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穿书七十年代吃瓜群众的自我修养

囧囧有皮-(140)

    校长促狭一笑,好笑的摇头。
    如今沈书记恢复原工作,成了一名公安。
    想想章程的事,老狐狸的校长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也不认为林玉竹和沈博郡是戏弄他,相反还很理解。
    对林玉竹的态度并未有半点改变。
    有这么个好领导,林玉竹其实挺不舍的。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飞鸟终归入林。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日,官方正式公布恢复高考。
    百万知青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王小梅激动的抱着李向晚和林玉竹直蹦跶,开心的说道:成真了,成真了。
    因为坚信李向晚和林玉竹的话,王小梅和李胖子一直有避孕措施。
    看她一直未有身孕,李母虽未说什么,眼里的焦急却给王小梅增添了许多压力。
    好在,高考真的恢复了。
    她们不用一直被困在乡下了。
    王小梅激动到喜极而泣,还是林玉竹和李向晚给安抚好的。
    得知恢复高考后,三人匆匆忙忙赶往到镇上的公社。
    此时公社院里站满了,同是过来打探消息的知青,人人脸上都充满着希冀的神色。
    既期盼又怕只是一场道听途说。
    等确定了高考真的恢复后,公社充满了知青们的欢呼声。
    林玉竹和李向晚都难得的跟着大家一起欢呼。
    她们人生终于迎来了新的起点。
    恢复高考的第一届,符合参加高考条件的考生就有1200万余人。
    在层层政审和各项筛选后,有570万考生能进入考场。
    可录取率却只有百分之四点九。
    也就是说,五百七十万人里直录取了二十七万余人。
    其中的竞争力,可见是多么的激烈。
    这届并不是全国统考,命题权下放到了各个省市。
    考试时间也不大相同。
    黑省定在同年十二月的17日和18日这两天。
    林玉竹特意把这喜讯给林家去了一封电报,与家人分享喜悦的心情。
    后院三人组便开启了挑灯夜读,备战高考的模式。
    在选文还是选理中,林玉竹想都不想的选择了文。
    上辈子学理她都快学吐了,建筑力学简直成了她的噩梦。
    林玉竹不想再走一遍老路。
    这时候的文科无论是仕途、还是文协都是很吃香的。
    文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颇高,林玉竹决定报考北大中文系。
    曾经她听说老三届的中文系在大学都是抬头望天式的走路,想想都觉得很美。
    李向晚也选的文科,她决定报考北大经济系,这是前世她父母一直希望她就读的专业。
    只是她没听。
    如今......
    王小梅就有些纠结了,作为土著,她和目前的考生有着同样的迷惑。
    不知道报哪所学校,也不知道报哪个专业。
    甚至都不知道有什么专业。
    不像后世,有详细的参考书,这会就是蒙头考,蒙头报志愿。
    看林玉竹和李向晚都有目标,王小梅一脸茫然的看着两人,懵逼中......
    林玉竹和李向晚这两个臭皮匠开始与王小梅讨论起来。
    首先是考文还是考理。
    文科是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算一科)这四门,各科一百分,总分四百分。
    理科就是把历史地理换成了物理化学,总分同上。
    英语属于加试,意向语言类专业的可以参加。
    也就是说,英语的成绩并不影响其它专业的录取。
    王小梅地理是短板,物理化学那就更是短板了。
    科目比较突出的竟然是数学。
    林玉竹沉思许久,才说道:第一届高考难度不会太大,毕竟大家离开书本多年,复习时间只会有两个月左右。
    文化水平又参差不齐,难度恐怕也就比初中毕业试卷难一点点。
    王小梅咋了眨眼......
    李向晚在一旁分析道:就是说,你对于初中课本的物理化学更自信一点,还是地理更自信一点?
    哪个更有把握,选哪个。
    王小梅痛定思痛,最后选择了文科。
    然后二人说了下文科的专业都有什么。
    王小梅竟然问道:哲学系,是学什么的?
    林玉竹和李向晚......
    也许是...更加宏观的了解这个世界?
    李向晚.......
    别问她,她也不知道。
    王小梅听着这个专业似乎很神秘,思忖了片刻,鼓起腮帮,决心道:那我报哲学系。
    北大哲学系。
    林玉竹和李向晚相视一眼,深吸一口气。
    林玉竹轻咳一声,说道:去了京城,你和胖子哥可就分开了。
    王小梅正襟危坐,一脸神往的说道:我的梦想就是去看天安门。
    能去京城上学,想想就阔气。
    我是去上学,又不是跑了,只是短暂的分离罢了。
    这点苦难算什么。
    林玉竹和李向晚相视一眼。
    那好吧......
    这两年王小梅跟二人一直复习课本知识,在考场上,起点就站的很高了。
    77年的北大各地录取线平均只有270分上下,这么低的分,让不少报考其他大学的考生与北大错失交臂,惋惜不已。
    曾经高三时光,林玉竹的同桌还开玩笑,说自己要是穿越到七十年代,妥妥的能考上北大。
    得知录取分数,林玉竹还自吹自擂的说道:她也能。
    是以,一直把这分数线记在了心里。
    对于王小梅报考北大,林玉竹觉得可以尝试一下的。
    便鼓励道:小梅姐果然是小梅姐,志向远大,目光长远,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加油。
    加油!
    加油!
    屋内一时传来三人的欢声笑语。
    PS:可能是最近的陪伴太少了,我家小宝贝今天尤其的撵人,一码字就要抱,一码字就要陪她玩。
    险些,两章都写不成~~~
    我查了下文献,77年北大中文系、经济系录取分数高一些。
    哲学系低,所以不厚道的安排王小梅报哲学了~~~~
    第320章 这二位就是在世恩人
    得知三人备战高考后,沈博郡就打电话找关系,弄来了几套文革前的高考试卷,还有一些复习资料。
    李向北也从京城那边邮来了不少的复习资料。
    王小梅两眼发光,用她的意思来说,这二位就是在世恩人,她都恨不得赶紧把林玉竹和李向晚给嫁出去。
    同时李胖子和沈博郡也开始复习。
    林玉竹看他们复习的时候还以为二人也想参加高考呢。
    后来一问,才知道二人没打算参加这次的高考。
    随后沈博郡给一脸迷惑的她说道:政法大学今年不在招生之列,听了一些小道消息。
    下次高考可能会恢复招生。
    林玉竹立马就明白沈博郡话里的意思了。
    这会北京政法大学还未改名成中国政法大学。
    林玉竹立马讨喜的给沈博郡加油鼓气。
    其实按他身上的功劳,家里人再帮着运作下,完全可以趁着学校不恢复招生前,保送进去的。
    可既然选择自己考,就说明,沈博郡不想靠家里。
    林玉竹之前就摸出点这个意思来。
    她喜欢这样的沈博郡。
    一段良好的情侣模式就应该是彼此之间相互变得更加优秀。
    相比于林玉竹,王小梅最是高兴了,她都已经幻想跟李胖子一起去京城上学的场景了。
    多少有点乐天派。
    为了不让自家媳妇失望,李胖子恨不得把书本吊在脑门上,只要有空就看两眼。
    论刻苦努力,他比谁都努力。
    在李胖子的努力下,李母也不阻拦儿子和儿媳妇高考。
    孩子们越优秀,对她们老人来说,不更涨脸面。
    有些人家的老人就反应不过来这个道理。
    许多因为儿媳妇、女婿要高考而闹的。
    就说善水村,在当地成了家的知青们,家里现在天天打架。
    为的就是不让她/他们高考。
    凤凰一旦高飞,还会回来吗.......
    自从给林家发了电报后,是电话也好、还是书信也好,是半点回信都没有。
    林玉竹有些纳闷,寻思着明后天给家里再去封电报。
    别是出了什么事。
    李向北和王阳走后,他们的房子留给了王小梅和李胖子。
    俩人不用紧巴巴的挤在小炕上。
    后来沈博郡偶尔会过来住王小梅原来空出的屋子。
    是以二人有时候会一起下班回来。
    正在二人差不多回来的时候,林玉竹就听王小梅在院子里喊她。
    出来就看王小梅一副惊奇的表情冲她招手,咋咋呼呼的说道:竹子,你快过来看下,沈博郡边上骑车的是谁?
    他家有亲戚过来了?
    林玉竹望过去,只大概看清个人影。
    沈博郡和李胖子二人骑着一辆自行车。
    他们似乎让出一辆车给别人骑。
    听着王小梅的问话,林玉竹也一脸迷惑。
    猜测道:是不是你婆婆跟着一起过来了,找你们俩口子有事?
    这会几人骑近了一些,王小梅又细看一下,连连摇头,那身影不像我婆婆。
    林玉竹看身影也不像个小姑娘,盘着头,多半是中年妇女。
    李向晚也一起出来跟着瞧热闹。
    三人就这么等着人靠近。
    等人越近林玉竹表情越发狐疑。
    脚步不由得往前院迈去,准备去前院门口看一看。
    王小梅在她身后说道:干嘛去?
    这就迫不及待的想见家长了。
    矜持。
    女孩子家可要矜持呢。
    李向晚......
    林玉竹反手敲了王小梅一个脑瓜崩。
    发现王小梅自打结婚后,越发的飘了。
    李向晚看着王小梅,摇头说道:你这勇气是越发可嘉了。
    王小梅......
    她有说错什么吗?
    二人也一起跟了过去。
    等到了前院门口,发现林玉竹都开始上前去迎了。
    心里不免猜想:这还真是去迎未来婆婆去了?
    王小梅不争气的嘀咕道:太不矜持了。
    李向晚......
    她们哪里知道,这人越靠近,林玉竹心越狂跳。
    等三人彻底映入眼帘,林玉竹冲着自行车上的大妈热情的挥手。
    李胖子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对身后的沈博郡说道:林妹子对你可真热情。
    这家伙,离老远就来迎你。
    沈博郡想看看林玉竹,被李胖子庞大的身躯挡了个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到。
    就......
    一旁骑车的大妈听了,神色一怔,特意瞧了瞧前面挥手的姑娘。
    直到三人骑到跟前,停下了车子。
    沈博郡跳下车,发现小丫头还真的过来迎人了。
    嘴角刚上扬,就看人蹦蹦跳跳的跑到大妈身边,来了个狗熊抱,兴奋的喊着:妈,你怎么来了。
    而林母在林玉竹热情的拥抱中,还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笑呵呵的说道:你又要教书,又要自己做饭忙家务的,哪里还有时间复习。
    妈寻思着过来照顾你,好让你安心复习。
    林玉竹立马笑了开来,抱着林母一顿摇,嗲声嗲气的说道:妈妈最好了。
    要不是怕露马甲,她都想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
    林母看这大的姑娘了还没个正形,顿时觉得有点丢人。
    轻拍了一下,说道:可行了,这还有外人在呢。
    外人沈博郡和李胖子......
    此时,李胖子和跟上来的王小梅可真像两口子,那惊奇的表情简直是一模一样。
    李胖子冲着沈博郡挤眉弄眼,怎么也没想到,半路上碰到问路的大妈,竟然是老沈未来的丈母娘。
    你说说,这缘分多奇妙。
    林母是按着林立杨给的路线独自乡下的。
    这到了镇上还好说。
    去村上的路就有点茫然了,这村里去镇上确实只有一条路,可反过来就不是了。
    这条路能通往好几个村子......
    林母好不容易碰到个行人,赶紧拦下问了下。
    看自己有没有错过。
    沈博郡只是觉得问路的大娘有些眼熟,可他颇是不错的记忆里,还真没有林母的印象。
    听林母打听善水村。
    李胖子一笑,爽朗的说道:巧了,大娘,我们就是回善水村,正好,咱们一起走。
    林母连连道谢。
    看林母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沈博郡忙把自己的自行车让了出来。
    林母开始还挺不好意思的,推脱了几回。
    沈博郡只好说道:那,大娘坐我后车座,我驮着你回去?
    林母......
    最后,林母一人骑了自行车,路上没少感谢两位年轻小同志。
    一路上虽然聊了几句,二人只知道这位大娘是去乡下看女儿。
    压根没往林玉竹身上想。
    如今竟有些傻了眼。
    第321章 关系吗...就是....创建了下革命友谊?
    娘俩亲香完,林母拉开没正形的闺女,还好心的说道:今天可多亏了两位小同志的热心帮助,不然,我都不一定能找过来。
    得绕不少弯路。
    两位同志,我闺女找到了,真是谢谢了。
    林母说完,脸上全是谢意。
    按着林母的想法,自家闺女应该也跟着一起道谢。
    可看到林玉竹眼珠子在那转来转去,一副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样子,赶忙拽了拽人。
    稍微有点尴尬......
    沈博郡这会也紧张的用手搓着裤子,还左右看了下,发现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
    这突如其来的见长辈,着实让他有些懵。
    这不是他想象中见家长的场景。
    李向晚和王小梅眼睛瞪的溜圆,十足的看戏状态。
    林母突然反应过味来,察觉出不对劲,又想了下刚才李胖子停车前的那句话。
    看了看林玉竹,又望了两眼沈博郡,发现沈博郡略有紧张的神色,跟最开始有礼有度的模样完全不一样。
    林母略有迟疑的说道:你们...这是,认识?
    看几人点头,林母压低声音问林玉竹道:你和那又高又瘦的小伙子是什么关系?
    林母怕自己误会了,给闺女下不来台。
    故意小声问道,可就算小声,大家也听见了。
    林玉竹舔了舔嘴唇,怎么说呢,她这个年纪有个志同道合的对象,也是正常事了。
    可在林母的威压下,林玉竹就是有点心虚。
    她自己都不知道心虚个什么。
    笑呵呵的说道:关系吗...就是....建立了下革命友谊?说完,还疑问的看沈博郡。
    沈博郡眼睛都大了一圈,一脸????
    林母转头看了眼沈博郡,这是处了还是没处?
    场面一度尴尬。
    李向晚直接捂脸,她都觉得没眼看。
    林玉竹一阵哈哈尬笑,看林母表情逐渐严肃,咳了咳,说道:最近确立的,没来及给你们说。
    林母......
    这小时候训孩子训多了也不好,有时候是真的傻。
    瞪了眼自家闺女,嫌丢人。
    转身就仔细瞧了瞧沈博郡,这文质彬彬,气质上佳的样子,从外形上,林母是很满意的。
    林母对沈博郡友好的笑了笑。
    沈博郡一脸严肃的点点头。
    完全是紧张的。
    林母也看出来了,心下挺高兴的,这说明,对方重视她姑娘。
    小同志叫?
    阿姨,我叫沈博郡。
    博学的博,郡县的郡。说完,又是一脸紧张。
    林母点点头,又笑着说道:小沈同志好。
    沈博郡咧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