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谢宝扇眼神儿发亮,她问,“殿下何时打发人出宫去买的,竟也不告诉我一声。”
李善看到谢宝扇又惊又喜,心里不禁一片柔软,他道,“你身子还未好,不可贪嘴,略吃两口就不许吃了。”
谢宝扇抿嘴一笑,身上的病痛似乎也消失不见。
第160章 谢宝扇这一病,牵动了……
谢宝扇这一病, 牵动了不少人的目光,有些朝臣上趁机上折,请她留在后宫颐养天年, 前朝的政务交给摄政王,不知几时,民间有传言,说是摄政王不满皇太后干政,借着朝臣的手,想逼迫谢宝扇退出宣政殿。
这些流言蜚语,李善原本没有理会,不想越传越离谱, 更有甚者,又提起前事, 说谢宝扇以一介罪女的身份入主后宫,当年的信国公府罪虐深重, 谢宝扇虽是当今圣上的生母,只是她乃是犯臣之后,再垂帘听政便极为不妥。
谢宝扇原本在宁寿宫养病, 隐约也有听闻, 许是在病中,她心里难免有几分郁闷, 那病情也就迟迟不见好转,李善气急,叫人摸查起流言的源头,竟是从一帮学生里说起来的。
说来说去,还是这帮读书人不满妇人干政,要是依着李善的脾气, 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先送到采石场做几日苦役,等他们腹中空空,那一套三纲五常的谬论也就无关紧要了。
这日,李善下了朝会,他独自来到宁寿宫,刚刚进门,便看到银环在炉着煎药的火炉,银环是宁寿宫的首席女官,等闲不做这些粗活儿,李善一见,便问道,“怎么是你在熬药。”
银环看到李善,放下手里的蒲扇,起身对他行礼,说道,“太医说这汤药的火候极为要紧,奴婢只怕小宫女们不用心,这才亲自受着炉子。”
李善站在阶下,问道,“太后的身子怎么样了?”
银环忧心冲冲,回道,“刚用完早膳就又吐了。”
李善皱起眉头,他道,“昨儿不是要见好么,是不是早膳不合她的胃口。”
说起此事,银环后悔不跌,“是奴婢疏忽大意,娘娘晨起出门散步,几个小太监嚼舌,娘娘大约听了几句歹话,回来就吐了。”
原来,这两日谢宝扇的身子略有起色,今日她起得早,进宝见她精神尚好,便说御花园的秋海棠开得不错,提议过去散心,谢宝扇在宁寿宫闷了这些日子,也有意去闲逛,她带着几个贴身的宫女太监到了御花园,一路赏花说笑,心里的郁气也消散了一些。
谁知经过芍药圃,有三个太监宫女在闲话,那芍药圃本就偏僻,不是开花的季节,一大清早,也没人会过来,那几人便在此躲懒。
偏巧他们聊到的事主是谢宝扇,一个太监说道,“太后这是心病,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那太医院的汤药,怕是不中用。”
有人不解,问他何意,太监说道,“太后垂帘听政,朝上的大臣们,哪个能乐意呢,便是摄政王,一两日还好,时日长了,未必不会与太后生嫌隙。”
“要我说,太后在后宫,有吃有喝有人伺候,那朝堂上要操心的事太多了,还不如后宫安逸呢。”
“你懂甚么,这就是权欲,没听人说过么,尝到权欲的滋味,就再也戒不掉。”
这时,三人里面,唯一的那个宫女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听说过么,因着摄政王常到宁寿宫,那摄政王妃和太后面和心不和,摄政王妃为了与太后置气,还把太后的亲妹妹抬进王府做妾室呢。”
进宝在他们说出更多惊人之语时,抢先出声喝住他们,那些人见到皇太后就站在自己身后,脸色煞白,仿佛看到末日。
谢宝扇出门闲逛时,银环并未在她身旁伺候,这些话是进宝回来后告诉她的,李善眼底一冷,沉声说道,“这样妄议主子的奴才,还不早些发落,是要等着本王来动手?”
银环见他发怒,心头一慌,说道,“回禀殿下,三人各打了五十大板,已经赶到浣衣局去了。”
李善的神情仍然显得十分冷竣,他问,“太医可曾来看过。”
银环轻声说道,“太医刚走,又开了新药方。”
李善叫人把药方拿给他看,银环立在一旁,她悄悄看了李善一眼,说道,“娘娘心里不自在,还请殿下稍后多多宽慰娘娘几句话吧。”
李善提脚就往里走,守门的小宫女打起帘子,李善进门一看,谢宝扇躺在美人榻上,西窗底下安放着一张几案,案上一只多宝瓶,里面供着几支秋海棠,花瓣上还带着几点露珠,像是哭泣的少女。
“殿下来了。”谢宝扇坐起身。
谢宝扇脸色苍白,显得无精打采,李善说道,“想吃甚么?”
谢宝扇摇头,她没有胃口。
“朝堂上近来可有甚么新鲜事?”
李善想了一会儿,说道,“这回的蹴鞠比赛,南阳侯输了半个家当,把祖传的《草书千字文》转让给辅恩公,辅恩公请人鉴赏,结果被指认是仿冒,辅恩公向南阳侯索要转让的钱财,南阳侯反倒指责辅恩公调包了他的真迹,两人的官司打到御前,已经闹了好几日。”
谢宝扇被逗笑了,她说,“辅恩公瞧着五大三粗,字也不认识几个,原来还爱好这些风雅文物呢。”
这辅恩公是武将出身,辅佐先帝登基有功,这才被赏赐的爵位,过去在朝堂上说话,常因用错典故让人笑话。
--
李善看到谢宝扇又惊又喜,心里不禁一片柔软,他道,“你身子还未好,不可贪嘴,略吃两口就不许吃了。”
谢宝扇抿嘴一笑,身上的病痛似乎也消失不见。
第160章 谢宝扇这一病,牵动了……
谢宝扇这一病, 牵动了不少人的目光,有些朝臣上趁机上折,请她留在后宫颐养天年, 前朝的政务交给摄政王,不知几时,民间有传言,说是摄政王不满皇太后干政,借着朝臣的手,想逼迫谢宝扇退出宣政殿。
这些流言蜚语,李善原本没有理会,不想越传越离谱, 更有甚者,又提起前事, 说谢宝扇以一介罪女的身份入主后宫,当年的信国公府罪虐深重, 谢宝扇虽是当今圣上的生母,只是她乃是犯臣之后,再垂帘听政便极为不妥。
谢宝扇原本在宁寿宫养病, 隐约也有听闻, 许是在病中,她心里难免有几分郁闷, 那病情也就迟迟不见好转,李善气急,叫人摸查起流言的源头,竟是从一帮学生里说起来的。
说来说去,还是这帮读书人不满妇人干政,要是依着李善的脾气, 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先送到采石场做几日苦役,等他们腹中空空,那一套三纲五常的谬论也就无关紧要了。
这日,李善下了朝会,他独自来到宁寿宫,刚刚进门,便看到银环在炉着煎药的火炉,银环是宁寿宫的首席女官,等闲不做这些粗活儿,李善一见,便问道,“怎么是你在熬药。”
银环看到李善,放下手里的蒲扇,起身对他行礼,说道,“太医说这汤药的火候极为要紧,奴婢只怕小宫女们不用心,这才亲自受着炉子。”
李善站在阶下,问道,“太后的身子怎么样了?”
银环忧心冲冲,回道,“刚用完早膳就又吐了。”
李善皱起眉头,他道,“昨儿不是要见好么,是不是早膳不合她的胃口。”
说起此事,银环后悔不跌,“是奴婢疏忽大意,娘娘晨起出门散步,几个小太监嚼舌,娘娘大约听了几句歹话,回来就吐了。”
原来,这两日谢宝扇的身子略有起色,今日她起得早,进宝见她精神尚好,便说御花园的秋海棠开得不错,提议过去散心,谢宝扇在宁寿宫闷了这些日子,也有意去闲逛,她带着几个贴身的宫女太监到了御花园,一路赏花说笑,心里的郁气也消散了一些。
谁知经过芍药圃,有三个太监宫女在闲话,那芍药圃本就偏僻,不是开花的季节,一大清早,也没人会过来,那几人便在此躲懒。
偏巧他们聊到的事主是谢宝扇,一个太监说道,“太后这是心病,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那太医院的汤药,怕是不中用。”
有人不解,问他何意,太监说道,“太后垂帘听政,朝上的大臣们,哪个能乐意呢,便是摄政王,一两日还好,时日长了,未必不会与太后生嫌隙。”
“要我说,太后在后宫,有吃有喝有人伺候,那朝堂上要操心的事太多了,还不如后宫安逸呢。”
“你懂甚么,这就是权欲,没听人说过么,尝到权欲的滋味,就再也戒不掉。”
这时,三人里面,唯一的那个宫女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听说过么,因着摄政王常到宁寿宫,那摄政王妃和太后面和心不和,摄政王妃为了与太后置气,还把太后的亲妹妹抬进王府做妾室呢。”
进宝在他们说出更多惊人之语时,抢先出声喝住他们,那些人见到皇太后就站在自己身后,脸色煞白,仿佛看到末日。
谢宝扇出门闲逛时,银环并未在她身旁伺候,这些话是进宝回来后告诉她的,李善眼底一冷,沉声说道,“这样妄议主子的奴才,还不早些发落,是要等着本王来动手?”
银环见他发怒,心头一慌,说道,“回禀殿下,三人各打了五十大板,已经赶到浣衣局去了。”
李善的神情仍然显得十分冷竣,他问,“太医可曾来看过。”
银环轻声说道,“太医刚走,又开了新药方。”
李善叫人把药方拿给他看,银环立在一旁,她悄悄看了李善一眼,说道,“娘娘心里不自在,还请殿下稍后多多宽慰娘娘几句话吧。”
李善提脚就往里走,守门的小宫女打起帘子,李善进门一看,谢宝扇躺在美人榻上,西窗底下安放着一张几案,案上一只多宝瓶,里面供着几支秋海棠,花瓣上还带着几点露珠,像是哭泣的少女。
“殿下来了。”谢宝扇坐起身。
谢宝扇脸色苍白,显得无精打采,李善说道,“想吃甚么?”
谢宝扇摇头,她没有胃口。
“朝堂上近来可有甚么新鲜事?”
李善想了一会儿,说道,“这回的蹴鞠比赛,南阳侯输了半个家当,把祖传的《草书千字文》转让给辅恩公,辅恩公请人鉴赏,结果被指认是仿冒,辅恩公向南阳侯索要转让的钱财,南阳侯反倒指责辅恩公调包了他的真迹,两人的官司打到御前,已经闹了好几日。”
谢宝扇被逗笑了,她说,“辅恩公瞧着五大三粗,字也不认识几个,原来还爱好这些风雅文物呢。”
这辅恩公是武将出身,辅佐先帝登基有功,这才被赏赐的爵位,过去在朝堂上说话,常因用错典故让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