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而对于他们这些签了卖身契,自愿卖给赵家的奴仆来讲……比如前几日被打死的大管家跟秋云,别说是在自己家打死的。哪怕是提到外头去杀,官府也无法过问,不这么做只是怕影响自家的声誉,难看罢了。
当然,他们这些奴仆,卖身的价格也不会太低,所以只要不是犯了什么太大的错误,主人家也不会动辄打杀的,不然损失的还是他们自己。
第十二章 九章算术
而此时的赵平悦,已被姜家安排着跟姜雨一块儿学习读书识字,插花,女红,诗词,另还有女则和女诫。
姜鱼墨和姜鱼林则是在县里的书院读书。
但不管是男孩女孩,也不管学的什么内容,所有科目中,只算学这一科,姜家是最看重的,赵平悦这孩子既嫁过来了,早晚要学着管家记账。
她家是生意人,家里孩子若是连个算学都学不好还了得?
尤其他姜家的财务并不像一些大家族似的雇佣外头的账房先生来管理,一向都是外务交由男人管理,内务由家里的女眷来进行管理,如此倒是少了些贪渎,毕竟都是自家人。
而两个娃娃年龄不同,学习的进度也不大一样,其他的都无碍,总归他们女子也不用科考。
只要保证会读书,能写字,识大体,其他的都是陶冶情操罢了。
所以,赵平悦的算学现是由姜大太太带着的,大太太觉得,虽然现在让儿子成婚是早了点,但她对这个儿媳还是满意的。
七岁的孩子,只要不是天生的缺陷,有什么不足都能养正了,若是没有这场变故,等过几年,这颗好白菜不定能不能撞到她姜家这个树墩子上,世事无常说的就是这了。
只见赵大太太拿出一本《九章算术》
一“方田”,主要讲述田亩面积的计算。
二“粟米”,讲述各种比例问题,特别是各种粮谷之间的比例交换。
……
九“勾股”,讲述了勾股定理,以及相似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另还提出了一般二次方程的解法。
“你在家时算学习的怎样,九章学到哪一章了”姜大太太捧着书问她。
“家里嬷嬷教了我加减法,都是用熟了的,千以内的数字乘除,拨算盘也算得出来,只是不熟练,速度慢了些,《九章》现只学到第三章 ”
姜大太太点头赞赏“嗯,你小小年纪便学了这许多,想来很是不易,你娘常跟我说你算学方面学得好,果不其然”
“阿平弟弟没出生之前,阿爹阿娘一直叫我好生学算学,将来好学着管理家中事务,所以排的课程里大多都是算学,其他学科都占的不多……”
“怪不得了,你爹娘也是有远见的”
姜大太太对于赵家人评价还是相当高的,只看家里大人是什么样就能想象到孩子以后是个什么性格,不说绝对,但也大差不差,尤其这孩子她也见过几回,心底还是满意的。
只是不能太过表现出来,不然孩子对她没了敬畏,课也上不好。
姜大太太递给她一个算盘,叫下人铺好了纸笔,想拿九章上的题考考她。
“今日是你第一日跟我习算学,我便用前三章的题各考考你,若是三题都答对了便算完事。”
“婆母不吝赐教,悦儿恭敬不如从命”。
“好,我先出第一题,你且听好:今有弧田,弦七十八步二分步之一,矢十三步,问为田几何?”
对于赵平悦来说,计算其实是没多少难度的,难的是翻译,哪怕她是个古人。
她婆母待她算是好的,原题不是十三步,是十三步九分步之七,那计算量就大得多了……
这段话翻译过来便是:现在有一块田地,弦长七十八又二分之一步,矢长十三步。
其中的步便是长度单位。
而《九章算术》中对于弧田亩数的计算是有明确的公式的:
以弦乘矢,矢又自乘,并之,二而一。
用现在的话来表示就是1/2(弦长*矢长+矢长*矢长)
代入数字便是1/2(78.5*13+13*13)
这样的题她已经做的不少了,只需靠着记忆,套一下数字即可,只见她灵巧的拨弄着算盘,很快便答出:五百九十四步四分步之三,而一亩田是240步,那换算成田亩数便是二亩一百一十四步四分步之三。
姜大太太也是随机出的题,随手验算了一下便迅速得出正确答案,到了她这个程度,有些乘法不用计算都知道答案了。
随着大太太轻吐出一句“正确”,赵平悦呼了口气,预备第二题。
“第二题:今有粟三斗六升,欲为粺饭,问得几何?”
这第二题的意思是说:现在有三斗六升的粟米,如果想兑换成粺米,能换多少?
前面说到《九章算术》对于粮谷之间的兑换是有规定的:以粟求粺饭,二十七之二十五而一。
意思是说粟米跟粺米的比率是二十五比二十七,而一斗是十升,一升是四斤。
如此翻译清楚了,便能列出粟米/粺米=25/27
代入数字便是36/粺米=25/27
如此,结果就很好得出了
赵平悦很快答到:为粺饭三斗八升、二十五分升之二十二。
“一字不差”
“不过前两题简单,第三题就难了,你且听好,今有丝一斤,价直三百四十五。今有丝七两一十二铢,问得钱几何?”
--
当然,他们这些奴仆,卖身的价格也不会太低,所以只要不是犯了什么太大的错误,主人家也不会动辄打杀的,不然损失的还是他们自己。
第十二章 九章算术
而此时的赵平悦,已被姜家安排着跟姜雨一块儿学习读书识字,插花,女红,诗词,另还有女则和女诫。
姜鱼墨和姜鱼林则是在县里的书院读书。
但不管是男孩女孩,也不管学的什么内容,所有科目中,只算学这一科,姜家是最看重的,赵平悦这孩子既嫁过来了,早晚要学着管家记账。
她家是生意人,家里孩子若是连个算学都学不好还了得?
尤其他姜家的财务并不像一些大家族似的雇佣外头的账房先生来管理,一向都是外务交由男人管理,内务由家里的女眷来进行管理,如此倒是少了些贪渎,毕竟都是自家人。
而两个娃娃年龄不同,学习的进度也不大一样,其他的都无碍,总归他们女子也不用科考。
只要保证会读书,能写字,识大体,其他的都是陶冶情操罢了。
所以,赵平悦的算学现是由姜大太太带着的,大太太觉得,虽然现在让儿子成婚是早了点,但她对这个儿媳还是满意的。
七岁的孩子,只要不是天生的缺陷,有什么不足都能养正了,若是没有这场变故,等过几年,这颗好白菜不定能不能撞到她姜家这个树墩子上,世事无常说的就是这了。
只见赵大太太拿出一本《九章算术》
一“方田”,主要讲述田亩面积的计算。
二“粟米”,讲述各种比例问题,特别是各种粮谷之间的比例交换。
……
九“勾股”,讲述了勾股定理,以及相似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另还提出了一般二次方程的解法。
“你在家时算学习的怎样,九章学到哪一章了”姜大太太捧着书问她。
“家里嬷嬷教了我加减法,都是用熟了的,千以内的数字乘除,拨算盘也算得出来,只是不熟练,速度慢了些,《九章》现只学到第三章 ”
姜大太太点头赞赏“嗯,你小小年纪便学了这许多,想来很是不易,你娘常跟我说你算学方面学得好,果不其然”
“阿平弟弟没出生之前,阿爹阿娘一直叫我好生学算学,将来好学着管理家中事务,所以排的课程里大多都是算学,其他学科都占的不多……”
“怪不得了,你爹娘也是有远见的”
姜大太太对于赵家人评价还是相当高的,只看家里大人是什么样就能想象到孩子以后是个什么性格,不说绝对,但也大差不差,尤其这孩子她也见过几回,心底还是满意的。
只是不能太过表现出来,不然孩子对她没了敬畏,课也上不好。
姜大太太递给她一个算盘,叫下人铺好了纸笔,想拿九章上的题考考她。
“今日是你第一日跟我习算学,我便用前三章的题各考考你,若是三题都答对了便算完事。”
“婆母不吝赐教,悦儿恭敬不如从命”。
“好,我先出第一题,你且听好:今有弧田,弦七十八步二分步之一,矢十三步,问为田几何?”
对于赵平悦来说,计算其实是没多少难度的,难的是翻译,哪怕她是个古人。
她婆母待她算是好的,原题不是十三步,是十三步九分步之七,那计算量就大得多了……
这段话翻译过来便是:现在有一块田地,弦长七十八又二分之一步,矢长十三步。
其中的步便是长度单位。
而《九章算术》中对于弧田亩数的计算是有明确的公式的:
以弦乘矢,矢又自乘,并之,二而一。
用现在的话来表示就是1/2(弦长*矢长+矢长*矢长)
代入数字便是1/2(78.5*13+13*13)
这样的题她已经做的不少了,只需靠着记忆,套一下数字即可,只见她灵巧的拨弄着算盘,很快便答出:五百九十四步四分步之三,而一亩田是240步,那换算成田亩数便是二亩一百一十四步四分步之三。
姜大太太也是随机出的题,随手验算了一下便迅速得出正确答案,到了她这个程度,有些乘法不用计算都知道答案了。
随着大太太轻吐出一句“正确”,赵平悦呼了口气,预备第二题。
“第二题:今有粟三斗六升,欲为粺饭,问得几何?”
这第二题的意思是说:现在有三斗六升的粟米,如果想兑换成粺米,能换多少?
前面说到《九章算术》对于粮谷之间的兑换是有规定的:以粟求粺饭,二十七之二十五而一。
意思是说粟米跟粺米的比率是二十五比二十七,而一斗是十升,一升是四斤。
如此翻译清楚了,便能列出粟米/粺米=25/27
代入数字便是36/粺米=25/27
如此,结果就很好得出了
赵平悦很快答到:为粺饭三斗八升、二十五分升之二十二。
“一字不差”
“不过前两题简单,第三题就难了,你且听好,今有丝一斤,价直三百四十五。今有丝七两一十二铢,问得钱几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