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银环抿嘴一笑,“太后忙的是家国大事,这岂是珊瑚姐姐能比的?”
主仆二人说了几句话,谢宝扇叫人收起折子,她又拿起针线笸箩开始打络子,银环嗔道,“娘娘又开始打络子了,我昨儿数了一数,那里间箱笼里收着三五十条呢,只怕这辈子都够用了。”
谢宝扇手上的动作不停,她对银环说道,“你不懂,每日和那些大臣们斗智斗勇,便是闲下来,我这脑子也停不下来,手里打着络子,倒能让我稍微安静一会儿。”
银环听了这话,不免有些心酸,这原不是太后的职责,只因皇上年幼,摄政王也不在京城,一应的重担便压在她身上,这才短短几日,她就瘦得逾发厉害。
闲聊时,谢宝扇已经编好一个梅花结,她细细的整理好,说道,“殿下平日配戴的那个荷包络子有些发旧,等他回京,就给他换上这个。”
银环帮她整理丝线,回道,“这是太后亲手打的络子,殿下一定喜欢。”
谢宝扇抿唇一笑,仔细的将打好的络子收好。
不久,有内侍进来回话,说是珊瑚来了,谢宝扇扭头对银环说道,“去迎一迎你珊瑚姐姐。”
银环和珊瑚自小在信国公府伺候谢宝扇,这是旧日的姐妹情谊,她也许久不曾见到珊瑚,听到谢宝扇这么说,果然便走到殿外去迎珊瑚。
不一时,便听到外间传来银环和珊瑚的说话声,随后,就见银环和珊瑚携手进殿,那珊瑚看到谢宝扇,三步并做两步,上前给她行礼问安。
谢宝扇看着珊瑚,笑道,“起来吧。”
珊瑚的身边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她穿着一身红袄,梳着双丫髻,脸上粉嘟嘟的,瞧着玉雪可爱。
许是珊瑚在家就已经提前教过孩子,这孩子进门后,并不敢随意张望,珊瑚对她说道,“这是太后娘娘,快给太后磕头。”
小姑娘听话的跪下来,恭恭敬敬的给谢宝扇磕了一个头,奶声奶气的说道,“给太后请安,恭祝太后万福金安。”
谢宝扇独居深宫,很乐意看到小孩子在她跟前说笑,只因忙于前朝政务,几位公主并不常到宁寿宫来走动,谢宝扇招手叫她起来,抓了一把果子给她,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她先前隐约听闻李志有一房妾室过世,留下两个孩子,李志也不怎么看重,珊瑚又一向忙着外面的生意,两个孩子险些夭折,后来珊瑚便抱养到自己的身边。
小姑娘眨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乖巧的回道,“回太后的话,我叫宝儿,五岁了。”
这小姑娘口齿还算伶俐,也不怯生,谢宝扇瞧着喜欢,况且又是头一回见面,便叫银环拿了一个金锁赏她。
“只望你长命百岁,幸福安康。”
珊瑚大大方方的接下了谢宝扇的赏赐,笑道,“我替这丫头多谢太后的金口玉言。”
说完,她郑重的把金锁挂在宝儿的颈上,谢宝扇便叫小宫女把孩子带到外间去玩耍,只待里间只剩她们主仆几人,谢宝扇说道,“看你这样子,莫非是当真铁了心不打算生养孩子?”
珊瑚看着外间那个红色的小身影,她不以为意的说道,“娘娘,我心意已决,李志这一辈子都别想我给他们老李家生孩子,现如今我已有了这两个孩子,我只凭自己的良心来做事,要是日后他们孝顺,也算是我没有白费心,倘若他们不孝顺,那也是我的命。”
谢宝扇心知珊瑚恨极了李志一家,她也无心去劝,横竖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你是几日回的京?”
珊瑚今日进宫,还带着账本过来,已经交给银环,她回道,“有十来日了,刚回京去看了章先生,她一切都好,只是很惦记娘娘。”
她想了一想,又对谢宝扇说道,“另有一件事,章先生和那位姜大人成亲了。”
谢宝扇大吃一惊,珊瑚所说的姜大人,本名叫做姜桦,乃是李善的心腹近卫,他和章素青意外结识,那章素青虽比姜桦年长十余岁,姜桦却不畏世俗眼光,对她情有独钟,即便章素青从不回应他,他也并不气馁。
谢宝扇回神,“竟这么突然?”
她对谢之华和章素青的陈年旧事印象实在过于深刻,因此听说章素青和姜桦成亲,少不得有些吃惊。
“我得知此事,便给章先生补了贺礼,听说他们成亲一切从简,换过婚书,祭拜了祖宗,这礼也算是完成了。”
谢宝扇惊讶过后,神色又恢复如常,她感叹说道,“姜桦对章先生用情至深,章先生肯应下这门亲事,可见对他也是有意,他二人余生能厮守一处,也算是圆满了。”
珊瑚笑了笑,回道,“娘娘说得是,章先生虽说有几个亲姊妹,却都是远嫁,平时走动不便,原先看到章先生孑然一身,心头怪不是滋味的,若是她能和姜大人携手一生,我们旁人也替她欢喜。”
谢宝扇失笑一声,算着日子,姜桦刚完婚,就跟着李善南下,这新人保不齐要埋怨他。
谢宝扇叫来银环,“章先生和我有师生情谊,她成婚是大喜事,你到库房里挑几样儿贺礼,打发人亲自送去。”
银环答应一声,便到库房去挑选贺礼。
说完章素青,珊瑚接着便说起正事,“我这回除了往各地的店铺去盘账,还特地去了一趟广州。”
谢宝扇来了兴致,她问道,“那边的情形如何?”
--
主仆二人说了几句话,谢宝扇叫人收起折子,她又拿起针线笸箩开始打络子,银环嗔道,“娘娘又开始打络子了,我昨儿数了一数,那里间箱笼里收着三五十条呢,只怕这辈子都够用了。”
谢宝扇手上的动作不停,她对银环说道,“你不懂,每日和那些大臣们斗智斗勇,便是闲下来,我这脑子也停不下来,手里打着络子,倒能让我稍微安静一会儿。”
银环听了这话,不免有些心酸,这原不是太后的职责,只因皇上年幼,摄政王也不在京城,一应的重担便压在她身上,这才短短几日,她就瘦得逾发厉害。
闲聊时,谢宝扇已经编好一个梅花结,她细细的整理好,说道,“殿下平日配戴的那个荷包络子有些发旧,等他回京,就给他换上这个。”
银环帮她整理丝线,回道,“这是太后亲手打的络子,殿下一定喜欢。”
谢宝扇抿唇一笑,仔细的将打好的络子收好。
不久,有内侍进来回话,说是珊瑚来了,谢宝扇扭头对银环说道,“去迎一迎你珊瑚姐姐。”
银环和珊瑚自小在信国公府伺候谢宝扇,这是旧日的姐妹情谊,她也许久不曾见到珊瑚,听到谢宝扇这么说,果然便走到殿外去迎珊瑚。
不一时,便听到外间传来银环和珊瑚的说话声,随后,就见银环和珊瑚携手进殿,那珊瑚看到谢宝扇,三步并做两步,上前给她行礼问安。
谢宝扇看着珊瑚,笑道,“起来吧。”
珊瑚的身边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她穿着一身红袄,梳着双丫髻,脸上粉嘟嘟的,瞧着玉雪可爱。
许是珊瑚在家就已经提前教过孩子,这孩子进门后,并不敢随意张望,珊瑚对她说道,“这是太后娘娘,快给太后磕头。”
小姑娘听话的跪下来,恭恭敬敬的给谢宝扇磕了一个头,奶声奶气的说道,“给太后请安,恭祝太后万福金安。”
谢宝扇独居深宫,很乐意看到小孩子在她跟前说笑,只因忙于前朝政务,几位公主并不常到宁寿宫来走动,谢宝扇招手叫她起来,抓了一把果子给她,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她先前隐约听闻李志有一房妾室过世,留下两个孩子,李志也不怎么看重,珊瑚又一向忙着外面的生意,两个孩子险些夭折,后来珊瑚便抱养到自己的身边。
小姑娘眨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乖巧的回道,“回太后的话,我叫宝儿,五岁了。”
这小姑娘口齿还算伶俐,也不怯生,谢宝扇瞧着喜欢,况且又是头一回见面,便叫银环拿了一个金锁赏她。
“只望你长命百岁,幸福安康。”
珊瑚大大方方的接下了谢宝扇的赏赐,笑道,“我替这丫头多谢太后的金口玉言。”
说完,她郑重的把金锁挂在宝儿的颈上,谢宝扇便叫小宫女把孩子带到外间去玩耍,只待里间只剩她们主仆几人,谢宝扇说道,“看你这样子,莫非是当真铁了心不打算生养孩子?”
珊瑚看着外间那个红色的小身影,她不以为意的说道,“娘娘,我心意已决,李志这一辈子都别想我给他们老李家生孩子,现如今我已有了这两个孩子,我只凭自己的良心来做事,要是日后他们孝顺,也算是我没有白费心,倘若他们不孝顺,那也是我的命。”
谢宝扇心知珊瑚恨极了李志一家,她也无心去劝,横竖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你是几日回的京?”
珊瑚今日进宫,还带着账本过来,已经交给银环,她回道,“有十来日了,刚回京去看了章先生,她一切都好,只是很惦记娘娘。”
她想了一想,又对谢宝扇说道,“另有一件事,章先生和那位姜大人成亲了。”
谢宝扇大吃一惊,珊瑚所说的姜大人,本名叫做姜桦,乃是李善的心腹近卫,他和章素青意外结识,那章素青虽比姜桦年长十余岁,姜桦却不畏世俗眼光,对她情有独钟,即便章素青从不回应他,他也并不气馁。
谢宝扇回神,“竟这么突然?”
她对谢之华和章素青的陈年旧事印象实在过于深刻,因此听说章素青和姜桦成亲,少不得有些吃惊。
“我得知此事,便给章先生补了贺礼,听说他们成亲一切从简,换过婚书,祭拜了祖宗,这礼也算是完成了。”
谢宝扇惊讶过后,神色又恢复如常,她感叹说道,“姜桦对章先生用情至深,章先生肯应下这门亲事,可见对他也是有意,他二人余生能厮守一处,也算是圆满了。”
珊瑚笑了笑,回道,“娘娘说得是,章先生虽说有几个亲姊妹,却都是远嫁,平时走动不便,原先看到章先生孑然一身,心头怪不是滋味的,若是她能和姜大人携手一生,我们旁人也替她欢喜。”
谢宝扇失笑一声,算着日子,姜桦刚完婚,就跟着李善南下,这新人保不齐要埋怨他。
谢宝扇叫来银环,“章先生和我有师生情谊,她成婚是大喜事,你到库房里挑几样儿贺礼,打发人亲自送去。”
银环答应一声,便到库房去挑选贺礼。
说完章素青,珊瑚接着便说起正事,“我这回除了往各地的店铺去盘账,还特地去了一趟广州。”
谢宝扇来了兴致,她问道,“那边的情形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