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元京梦闻录

第165页

    但齐弗莲似是有些失望,她又一次将手伸向香袋,拿出第二枝金丝海棠,向着沈青阮掷了过去。
    这次扔得更准,沈青阮抬抬手就能接到。但他却状似无意地侧了侧身,笳蓝随即迎上,又将第二枝花握到手中。
    “阿哥,阿哥!”她兴奋地语无伦次,“又一枝,又一枝!”她一面叫着,又转过头去对凌萧道,“凌萧哥哥,你看!阿吉多么幸运,花神娘娘多么喜欢阿吉!”
    沈青阮两次没接她的花,齐弗莲似是有些恼怒。她没有再抛第三枝,而是转过头去,喝令一声,花车又继续向前行进。
    凌萧他们裹挟在人群之中,也随着花车继续向皇城走去。之后花车又停了七次,齐弗莲却再未向这边看过。
    随着最后一只火弹在空中炸响,花车已经行至皇城根下。
    此处矗立着一座巨大的花楼,足有数丈之高,全由鲜花扎成。
    花车就停在花楼之下。在此处,散花女最后一次交换位置,在鼓点停止后,将篮中花瓣尽数散出。
    随着一声嘹亮的「皇上驾到」,众人尽皆伏地跪拜。皇上携众皇子大臣到花楼下落座,一声「众卿平身」,众人才又站起身来。
    接着乐声骤起,花车中的乐手与等在花楼下的太府乐师们一起,奏出宏大的盛世长歌。
    而花神也最后一次起舞,婉转蹁跹,极尽风华,而后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谢幕。
    「砰」的一声,半空中突然燃起五彩焰火。两只孔雀由花神背后凌空飞起,亮丽的尾羽在空中划过漂亮的弧线。他们柔声啼鸣着,一前一后,向着东南飞去。
    人群中叫好不绝,贵人们也纷纷鼓起了掌。齐弗莲拖着巨大的裙摆,由八名散花女搀扶着从花车上下来。按规矩,花神可以在在座贵人中任意选择一位,与她一同登顶花楼。
    花楼顶部有一处前伸出去的平台。平台上方约一丈处,在花楼的最顶端悬挂着一枝海棠,是由太后亲手折下,象征明艳富贵,鲜妍永久。
    二人要合力取得这枝海棠,并将其奉与上苍,祈求今岁风调雨顺,四时明艳,才算礼成。
    为取得这枝海棠,二人有三种选择。
    海棠花枝是被金线吊住的,平台上备有弓箭,二人可以选择将金线射断,花枝自然落下。
    或者表演一番才艺,吟诗,声乐,乐器皆可。若得了台下贵人们的喜欢,他们便会将手中花枝丢到花楼下方的花海里。
    所谓花海,其实是一个花枝编就的篮子,大概有一张婴孩的摇床大小,由金绳吊在半空中。
    此金绳与系着海棠枝的金线相连,一旦重量超过极限,便会扯断金线,花枝自会掉落。
    若是再无特长,平台上还侍立着一个小童。二人打赏小童,这小童便会爬到顶端,为他们取下花枝。过程惊险刺激,也是一大看点。
    前年的花神娘娘是左相独女,余嬿婉。她在花楼顶端一展歌喉,并选了当年炙手可热的兰琴公子的名曲,《流光》。
    自己填词,自己演唱,声调婉转如空山玉碎,芙蓉泣露,却又缥缈空灵,不落俗套。
    人群中掀起一阵狂潮,贵人们纷纷将手中花枝丢出,瞬时便将花海填了个半满。然而金线竟然坚韧异常,花楼顶端的海棠花迟迟未落。
    众人手中的花枝俱已抛出,再没剩余的了。礼部的人一惊,此时爬到花楼上割断绳子显然不雅。
    秦楼月思量了一下,忙又命人再次奉上花枝。众贵人又丢了一次,这次把花海完全填满了,可海棠花还是未落。
    余嬿婉当时是选的皇后陪同自己登顶,见到如此境况,心中也有些焦急。这时,皇后却从头上摘下一支凤钗,准确地投入了花海之中。
    见到皇后此举,众贵女纷纷效仿。钗环比花枝沉重数倍,不一会儿就将花海压下,繁花如瀑布般倾泻而出。金线随即断开,海棠花枝落到了余嬿婉手中。
    此事一时传为佳话,又有文人墨客竞相撰文。一时间元京文人中蹦出好些新鲜词汇,「三压花海」,「万花入海」,「花海倾覆」等等,尽可用来形容女子貌美无双,才艺惊人。
    由于前年的盛况,众人不由对今年的表演也充满了期待。
    就见齐弗莲在帝后席上盘旋了片刻,最终却选择了寒氏月。寒氏月自己也似有些惊讶,但并未显露出来,随她一同登上了花楼。
    第110章
    海棠花宴(三)
    郎才女貌,自是十分惹眼,台下不禁私语声一片。而齐弗莲却完全不在乎这些,她与寒氏月商议片刻,两人便一左一右,合唱了一首东陵的曲子。
    他们用的是东陵语,在座众人大都听不懂。但调式古旧,旋律优美,还是赢得了满堂喝彩。演唱完毕,众花入海。金线断开,海棠花枝飘然而落。
    齐弗莲与寒氏月手捧花枝,共祭上苍。祭礼完成,二人又以东陵礼节遥拜圣上,祝祷圣上万寿无疆,江国国祚昌隆,与东陵永结友好之邦邻。众人登时欢呼,皇上也是龙颜大悦。
    一套仪程下来,时已过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皇上举酒与百姓同贺,在万民朝拜后,「砰砰」几声,天边忽然绽开了绚烂的烟花。民众登时沸腾起来,纷纷指着烟花,欢声笑语响彻天际。
    凌萧和沈青阮并肩立在人群之中,笑望着火树银花的盛世。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