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提至嗓子眼儿的心终于落下,温梓童笑笑,然后给椒红使了个眼色,椒红便将包袱一个个解开,按顺序给他们每人都发了两个大肉包。
这十数人领到包子后,又去后院通知其它的村民来领,很快所有的包子全都发放完毕。
大家狼吞虎咽一通,两个肉包下了肚,一种许久未有过的满足感,将他们的脸庞映得微红,仿若春风拂面。
这时开始有人问起:“公子到底要我们做什么?”
温梓童起身,扫一圈儿众人,每个人也都专注的看向她,似士兵一般等待着她发号施令。
她沉着说道:“我想请你们帮我找一种石头,石头是这样的。”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块河岸上随手捡来的碎石,上面有一块黑乎乎的像烧焦一样的痕迹,那是她拿墨画上去的。
老伯上前接过石头仔细看了看,疑道:“这不是修建堤坝用的条石吗?”
温梓童点点头,“就是堤坝上的石头,但一定是要这样的。”她指了指那团焦黑的墨迹。
众人明白了,丝毫也没有躲懒的心思,怀着一腔感恩,当即就扛上家伙按图索骥在四下里找寻。为图效率,老伯又为他们分工,三十个人分成两队,分别在以桃花村为中轴的左右临村开始地毯式搜索。
村民们扛着锹、锨、筢子、镰锄等农具,在淤泥乱石一片废墟中用力巴拉。老伯这种没力气的长者,便背着个小筐子跟在后头,将大家扒出来疑似之物收集起来。
收至小半筐觉得重了,今早吃包子的那个男娃便代老伯将筐子送回宅子里,给温梓童看。
温梓童和椒红两人坐在个树荫下,面前的石头已堆成小山。她两人将每一块都仔细验过,大部分都只是淤泥里浸泡得久了,染上的乌泥,用帕子使劲儿擦擦便露出本色来。显然这些都不是她们要的。
还有一小部分即便用帕子擦,用清水洗,也还是有块乌黑,可是温梓童凑到鼻前仔细闻,却断定那些也不是被火药炸过的。
石头继续一筐筐送回,只是间隔越来越久。温梓童知道村民们定是越搜越远,已去了临近的其它村子,故而男娃往返一趟所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这样一筐筐检查下去,直至太阳落山,温梓童也没有找到自己要的。村民们回来后得知运回的石头里一块都没有对的,不免心生愧疚,当即表示他们愿意彻夜找寻,让温梓童明日再来检查。
温梓童却道不必,且再三叮咛让他们无论如何不可将今日之事告诉那个叫牛二的。村民们指天发誓,全依她所说。
之后温梓童笑笑,鼓舞他们道:“没关系,才一日而已。明日我再来,还会为你们带肉包子!”
村民们闻言狂喜,过年一般。
离开南坊村的这段路,马车晃荡得厉害,椒红一直深锁着眉心,坐在对过儿望着自家姑娘,却不敢开口置喙。
然而温梓童还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对她笑笑:“你可是怪我又许他们明日的口粮?”
椒红叹气:“银子本来就都是姑娘的,我如何怪得了姑娘怎么花?我只是心疼姑娘罢了,今日的这些已花掉大半副盘缠,若将余下的银子也都换成口粮送给他们,姑娘接下来可怎么办才好?”
温梓童低下了头,也陷入迷茫。可她若不许这些给村民,明日大家哪来的力气为她干活?那样如何才能为父亲洗脱冤屈呢?再说那些村民也委实可怜,鲜活的在她眼前浮现过,她便不想看着他们忍饥挨饿,因一口米而丧命。
可是放眼整个宿州,如今像这样的灾民不知道有多少,凭她一己之力救是救不过来的。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得让官府快些放粮才是正题。
只是宿州刺史已因洪灾之祸戴罪,如今接手赈灾的是钦差伍经义。他昨日才到宿州,想来在开仓之前还得走上几道流程。只是那些灾民等得起么?
一路上思量着这些,马车到达客栈时夜幕已深。温梓童和椒红跳下车,悄悄从后门入。
因着灾情之后宿州的治安越发变差,故而住店时老板娘便有规矩在先:酉时之后不得外出,戌时之前须得尽归,凡破坏规矩者,小店恕不再接待。
此时已至亥初,温梓童不敢堂而皇之的从正门进,故此选了客栈大院的后门,打算带着椒红翻墙回去。反正这些日子墙也没少翻,如今也不以此为羞耻了。
客栈的院墙乃凿石所砌,有凹有凸,较好借势,两个姑娘很容易便爬上墙头。只是不想那墙头上泥有锋利的碎瓦片,温梓童和椒红的手和衣服均被割伤了数道。
两人落入院里时,形象已是极其狼狈,手还滴滴答答的流着血。
原本温梓童想的是只要顺利翻进后院,便可大摇大摆的回房,就算别人看到了,也只会当她们是在后院儿里闲逛归来,并不会多想。可二人如今这番模样,却是不能让人撞见了,这任谁一看都猜得到是刚刚翻墙而入的。
是以在回客房的这段路上,二人也是一路藏藏躲躲,借着西墙的荫影遮护,缓慢往北面的廊前挪动。
起初还好,夜色已深,没什么人这时候还来后院闲逛。可等温梓童和椒红沿西墙走至离北廊只差三四步的地方时,突然听到“砰”一声,似是什么东西砸地的动静!
两人立马退至树后!
躲了一会儿,椒红探出半边脸去,朝着廊的左右观察了观察,不见有人来的样子。她扭头朝温梓童摇了摇头,用气声几不可闻的发了声:“没人。”
--
这十数人领到包子后,又去后院通知其它的村民来领,很快所有的包子全都发放完毕。
大家狼吞虎咽一通,两个肉包下了肚,一种许久未有过的满足感,将他们的脸庞映得微红,仿若春风拂面。
这时开始有人问起:“公子到底要我们做什么?”
温梓童起身,扫一圈儿众人,每个人也都专注的看向她,似士兵一般等待着她发号施令。
她沉着说道:“我想请你们帮我找一种石头,石头是这样的。”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块河岸上随手捡来的碎石,上面有一块黑乎乎的像烧焦一样的痕迹,那是她拿墨画上去的。
老伯上前接过石头仔细看了看,疑道:“这不是修建堤坝用的条石吗?”
温梓童点点头,“就是堤坝上的石头,但一定是要这样的。”她指了指那团焦黑的墨迹。
众人明白了,丝毫也没有躲懒的心思,怀着一腔感恩,当即就扛上家伙按图索骥在四下里找寻。为图效率,老伯又为他们分工,三十个人分成两队,分别在以桃花村为中轴的左右临村开始地毯式搜索。
村民们扛着锹、锨、筢子、镰锄等农具,在淤泥乱石一片废墟中用力巴拉。老伯这种没力气的长者,便背着个小筐子跟在后头,将大家扒出来疑似之物收集起来。
收至小半筐觉得重了,今早吃包子的那个男娃便代老伯将筐子送回宅子里,给温梓童看。
温梓童和椒红两人坐在个树荫下,面前的石头已堆成小山。她两人将每一块都仔细验过,大部分都只是淤泥里浸泡得久了,染上的乌泥,用帕子使劲儿擦擦便露出本色来。显然这些都不是她们要的。
还有一小部分即便用帕子擦,用清水洗,也还是有块乌黑,可是温梓童凑到鼻前仔细闻,却断定那些也不是被火药炸过的。
石头继续一筐筐送回,只是间隔越来越久。温梓童知道村民们定是越搜越远,已去了临近的其它村子,故而男娃往返一趟所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这样一筐筐检查下去,直至太阳落山,温梓童也没有找到自己要的。村民们回来后得知运回的石头里一块都没有对的,不免心生愧疚,当即表示他们愿意彻夜找寻,让温梓童明日再来检查。
温梓童却道不必,且再三叮咛让他们无论如何不可将今日之事告诉那个叫牛二的。村民们指天发誓,全依她所说。
之后温梓童笑笑,鼓舞他们道:“没关系,才一日而已。明日我再来,还会为你们带肉包子!”
村民们闻言狂喜,过年一般。
离开南坊村的这段路,马车晃荡得厉害,椒红一直深锁着眉心,坐在对过儿望着自家姑娘,却不敢开口置喙。
然而温梓童还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对她笑笑:“你可是怪我又许他们明日的口粮?”
椒红叹气:“银子本来就都是姑娘的,我如何怪得了姑娘怎么花?我只是心疼姑娘罢了,今日的这些已花掉大半副盘缠,若将余下的银子也都换成口粮送给他们,姑娘接下来可怎么办才好?”
温梓童低下了头,也陷入迷茫。可她若不许这些给村民,明日大家哪来的力气为她干活?那样如何才能为父亲洗脱冤屈呢?再说那些村民也委实可怜,鲜活的在她眼前浮现过,她便不想看着他们忍饥挨饿,因一口米而丧命。
可是放眼整个宿州,如今像这样的灾民不知道有多少,凭她一己之力救是救不过来的。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得让官府快些放粮才是正题。
只是宿州刺史已因洪灾之祸戴罪,如今接手赈灾的是钦差伍经义。他昨日才到宿州,想来在开仓之前还得走上几道流程。只是那些灾民等得起么?
一路上思量着这些,马车到达客栈时夜幕已深。温梓童和椒红跳下车,悄悄从后门入。
因着灾情之后宿州的治安越发变差,故而住店时老板娘便有规矩在先:酉时之后不得外出,戌时之前须得尽归,凡破坏规矩者,小店恕不再接待。
此时已至亥初,温梓童不敢堂而皇之的从正门进,故此选了客栈大院的后门,打算带着椒红翻墙回去。反正这些日子墙也没少翻,如今也不以此为羞耻了。
客栈的院墙乃凿石所砌,有凹有凸,较好借势,两个姑娘很容易便爬上墙头。只是不想那墙头上泥有锋利的碎瓦片,温梓童和椒红的手和衣服均被割伤了数道。
两人落入院里时,形象已是极其狼狈,手还滴滴答答的流着血。
原本温梓童想的是只要顺利翻进后院,便可大摇大摆的回房,就算别人看到了,也只会当她们是在后院儿里闲逛归来,并不会多想。可二人如今这番模样,却是不能让人撞见了,这任谁一看都猜得到是刚刚翻墙而入的。
是以在回客房的这段路上,二人也是一路藏藏躲躲,借着西墙的荫影遮护,缓慢往北面的廊前挪动。
起初还好,夜色已深,没什么人这时候还来后院闲逛。可等温梓童和椒红沿西墙走至离北廊只差三四步的地方时,突然听到“砰”一声,似是什么东西砸地的动静!
两人立马退至树后!
躲了一会儿,椒红探出半边脸去,朝着廊的左右观察了观察,不见有人来的样子。她扭头朝温梓童摇了摇头,用气声几不可闻的发了声:“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