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古早文女主觉醒以后(快穿)

古早文女主觉醒以后(快穿) 分卷阅读-轻言12

    云华: 你没病吧?我不走,谁给你心肝儿腾位置?怎么,舍得让你儿子他/妈委委屈屈做个妾啊?
    陈谨言皱眉:华儿你别闹了,我答应你,将依依娶进门,就叫她做个平妻,你还是侯府的世子夫人,这样可以吧?
    哈,平妻?云华冷笑,怎么,做平妻,还委屈了你的心肝儿是吧?
    陈谨言:华儿
    闭嘴!云华不耐烦了,大喝一声,听你说话就恶心。你一个烂人,谁要跟人平分着将就,还什么平妻,自欺欺人有意思?赶紧写和离书,别啰嗦!
    陈谨言瞪大了眼睛看着云华,几乎快要认不出来,这个对着他满脸厌恶之色的女人,是他从前温柔贤淑,不争不抢的妻子吗?
    见她软硬不吃,旁边的永安侯脸色越来越难看,终于冷声道:谨言媳妇,你可是想好了?出了这个府门,往后出了什么事,再要回头,可就难了!
    这是明着威胁了?云华嗤笑一声:是啊是啊,我一个妇道人家,什么也不会,出了侯府怕不是要饿死!倒是侯府家大业大,少了我什么也不影响。所以说,为什么这么拖拖拉拉,不肯写和离书?是因为担心我吗?
    永安侯被一个小辈这么讽刺,面子上下不来,一甩袖子就走,只丢下一句话:不知好歹!谨言赶紧写了和离书,别磨磨蹭蹭让人瞧不上眼!
    他不管银子,自然可以这么潇洒,张氏却只觉得头疼,还想着挽回,冲着云华挤出几丝笑意,尽量柔声道:云华,外面世道不太平,一个单身女人讨生活,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外面世道不太平,真的吗?云华故作无知,夫人这么说,皇上同意吗?
    当今圣上自打登基以后,下决心励精图治,年轻时甚至不惜经常出宫往玉山书院问计,十分舍得下身段,因此还与蒋云华的父亲蒋孝辰成了至交好友。如此十余年过去,本朝眼看着国运昌隆,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现在你一个侯夫人,居然说外面世道不太平,这不是明晃晃打皇上的脸吗?真要上纲上线起来,永安侯府能得着好?
    云华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张氏瞬间哑巴了,只能恨恨地剜了她一眼,迅速跟着永安侯走了。
    陈谨言委委屈屈地写了和离书,看着前妻的目光满是哀怨,不知道的还以为云华才是那个恶人,而侯府吃了大亏。
    侯府的人确实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看着云华拿着和离书,迫不及待让人收拾东西,带着女儿拉着几十个箱笼扬长而去,想着家里到处搜罗,但还是欠了这个女人二十几件珍本书籍和名家字画,张氏就觉得眼前发黑。
    那些东西早就送礼用掉了,这会儿难不成还能管人家要回来?但要是不给,就得赔二十几万两银子,侯府要是有那么多银子,还用得着成日抠抠搜搜吗?
    不过三日期限,上哪搞那么多银子去?有心说不给吧,想起云华那个六亲不认的样子,搞不好真把侯府跟齐王造反案扯到一起,到时候可就不是银子能解决的事了!
    张氏和陈素素看着云华的背影咬牙切齿,永安侯却把陈谨言拉过来,又狠狠揍了一顿。
    找什么女人不行,就非得找个罪臣之女?这下可好,一大家子都被拿捏住了。
    陈谨言觉得自己冤得慌,昨□□着蒋云华和离的时候,不是大家都同意了的吗?怎么现在真的和离了,自己倒成了出气筒?
    第28章 破镜重圆之休妻的丈夫
    整个侯府凄风楚雨,笼罩着一股子绝望的气息,出了侯府的云华可觉得舒坦多了。小小的陈蕊也全无半分留恋之意,扒着马车车窗到处张望,不时跟云华叽叽喳喳,什么都觉得新鲜。
    云华看她一脸兴奋的样子,干脆把马车帘子掀了起来,指着街道两侧的酒楼食肆珠宝铺子一一介绍,母女俩和乐融融,别提多开心了。
    就在这时,后方突然传来急促的警示声,有传令官打马飞奔而来,一路提醒百姓避让,原来是镇西侯大败羌族,回京献俘来了。
    马车夫赶紧勒住马,缓缓靠边停下,其他的百姓也一边靠边站,一边窃窃私语。
    长到这么大,大部分人几乎从来不曾见过这样的盛事,自然是想要凑个热闹,有那消息灵通些的,就在人群里科普这镇西侯的事迹。
    要说这镇西侯啊,那可是了不得!此人原是个孤儿,父母亲眷一概没有,还是那玉山书院原本的山长玉山先生养大的。大概五六年前吧,玉山先生夫妻病故以后,他就消失了,后来才知道,是到边关从军去了。这人练得一身好武艺,又有一身神力,每每跟羌族对战,总能立下大功,这不很快就升上去了。听说半年前齐王叛乱,是他最后摘了齐王的脑袋,当时皇上那个高兴啊,直接就给封了个镇西侯。
    围观群众听得如痴如醉,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云华也忍不住伸长了耳朵,凝神细听。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科普之人半晌没动静,马上就有人心痒难耐,连声催促。
    后来?后来镇西侯又回到了边关守城,只要他在的地方,羌族那些蛮夷根本不敢去,都吓破胆啦!谁料想这才半年,镇西侯又大败了羌族,这一回干脆回京献俘了,想必这一仗肯定是大获全胜,俘虏了羌族的重要人物。
    你光在那说镇西侯镇西侯,镇西侯到底叫什么名字啊?不知道谁突然问。
    科普之人微微一笑:镇西侯啊,姓秦,单名一个朗字。
    秦朗。
    两个字一入耳,原本当故事听得津津有味的云华,突然一怔。
    这个名字 听起来怎么那么耳熟?
    就好像她认识这个人很多年似的。
    云华记得自己已经做过一个任务,但是任务记忆被系统屏蔽了,她只知道结果是成功的,别的几乎完全想不起来了。
    秦朗这个名字,是第一个任务里认识的人吗?还没等她想出个所以然,远处的马蹄声已经越发清晰。
    人们的声音慢慢小了下去,直至鸦雀无声。云华偷偷探出头去看,就见一人缓缓打马而来。
    银亮的甲胄紧紧包裹着修长有力的身躯,外面一袭火红的披风,在风中飞扬,荡起极大的弧度。男子面容俊朗,神色冷峻,不疾不徐走过长街,分明只带了数十骑,马蹄整齐地踏在地上,却给人以千军万马的气势。
    云华看到秦朗的第一眼,脑海里电光火石闪过了一种莫名的情绪,但不等她反应过来,那种情绪已经迅速消失无踪。
    她的目光呆呆地随着秦朗往前移动,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擦身而过的刹那,秦朗似乎微微偏头,朝她看了一眼。
    一直到秦朗带着人去的远了,百姓们慢慢散了,马车也往前走了好长一段,眼看着拐弯进了巷子,就要到蒋家的老宅,云华的脑子里还晕晕乎乎的,有点反应不过来。
    娘,这就是以后我们要住的地方吗?
    陈蕊奶声奶气的声音打断了云华的思绪。
    云华连忙牵着她下车,看着眼前斑驳的木门和长了青苔的院墙,含笑点头:对,以后蕊儿就和娘一起住在这里,好不好?
    蒋云华的父亲蒋孝辰,一辈子没有出仕,一直在城外玉山脚下的玉山书院中居住,是以城里只有个一进的小院子,做偶尔休憩和待客之所。后来蒋孝辰夫妻相继过世,蒋云华又嫁到了永安侯府,这个院子无人居住,就慢慢荒废了。
    一行人推开门,里面一直守着的老仆蒋伯颤巍巍迎上来,见了云华就笑了。
    蒋伯孤身在这里守了五六年,这会儿也有六十几岁了,眼也花了耳朵也不太好了,但是看到陈蕊的时候,笑得满脸褶子都出来了。
    蓝烟忙着指挥人将各处的屋子都清扫干净,又要安置带回来的部分嫁妆,将侯府打发来的人使唤的团团转。
    云华就带着陈蕊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与蒋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蒋伯眯缝着小眼睛,捋着花白的胡须,完全不问云华为什么回了娘家老宅,还大张旗鼓把嫁妆也搬了回来,只喃喃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又摸着陈蕊枯黄的头发,颤巍巍从兜里掏出糖果给她吃,满脸慈爱之色。
    陈蕊偷偷打量云华的神色,见她点了点头,这才拿着糖果,轻轻放进嘴里,接着就微微眯着眼睛笑了。
    云华把她打发到旁边石榴树下去玩,自己跟蒋伯简单说了一下和离的事,蒋伯毫不吃惊,只点了点头。
    等待收拾屋子的工夫,云华又回顾了一遍剧情。
    蒋伯少年时代就跟着蒋孝辰,眼看他才名远扬得中状元,眼看他意气风发娶了娇妻,也眼看他因为守孝蹉跎岁月,眼看他压抑雄心开办书院。一直到蒋云华出生、长大、嫁人,再到蒋孝辰夫妻相继离世。他始终守在蒋家,就算这老宅常年无人,他自己早就有妻有子,几个儿子甚至也各自有了安身立命的生计,个个想要接他去做富家翁,蒋伯却总是摇头不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这宅子里守着。
    剧情后面,蒋云华与陈谨言和离,离开侯府以后,也是回到了这里,却因为身体不好,性格温婉,遇到了很多挫折,吃了很多苦,一直都是蒋伯安慰她,开导她,鼓励她。在蒋云华的心里,蒋伯已经不只是蒋家的老仆,而是她的亲人,长辈。
    但后来莫名其妙的,蒋伯的几个儿子接连出事,要么就是铺子被查封,要么就是遭人诬告投进大牢,蒋伯终日操劳,终于积劳成疾,很快过世。
    要不是陈谨言出面帮忙,蒋伯的几个儿子,很可能走到妻离子散的境地。
    也正因为他帮了大忙,加上惦记女儿,蒋云华才会向陈谨言妥协,重新回到侯府那个牢笼中去。
    蒋云华身在剧情的框架之下,当局者迷,看不清楚,但云华想起这一段来,总觉得违和。
    为什么蒋伯的几个儿子,一向铺子都开得好好的,就刚好在蒋云华和离归家以后,接连出了事故,一个也未能幸免?为什么蒋伯过世以后,蒋云华极度伤心之时,陈谨言就恰好出现,像一个救世主,动动手指就挽救了几个家庭的厄运?
    第29章 破镜重圆之休妻的丈夫
    下午的阳光透过院子里的石榴树洒在云华身上,带来一种和熙的感觉,正院的屋子已经清扫干净,连带床帐被褥也整理好了,云华将心头的疑虑暂且压下,带着陈蕊,往里面去。
    跨过门槛那一刻,云华的脑子里突然嗡的一声,后知后觉记起了在街上听人科普镇西侯秦朗的旧事。
    秦朗是个孤儿,小时候被玉山先生收养
    玉山先生?那不就是蒋云华的父亲,蒋孝辰的号?
    蒋孝辰,字承之,因长期住在玉山脚下,自号玉山先生。蒋孝辰十七岁中举,二十岁中状元,乃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天才,可惜不等授官,家中父母相继过世,等守孝四年之后,岳父母又去世了,蒋孝辰因此歇了做官的心思,守孝的同时,开办了一家私塾,后来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了连皇帝也慕名而至的玉山书院。
    毕竟不是蒋云华本人,云华一开始听到玉山先生这个名号,还真没想起来这就是原身的父亲。
    玉山先生收养 云华仔细捋了捋剧情,又扒拉了一下蒋云华的记忆,还真让她找出了这么一个人。
    蒋云华四岁的时候,蒋孝辰夫妻捡回来一个五六岁的小豆丁。小豆丁当时个子瘦瘦小小,看上去比蒋云华还要矮,身上没有二两肉,还脏兮兮的,只有一双眼睛闪着狼一样的绿光,又凶狠又可怜。
    后来小豆丁就和蒋云华一起长大,因父亲一直管他叫阿朗,蒋云华便也一直这么叫,以至于云华完全没反应过来,镇西侯秦朗,就是蒋云华那个小竹马。
    所以她之所以会觉得秦朗这个名字耳熟,觉得秦朗这个人似曾相识,并没有别的原因,仅仅因为这确实就是蒋云华认识的人,还是很熟的人?
    云华皱着眉,潜意识觉得不止如此,但绞尽脑汁搜刮,也没找到别的原因,最后只能作罢。
    昨日在侯府折腾了一整天,这身体又不太好,于是云华干脆带着陈蕊用了午膳,先美美地睡了一觉,而另一边的皇宫里,此时正举办盛大的献俘仪式。
    自边关带回来的羌族俘虏,全身绑缚着白练,已先后被带往太庙、太社告祭祖宗,这会儿被押解着带到了光华门前的大广场上。皇帝在门楼前就坐,下方依次排列,文武百官脊背挺直,面容严整,现场一片肃穆,静等着献俘仪式正式开始。
    永安侯府虽然落魄了,侯爷和世子陈谨言还是得了个位置,距离皇上虽然比较远,但广场那么大,献俘仪式依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伴随着恢弘庄严的乐声,镇西侯秦朗带着几名骁勇的战士,押着那几个俘虏到了广场正中的位置。
    他一袭银色铠甲,包裹得身躯更加矫健精悍,站在广场之上,自有一股子渊渟岳峙的味道。
    永安侯怔怔的看着他,又瞟一眼身边风流有余强健不足的儿子,同样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人家已经靠自己的能力封了侯,自家这个世子,却连两个女人都摆弄不明白,想想就觉得丢脸。
    等到秦朗把为首的俘虏拎起来示众,又简单介绍了身份,永安侯心里就更酸了。
    那竟然是羌族大王膝下的二王子,听闻最是骁勇善战,也最得羌王喜爱,有望继承下一任王位的。
    擒获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俘虏,也难怪皇上龙颜大悦,恨不得昭告天下了。
    要知道本朝立国一百余年,至今虽然政通人和,百姓安乐,但关外的羌族始终徘徊在草原之上,纵使前几任皇帝一直重视边关战事,却也始终未能将其彻底驱逐。
    到了新帝上位,羌族原本四分五裂的情况被新王渐渐捏合起来,至八年前,终于开始大举侵犯边关几座城池。
    羌族攻势逐年加大,那几座边城的防务日渐吃力,一直到六年前秦朗横空出世,终于慢慢止住了己方的颓势,至两年前双方开始势均力敌。
    皇上原本以为这种僵持状态还要持续数十年,没料想不过短短两年时间,秦朗竟然带兵直奔羌族的大本营,不只是将羌族的兵将打了个落花流水,甚至还活捉了羌族的二王子。
    这可算是百年来难得的大捷了,皇帝岂能不喜,自然需要一个盛大的献俘仪式,才能彰显其赫赫龙威。
    永安侯看着广场上,献俘仪式已到尾声,几名俘虏已经重新被押解下去,而皇上正请了镇西侯上前,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
    他这心里酸的直冒泡泡,再看身边的陈谨言,这会儿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目光呆滞,全无平日里的意气风发之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伸脚就给儿子来了一下。
    爹您干吗?陡然遇袭,陈谨言吓了一跳,下意识就大叫了一声。
    广场虽大,此时却并无人声,全场屏息凝神,就等着皇上宣布献俘仪式结束,陈谨言这一声惊叫,顿时像是一块大石头丢进了波澜不惊的井水中,瞬间成了全场的焦点。
    永安侯吓得倒吸一口凉气,拉着陈谨言的胳膊,直接跪伏于地,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皇帝倒也没难为他,直接起身,率领群臣去宫中领宴。
    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永安侯才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感觉后背都被冷汗湿透了。
    说是群臣领宴,其实谁都知道,这就是皇上特意准备给秦朗接风洗尘的,余下的人都是陪衬。
    除了永安侯父子,其他人个个喜笑颜开,别说重创了羌族乃是整个皇朝的大喜事,就是能被邀请来赴宴的,哪个不觉得与有荣焉?要是能跟大红人镇西侯搭上话,往后指不定就有什么机缘呢?
    大概正因为此,永安侯父子的眉头深锁神思不属,就越发显得与众不同,以至于落座以后,开宴之前,皇上还特意点到了他们,玩笑着道:观你父子二人忧心忡忡的样子,莫非今日的献俘仪式,有什么不妥之处?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