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正自沉吟着,檀荇忽然叫了一声,拉着他往边上退了两步。
凌萧凝神一看,就见前面人群自动分开了一条路,三匹高头大马头戴红花,意气风发地踏步而来。
“哎呀,是状元郎,今科的状元郎!”人群浮动起来,不断有人向着马上三人抛花度果。
“呀,是状元游街吗?”檀荇登时兴奋地瞪大了眼,“我打小就听我娘说,可从来没见过!表兄,你身上有花吗?有绢子吗?”
凌萧默默地白了他一眼。
今年新增了秋闱恩科,文武两试皆有。殿试早已结束,可偏偏出了重阳山火一事,足足耽搁了一月,前几日才放榜。
他日前在军中听闻此事,还想起了回京船上遇到的那个少年,好像是叫郎英,也不知他考得如何。
“这,这就是今年殿试一甲,状元榜眼探花郎?”正出神,旁边传来檀荇颇为不满的声音,“这三位大哥加起来足有一百多岁了吧?也就状元还能看,剩下两个什么玩意儿?做我爹都嫌老……尤其是那个探花,看着足有四十多了吧?这还叫探花郎?这都探花公了吧!”
“阿荇,慎言。”凌萧暗暗叹了口气,“科试哪里是那么好考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能入围殿试已是十分不易。”
他看了眼那位被檀荇嫌弃的探花,忽然想到了日前听说的一个传闻。
据说今次殿试的头名本是这位探花郎陈艰。名单都递上去了,可圣人看到他的名字后心生不喜,觉得太过晦气,就提了排名第三的李隆声做状元,把二人的排位颠了个个儿。
之所以提第三名,没提第二名,还有一个原因是榜眼已年近四十,且相貌平平无奇。而李隆声今年二十有五,仪表堂堂,看着更显我朝威仪。
不过这些没必要告诉檀荇,否则又是一场啰嗦。
“啊?都这么老吗?”檀荇的目光一路追随着马上披红挂彩的三人,咂咂嘴道,“这可太没劲了!就没个神童啥的?跟戏文里唱的似的,十八九就做了状元,又长得俊,被公主一眼相中,招来做驸马啥的?”
“也有……”凌萧道,“我朝最年轻的状元林仕林首辅,及第时不过二十有一,尚了先帝的德音公主,传为一时佳话。
文坛巨擘明皓经更是十八岁便得了殿试头名,不过他参加的是东陵的科考,所以未收录典簿。”
“东陵?”檀荇眉头一皱,“东陵……不就是西南边角的那个小国?弹丸之地,考他们的试应该不难吧?”
凌萧不敢置信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鹰城不也读了些书,怎的连东陵文壮都不知?所谓文尽东陵,武尽索伦。索伦有多少名将,东陵就有多少文豪。你说他们的科试难不难?”
“诶,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檀荇道,接着掐指一算,惊道,“那这东陵的老学究可真不少啊!”
“哎,来了来了,武状元来了!”
两人说着话,方才游街的大马已经行过,围观群众却又躁动起来,把二人的目光也吸了过去。原来后面紧跟着武试一甲头三。
自古文试出白首,武试出青头,是说文试及第者常常须发花白,而武三甲却往往是正当年的壮小伙。
而这壮小伙中又不乏样貌出众者,因而比起文状元游街,武状元更能掀起热潮。
说话间,就见又是三头大马遥遥而来,远远看着,风姿就与方才三位不可同日而语。
武状元一马当先,一身玄衣,二十出头的模样,手持一柄长枪,在众人高昂的欢呼声中得意地驱着胯下坐骑。
他后面是并排而来的榜眼和探花。榜眼还好,也是二十几岁的壮汉,一把飘逸的美须髯随着坐骑颠簸有节奏地摆动。
而探花却年少得很,最多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面上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青涩,偏瘦的身板后背着一把宽刀。他似乎有些不习惯如此热闹的场合,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凌萧老远就觉得这人眼熟,看了一会儿,认出他就是当日与他并肩作战那位少年郎,郎英。檀荇也认出了他,指着那少年对凌萧「哦哦」直叫。
不一会儿,马队便走到近处。郎英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掠过,经过凌萧和檀荇时略停了停,原本涣散的双眼忽然一亮。
接着他一勒缰绳,利落地跳下马,朝着凌萧二人走来。马队中人见他如此,也纷纷住了马,好奇地往这边看过来。
“世子!”郎英走到凌萧近前,一下跪了下去,“世子当日大恩,郎英未有机会言谢。如今又见世子,请世子受在下一拜!”
见他如此举动,围观众人都惊讶地窃窃私语起来。
凌萧一把扶起他,笑笑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倒是你,当日我就看你功夫不错,果然得中一甲。恭喜了!”
郎英见到他似乎极为开心,满面的笑容将方才的青涩全部驱散不见:“承蒙世子夸赞,郎英虽中探花,但与世子还是相差甚远。”
“过谦了。”凌萧淡淡一笑。
“对了……”郎英忽然想到了什么,面上浮现出些许为难,“此见世子,郎英还有一不情之请。”
凌萧对他微一颔首。
“听闻大将军日前得授宿卫军统领一职,总管京畿防务。”郎英道,“我……在下仰慕大将军已久,不知可否到大将军麾下效力?”
--
凌萧凝神一看,就见前面人群自动分开了一条路,三匹高头大马头戴红花,意气风发地踏步而来。
“哎呀,是状元郎,今科的状元郎!”人群浮动起来,不断有人向着马上三人抛花度果。
“呀,是状元游街吗?”檀荇登时兴奋地瞪大了眼,“我打小就听我娘说,可从来没见过!表兄,你身上有花吗?有绢子吗?”
凌萧默默地白了他一眼。
今年新增了秋闱恩科,文武两试皆有。殿试早已结束,可偏偏出了重阳山火一事,足足耽搁了一月,前几日才放榜。
他日前在军中听闻此事,还想起了回京船上遇到的那个少年,好像是叫郎英,也不知他考得如何。
“这,这就是今年殿试一甲,状元榜眼探花郎?”正出神,旁边传来檀荇颇为不满的声音,“这三位大哥加起来足有一百多岁了吧?也就状元还能看,剩下两个什么玩意儿?做我爹都嫌老……尤其是那个探花,看着足有四十多了吧?这还叫探花郎?这都探花公了吧!”
“阿荇,慎言。”凌萧暗暗叹了口气,“科试哪里是那么好考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能入围殿试已是十分不易。”
他看了眼那位被檀荇嫌弃的探花,忽然想到了日前听说的一个传闻。
据说今次殿试的头名本是这位探花郎陈艰。名单都递上去了,可圣人看到他的名字后心生不喜,觉得太过晦气,就提了排名第三的李隆声做状元,把二人的排位颠了个个儿。
之所以提第三名,没提第二名,还有一个原因是榜眼已年近四十,且相貌平平无奇。而李隆声今年二十有五,仪表堂堂,看着更显我朝威仪。
不过这些没必要告诉檀荇,否则又是一场啰嗦。
“啊?都这么老吗?”檀荇的目光一路追随着马上披红挂彩的三人,咂咂嘴道,“这可太没劲了!就没个神童啥的?跟戏文里唱的似的,十八九就做了状元,又长得俊,被公主一眼相中,招来做驸马啥的?”
“也有……”凌萧道,“我朝最年轻的状元林仕林首辅,及第时不过二十有一,尚了先帝的德音公主,传为一时佳话。
文坛巨擘明皓经更是十八岁便得了殿试头名,不过他参加的是东陵的科考,所以未收录典簿。”
“东陵?”檀荇眉头一皱,“东陵……不就是西南边角的那个小国?弹丸之地,考他们的试应该不难吧?”
凌萧不敢置信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鹰城不也读了些书,怎的连东陵文壮都不知?所谓文尽东陵,武尽索伦。索伦有多少名将,东陵就有多少文豪。你说他们的科试难不难?”
“诶,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檀荇道,接着掐指一算,惊道,“那这东陵的老学究可真不少啊!”
“哎,来了来了,武状元来了!”
两人说着话,方才游街的大马已经行过,围观群众却又躁动起来,把二人的目光也吸了过去。原来后面紧跟着武试一甲头三。
自古文试出白首,武试出青头,是说文试及第者常常须发花白,而武三甲却往往是正当年的壮小伙。
而这壮小伙中又不乏样貌出众者,因而比起文状元游街,武状元更能掀起热潮。
说话间,就见又是三头大马遥遥而来,远远看着,风姿就与方才三位不可同日而语。
武状元一马当先,一身玄衣,二十出头的模样,手持一柄长枪,在众人高昂的欢呼声中得意地驱着胯下坐骑。
他后面是并排而来的榜眼和探花。榜眼还好,也是二十几岁的壮汉,一把飘逸的美须髯随着坐骑颠簸有节奏地摆动。
而探花却年少得很,最多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面上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青涩,偏瘦的身板后背着一把宽刀。他似乎有些不习惯如此热闹的场合,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凌萧老远就觉得这人眼熟,看了一会儿,认出他就是当日与他并肩作战那位少年郎,郎英。檀荇也认出了他,指着那少年对凌萧「哦哦」直叫。
不一会儿,马队便走到近处。郎英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掠过,经过凌萧和檀荇时略停了停,原本涣散的双眼忽然一亮。
接着他一勒缰绳,利落地跳下马,朝着凌萧二人走来。马队中人见他如此,也纷纷住了马,好奇地往这边看过来。
“世子!”郎英走到凌萧近前,一下跪了下去,“世子当日大恩,郎英未有机会言谢。如今又见世子,请世子受在下一拜!”
见他如此举动,围观众人都惊讶地窃窃私语起来。
凌萧一把扶起他,笑笑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倒是你,当日我就看你功夫不错,果然得中一甲。恭喜了!”
郎英见到他似乎极为开心,满面的笑容将方才的青涩全部驱散不见:“承蒙世子夸赞,郎英虽中探花,但与世子还是相差甚远。”
“过谦了。”凌萧淡淡一笑。
“对了……”郎英忽然想到了什么,面上浮现出些许为难,“此见世子,郎英还有一不情之请。”
凌萧对他微一颔首。
“听闻大将军日前得授宿卫军统领一职,总管京畿防务。”郎英道,“我……在下仰慕大将军已久,不知可否到大将军麾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