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先帝于他有恩,所以对于先帝所做的一切决策,他都会遵从,之所以会推举晋嫔,除了先帝亲口夸赞过富察氏女子教养贤德外,也有鄂尔泰的缘故,鄂尔泰与富察氏颇有渊源,而他与鄂尔泰更是莫逆之交,两两相加,便是眼下这样的场景。
狗屁的后族正统。
皇帝想,要不是他还要顾及着身为皇帝的修养和体面,这句话他早就骂出口了,皇帝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道:“后族正统?张廷玉,什么是正统?正统就是爱新觉罗氏,朕只听过皇家正统,还从未听过后族正统,你一个老臣,还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整日里不去做一些朝堂上该做的事,却死死的盯着朕的后宫,朕立谁为后,是朕的家事,与你何干?”
张廷玉丝毫不惧皇帝的怒气:“皇上此言差矣,皇家无家事,皇后之位,乃是国母,天下妇女的表率,臣等为天下妇女忧心上奏,并无不妥。皇上说皇贵妃,纯贵妃等人堪为后,可老臣觉得,皇贵妃无所出,不堪匹配国母之位,纯贵妃出自汉军旗,我朝从未有过立汉军旗女子为后的先例,而其她娘娘们,更是没有资格,细细数来,也就只有晋嫔娘娘出身大族,最为合适。”
他老神在在,几乎笃定了皇帝会顺他的意,他是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皇帝会给他几分薄面,况且,他在朝为官多年,资历深厚,做出了许多直言劝谏之事,死后更是得了皇上允准,配享太庙,所以哪怕皇帝生气,他也是不惧的。
皇帝双手握拳,骨节咯吱咯吱响:“你莫不是老糊涂了,先是说皇贵妃无子,不配为后,可晋嫔同样无子,又岂配为后?这番说辞,你就不觉得冲突?”
张廷玉胡子颤了颤,对殿里越发冷冽的空气视若无睹:“同样无子,只晋嫔娘娘出身富察氏,就已胜出皇贵妃许多。”
不论皇帝怎么同张廷玉掰扯,张廷玉依旧坚持己见,丝毫不肯松口,皇帝一气之下,竟道:“爱卿果真是年纪大了,人也糊涂了,御前奏对竟这般藐视君上,也罢,朕准许爱卿回府休息,待何时养好了糊涂的病症,再回来罢。”
张廷玉闻言,大为震惊,他猛然抬头,正欲说些什么,皇帝已经不耐的挥了挥手,示意吴书来把张廷玉请出去。张廷玉无法,只得退下。
皇帝憋了一肚子怒火消散不去,一下子把御案上的折子扫落在地:“岂有此理,朕给他脸面,他却倚老卖老,不知所谓。”
他大权在握,朝堂上除了张廷玉这个老顽固,几乎没有人再与他持反对意见,皇帝眯了眯眼,张廷玉也年纪大了,该是告老还乡了。
地上折子乱成一团,两个小太监蹲在地上一边捡一边整理,皇帝深吸了一口气:“传淑贵妃伴驾。”
柳清菡到的时候,皇帝正临窗而立,阳光照在皇帝明黄色的龙袍上,折射出异样的光芒。她悄声行礼后走到皇帝身后,声音一如既往的清透悦耳:“皇上有烦心事?”
皇帝唇边笑意淡薄如云:“爱妃身处后宫,可有听到什么消息?”
听到皇帝发问,柳清菡脑子里立即蹦出了两个字,立后。
她斟酌道:“今日请安,确实有件事儿,是关于立后一事,诸位姐妹都有些好奇,便议论了几句。”
就算她这会儿不说,回头皇帝也是会知道的,倒不如这会儿说了,她想怎么说,还不是由着自己的意?
“好奇?”皇帝倏而笑了:“是该好奇,原本出了孝贤皇后孝期后,立后一事便该提上日程,只是因为种种顾虑,朕给压了下去,如今一年过去了,提起立后一事,朕心中早就有数,只是……”
话未说完,皇帝突然话锋一转,扭头直直的看着柳清菡:“爱妃以为,朕若是立后,该立何人为后?”
问题问的突然,柳清菡一惊,忙跪了下来:“皇上说笑了,此事事关重大,臣妾不过区区嫔妃,不敢置喙插手此事。”
真是要命了,这个问题,她要是真给了皇帝人选,怕是她就要凉了。
皇帝定定的瞧了柳清菡好几眼,然后弯腰扶起她:“前朝后宫,也就只有爱妃最知朕心,也最懂分寸和规矩,不似有些大臣,居功自傲,肆意妄为,连朕也不放在眼里。”
顺着皇帝的力道起身,柳清菡稳了稳心神,装作好奇道:“哦?竟有如此胆大妄为之人?皇上就是皇上,您若是瞧谁不顺眼,直接处置了便是,怎么还能容得下这样胆大妄为之人在眼前碍眼呢?”
皇帝拉着柳清菡坐下,听柳清菡这么说,摇头笑了:“要是真如你说的这么简单就好了,朕也不必被那些人气的头痛,你可知,在你来之前,张廷玉上奏,要朕立晋嫔为后?”
柳清菡稍稍表现得有些惊讶:“晋嫔?”
这会儿哪怕她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否则那不是等着皇帝迁怒?
皇帝道:“可不是,真是荒谬至极,不论从哪方面来说,晋嫔都不是朕心目中的最佳人选,偏偏张廷玉固执己见,再三奏请,朕一怒之下,便让他回家养病去了。”
他说着,捏了捏身旁温婉柔顺的女子的手,见柳清菡只静静地听着他发泄,半点干预的意思都没有,皇帝不免满意,但又想去招惹一番:“你就不想知道,朕属意立谁为后?”
柳清菡内心吐槽不断,但还是嗔了皇帝一眼:“臣妾才不想知道呢,左右又不是立臣妾为后,臣妾何苦要在您跟前举荐人选,若是说错了,那臣妾岂不是难做?”
--
狗屁的后族正统。
皇帝想,要不是他还要顾及着身为皇帝的修养和体面,这句话他早就骂出口了,皇帝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道:“后族正统?张廷玉,什么是正统?正统就是爱新觉罗氏,朕只听过皇家正统,还从未听过后族正统,你一个老臣,还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整日里不去做一些朝堂上该做的事,却死死的盯着朕的后宫,朕立谁为后,是朕的家事,与你何干?”
张廷玉丝毫不惧皇帝的怒气:“皇上此言差矣,皇家无家事,皇后之位,乃是国母,天下妇女的表率,臣等为天下妇女忧心上奏,并无不妥。皇上说皇贵妃,纯贵妃等人堪为后,可老臣觉得,皇贵妃无所出,不堪匹配国母之位,纯贵妃出自汉军旗,我朝从未有过立汉军旗女子为后的先例,而其她娘娘们,更是没有资格,细细数来,也就只有晋嫔娘娘出身大族,最为合适。”
他老神在在,几乎笃定了皇帝会顺他的意,他是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皇帝会给他几分薄面,况且,他在朝为官多年,资历深厚,做出了许多直言劝谏之事,死后更是得了皇上允准,配享太庙,所以哪怕皇帝生气,他也是不惧的。
皇帝双手握拳,骨节咯吱咯吱响:“你莫不是老糊涂了,先是说皇贵妃无子,不配为后,可晋嫔同样无子,又岂配为后?这番说辞,你就不觉得冲突?”
张廷玉胡子颤了颤,对殿里越发冷冽的空气视若无睹:“同样无子,只晋嫔娘娘出身富察氏,就已胜出皇贵妃许多。”
不论皇帝怎么同张廷玉掰扯,张廷玉依旧坚持己见,丝毫不肯松口,皇帝一气之下,竟道:“爱卿果真是年纪大了,人也糊涂了,御前奏对竟这般藐视君上,也罢,朕准许爱卿回府休息,待何时养好了糊涂的病症,再回来罢。”
张廷玉闻言,大为震惊,他猛然抬头,正欲说些什么,皇帝已经不耐的挥了挥手,示意吴书来把张廷玉请出去。张廷玉无法,只得退下。
皇帝憋了一肚子怒火消散不去,一下子把御案上的折子扫落在地:“岂有此理,朕给他脸面,他却倚老卖老,不知所谓。”
他大权在握,朝堂上除了张廷玉这个老顽固,几乎没有人再与他持反对意见,皇帝眯了眯眼,张廷玉也年纪大了,该是告老还乡了。
地上折子乱成一团,两个小太监蹲在地上一边捡一边整理,皇帝深吸了一口气:“传淑贵妃伴驾。”
柳清菡到的时候,皇帝正临窗而立,阳光照在皇帝明黄色的龙袍上,折射出异样的光芒。她悄声行礼后走到皇帝身后,声音一如既往的清透悦耳:“皇上有烦心事?”
皇帝唇边笑意淡薄如云:“爱妃身处后宫,可有听到什么消息?”
听到皇帝发问,柳清菡脑子里立即蹦出了两个字,立后。
她斟酌道:“今日请安,确实有件事儿,是关于立后一事,诸位姐妹都有些好奇,便议论了几句。”
就算她这会儿不说,回头皇帝也是会知道的,倒不如这会儿说了,她想怎么说,还不是由着自己的意?
“好奇?”皇帝倏而笑了:“是该好奇,原本出了孝贤皇后孝期后,立后一事便该提上日程,只是因为种种顾虑,朕给压了下去,如今一年过去了,提起立后一事,朕心中早就有数,只是……”
话未说完,皇帝突然话锋一转,扭头直直的看着柳清菡:“爱妃以为,朕若是立后,该立何人为后?”
问题问的突然,柳清菡一惊,忙跪了下来:“皇上说笑了,此事事关重大,臣妾不过区区嫔妃,不敢置喙插手此事。”
真是要命了,这个问题,她要是真给了皇帝人选,怕是她就要凉了。
皇帝定定的瞧了柳清菡好几眼,然后弯腰扶起她:“前朝后宫,也就只有爱妃最知朕心,也最懂分寸和规矩,不似有些大臣,居功自傲,肆意妄为,连朕也不放在眼里。”
顺着皇帝的力道起身,柳清菡稳了稳心神,装作好奇道:“哦?竟有如此胆大妄为之人?皇上就是皇上,您若是瞧谁不顺眼,直接处置了便是,怎么还能容得下这样胆大妄为之人在眼前碍眼呢?”
皇帝拉着柳清菡坐下,听柳清菡这么说,摇头笑了:“要是真如你说的这么简单就好了,朕也不必被那些人气的头痛,你可知,在你来之前,张廷玉上奏,要朕立晋嫔为后?”
柳清菡稍稍表现得有些惊讶:“晋嫔?”
这会儿哪怕她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否则那不是等着皇帝迁怒?
皇帝道:“可不是,真是荒谬至极,不论从哪方面来说,晋嫔都不是朕心目中的最佳人选,偏偏张廷玉固执己见,再三奏请,朕一怒之下,便让他回家养病去了。”
他说着,捏了捏身旁温婉柔顺的女子的手,见柳清菡只静静地听着他发泄,半点干预的意思都没有,皇帝不免满意,但又想去招惹一番:“你就不想知道,朕属意立谁为后?”
柳清菡内心吐槽不断,但还是嗔了皇帝一眼:“臣妾才不想知道呢,左右又不是立臣妾为后,臣妾何苦要在您跟前举荐人选,若是说错了,那臣妾岂不是难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