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对于百官们,还是不要太体恤的好,也不能像之前那样严苛。这个度还得他摸索,这些老狐狸一个个欺软怕硬的,太好说话可不行。
想到前世他施行的种种政策,当皇帝久了,容易唯吾独尊,就算他深知百姓生活之难,到最后也难以例外。
谢奉盈闭目思考着自己的前世,保福觉得陛下有哪里不同,但仔细一瞧又没什么不同,只是看着更有威仪了。
“保福,你说凰女和凤宝是不是跟着太后比较好?”
“这小的哪该多言啊,大殿下和二殿下年纪尚小,独居一处宫殿,下面的人怕是看顾不到。”
“现在后宫能照顾他们的就太后和贵妃,你说谁照顾比较好?”
“陛下,小的哪来的这胆子说,这事还是得由陛下决断。”
这话没错,只要没有后面一句。
“就是太后娘娘亲口跟陛下提了这事,您这要是拒绝,把两位殿下交给贵妃娘娘,太后娘娘的脸面过不去不说,重要的是这两位殿下可是嫡出的。”
于保福没说却也跟说了差不多,他想着陛下和太后是亲母子,就算兰贵妃再受宠,也争不过太后。
谢奉盈轻笑了声,本朝自他开始就不是以孝治天下了,忤逆的皇帝、“不孝”的大臣一个接一个的往外蹦,那些酸儒说起这莫不是摇头叹息。
所以太后怎么想他不管,这次他可不想把两个孩子交给她,前世那两年够了。
“你管这叫不敢多言?保福,你是越活越回去了。去叫郑立过来,你,在这儿想想,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谢奉盈轻飘飘的于保福一眼,这老小子就是心思多,总想着揣摩他的心思,却也忠心。前世一直记着他的遗言,和郑立他们护着凰女。
如今敲打一番,也只是想让他收敛点罢了。
明明还是初春,于保福的背上浸出了一生冷汗,说道:“是小的多言,小的现在就去。”
虽然内心惶恐,但陛下的吩咐还是得传下去。
寝宫内外随侍的内侍不敢乱动,在陛下下床后,内侍宫女们一一行动,捧衣物的,穿衣的,谢奉盈无需多动,就打理好了。
谢奉盈不喜欢内侍布筷,喜欢的自己夹着吃,对他来说,宫内的规矩是让他舒适的,而不是真把自己束缚在规矩之中。
“安浩,等凰女凤宝醒后,把他们接过来,两边侧殿收拾一下,以后他们就住那里。”
“是,小的这就去准备。”
安浩听到命令后,立马带人去准备。内侍宫女们相互看看,看来陛下对两位殿下十分重视呢。
谢奉盈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人,还真是乌压压的一片。
嘉元元年,他的栋梁们还未参与科举步入朝堂,现在还是老臣居多,还有一些蹦跶着,想要从龙之功的“能”臣。
起先,下面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见陛下没什么兴趣,那些人默默退下了,后来就是各种弹劾,下面的想要蹦跶上去,总得把一些人拉下来才行。
谢奉盈慢悠悠地喝了口茶,就是不接话。
“陛下、陛下,贾阁老之事陛下可有决断?”姚旭问道。他和贾阁老都说完了,怎么陛下还没反应?
如果之前他还有几分把握拉下阁老,可看到陛下的样子,却让他不敢妄言了。
“朕上朝不是来听你们的废话的,朕也不会因为一些片面之言,让一个臣子死过。有些事,是得改一下了。”
这些话犹如天雷,这几个月他们自觉摸清这位陛下的喜好,结果还是不对吗?
“都察院虽是有督察百官之责,但既然是要在朝会上说的,那就要有佐证,总不能让朕和百官,在这里听你捏造之语吧?”
“还有朕让你们督察的不是百官私德如何,是让你们监察百官是否贪污受贿,是否渎职。”
“日后都察院所奏之事分出轻重缓急,轻些的就由吏部存档,扣俸禄,重而不急的奏上之后由刑部督察,查明真相,掌握证据,再行查办。又重又急的,就来朝会上分说。”
“当然,朕希望,能拿到朝堂分说的,是能站得住脚的,若是不实之言,言官获罪。”
“陈卿,此事由你带头,三日后朕要看到章程。”
“这、陛下,承国言官不以言获罪,此法一定,言官弹劾战战兢兢,臣恐堵住陛下的耳啊。”
陈御史俯身贴地,希望能改变谢奉盈的想法。
至于姚旭,现在已无人在意他。
“陈御史起来说话,朕可没有看臣子下跪的乐趣。”
谢奉盈不喜欢动不动就跪这一套,其实承国上下也不喜欢这一套,架不住先帝喜欢,一些官员也就学会遇事马上下跪了。
“朕只说言官获罪,但未说所获何罪,你这般心急是为何?难道往日言官所说不实之处颇多?”
“好了,言官误奏所获之罪由你同大理寺卿定,但因其职,可从轻。”
“至于贾卿之事,此为贾卿家事,贾卿本就是已过继给他人,他们亲手断了生恩又无养恩,自然也无需尽赡养之责。”
“这样,刑部、礼部和翰林院各出些人,将国律中关于家事的摘录出来,再加几条,合为家律,不敬、不慈、不孝……都整理一遍,若有隐情便酌情来办。”
谢奉盈看下面还没回神,继续说道:“所以,这些事情就不要拿来在朝会上说了。”
--
想到前世他施行的种种政策,当皇帝久了,容易唯吾独尊,就算他深知百姓生活之难,到最后也难以例外。
谢奉盈闭目思考着自己的前世,保福觉得陛下有哪里不同,但仔细一瞧又没什么不同,只是看着更有威仪了。
“保福,你说凰女和凤宝是不是跟着太后比较好?”
“这小的哪该多言啊,大殿下和二殿下年纪尚小,独居一处宫殿,下面的人怕是看顾不到。”
“现在后宫能照顾他们的就太后和贵妃,你说谁照顾比较好?”
“陛下,小的哪来的这胆子说,这事还是得由陛下决断。”
这话没错,只要没有后面一句。
“就是太后娘娘亲口跟陛下提了这事,您这要是拒绝,把两位殿下交给贵妃娘娘,太后娘娘的脸面过不去不说,重要的是这两位殿下可是嫡出的。”
于保福没说却也跟说了差不多,他想着陛下和太后是亲母子,就算兰贵妃再受宠,也争不过太后。
谢奉盈轻笑了声,本朝自他开始就不是以孝治天下了,忤逆的皇帝、“不孝”的大臣一个接一个的往外蹦,那些酸儒说起这莫不是摇头叹息。
所以太后怎么想他不管,这次他可不想把两个孩子交给她,前世那两年够了。
“你管这叫不敢多言?保福,你是越活越回去了。去叫郑立过来,你,在这儿想想,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谢奉盈轻飘飘的于保福一眼,这老小子就是心思多,总想着揣摩他的心思,却也忠心。前世一直记着他的遗言,和郑立他们护着凰女。
如今敲打一番,也只是想让他收敛点罢了。
明明还是初春,于保福的背上浸出了一生冷汗,说道:“是小的多言,小的现在就去。”
虽然内心惶恐,但陛下的吩咐还是得传下去。
寝宫内外随侍的内侍不敢乱动,在陛下下床后,内侍宫女们一一行动,捧衣物的,穿衣的,谢奉盈无需多动,就打理好了。
谢奉盈不喜欢内侍布筷,喜欢的自己夹着吃,对他来说,宫内的规矩是让他舒适的,而不是真把自己束缚在规矩之中。
“安浩,等凰女凤宝醒后,把他们接过来,两边侧殿收拾一下,以后他们就住那里。”
“是,小的这就去准备。”
安浩听到命令后,立马带人去准备。内侍宫女们相互看看,看来陛下对两位殿下十分重视呢。
谢奉盈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人,还真是乌压压的一片。
嘉元元年,他的栋梁们还未参与科举步入朝堂,现在还是老臣居多,还有一些蹦跶着,想要从龙之功的“能”臣。
起先,下面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见陛下没什么兴趣,那些人默默退下了,后来就是各种弹劾,下面的想要蹦跶上去,总得把一些人拉下来才行。
谢奉盈慢悠悠地喝了口茶,就是不接话。
“陛下、陛下,贾阁老之事陛下可有决断?”姚旭问道。他和贾阁老都说完了,怎么陛下还没反应?
如果之前他还有几分把握拉下阁老,可看到陛下的样子,却让他不敢妄言了。
“朕上朝不是来听你们的废话的,朕也不会因为一些片面之言,让一个臣子死过。有些事,是得改一下了。”
这些话犹如天雷,这几个月他们自觉摸清这位陛下的喜好,结果还是不对吗?
“都察院虽是有督察百官之责,但既然是要在朝会上说的,那就要有佐证,总不能让朕和百官,在这里听你捏造之语吧?”
“还有朕让你们督察的不是百官私德如何,是让你们监察百官是否贪污受贿,是否渎职。”
“日后都察院所奏之事分出轻重缓急,轻些的就由吏部存档,扣俸禄,重而不急的奏上之后由刑部督察,查明真相,掌握证据,再行查办。又重又急的,就来朝会上分说。”
“当然,朕希望,能拿到朝堂分说的,是能站得住脚的,若是不实之言,言官获罪。”
“陈卿,此事由你带头,三日后朕要看到章程。”
“这、陛下,承国言官不以言获罪,此法一定,言官弹劾战战兢兢,臣恐堵住陛下的耳啊。”
陈御史俯身贴地,希望能改变谢奉盈的想法。
至于姚旭,现在已无人在意他。
“陈御史起来说话,朕可没有看臣子下跪的乐趣。”
谢奉盈不喜欢动不动就跪这一套,其实承国上下也不喜欢这一套,架不住先帝喜欢,一些官员也就学会遇事马上下跪了。
“朕只说言官获罪,但未说所获何罪,你这般心急是为何?难道往日言官所说不实之处颇多?”
“好了,言官误奏所获之罪由你同大理寺卿定,但因其职,可从轻。”
“至于贾卿之事,此为贾卿家事,贾卿本就是已过继给他人,他们亲手断了生恩又无养恩,自然也无需尽赡养之责。”
“这样,刑部、礼部和翰林院各出些人,将国律中关于家事的摘录出来,再加几条,合为家律,不敬、不慈、不孝……都整理一遍,若有隐情便酌情来办。”
谢奉盈看下面还没回神,继续说道:“所以,这些事情就不要拿来在朝会上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