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谢之华摆了摆手,他道,“莫慌,据说是鞑子的老汗王死了,几位皇子为了争夺汗位,彼此打得不可开交,有个鞑子的将军被打败,无路可逃之下带着残兵败将闯进一个叫文县的小城,县城的百姓被鞑子兵杀了一半,昨日,怀王已经离京返回云州。”
严氏听说没打到京城,舒了一口气,谢宝扇心想,再过几日就是怀王娶妃的日子,怀王李善这时离京,婚事难不成要推后?
“这些奴才们,越发的不懂规矩,没影儿的事也敢乱嚼舌根,非得好好整顿不可。”严氏说道。
想到刚才她被仆妇几句流言吓得乱了阵脚,反倒是谢宝扇这个小丫头比她还镇定,严氏老脸一红,少不得有些就不自在。
谢之华深以为然,他沉着脸,说道,“很该如此,有那欺上瞒下的刁奴,趁着这个时机,或是赶出去,或是叫人牙子领走,莫要再一味的姑息纵容。”
严氏称是,她想了一下,仍旧不放心,轻声对谢之华说道,“这多少年没打仗了,我想起来就心慌,还是叫孩子们避到南边去吧。”
谢之华抿着嘴不语,谢宝扇观他神色,走到严氏面前,给她斟了一杯热茶,说道:“太太,请恕女儿多嘴,女儿以为还不到离京的时候。”
严氏抓住谢宝扇的手,她摇着头,说道,“孩子,你还年轻,没有见识鞑子兵的凶残啊。”
她红了眼圈儿,说道,“我听家里的老人们说,宣帝二十年,鞑子兵围困京城足有三个月,城里弹尽粮绝,百姓们易子而食,我祖母惟恐城破受辱,为保清白悬梁自尽。”
说着,她落下泪来,“她老人家要是能再等几日,就能看到鞑子人退兵,也不至于枉死。”
谢宝扇拿出帕子给严氏拭泪,说道,“太太,当今圣上英明,手下无数精兵强将,再者云州有怀王殿下镇守,想那云州距离京城千里之遥,鞑子兵还未打来,咱们这些公侯先拖家带口的往外逃,这叫圣上如何看待咱们家呢?”
谢之华赞许的冲着谢宝扇点头,谢宝扇想了一下,又道,“不过,俗话说有备无患,还请老爷和太太叫庄上和铺子里早做打算,万一真有个不好,到时也能有个退路。”
“扇丫头说得很是。”谢之华当真没想到他这个女儿能有如此胆识和眼界,他对谢宝扇说道,“这些日子你在宫里警醒些,若有要紧的事,就给披霞殿里的李守德送信。”
谢宝扇一番劝解,让严氏镇定多了,她叫来管事媳妇,吩咐她们每夜巡查,照管各处的门户,又吩咐账房的人下午来见她。
一旦忙活起来,严氏就没有心思再恐惧了,倒是谢之华,他想起在外云游的章素青,眉头深锁,忍不住替她担忧。
谢宝扇在东院留了半日,临近中午,她陪着严氏用了饭,方才带着银环回屋。
快到抱厦,谢宝扇远远看到珊瑚守在垂花门,那珊瑚见了她,迎上前说道,“姑娘回来了。”
谢宝扇说道,“你不在屋里待着,等在这儿做甚么?”
珊瑚叹气的说道,“我在屋里绣花,恍惚听到婆子们说甚么鞑子人要打进城,又有人说离京城还远,不过也快了,各样儿的传言都有,说得人心头乱糟糟的,我坐不住,就来门口等着姑娘。”
上个月谢宝扇例休没回府,前两日回府过节,听说有人打起珊瑚的主意,谢宝扇也认识那家人,就是甘姨娘的陪房李忠的小儿子。
这李忠家的小儿子,十七八岁了还没娶亲,她那儿子长得尖嘴猴腮,一味的吃喝嫖赌,谁肯把自家女儿往火坑里推?前些日子珊瑚去领月银,李忠家的偶然见到她,就动起了歪心思。
只是,珊瑚的老子娘没了,她在府里也没有亲戚,平日和后院管茶水的姜婆子倒能说几句话,那李忠家的便托了姜婆子,要她来向珊瑚说亲。
珊瑚得知是李忠家的儿子,凭那姜婆子说得天花乱坠,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最后她索性躲在屋里,轻易不往外头走动。
谢宝扇回来听闻此事,叫来姜婆子,先啐了她一顿,后来遇到李忠家的,也没给她好脸色,这几日李忠家的见了她都躲着走。
主仆三人往屋里走,珊瑚问道,“姑娘,难不成鞑子真要打来了?”
谢宝扇对她和银环说道,“没影儿的事,你们不要议论,这几日太太要整治家里的规矩,有爱惹事生非的一率赶走,你们俩老实待在屋里,别和那些婆子丫鬟学舌。”
嘱咐了两句,主仆三人进了院门,只见谢宝镜和谢宝瓶站在廊下,刚才谢之华留下她,她二人心中不安,问道,“二姐姐,老爷怎么说?”
谢宝扇看到她俩吓得脸色发白,安慰着说道,“不怕,老爷说是在边城,离京城远着呢。”
战火一起,必定生灵涂炭,谢宝瓶心软,默念几句佛号,一言不发的拨着手腕上的念珠。
姊妹三人一起进屋,银环上了热茶,谢宝扇见她俩仍然惊魂未定,说道,“听闻鞑子的草原每到冬季草场枯竭,就会趁着下雪前南下掠夺粮食,这已是常态,老爷说怀王殿下已经奔赴云州,他一定能将鞑子赶回草原,你们不要太过担忧。”
谢宝镜回神,她问道,“怀王再过几日就要成婚,如今他去了云州,这婚事还办不办呢?”
谢宝扇摇了摇头,她道,“不知道呢。”
--
严氏听说没打到京城,舒了一口气,谢宝扇心想,再过几日就是怀王娶妃的日子,怀王李善这时离京,婚事难不成要推后?
“这些奴才们,越发的不懂规矩,没影儿的事也敢乱嚼舌根,非得好好整顿不可。”严氏说道。
想到刚才她被仆妇几句流言吓得乱了阵脚,反倒是谢宝扇这个小丫头比她还镇定,严氏老脸一红,少不得有些就不自在。
谢之华深以为然,他沉着脸,说道,“很该如此,有那欺上瞒下的刁奴,趁着这个时机,或是赶出去,或是叫人牙子领走,莫要再一味的姑息纵容。”
严氏称是,她想了一下,仍旧不放心,轻声对谢之华说道,“这多少年没打仗了,我想起来就心慌,还是叫孩子们避到南边去吧。”
谢之华抿着嘴不语,谢宝扇观他神色,走到严氏面前,给她斟了一杯热茶,说道:“太太,请恕女儿多嘴,女儿以为还不到离京的时候。”
严氏抓住谢宝扇的手,她摇着头,说道,“孩子,你还年轻,没有见识鞑子兵的凶残啊。”
她红了眼圈儿,说道,“我听家里的老人们说,宣帝二十年,鞑子兵围困京城足有三个月,城里弹尽粮绝,百姓们易子而食,我祖母惟恐城破受辱,为保清白悬梁自尽。”
说着,她落下泪来,“她老人家要是能再等几日,就能看到鞑子人退兵,也不至于枉死。”
谢宝扇拿出帕子给严氏拭泪,说道,“太太,当今圣上英明,手下无数精兵强将,再者云州有怀王殿下镇守,想那云州距离京城千里之遥,鞑子兵还未打来,咱们这些公侯先拖家带口的往外逃,这叫圣上如何看待咱们家呢?”
谢之华赞许的冲着谢宝扇点头,谢宝扇想了一下,又道,“不过,俗话说有备无患,还请老爷和太太叫庄上和铺子里早做打算,万一真有个不好,到时也能有个退路。”
“扇丫头说得很是。”谢之华当真没想到他这个女儿能有如此胆识和眼界,他对谢宝扇说道,“这些日子你在宫里警醒些,若有要紧的事,就给披霞殿里的李守德送信。”
谢宝扇一番劝解,让严氏镇定多了,她叫来管事媳妇,吩咐她们每夜巡查,照管各处的门户,又吩咐账房的人下午来见她。
一旦忙活起来,严氏就没有心思再恐惧了,倒是谢之华,他想起在外云游的章素青,眉头深锁,忍不住替她担忧。
谢宝扇在东院留了半日,临近中午,她陪着严氏用了饭,方才带着银环回屋。
快到抱厦,谢宝扇远远看到珊瑚守在垂花门,那珊瑚见了她,迎上前说道,“姑娘回来了。”
谢宝扇说道,“你不在屋里待着,等在这儿做甚么?”
珊瑚叹气的说道,“我在屋里绣花,恍惚听到婆子们说甚么鞑子人要打进城,又有人说离京城还远,不过也快了,各样儿的传言都有,说得人心头乱糟糟的,我坐不住,就来门口等着姑娘。”
上个月谢宝扇例休没回府,前两日回府过节,听说有人打起珊瑚的主意,谢宝扇也认识那家人,就是甘姨娘的陪房李忠的小儿子。
这李忠家的小儿子,十七八岁了还没娶亲,她那儿子长得尖嘴猴腮,一味的吃喝嫖赌,谁肯把自家女儿往火坑里推?前些日子珊瑚去领月银,李忠家的偶然见到她,就动起了歪心思。
只是,珊瑚的老子娘没了,她在府里也没有亲戚,平日和后院管茶水的姜婆子倒能说几句话,那李忠家的便托了姜婆子,要她来向珊瑚说亲。
珊瑚得知是李忠家的儿子,凭那姜婆子说得天花乱坠,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最后她索性躲在屋里,轻易不往外头走动。
谢宝扇回来听闻此事,叫来姜婆子,先啐了她一顿,后来遇到李忠家的,也没给她好脸色,这几日李忠家的见了她都躲着走。
主仆三人往屋里走,珊瑚问道,“姑娘,难不成鞑子真要打来了?”
谢宝扇对她和银环说道,“没影儿的事,你们不要议论,这几日太太要整治家里的规矩,有爱惹事生非的一率赶走,你们俩老实待在屋里,别和那些婆子丫鬟学舌。”
嘱咐了两句,主仆三人进了院门,只见谢宝镜和谢宝瓶站在廊下,刚才谢之华留下她,她二人心中不安,问道,“二姐姐,老爷怎么说?”
谢宝扇看到她俩吓得脸色发白,安慰着说道,“不怕,老爷说是在边城,离京城远着呢。”
战火一起,必定生灵涂炭,谢宝瓶心软,默念几句佛号,一言不发的拨着手腕上的念珠。
姊妹三人一起进屋,银环上了热茶,谢宝扇见她俩仍然惊魂未定,说道,“听闻鞑子的草原每到冬季草场枯竭,就会趁着下雪前南下掠夺粮食,这已是常态,老爷说怀王殿下已经奔赴云州,他一定能将鞑子赶回草原,你们不要太过担忧。”
谢宝镜回神,她问道,“怀王再过几日就要成婚,如今他去了云州,这婚事还办不办呢?”
谢宝扇摇了摇头,她道,“不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