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糖雪球啊(27)
谢相迎静静听着,柳如眉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如鲠在喉最是不甘。
若是夫人不想说, 就算了, 若是有一日不得不说出口, 我等您。
谢相迎站在柳若眉身旁,他明白这样的感受,很多事即便诉之余口,也是无法解决的。柳如眉的身世,她有权利尘封,但有一天不得不求助于人的时候,他愿意为这个良善的女子分忧。
天色已晚,不要过多操劳,夫人早些歇息。
谢相迎起了身,往小厨房外去。
院外明月依旧,古人对着这清冷的月,总是能吟诵出脍炙人口的佳句。可月亮终究是死的,没有人的情丝,诗中的离合悲欢虽借月色咏吟,却不可被月色感知。旁人读来,能有一两分感同身受已是天大的不易。
.
谢相迎很喜欢柳氏所做的糯米兔子,这兔子论口味不算十足出挑,但卖相确是一等一的好。
柳氏在宫中的这几日,谢相迎要过最多的点心就是这糯米兔子。
一只兔子放在凉快的地方可以存五六日,谢相迎舍不得吃,大部分时候是放到第五日才会吃。
太平街。
谢相迎提着手中的新做的点心,往城西一家玉器铺子走。
那铺子的老板是曾在长公主做事的琢玉匠顾斐然,此人十分俊雅,一身布衣,一把刻刀,立在铺中的模样,仿佛自己也是一件精美的玉器。
当年的七香车,谢相迎只画了图纸,大半零件是出自这位琢玉匠之手。
顾斐然的铺子没有匾额,只是用粗布写了琢玉二字挂在杆上。铺子看着不大,很狭长,很拥挤,灯火昏暗,便是白日也同夜幕。
人走近铺子里,柜台后一身布衫的男人正在擦拭手中的玉雕。九未见日光的人,肤色如同最为莹白的玉石,细看起来甚至能看到肌肤之下隐隐的血丝。
你这铺子开在阴面也就算了,连窗子都不留,在这样暗的地方做事,可容易伤了眼睛。谢相迎说着,走到近处才注意到顾斐然手中之物。
那是一盏极为精美的莲花灯,用料贵重,手工精细,落在顾斐然这样一双修长的手上,颇为赏眼。
顾前辈真的把宝莲灯做出来了。谢相迎叹了一句。
男人见谢相迎亲自过来,放下手中的玉器,走上前迎了迎。
我对大人口中劈山救母的故事颇为喜欢,便忍不住去做了一做,你看我做的可像?
不必顾斐然言说,谢相迎已将那莲花灯打量了好几番。
像,像极了,就是真正的宝莲灯在世。他不过随口一提,连图纸都不曾画过,没想到顾斐然真的把东西做了出来。这样精致的东西,便是千金也难求其一。顾斐然这样的人,天生就是为了琢玉而来。
谢相迎每次见到他,都忍不住想起阳春白雪这样的词,他的高雅,他的言谈,总是让自己这种俗人自惭形秽。
莲花高洁,人亦高洁,先生是高雅之人。谢相迎看着桌案上的莲花灯,忍不住道了一句。
顾斐然听他这么说,不由得笑了两声:我也有那不高雅的东西,你可想看?
想看。
谢相迎十分期待,他不知像顾斐然这样的人所谓的俗是什么样子。
顾斐然没有卖关子,只将谢相迎领进了内室。
以往只见那狭长又阴暗的铺子,这内室谢相迎是头一次来。昏暗的灯火让人猜不出这地方究竟有多大,四面立着一排又一排的架子上,是用灰色缎子遮着的玉器。
谢相迎不知这内室究竟有多少件玉器,但可以确定每一样都价值不菲。
顾斐然从架子上取下一个半臂长的锦盒,放在桌上让谢相迎自个儿打开。
诺大的盒子里,躺着许多谢相迎没有见过的东西。
谢相迎伸手拿起一个蚕豆大小的玉珠,细看了许久,没看出什么名堂。
这个不是普通的玉珠么?
这叫勉子铃。
做什么用的?
谢相迎问的真诚,这东西听名字就邪乎,想来是什么厉害的东西。
顾斐然见谢相迎如此坦诚,抬手从锦盒中取出另一只铃铛,沉道:情动时分,将其置入,妙不可言。
小巧的东西在如玉的指尖捻转,顾斐然的面色越正派,便愈发让人觉得这动作沾染了几分桃色。
谢相迎反应过来,当即把那东西扔回了盒子里,脸红的厉害:顾先生怎么还做这样的东西。
富贵人家常有这样的单子来,我虽不爱接,却也是造了几个。顾斐然见谢相迎反应如此之大,忍不住笑了笑,道,食色性也,大人活了二十七年,怎么还对男女之事如此羞涩。
我
谢相迎说不出话来,他总不能告诉顾斐然,自己活了二十几年,尚且未做过他口中的男女之事吧。
这东西若是进去,又该如何取出。
谢相迎强忍着心中的惊讶,问出这么一句。话刚出口,脸又红了几分。
这便是其中的乐趣,大人若是想要,我可以送你几个。我这料子可是世间少有,旁人想要,还不给呢
顾斐然见谢相迎脸红的滴血一般,一时间笑得愈发厉害。
室外传来脚步声,在那人进内室时,谢相迎看见顾斐然将那盒子快速合上。
张先生回来了。
眼前的人恢复了平日里淡淡然的神情,变脸跟翻书一样快。
谢相迎从前听过这位张先生的名字,谢省说这人是天下第一名医的徒弟,医术很是高明,能治瘟疫,可起死回生。只可惜几年前便没了踪迹,无处可寻。这样厉害的人物,如今居然出现在了北齐。
这位是我说过的谢尹谢太傅。顾斐然道了一句。
张翎抬眸看眼前的人,下一刻抬手行了礼:见过谢大人。
这人行的是宫中的礼仪。
谢相迎还礼,启唇道:该是叫您一声前辈。
谢相迎细看张翎的样貌,此人应年长自己些许,一双眉目中是历遍世事的波澜不惊。
除却行礼,张翎不曾多言语,直接转身往更暗的地方去。这俩人像是来人间的鬼差一般,一个比一个见不得日头。
顾斐然看着张翎的背影道:他这人比较木讷,和谁都说不上话,大人莫要见怪。
怎么会。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子,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左右逢源。
对了,我从宫里带了些点心给你品鉴。
方才说了许久,险些忘记他带来的东西。谢相迎把点心盒子打开,放在顾斐然眼下。
顾斐然看着一个个软糯的兔子,眉眼弯的厉害:许个久不曾见过这东西了,之前还是在长公主府上见过一回。
长公主府?
这点心不好做,柳如眉只做给莫临泉玩,从不在铺子里卖,从前那些,都是他从莫临泉手里买来的。他原是打算给顾斐然看个新鲜,没想到顾斐然早就见过。
顾斐然拿起一个兔子,捏了捏道:这东西非比寻常,你从哪儿得来的。
一个卖点心的妇人那里。谢相迎道。
如此顾斐然的眸光微转,看向谢相迎道,第一次见还是十数年前。
十数年前?
顾斐然垂眸,似是在回忆当年之事:长公主出嫁时所用的玉器出自我师父之手,环佩玉簪林林总总有上百件。我记得这兔子便是在那场盛大的宴席上看见的。因着模样新奇,我记忆犹深,想来是个独具匠心的人所做。
顾斐然说罢,看了谢相迎一眼。话说到此处,两人都心知肚明。
这独具匠心的人必然与长公主有一段渊源。人如今就在通幽殿内,只可惜不肯开口。
谢相迎沉默片刻,心下开始重新审视顾斐然这个人。此人与长公主府往来甚密,如今愿将往事细细道来,不知是不是想借着他的手来调查真相。
这北齐之中的聪明人不少,对王皇后一死有怀疑的人也不少,但从来没有哪个人愿意做出头鸟去调查,即便是凌琅也对此事避而不谈。
眼下也唯有他一个人,这么不知死活,非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也只有他,在凌琅不想立后的时候包揽立后的差事,在众人对王皇后一死讳莫如深时执意探寻。那些作壁上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是个疯子吧。
谢相迎看向顾斐然,蓦地笑了笑。
顾斐然不知谢相迎因何而笑,眸中有一瞬的迷茫。
先生多看看我吧,往后能见一面就少一面。
谢相迎将这样感伤的言词说的颇为轻松,没有人知道他有多期待脱身的那一天。
顾斐然愣了一愣,他看向谢相迎,神情颇有些欲言又止之态。
朝中诸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大人如此,可知
我知道,我愿意。
他心甘情愿。即便大臣们弹劾他,那又如何,他这身份本来就活不长,不做点什么岂不是白活了一趟。
谢相迎眸中含笑,此刻的笑意在顾斐然心中却带有几分壮烈之色。
大人对陛下,竟用情至深到如此地步。蓦地,顾斐然道了一句。
先生说什么?
没什么。顾斐然摆了摆手,没再说这个,只将装着各式玉器的锦盒和点心盒子,一并放在高阁之上,转身问他道,大人来我这儿不单是为了送点心罢。
谢相迎最喜欢无事献殷情,不过很可惜,每次献到他这里的殷勤都是有所求的。
先生聪明绝顶。谢相迎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来。
图上所绘是一幅巨大的棺材,看似普通,却有上下两层。底层的空隙很小,只能放些不高的小玩意儿。
谢相迎的字不大好看,所绘的图却总是能让人一目了然。
大人把我这儿当木匠铺?顾斐然看了谢相迎一眼。
谢相迎道:先生有琢玉的手艺,木头一类自然手到擒来。
顾斐然对这样的夸赞之语最为受用,他细细看着手中的图纸道:我不知你要往这夹层之中放什么,不过有一点,贫苦人家用不上这样大的棺材,富贵人家的陪葬品多的很。这头一层放了死人,又放那许多陪葬的珍品,底下一层封住,便没有打开的途径了。
也是如此严丝合缝。
顾斐然思忖片刻,道:不若将夹层开在棺盖上。
棺材盖。
谢相迎眸的眸光轻晃。就是棺材盖,这样触手可及,才能得心应手。
先生果然是玲珑心思,这北齐多少万人,才能出先生这么一个妙人。谢相迎赞叹连连,大有柳暗花明之感。
顾斐然冷冷瞥了谢相迎一眼,道:这样大的单子我可以接下,老规矩,便是你要死了,刀架在脖颈上,都决不能对旁人说此物是出自我之手。
往日谢相迎给他的图纸,总是些精妙的小玩意儿。棺材这样不吉利的东西,虽也常见,却让人心下颇为不安。
谢相迎究竟想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
第39章 我没有断袖之癖
谢相迎见顾斐然颇有顾虑, 当即起了誓道:我若说出去半个字,便短折而死。
哪有自己咒自己的。我是个现世的人,倘若大人真闯了什么祸, 给我准备银两送我和张先生出北齐便是。
顾斐然不信谢相迎能做越轨之事, 但被人陷害也未可知。必经这北齐之中, 盯着他的人可不在少数
谢相迎垂眸道:若真有那一日,我第一个安排你们出城。
顾斐然莞尔, 定定看着眼前一本正经说着晦气话的人,叹道:大人冬日里还是一副孱弱之态,如今倒是也中气十足了。不知是什么灵丹妙药, 我也想讨一两味。
他私下问过张翎谢相迎的病情, 张翎虽不曾细看,却能察觉出谢相迎这病不同寻常,不是轻易能好的。今日连珠炮似的又是恭维又是起誓, 实在不像是在病中之人。
谢相迎听顾斐然问自己所喝的药,如实道:药方子我并未见过,那太医院的太医每每见我,总是避之不及, 我只知这方子颇有疗效,却不知究竟用的什么。
谢省不准他进太医院, 几位太医虽拦不住, 却也是能避则避。
这药是凌琅吩咐人熬的, 所经手的都是可信之人, 他不懂药理,但信得过凌琅和谢省。
见顾斐然对这药颇为好奇, 谢相迎提议道:不若这样, 下次熬药我让人拿些药渣过来。你身边有位天下第一名医的徒弟, 必然能分辨出药草的种类。
如此,麻烦大人了。
二人又说了会话,谢相迎赶在入暮前回了通幽殿。
这关键的人物是找着了,只可惜人家并不愿细说当年之事。
一个人逃出生天的人,自然不愿破坏长久以来维持的平静。顾斐然说的没错,朝中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王皇后死去多年,眼下旧案重查,必将会打破这些年来看似祥和的假象。
前些年凌琅年幼,大权旁落,明面上说着是摄政王把持政权,但他这个摄政王除了看看折子,时不时替凌琅出使别国,便再没别的用处。
赋税,钱币,军机要务,这些事都是谁在把持。
他来到北齐近十年,送去摄政王府的折子看的清清楚楚。百官们所言无非是谁家公子抢了哪家的地,谁家恶犬又咬了谁家的鸡。除此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之外,没有一件有意义的事。
谢相迎看着手中的小册子,久久不能回神。
笔尖落在纸上,将干净的纸染出一大块墨迹。谢相迎抬眸,一个想法从心中渐渐升起。
凌琅会不会,一早便知道这面具之后的人不是凌倾允。
这样的想法刚刚萌生,很快便被掐灭。
凌琅对凌倾允恨之入骨,这样的恨意又怎么轻易转移,应该不会。
谢相迎看向案上跳跃的烛火。如果没记错,离凌琅北去已经一月有余。
祁云山已是漫山遍野的桃花开放的时节。在这一月的时间,谢相迎往北齐送去许多书信,可没有一封得到回复。
凌琅在做什么,竟忙到一字不回。
谢相迎将带着书信的鸽子从窗前放走,心下想着若自己有一双翅膀,定要飞上几天几夜去问问凌琅为什么不回他的信。
眼下这样日日盼着,倒是颇有些像那深闺中的怨妇。
谢相迎放了鸽子,便不再想这件事。
顾斐然说那糯米兔子只在长公主府上见过,谢相迎思虑几日,想着此事既然不能从柳如眉上有突破,那便去长公主府上看看。
几日后是郡主周宜珠与慕轻州的择定婚期的日子。二人年纪都不算小,如今总算是能安定下来。
怪不得平日里周旋将军总对慕轻州格外严格,原来是在给自己培养女婿。
谢相迎将糯米兔子整整齐齐摆在锦盒中,让卓萤以摄政王的名义送去了长公主府。
东西送过去不到三日,长公主府果然到摄政王府请人。
来的是个颇为年轻的侍卫,身姿高挑,样貌堂堂。以往来请人的侍卫模样都不错,这一个尤其好看。细想起来,那长公主府,似乎从未见过样貌平凡的。
谢相迎换好衣裳带上面具,跟那侍卫来到城南的一家茶楼。
这盛京但凡叫的出名字的茶楼酒肆,大半背后都有朝中官员的眼线。
小二将两人带到二楼的雅间,大门被推开,谢相迎一眼看半靠着矮桌小憩的女人。
恋耽美
如鲠在喉最是不甘。
若是夫人不想说, 就算了, 若是有一日不得不说出口, 我等您。
谢相迎站在柳若眉身旁,他明白这样的感受,很多事即便诉之余口,也是无法解决的。柳如眉的身世,她有权利尘封,但有一天不得不求助于人的时候,他愿意为这个良善的女子分忧。
天色已晚,不要过多操劳,夫人早些歇息。
谢相迎起了身,往小厨房外去。
院外明月依旧,古人对着这清冷的月,总是能吟诵出脍炙人口的佳句。可月亮终究是死的,没有人的情丝,诗中的离合悲欢虽借月色咏吟,却不可被月色感知。旁人读来,能有一两分感同身受已是天大的不易。
.
谢相迎很喜欢柳氏所做的糯米兔子,这兔子论口味不算十足出挑,但卖相确是一等一的好。
柳氏在宫中的这几日,谢相迎要过最多的点心就是这糯米兔子。
一只兔子放在凉快的地方可以存五六日,谢相迎舍不得吃,大部分时候是放到第五日才会吃。
太平街。
谢相迎提着手中的新做的点心,往城西一家玉器铺子走。
那铺子的老板是曾在长公主做事的琢玉匠顾斐然,此人十分俊雅,一身布衣,一把刻刀,立在铺中的模样,仿佛自己也是一件精美的玉器。
当年的七香车,谢相迎只画了图纸,大半零件是出自这位琢玉匠之手。
顾斐然的铺子没有匾额,只是用粗布写了琢玉二字挂在杆上。铺子看着不大,很狭长,很拥挤,灯火昏暗,便是白日也同夜幕。
人走近铺子里,柜台后一身布衫的男人正在擦拭手中的玉雕。九未见日光的人,肤色如同最为莹白的玉石,细看起来甚至能看到肌肤之下隐隐的血丝。
你这铺子开在阴面也就算了,连窗子都不留,在这样暗的地方做事,可容易伤了眼睛。谢相迎说着,走到近处才注意到顾斐然手中之物。
那是一盏极为精美的莲花灯,用料贵重,手工精细,落在顾斐然这样一双修长的手上,颇为赏眼。
顾前辈真的把宝莲灯做出来了。谢相迎叹了一句。
男人见谢相迎亲自过来,放下手中的玉器,走上前迎了迎。
我对大人口中劈山救母的故事颇为喜欢,便忍不住去做了一做,你看我做的可像?
不必顾斐然言说,谢相迎已将那莲花灯打量了好几番。
像,像极了,就是真正的宝莲灯在世。他不过随口一提,连图纸都不曾画过,没想到顾斐然真的把东西做了出来。这样精致的东西,便是千金也难求其一。顾斐然这样的人,天生就是为了琢玉而来。
谢相迎每次见到他,都忍不住想起阳春白雪这样的词,他的高雅,他的言谈,总是让自己这种俗人自惭形秽。
莲花高洁,人亦高洁,先生是高雅之人。谢相迎看着桌案上的莲花灯,忍不住道了一句。
顾斐然听他这么说,不由得笑了两声:我也有那不高雅的东西,你可想看?
想看。
谢相迎十分期待,他不知像顾斐然这样的人所谓的俗是什么样子。
顾斐然没有卖关子,只将谢相迎领进了内室。
以往只见那狭长又阴暗的铺子,这内室谢相迎是头一次来。昏暗的灯火让人猜不出这地方究竟有多大,四面立着一排又一排的架子上,是用灰色缎子遮着的玉器。
谢相迎不知这内室究竟有多少件玉器,但可以确定每一样都价值不菲。
顾斐然从架子上取下一个半臂长的锦盒,放在桌上让谢相迎自个儿打开。
诺大的盒子里,躺着许多谢相迎没有见过的东西。
谢相迎伸手拿起一个蚕豆大小的玉珠,细看了许久,没看出什么名堂。
这个不是普通的玉珠么?
这叫勉子铃。
做什么用的?
谢相迎问的真诚,这东西听名字就邪乎,想来是什么厉害的东西。
顾斐然见谢相迎如此坦诚,抬手从锦盒中取出另一只铃铛,沉道:情动时分,将其置入,妙不可言。
小巧的东西在如玉的指尖捻转,顾斐然的面色越正派,便愈发让人觉得这动作沾染了几分桃色。
谢相迎反应过来,当即把那东西扔回了盒子里,脸红的厉害:顾先生怎么还做这样的东西。
富贵人家常有这样的单子来,我虽不爱接,却也是造了几个。顾斐然见谢相迎反应如此之大,忍不住笑了笑,道,食色性也,大人活了二十七年,怎么还对男女之事如此羞涩。
我
谢相迎说不出话来,他总不能告诉顾斐然,自己活了二十几年,尚且未做过他口中的男女之事吧。
这东西若是进去,又该如何取出。
谢相迎强忍着心中的惊讶,问出这么一句。话刚出口,脸又红了几分。
这便是其中的乐趣,大人若是想要,我可以送你几个。我这料子可是世间少有,旁人想要,还不给呢
顾斐然见谢相迎脸红的滴血一般,一时间笑得愈发厉害。
室外传来脚步声,在那人进内室时,谢相迎看见顾斐然将那盒子快速合上。
张先生回来了。
眼前的人恢复了平日里淡淡然的神情,变脸跟翻书一样快。
谢相迎从前听过这位张先生的名字,谢省说这人是天下第一名医的徒弟,医术很是高明,能治瘟疫,可起死回生。只可惜几年前便没了踪迹,无处可寻。这样厉害的人物,如今居然出现在了北齐。
这位是我说过的谢尹谢太傅。顾斐然道了一句。
张翎抬眸看眼前的人,下一刻抬手行了礼:见过谢大人。
这人行的是宫中的礼仪。
谢相迎还礼,启唇道:该是叫您一声前辈。
谢相迎细看张翎的样貌,此人应年长自己些许,一双眉目中是历遍世事的波澜不惊。
除却行礼,张翎不曾多言语,直接转身往更暗的地方去。这俩人像是来人间的鬼差一般,一个比一个见不得日头。
顾斐然看着张翎的背影道:他这人比较木讷,和谁都说不上话,大人莫要见怪。
怎么会。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子,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左右逢源。
对了,我从宫里带了些点心给你品鉴。
方才说了许久,险些忘记他带来的东西。谢相迎把点心盒子打开,放在顾斐然眼下。
顾斐然看着一个个软糯的兔子,眉眼弯的厉害:许个久不曾见过这东西了,之前还是在长公主府上见过一回。
长公主府?
这点心不好做,柳如眉只做给莫临泉玩,从不在铺子里卖,从前那些,都是他从莫临泉手里买来的。他原是打算给顾斐然看个新鲜,没想到顾斐然早就见过。
顾斐然拿起一个兔子,捏了捏道:这东西非比寻常,你从哪儿得来的。
一个卖点心的妇人那里。谢相迎道。
如此顾斐然的眸光微转,看向谢相迎道,第一次见还是十数年前。
十数年前?
顾斐然垂眸,似是在回忆当年之事:长公主出嫁时所用的玉器出自我师父之手,环佩玉簪林林总总有上百件。我记得这兔子便是在那场盛大的宴席上看见的。因着模样新奇,我记忆犹深,想来是个独具匠心的人所做。
顾斐然说罢,看了谢相迎一眼。话说到此处,两人都心知肚明。
这独具匠心的人必然与长公主有一段渊源。人如今就在通幽殿内,只可惜不肯开口。
谢相迎沉默片刻,心下开始重新审视顾斐然这个人。此人与长公主府往来甚密,如今愿将往事细细道来,不知是不是想借着他的手来调查真相。
这北齐之中的聪明人不少,对王皇后一死有怀疑的人也不少,但从来没有哪个人愿意做出头鸟去调查,即便是凌琅也对此事避而不谈。
眼下也唯有他一个人,这么不知死活,非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也只有他,在凌琅不想立后的时候包揽立后的差事,在众人对王皇后一死讳莫如深时执意探寻。那些作壁上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是个疯子吧。
谢相迎看向顾斐然,蓦地笑了笑。
顾斐然不知谢相迎因何而笑,眸中有一瞬的迷茫。
先生多看看我吧,往后能见一面就少一面。
谢相迎将这样感伤的言词说的颇为轻松,没有人知道他有多期待脱身的那一天。
顾斐然愣了一愣,他看向谢相迎,神情颇有些欲言又止之态。
朝中诸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大人如此,可知
我知道,我愿意。
他心甘情愿。即便大臣们弹劾他,那又如何,他这身份本来就活不长,不做点什么岂不是白活了一趟。
谢相迎眸中含笑,此刻的笑意在顾斐然心中却带有几分壮烈之色。
大人对陛下,竟用情至深到如此地步。蓦地,顾斐然道了一句。
先生说什么?
没什么。顾斐然摆了摆手,没再说这个,只将装着各式玉器的锦盒和点心盒子,一并放在高阁之上,转身问他道,大人来我这儿不单是为了送点心罢。
谢相迎最喜欢无事献殷情,不过很可惜,每次献到他这里的殷勤都是有所求的。
先生聪明绝顶。谢相迎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来。
图上所绘是一幅巨大的棺材,看似普通,却有上下两层。底层的空隙很小,只能放些不高的小玩意儿。
谢相迎的字不大好看,所绘的图却总是能让人一目了然。
大人把我这儿当木匠铺?顾斐然看了谢相迎一眼。
谢相迎道:先生有琢玉的手艺,木头一类自然手到擒来。
顾斐然对这样的夸赞之语最为受用,他细细看着手中的图纸道:我不知你要往这夹层之中放什么,不过有一点,贫苦人家用不上这样大的棺材,富贵人家的陪葬品多的很。这头一层放了死人,又放那许多陪葬的珍品,底下一层封住,便没有打开的途径了。
也是如此严丝合缝。
顾斐然思忖片刻,道:不若将夹层开在棺盖上。
棺材盖。
谢相迎眸的眸光轻晃。就是棺材盖,这样触手可及,才能得心应手。
先生果然是玲珑心思,这北齐多少万人,才能出先生这么一个妙人。谢相迎赞叹连连,大有柳暗花明之感。
顾斐然冷冷瞥了谢相迎一眼,道:这样大的单子我可以接下,老规矩,便是你要死了,刀架在脖颈上,都决不能对旁人说此物是出自我之手。
往日谢相迎给他的图纸,总是些精妙的小玩意儿。棺材这样不吉利的东西,虽也常见,却让人心下颇为不安。
谢相迎究竟想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
第39章 我没有断袖之癖
谢相迎见顾斐然颇有顾虑, 当即起了誓道:我若说出去半个字,便短折而死。
哪有自己咒自己的。我是个现世的人,倘若大人真闯了什么祸, 给我准备银两送我和张先生出北齐便是。
顾斐然不信谢相迎能做越轨之事, 但被人陷害也未可知。必经这北齐之中, 盯着他的人可不在少数
谢相迎垂眸道:若真有那一日,我第一个安排你们出城。
顾斐然莞尔, 定定看着眼前一本正经说着晦气话的人,叹道:大人冬日里还是一副孱弱之态,如今倒是也中气十足了。不知是什么灵丹妙药, 我也想讨一两味。
他私下问过张翎谢相迎的病情, 张翎虽不曾细看,却能察觉出谢相迎这病不同寻常,不是轻易能好的。今日连珠炮似的又是恭维又是起誓, 实在不像是在病中之人。
谢相迎听顾斐然问自己所喝的药,如实道:药方子我并未见过,那太医院的太医每每见我,总是避之不及, 我只知这方子颇有疗效,却不知究竟用的什么。
谢省不准他进太医院, 几位太医虽拦不住, 却也是能避则避。
这药是凌琅吩咐人熬的, 所经手的都是可信之人, 他不懂药理,但信得过凌琅和谢省。
见顾斐然对这药颇为好奇, 谢相迎提议道:不若这样, 下次熬药我让人拿些药渣过来。你身边有位天下第一名医的徒弟, 必然能分辨出药草的种类。
如此,麻烦大人了。
二人又说了会话,谢相迎赶在入暮前回了通幽殿。
这关键的人物是找着了,只可惜人家并不愿细说当年之事。
一个人逃出生天的人,自然不愿破坏长久以来维持的平静。顾斐然说的没错,朝中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王皇后死去多年,眼下旧案重查,必将会打破这些年来看似祥和的假象。
前些年凌琅年幼,大权旁落,明面上说着是摄政王把持政权,但他这个摄政王除了看看折子,时不时替凌琅出使别国,便再没别的用处。
赋税,钱币,军机要务,这些事都是谁在把持。
他来到北齐近十年,送去摄政王府的折子看的清清楚楚。百官们所言无非是谁家公子抢了哪家的地,谁家恶犬又咬了谁家的鸡。除此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之外,没有一件有意义的事。
谢相迎看着手中的小册子,久久不能回神。
笔尖落在纸上,将干净的纸染出一大块墨迹。谢相迎抬眸,一个想法从心中渐渐升起。
凌琅会不会,一早便知道这面具之后的人不是凌倾允。
这样的想法刚刚萌生,很快便被掐灭。
凌琅对凌倾允恨之入骨,这样的恨意又怎么轻易转移,应该不会。
谢相迎看向案上跳跃的烛火。如果没记错,离凌琅北去已经一月有余。
祁云山已是漫山遍野的桃花开放的时节。在这一月的时间,谢相迎往北齐送去许多书信,可没有一封得到回复。
凌琅在做什么,竟忙到一字不回。
谢相迎将带着书信的鸽子从窗前放走,心下想着若自己有一双翅膀,定要飞上几天几夜去问问凌琅为什么不回他的信。
眼下这样日日盼着,倒是颇有些像那深闺中的怨妇。
谢相迎放了鸽子,便不再想这件事。
顾斐然说那糯米兔子只在长公主府上见过,谢相迎思虑几日,想着此事既然不能从柳如眉上有突破,那便去长公主府上看看。
几日后是郡主周宜珠与慕轻州的择定婚期的日子。二人年纪都不算小,如今总算是能安定下来。
怪不得平日里周旋将军总对慕轻州格外严格,原来是在给自己培养女婿。
谢相迎将糯米兔子整整齐齐摆在锦盒中,让卓萤以摄政王的名义送去了长公主府。
东西送过去不到三日,长公主府果然到摄政王府请人。
来的是个颇为年轻的侍卫,身姿高挑,样貌堂堂。以往来请人的侍卫模样都不错,这一个尤其好看。细想起来,那长公主府,似乎从未见过样貌平凡的。
谢相迎换好衣裳带上面具,跟那侍卫来到城南的一家茶楼。
这盛京但凡叫的出名字的茶楼酒肆,大半背后都有朝中官员的眼线。
小二将两人带到二楼的雅间,大门被推开,谢相迎一眼看半靠着矮桌小憩的女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