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从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恶意的两人,满脸郑重,连连点头,祝文乐也皱眉,前世他没遇到过,但却听人说起过。
陪着少爷过来的老仆们也都点头,他们也都担心呢,自家少爷年纪小,要是被人坑害了如何是好?
这郑老爷说的不错,不出门,不参加文会,才能保证安全。
这一个月,郑业偶尔会来看看外甥,但怕打扰他读书,都是来了就走,郑夫人也陪着来过两趟,主要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
期间,三人携带厚礼,去了周先生的同窗好友温先生家里拜访,这次府试为他们做担保的就是这位先生。
温先生先看了几人带来的好友书信,又考察了他们一番,见他们果然如好友所言,学问极好,为人上佳,这才放心。
想要科考,必得有先生,不只是学问,更是因为先生身后的人脉。不然就算学问再好,考试得不到担保,也是一场空。
当然有银子也可以,总有一些秀才举人会被金银所打动。
等几人脱下厚衣裳,穿上单衣的时候,府试就要开始了,府试的主考官是各地学政,定为三场。
但这三场,但考的内容却多了,墨义帖经为一场,策论为一场,诗赋杂文为一场,有多少学子,倒在了这一关,终身无缘入仕途。
第136章 锦鲤文中的秀才
府试参加的人多, 检查的场面更加壮观,而且十分严格。
不过祝文乐三人好歹经历过岑竹县严苛的检查,适应的还算好, 毕竟能因为检查,而使本该两场的县试变为三场的,也就岑竹县了。
在这里, 他们也见到了尹具才。
同为周先生的学生,尹具才自然也得到了推荐, 也是温先生。
只是周先生也要考虑学生的性格,一旦遇到偏激的, 那就是在坑害好友了,所以没有说太多。
就连祝文乐他们, 周先生也没有一定要好友做担保,只是夸赞几人一番,让好友见见。要是觉得不妥,就请好友牵引一番,能找到个人担保就好。
事关自己名声, 温举人自然重视,一一考较, 觉得不错的就收下拜访之礼,自己做担保。
觉得此人心性不佳的, 就引荐给要求低收费高的举人秀才。
而尹具才就是这种情况,想到好友所说的情况, 知其家底不丰,就引荐给了一位要价低些的秀才。
周先生知道以尹具才的性格, 很难入好友的眼。所以, 他提前跟好友打过招呼, 让好友暗地里给填补一些,填补的钱财他自会让人送来。
只是这样的好意,在尹具才这里却是羞辱,同样是周先生的学生,就因为家里没钱,被这样区别对待。
于是,他心里记恨上了那个温举人和祝文乐他们,甚至对尹家充满了不满,觉得自己这般,都是因为尹家没钱给他买书籍请名师的缘故。
环禹府的贡院极大,一轮轮检查下来,祝文乐颇感疲惫,进入号房,打扫完桌子,他才觉得好些。
在学子们奋笔疾书的时候,外面的胥吏也没闲着,每隔一刻钟就会有几个人过来检查一次。要是看到形迹可疑的学子,便会在该号房驻足,一人盯着,一人去请上官。
三场考试,每一场都有人被拉出去,除了作弊的那几个学子,为这几个学子担保的秀才举人受到申斥。
和这几个学子相识的、同乡的学子,虽然不至于被赶出考场,但也被严密盯防。
在这样的攻势下,很少有学子能稳住心态,认真答题。
祝文乐交卷后,来到贡院大门边等待,到时间后,贡院的大门才会开,里面的人才能出去。
如果贡院中途开门的话,那么这一次府试成绩就作废了,像祝文乐这样的,只能明年再从县试开始考。
学子们陆陆续续地从号房出来,每人神情不一,只是看到右边被扣押的几人,态度额外统一,离得越远越好。
大多数学子交卷出来后,都是左顾右盼的寻找自己的同窗、好友,孙纬和周清元也不例外。
看到祝文乐后便挤过去,不说话,站一块也好。
几声钟声响起,环禹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学子们排队,将自己的号牌上交后,才离开。
庆朝的科举不管几场,都是全部考完后算成绩,就算前面两场成绩一般,但第三场还是给考的,有个参与感。
不过这样一来,考官批改卷子的时间拉长很多,要到四月下旬才能知道结果。
三人在考完试的第一天,觉得有些空虚。
以前一醒来就埋头苦读,现在乍然不用读了,怎么都有些不适应。
周清元拿着自己的书本,期期艾艾地走到祝文乐门前,然后遇到了一起过来的孙纬,两人对视了一眼,敲门。
“是清远贤弟和孙纬兄吗?进来吧。”
拿着书本的两人,看到祝文乐桌前一堆的木头,差点怀疑自己走错房间了。
还是孙纬先反应过来,说道:“好你个祝文乐,怎么着,叫清远是贤弟,到我就只是一个孙纬兄了?”
“不然叫你什么?孙纬?孙纬仁兄?”
“越听越别扭,直接叫哥哥吧!”孙纬凑过去说道。
祝文乐长得好,现在十二岁的年纪,腮帮子还是鼓鼓的,平时读书时还好,但现在这样却多了股稚气。
祝文乐看了他一眼,眼神杀气十足。
--
陪着少爷过来的老仆们也都点头,他们也都担心呢,自家少爷年纪小,要是被人坑害了如何是好?
这郑老爷说的不错,不出门,不参加文会,才能保证安全。
这一个月,郑业偶尔会来看看外甥,但怕打扰他读书,都是来了就走,郑夫人也陪着来过两趟,主要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
期间,三人携带厚礼,去了周先生的同窗好友温先生家里拜访,这次府试为他们做担保的就是这位先生。
温先生先看了几人带来的好友书信,又考察了他们一番,见他们果然如好友所言,学问极好,为人上佳,这才放心。
想要科考,必得有先生,不只是学问,更是因为先生身后的人脉。不然就算学问再好,考试得不到担保,也是一场空。
当然有银子也可以,总有一些秀才举人会被金银所打动。
等几人脱下厚衣裳,穿上单衣的时候,府试就要开始了,府试的主考官是各地学政,定为三场。
但这三场,但考的内容却多了,墨义帖经为一场,策论为一场,诗赋杂文为一场,有多少学子,倒在了这一关,终身无缘入仕途。
第136章 锦鲤文中的秀才
府试参加的人多, 检查的场面更加壮观,而且十分严格。
不过祝文乐三人好歹经历过岑竹县严苛的检查,适应的还算好, 毕竟能因为检查,而使本该两场的县试变为三场的,也就岑竹县了。
在这里, 他们也见到了尹具才。
同为周先生的学生,尹具才自然也得到了推荐, 也是温先生。
只是周先生也要考虑学生的性格,一旦遇到偏激的, 那就是在坑害好友了,所以没有说太多。
就连祝文乐他们, 周先生也没有一定要好友做担保,只是夸赞几人一番,让好友见见。要是觉得不妥,就请好友牵引一番,能找到个人担保就好。
事关自己名声, 温举人自然重视,一一考较, 觉得不错的就收下拜访之礼,自己做担保。
觉得此人心性不佳的, 就引荐给要求低收费高的举人秀才。
而尹具才就是这种情况,想到好友所说的情况, 知其家底不丰,就引荐给了一位要价低些的秀才。
周先生知道以尹具才的性格, 很难入好友的眼。所以, 他提前跟好友打过招呼, 让好友暗地里给填补一些,填补的钱财他自会让人送来。
只是这样的好意,在尹具才这里却是羞辱,同样是周先生的学生,就因为家里没钱,被这样区别对待。
于是,他心里记恨上了那个温举人和祝文乐他们,甚至对尹家充满了不满,觉得自己这般,都是因为尹家没钱给他买书籍请名师的缘故。
环禹府的贡院极大,一轮轮检查下来,祝文乐颇感疲惫,进入号房,打扫完桌子,他才觉得好些。
在学子们奋笔疾书的时候,外面的胥吏也没闲着,每隔一刻钟就会有几个人过来检查一次。要是看到形迹可疑的学子,便会在该号房驻足,一人盯着,一人去请上官。
三场考试,每一场都有人被拉出去,除了作弊的那几个学子,为这几个学子担保的秀才举人受到申斥。
和这几个学子相识的、同乡的学子,虽然不至于被赶出考场,但也被严密盯防。
在这样的攻势下,很少有学子能稳住心态,认真答题。
祝文乐交卷后,来到贡院大门边等待,到时间后,贡院的大门才会开,里面的人才能出去。
如果贡院中途开门的话,那么这一次府试成绩就作废了,像祝文乐这样的,只能明年再从县试开始考。
学子们陆陆续续地从号房出来,每人神情不一,只是看到右边被扣押的几人,态度额外统一,离得越远越好。
大多数学子交卷出来后,都是左顾右盼的寻找自己的同窗、好友,孙纬和周清元也不例外。
看到祝文乐后便挤过去,不说话,站一块也好。
几声钟声响起,环禹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学子们排队,将自己的号牌上交后,才离开。
庆朝的科举不管几场,都是全部考完后算成绩,就算前面两场成绩一般,但第三场还是给考的,有个参与感。
不过这样一来,考官批改卷子的时间拉长很多,要到四月下旬才能知道结果。
三人在考完试的第一天,觉得有些空虚。
以前一醒来就埋头苦读,现在乍然不用读了,怎么都有些不适应。
周清元拿着自己的书本,期期艾艾地走到祝文乐门前,然后遇到了一起过来的孙纬,两人对视了一眼,敲门。
“是清远贤弟和孙纬兄吗?进来吧。”
拿着书本的两人,看到祝文乐桌前一堆的木头,差点怀疑自己走错房间了。
还是孙纬先反应过来,说道:“好你个祝文乐,怎么着,叫清远是贤弟,到我就只是一个孙纬兄了?”
“不然叫你什么?孙纬?孙纬仁兄?”
“越听越别扭,直接叫哥哥吧!”孙纬凑过去说道。
祝文乐长得好,现在十二岁的年纪,腮帮子还是鼓鼓的,平时读书时还好,但现在这样却多了股稚气。
祝文乐看了他一眼,眼神杀气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