来请县君。
姑母从佛堂出来了?怎么这么快
张柔嘉不禁有些丧气,她刚想溜出去便被四皇子破坏了。只得跟在嬷嬷身后去见皇后,只是心里到底是气愤,又忍不住瞪了四皇子一眼。
四皇子面上一直陪着笑,等到张柔嘉转过身去看不到他时,四皇子的脸上才多了一丝嫌恶来。
进到皇后宫中,四皇子和张柔嘉先后给她请了安。
张皇后很是意外:你们二人怎么一起来了?
我在宫中偶遇到四皇子罢了,姑母,您和四皇子有话要说吧,柔嘉先回房了。
张柔嘉急急说完这几句话,便转身往殿后跑。
皇后看了她一眼,甚是无奈。
这丫头,怎么这般风风火火的,真是无礼
四皇子忙跟着道:柔嘉妹妹天真活泼,有她陪在母后身边,母后的气色都好了许多,儿臣心中也甚是放心。
张皇后抬眼看了四皇子一眼,眼中带着笑意。
皇儿快坐吧,想喝什么茶,让她们送上来。
儿臣无妨的,本就是来探望母后尽些孝心,旁的都是小事。
一番母慈子孝下来,四皇子侍奉在张皇后身边,许久才说出了此次的目的。
母后,皇祖母的寿辰已过,不知三皇兄何日会回封地,到时我定要设宴好好为他践行才是。
听他提起此事,张皇后的面色也沉了下来。
我素日里在佛堂,竟不知这些事,景王还未曾离京吗?
未曾,父皇那里也一直没有旨意下来。母后您说是不是父皇忘记了?
张皇后可不相信皇上会忘记,怕是故意想将景王留在京中的吧!
张皇后心中恼怒,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你父皇的心思,哪里是我们能猜的,你便耐心等着就是。
四皇子神色一僵,他就知道张皇后当年虽是将他留在身边照顾,但却并不是全心全意帮他。
母后说的是,那便再等几日
说过了正事,又问候了皇后的身体,四皇子便告辞离开了。
张皇后在那里静坐了片刻,眼中满是狠厉。
她的两个儿子都没了,凭什么盛氏的儿子能平安长大,如今还要来争皇位,她死也不会答应的。
至于四皇子,若是能娶了柔嘉,她也可以支持立他为太子。只是皇上那里,怕是不会再让张家出一个皇后了。
张皇后这才开口将宫人唤来,县君方才做什么去了。
宫人小心回禀:奴婢听到县君说要出宫,去东华门见一个在金吾卫当值的朋友。
张皇后眉头皱了起来,柔嘉何时在金吾卫有了朋友,她怎么不知?
第 95 章
自从失去两子之后, 张皇后便将胞弟唯一的女儿张柔嘉视作亲生,对她疼爱有加。
她的一举一动张皇后都会关注,如今听到她竟有自己都不认识的朋友, 心中便起了疑, 立刻吩咐身边的宫女多注意她的动向。
张柔嘉并不知道这些,宫宴那日, 陈霖淮的话对她打击很大,每每想到便觉得心痛不已。
她不明白, 陈霖淮为何会否认救过自己,甚至看都不看她一眼。
这几日她留在宫中,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又跑去宫门外想找陈霖淮问个清楚。可惜的是,她连去了几次都未曾见到陈霖淮, 不免有些失望。
听到宫人的回禀, 张皇后若有所思, 便将张柔嘉唤到身边来。
嘉儿,这几日在宫中住着可还舒心, 要不要姑母召些人来进宫来陪你?
张柔嘉有些心不在焉:不用了姑母,嘉儿一个人待着挺好的。
是吗?张皇后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听闻你这几日总是往宫门外跑, 还以为你是在宫中待着无聊了呢?
没没有
张柔嘉有些心虚, 她垂下头来, 面上浮现一抹红晕。
见她这副模样, 张皇后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她不动声色道:嘉儿长大了,有什么心事也不愿意和本宫说了。
不是的张柔嘉着急起来, 姑母, 我我是不知该如何同姑母说
犹豫了片刻, 张柔嘉还是吞吞吐吐地问了出来:若是,若是有个人明明奋不顾身地救了我,却不承认,甚至不愿意接受我的感谢,这是为何呀?
哦,还有这事,是何人如此不识抬举,嘉儿告诉本宫,本宫定会治他的罪为你出气!
不行,张柔嘉急了,姑母不可以治他的罪
为何不可?张皇后面上一冷,你是皇上亲封的县君,是我们张家的嫡女,任何人都不可以让你受委屈。
姑母
张柔嘉愈加的委屈:根本就不是您想的那回事,他,他不是应该是他夫人的缘故。
什么?张皇后大惊,你是说他已经有家室了,到底是谁如此放肆?
张皇后实在不敢相信,在她的眼皮底下,竟然有已经成亲的军中子弟敢来招惹自己的侄女。张柔嘉说的是救命之恩了,若是真的出了这样的事,柔嘉身边伺候的婆子丫鬟竟敢隐瞒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