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一点三口言(143)
李博衍不敢相信的抬头看他,长策又重新说了一次:自己折。不是他要叛出师门的吗?那就自己亲手了断这场师徒缘分。
轻飘飘的三个字像是千斤坠一样落在李博衍心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抬眼看着这跟早就不知道被自己悄悄修过多少次的木如意,过往种种依次浮现,多少往昔历历在目,他就是在这根木如意的管教下一步步长成了自己这个样子,师父已经走了,这根木如意是他们师徒情的证明,可是如今..............
自己早已长大,力拔千钧,这根木如意在自己手中显得多么脆弱,只要自己稍稍一使劲,它就能顷刻间化成碎屑,可是可是
啊!
李博衍咬着牙,用了这辈子能使出的最大的气力,他清楚的感受到木如意在自己手中断裂的细微震动,他不止是折断了木如意,他折断了他和师父的最后的联系。
长策看着在李博衍手中断成两截的木如意,讥讽道:李公子,还望阁下说到做到,切莫纠缠。说完转身吩咐:其他人给我好好看着,守住了,别让这里的消息泄露出去,葫芦,你跟你走。说完就带着葫芦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长策一走,四海镖局的危机算是解除了,四海镖局的人不用死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叶疏林却是彻底绝望了,他看着李博衍颓然跪在地上的背影,连喊都不敢喊他,腿受了伤,就想用双手爬到李博衍身边去,不论如何,他知道李博衍现在很难过,他想陪着他,哪怕什么都做不了,或者说做什么都没用,不论他们今后怎样,这一刻,他只是想陪着他。
还没等叶疏林往前爬了几步,突然看见李博衍的转过身来,脚步虚浮的朝他走来,最后单膝跪在叶疏林面前。
叶疏林从未看到过这样的李博衍,在他的印象中,李博衍洒脱,张扬,无畏,肆意,可是现在呢?他连难过都没有,整个人空洞且茫然,只剩脸上半干的泪痕,跟他诉说着他有多痛苦,叶疏林心疼啊,比将自己千刀万剐了还要心疼,想要抬手替他抚去脸上的泪痕,手伸了一半,看到李博衍几不可察的往后撤了半分,心中的某些东西顿时分崩离析,手就这样僵在半空,近乎哀求的问:李博衍,我是不是,失去你了?
或许,连叶疏林自己都没察觉,这句话一问出口,他的眼泪就落下了。
是啊,父亲害死了元满,他们还如何白头偕老?
不。李博衍扯开嘴角笑了,眼中不见悲喜,只有嘴角是向上的,说的轻松又释然,跟一如往常对叶疏林埋怨似的撒娇一样,却又带上了往日没有的决绝:是我失去你了。
电光火石之间,李博衍拿着半片木如意的右手越过叶疏林朝他身后一扔,叶疏林听到身后一声皮肉被刺穿的声音,伴着的还有一声未冲出口的□□,很熟悉,叶疏林僵硬的回头。
他看到李博衍起身,越过他,走到他身后,从他死不瞑目的父亲脖颈上拔下了那半片木如意,□□的时候滋出来的血溅了李博衍一身,连带着也落到了叶疏林的眼睛里,叶疏林眼睛里受了刺激,一行血泪就落了下来。
因为是叶疏林,所以四海镖局要保,因为是师父,所以仇人要杀。
李博衍就这么冷静的做完了一切,全程都没有回头再看叶疏林一眼,没必要了,没有以后了。
李博衍这个人啊,开始的时候能有多义无反顾,终了的时候就能有多铁石心肠。
啊
李博衍走了,徒留叶疏林困兽一般的哀嚎,他看到他父亲双目圆瞪的倒在血泊之中,脖子上有一个三指宽的血洞,那是他所爱的之人下的手,可是他没有办法责怪他,要怎么怪呢?怪他给自己师父报仇还是怪他怎么不忘恩负义一点?
院子里的桃树和杏树已经结了果子,再过不久熟了就能酿酒了,可是都没了,被李博衍临走之前毫不犹豫的砍断了,在叶疏林的哀嚎声里。
是夜,皇宫。
皇上。大太监禀告皇帝说:御影司总督求见,说是来请罪的。
请罪?呵,回京这么久了,现在才来请罪,他还以为他忘了还有朕这个皇上了: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戌时三刻。
还不算晚,也算懂事:让他在御书房候着吧,多派点御林军过去。就元满一事,长策的态度已经很明了了,既然如此,等看完了梁上小丑如何做怪,这个人也就不用留了。
是。大太监领了命下去,孟宣德又晾了一会儿长策,才慢悠悠的摆驾过去,等进了御书房长策已经侯在里面了,这次孟宣德没有关御书房的门,为的就是方便等下御林军进来。
卑职参见皇上。长策行礼叩拜,孟宣德说:爱卿不必多礼,深夜前来?所谓何事?
卑职进京未能及时觐见,实乃卑职疏忽,还望皇上降罚。长策跪下说。
哦?比起这个,朕更好奇,爱卿是去做什么了?才耽搁了这么久?
皇上恕罪,实乃
长策还没说完,就听候在殿外的小太监着急忙慌的跑进来,扑倒在地上,大太监立马出来呵斥说:放肆!殿前失仪!你有几个脑袋?
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只因宫中传出说有刺客,奴才一时心急才失了分寸,望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刺客?孟宣德一脸怀疑:哪里来的刺客?
回皇上的话,御林军已经去查了,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十分难找。小太监回话说。
不知有多少?简直荒谬!堂堂大内!竟被人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当这里是什么地方?孟宣德一拍桌子,候在旁边的太监身子一抖,孟宣德说:搜!让御林军给我好好的搜!一声令下,原本守在御书房外面的御林军顿时走了大半。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刺客,孟宣德听着外面的动静,竟是在御书房不远处?更有甚者,侍卫来报,刺客竟然断开了皇宫之中的好几个关口,隔开了不少前来增援的御林军,这些人格外了解宫中布局,也格外清楚宫中布防,一批又一批引着宫中的御林军往御书房远处跑。
不一会儿御书房外的御林军,因为驰援便所剩不多,更是求孟宣德说,为免伤龙体,还求皇上先移步离开。
皇上!长策说:此地危险,让卑职护送您回去吧。
长策才一近身,孟宣德的十八名暗卫从天而降,孟宣德说:不必劳烦爱卿了,宫中不太平,爱卿还是早些回去吧。
长策看着这十八名暗卫,数了数,齐了,抬起手一拍,从他身后就飞出一把弯刀来,打着旋瞬间了结了其余人的性命,弯刀飞到孟宣德面前的时候被暗卫挡了回来,再飞回长策身边时就落到了站在长策身边的葫芦手里。
长策!孟宣德看着长策吼道:你想造反吗?
皇上误会了,不是造反。长策接过元满手中的匕首,眼神一变:是报仇!
来人,护驾!
外面的御林军听到声音冲了进来,可是因为外面刺客的影响,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因为皇上在里面不敢用箭,只能抬着长矛往前冲。
皇上身边的十八暗卫却有五个临阵倒戈,把武器对准了自己人,这五个人本是元满留给御影司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条后路。
五个暗卫和葫芦心无旁骛的替长策劈开一条血路,也仅仅只是一瞬,让孟宣德身边守卫虚无,这一瞬是御影司上下,拼尽全力,争取到的唯一一个机会,让他能直指孟宣德。
这时候,孟宣德才知道怕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御影司的人不怕死的闹这一出。
你不怕死吗?孟宣德大喊。
没想活着!长策话音一落,手中的匕首就捅进了孟宣德的脖子里,匕首横着一划,整颗头都被割了下来,长策看着地上的头颅,狠狠的松了一口气,这一个机会,他总算没有辜负。
长策转头坦然的看着面铺天盖地般围上来的长矛,握着匕首,冲了上去。
御影司心怀不轨意图谋反,当诛。
全文完
第162章 番外
就葫芦的名字是怎么从寅一变成葫芦的,这个或许连元满都不知道,元满只知道,自己当初离开陵安三个月,回来之后,葫芦就拿着一个葫芦跟她说以后叫自己这个,然后就这么叫下来了。
要真回想起来,大概要从御影司刚建成,元满忙的脚不沾地的那段日子说起。
御影司初建,前前后后不知道从皇上那里接过来多少事情,元满经常一走就是半年一个月,就算是好不容易在陵安了也是早出晚归,天天见不到人影。
那时候小辈还没长成,御影司很缺人手,御影司里的人一边做事一边还要兼顾养小辈,一个个心力交瘁,葫芦也是那段日子打出去的名声。
其他人都觉得葫芦辛苦,因为御影司当时高手不多,杀人什么的全是葫芦去做,可是葫芦不觉得,只因帮御影司做事比帮鬼楼做事轻松多了,反正都是跟着她只要听她壳子的话就好。
葫芦甚至轻松到发现了长策喊元满的口型不对,不是一甲。
后来元满又出了陵安,葫芦就去问长策,为什么不喊一甲一甲了。
长策这才跟葫芦说,一甲说离开了鬼楼要有个人世的名字,就改了一个新名字,叫元满,以后叫她的新名字就好了。
葫芦问长策,元满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鬼楼的手势里就没有圆满这个词,不知道要怎么跟她解释,最后想了想,画了一个圆又把圆涂满,跟葫芦说就是这个意思。
葫芦拿着圆看了两天,然后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个葫芦到处告诉别人她是这个,长策也忙,御影司里大大小小的杂务都要过他的手,就以为是葫芦也学着给自己弄了一个新名字,哄了她两句就算了,也没多问。
后来元满回来,葫芦跟她说自己新名字的时候长策也在场,就把先前自己跟葫芦说的那些话跟元满说了,只说大概是喜欢这个葫芦才叫这个名字的吧。
元满累极,那段时间蛊虫刚刚压下去,老是会反复,疼得元满一宿一宿的冒冷汗,当时又开始了,元满只想去休息,就夸了葫芦两句,也没有多问,到后来渐渐叫习惯了也就不在意了。
或许谁都不知道,葫芦之所以叫葫芦,是因为葫芦恰好是两个圆,葫芦觉得她是一甲的影子,一甲现在是一个圆,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圆,这个东西上刚好有两个圆,就是它了。
元满说的对,葫芦不懂生死,不念爱恨,无悲无喜,但是葫芦懂忠诚,在她的认识里,影子就应该永远跟着她的壳子。
鬼楼的影子永远忠诚于他的壳子。
不论多久,不论如何。
就像直到很久之后,葫芦抱着小不惜,觉得这个娃娃脸真圆,跟长策画给他的那个一样圆。
第163章 作者有话说
好的,我懒够了,终于抽出时间来把作者有话说给写了。
《道听途说》终于是写完了,也是不容易,这个故事我是从2018年就构思好准备写的,中间还改了好几次名字从《西出阳关》、《有人说》、《来日相逢没酒钱》最后确定下来《道听途说》这个名字,然后我又改了,现在叫《平阳令》了,我话就放在这了,这次不改了,绝对不改了,再也不改了!
也是幸亏没多少人看,我才能这么频繁的改动加纠结,我也是真的懒,写到2021年才写完,真的是够了,不过也还好写完了,要给自己呱唧呱唧,我真棒。
大家可以看到我锁了很多书,其中有两本就是《平阳令》,一本是改了文风,一本是改了一些设定,现在大家看到的就连官配都不是最开始的版本。
其他几本呢,是那时候自己跟风写过一点,但是我觉得我写的不快乐,我都不快乐了我还写个啥?
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才快乐,然后那些就锁了,可能以后会重新修改构思一下再重新来过吧,也不好说。
就《平阳令》而言,是没有戛然而止,我一开始的打算也是只打算写到这里而已,因为我觉得大家的今后都已经交代清楚了,那就没有往后写的必要了。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怎么说呢,我想写关于成长的故事,其实我觉得成长就是不断承担起责任的过程,拒绝成长就是想要逃避责任的一种表现,但是没办法的,该是你的责任就是你的责任,纵使你不愿意面对,不论是外力鞭策,还是内里驱使,你都是跑不脱的,人嘛,不可能一辈子躲在别人后边是吧?
就《平阳令》的结构安排,我是这么想的,因为主角团是带着任务上路的,所以按照常理来说,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和所知道的东西也是他们的主线任务。
前两个故事,二妙和食佳乎一开始并不在他们的任务和目标中,他们是莫名其妙被卷进去的,二妙这个故事,在他们接触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可以说是已经到了这件事情的中后期了。
二妙这个故事其实有他们没他们结果都不太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他们的出现也只是给谢梦安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而已。
而食佳乎篇,看起来像是他们全程参与,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也只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并没有太强的主动性,反而比较被动。
所以说前两个故事,配角会比较出彩,因为是成长,主角团在前两篇我更多的是安排他们学习,学习的话,人或事缺一不可,毕竟少年成长的路上的引路人,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到少年的成长轨迹嘛。
成长线的话,考虑到篇幅,背景,性格的原因,我着重写的成长点是叶疏林和谷城,写出来对比来看会比较有感觉,其他人也有,但是可能没有他们这么深刻。
所以在经历了一些之后,不论是外力推动还是内力驱使,会有一个自我认识后,不破不立的过程。
然后叶疏林的话,其实我写的他的背景是,家里人告诉他要求他样样都要做好,但是又不告诉他怎么做,但是又一直给他施加压力,椰树林自己在这样的教育下,才会想什么都要做好,但是不论是过程和结尾都没有一个健康的反馈,所以叶疏林前期有时候才会是自以为是的,不愿低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是外强中干,懂王一样的感觉。
谷城是自己会想很多,但是不表达,或者说家人觉得他的表达不重要,小孩嘛,啥都不懂,谷城的家人就是,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在我的允许范围之内,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不行,你只要按照我的安排来就好了,我是为了你好,礼义廉耻都教,但是做不做就另说了。
因为这两个都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典型的成长过程,所以就写了这两个。
然后关于叶疏林和李博衍嘛,人生在世,总是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是吧?人要讲良心的是吧?
有些人可能对于我在简介里没有标明结局是HE还是BE很介意,可是为什么要标呢?你自己看到结局自己探索不好吗?
更何况我觉得结局是好是坏是很主观的,比如说两个不合适的人相忘于江湖对于我来说是HE,非要勉强他们两个在一起在我看来才是BE,任何故事都是这样,结局是好是坏应该是看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说让别人告诉你。
然后还想问大家,你们觉得,是叶疏林更爱李博衍多一点,还是李博衍更爱叶疏林多一点勒。
恋耽美
轻飘飘的三个字像是千斤坠一样落在李博衍心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抬眼看着这跟早就不知道被自己悄悄修过多少次的木如意,过往种种依次浮现,多少往昔历历在目,他就是在这根木如意的管教下一步步长成了自己这个样子,师父已经走了,这根木如意是他们师徒情的证明,可是如今..............
自己早已长大,力拔千钧,这根木如意在自己手中显得多么脆弱,只要自己稍稍一使劲,它就能顷刻间化成碎屑,可是可是
啊!
李博衍咬着牙,用了这辈子能使出的最大的气力,他清楚的感受到木如意在自己手中断裂的细微震动,他不止是折断了木如意,他折断了他和师父的最后的联系。
长策看着在李博衍手中断成两截的木如意,讥讽道:李公子,还望阁下说到做到,切莫纠缠。说完转身吩咐:其他人给我好好看着,守住了,别让这里的消息泄露出去,葫芦,你跟你走。说完就带着葫芦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长策一走,四海镖局的危机算是解除了,四海镖局的人不用死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叶疏林却是彻底绝望了,他看着李博衍颓然跪在地上的背影,连喊都不敢喊他,腿受了伤,就想用双手爬到李博衍身边去,不论如何,他知道李博衍现在很难过,他想陪着他,哪怕什么都做不了,或者说做什么都没用,不论他们今后怎样,这一刻,他只是想陪着他。
还没等叶疏林往前爬了几步,突然看见李博衍的转过身来,脚步虚浮的朝他走来,最后单膝跪在叶疏林面前。
叶疏林从未看到过这样的李博衍,在他的印象中,李博衍洒脱,张扬,无畏,肆意,可是现在呢?他连难过都没有,整个人空洞且茫然,只剩脸上半干的泪痕,跟他诉说着他有多痛苦,叶疏林心疼啊,比将自己千刀万剐了还要心疼,想要抬手替他抚去脸上的泪痕,手伸了一半,看到李博衍几不可察的往后撤了半分,心中的某些东西顿时分崩离析,手就这样僵在半空,近乎哀求的问:李博衍,我是不是,失去你了?
或许,连叶疏林自己都没察觉,这句话一问出口,他的眼泪就落下了。
是啊,父亲害死了元满,他们还如何白头偕老?
不。李博衍扯开嘴角笑了,眼中不见悲喜,只有嘴角是向上的,说的轻松又释然,跟一如往常对叶疏林埋怨似的撒娇一样,却又带上了往日没有的决绝:是我失去你了。
电光火石之间,李博衍拿着半片木如意的右手越过叶疏林朝他身后一扔,叶疏林听到身后一声皮肉被刺穿的声音,伴着的还有一声未冲出口的□□,很熟悉,叶疏林僵硬的回头。
他看到李博衍起身,越过他,走到他身后,从他死不瞑目的父亲脖颈上拔下了那半片木如意,□□的时候滋出来的血溅了李博衍一身,连带着也落到了叶疏林的眼睛里,叶疏林眼睛里受了刺激,一行血泪就落了下来。
因为是叶疏林,所以四海镖局要保,因为是师父,所以仇人要杀。
李博衍就这么冷静的做完了一切,全程都没有回头再看叶疏林一眼,没必要了,没有以后了。
李博衍这个人啊,开始的时候能有多义无反顾,终了的时候就能有多铁石心肠。
啊
李博衍走了,徒留叶疏林困兽一般的哀嚎,他看到他父亲双目圆瞪的倒在血泊之中,脖子上有一个三指宽的血洞,那是他所爱的之人下的手,可是他没有办法责怪他,要怎么怪呢?怪他给自己师父报仇还是怪他怎么不忘恩负义一点?
院子里的桃树和杏树已经结了果子,再过不久熟了就能酿酒了,可是都没了,被李博衍临走之前毫不犹豫的砍断了,在叶疏林的哀嚎声里。
是夜,皇宫。
皇上。大太监禀告皇帝说:御影司总督求见,说是来请罪的。
请罪?呵,回京这么久了,现在才来请罪,他还以为他忘了还有朕这个皇上了: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戌时三刻。
还不算晚,也算懂事:让他在御书房候着吧,多派点御林军过去。就元满一事,长策的态度已经很明了了,既然如此,等看完了梁上小丑如何做怪,这个人也就不用留了。
是。大太监领了命下去,孟宣德又晾了一会儿长策,才慢悠悠的摆驾过去,等进了御书房长策已经侯在里面了,这次孟宣德没有关御书房的门,为的就是方便等下御林军进来。
卑职参见皇上。长策行礼叩拜,孟宣德说:爱卿不必多礼,深夜前来?所谓何事?
卑职进京未能及时觐见,实乃卑职疏忽,还望皇上降罚。长策跪下说。
哦?比起这个,朕更好奇,爱卿是去做什么了?才耽搁了这么久?
皇上恕罪,实乃
长策还没说完,就听候在殿外的小太监着急忙慌的跑进来,扑倒在地上,大太监立马出来呵斥说:放肆!殿前失仪!你有几个脑袋?
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只因宫中传出说有刺客,奴才一时心急才失了分寸,望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刺客?孟宣德一脸怀疑:哪里来的刺客?
回皇上的话,御林军已经去查了,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十分难找。小太监回话说。
不知有多少?简直荒谬!堂堂大内!竟被人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当这里是什么地方?孟宣德一拍桌子,候在旁边的太监身子一抖,孟宣德说:搜!让御林军给我好好的搜!一声令下,原本守在御书房外面的御林军顿时走了大半。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刺客,孟宣德听着外面的动静,竟是在御书房不远处?更有甚者,侍卫来报,刺客竟然断开了皇宫之中的好几个关口,隔开了不少前来增援的御林军,这些人格外了解宫中布局,也格外清楚宫中布防,一批又一批引着宫中的御林军往御书房远处跑。
不一会儿御书房外的御林军,因为驰援便所剩不多,更是求孟宣德说,为免伤龙体,还求皇上先移步离开。
皇上!长策说:此地危险,让卑职护送您回去吧。
长策才一近身,孟宣德的十八名暗卫从天而降,孟宣德说:不必劳烦爱卿了,宫中不太平,爱卿还是早些回去吧。
长策看着这十八名暗卫,数了数,齐了,抬起手一拍,从他身后就飞出一把弯刀来,打着旋瞬间了结了其余人的性命,弯刀飞到孟宣德面前的时候被暗卫挡了回来,再飞回长策身边时就落到了站在长策身边的葫芦手里。
长策!孟宣德看着长策吼道:你想造反吗?
皇上误会了,不是造反。长策接过元满手中的匕首,眼神一变:是报仇!
来人,护驾!
外面的御林军听到声音冲了进来,可是因为外面刺客的影响,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因为皇上在里面不敢用箭,只能抬着长矛往前冲。
皇上身边的十八暗卫却有五个临阵倒戈,把武器对准了自己人,这五个人本是元满留给御影司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条后路。
五个暗卫和葫芦心无旁骛的替长策劈开一条血路,也仅仅只是一瞬,让孟宣德身边守卫虚无,这一瞬是御影司上下,拼尽全力,争取到的唯一一个机会,让他能直指孟宣德。
这时候,孟宣德才知道怕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御影司的人不怕死的闹这一出。
你不怕死吗?孟宣德大喊。
没想活着!长策话音一落,手中的匕首就捅进了孟宣德的脖子里,匕首横着一划,整颗头都被割了下来,长策看着地上的头颅,狠狠的松了一口气,这一个机会,他总算没有辜负。
长策转头坦然的看着面铺天盖地般围上来的长矛,握着匕首,冲了上去。
御影司心怀不轨意图谋反,当诛。
全文完
第162章 番外
就葫芦的名字是怎么从寅一变成葫芦的,这个或许连元满都不知道,元满只知道,自己当初离开陵安三个月,回来之后,葫芦就拿着一个葫芦跟她说以后叫自己这个,然后就这么叫下来了。
要真回想起来,大概要从御影司刚建成,元满忙的脚不沾地的那段日子说起。
御影司初建,前前后后不知道从皇上那里接过来多少事情,元满经常一走就是半年一个月,就算是好不容易在陵安了也是早出晚归,天天见不到人影。
那时候小辈还没长成,御影司很缺人手,御影司里的人一边做事一边还要兼顾养小辈,一个个心力交瘁,葫芦也是那段日子打出去的名声。
其他人都觉得葫芦辛苦,因为御影司当时高手不多,杀人什么的全是葫芦去做,可是葫芦不觉得,只因帮御影司做事比帮鬼楼做事轻松多了,反正都是跟着她只要听她壳子的话就好。
葫芦甚至轻松到发现了长策喊元满的口型不对,不是一甲。
后来元满又出了陵安,葫芦就去问长策,为什么不喊一甲一甲了。
长策这才跟葫芦说,一甲说离开了鬼楼要有个人世的名字,就改了一个新名字,叫元满,以后叫她的新名字就好了。
葫芦问长策,元满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鬼楼的手势里就没有圆满这个词,不知道要怎么跟她解释,最后想了想,画了一个圆又把圆涂满,跟葫芦说就是这个意思。
葫芦拿着圆看了两天,然后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个葫芦到处告诉别人她是这个,长策也忙,御影司里大大小小的杂务都要过他的手,就以为是葫芦也学着给自己弄了一个新名字,哄了她两句就算了,也没多问。
后来元满回来,葫芦跟她说自己新名字的时候长策也在场,就把先前自己跟葫芦说的那些话跟元满说了,只说大概是喜欢这个葫芦才叫这个名字的吧。
元满累极,那段时间蛊虫刚刚压下去,老是会反复,疼得元满一宿一宿的冒冷汗,当时又开始了,元满只想去休息,就夸了葫芦两句,也没有多问,到后来渐渐叫习惯了也就不在意了。
或许谁都不知道,葫芦之所以叫葫芦,是因为葫芦恰好是两个圆,葫芦觉得她是一甲的影子,一甲现在是一个圆,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圆,这个东西上刚好有两个圆,就是它了。
元满说的对,葫芦不懂生死,不念爱恨,无悲无喜,但是葫芦懂忠诚,在她的认识里,影子就应该永远跟着她的壳子。
鬼楼的影子永远忠诚于他的壳子。
不论多久,不论如何。
就像直到很久之后,葫芦抱着小不惜,觉得这个娃娃脸真圆,跟长策画给他的那个一样圆。
第163章 作者有话说
好的,我懒够了,终于抽出时间来把作者有话说给写了。
《道听途说》终于是写完了,也是不容易,这个故事我是从2018年就构思好准备写的,中间还改了好几次名字从《西出阳关》、《有人说》、《来日相逢没酒钱》最后确定下来《道听途说》这个名字,然后我又改了,现在叫《平阳令》了,我话就放在这了,这次不改了,绝对不改了,再也不改了!
也是幸亏没多少人看,我才能这么频繁的改动加纠结,我也是真的懒,写到2021年才写完,真的是够了,不过也还好写完了,要给自己呱唧呱唧,我真棒。
大家可以看到我锁了很多书,其中有两本就是《平阳令》,一本是改了文风,一本是改了一些设定,现在大家看到的就连官配都不是最开始的版本。
其他几本呢,是那时候自己跟风写过一点,但是我觉得我写的不快乐,我都不快乐了我还写个啥?
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才快乐,然后那些就锁了,可能以后会重新修改构思一下再重新来过吧,也不好说。
就《平阳令》而言,是没有戛然而止,我一开始的打算也是只打算写到这里而已,因为我觉得大家的今后都已经交代清楚了,那就没有往后写的必要了。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怎么说呢,我想写关于成长的故事,其实我觉得成长就是不断承担起责任的过程,拒绝成长就是想要逃避责任的一种表现,但是没办法的,该是你的责任就是你的责任,纵使你不愿意面对,不论是外力鞭策,还是内里驱使,你都是跑不脱的,人嘛,不可能一辈子躲在别人后边是吧?
就《平阳令》的结构安排,我是这么想的,因为主角团是带着任务上路的,所以按照常理来说,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和所知道的东西也是他们的主线任务。
前两个故事,二妙和食佳乎一开始并不在他们的任务和目标中,他们是莫名其妙被卷进去的,二妙这个故事,在他们接触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可以说是已经到了这件事情的中后期了。
二妙这个故事其实有他们没他们结果都不太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他们的出现也只是给谢梦安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而已。
而食佳乎篇,看起来像是他们全程参与,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也只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并没有太强的主动性,反而比较被动。
所以说前两个故事,配角会比较出彩,因为是成长,主角团在前两篇我更多的是安排他们学习,学习的话,人或事缺一不可,毕竟少年成长的路上的引路人,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到少年的成长轨迹嘛。
成长线的话,考虑到篇幅,背景,性格的原因,我着重写的成长点是叶疏林和谷城,写出来对比来看会比较有感觉,其他人也有,但是可能没有他们这么深刻。
所以在经历了一些之后,不论是外力推动还是内力驱使,会有一个自我认识后,不破不立的过程。
然后叶疏林的话,其实我写的他的背景是,家里人告诉他要求他样样都要做好,但是又不告诉他怎么做,但是又一直给他施加压力,椰树林自己在这样的教育下,才会想什么都要做好,但是不论是过程和结尾都没有一个健康的反馈,所以叶疏林前期有时候才会是自以为是的,不愿低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是外强中干,懂王一样的感觉。
谷城是自己会想很多,但是不表达,或者说家人觉得他的表达不重要,小孩嘛,啥都不懂,谷城的家人就是,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在我的允许范围之内,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不行,你只要按照我的安排来就好了,我是为了你好,礼义廉耻都教,但是做不做就另说了。
因为这两个都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典型的成长过程,所以就写了这两个。
然后关于叶疏林和李博衍嘛,人生在世,总是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是吧?人要讲良心的是吧?
有些人可能对于我在简介里没有标明结局是HE还是BE很介意,可是为什么要标呢?你自己看到结局自己探索不好吗?
更何况我觉得结局是好是坏是很主观的,比如说两个不合适的人相忘于江湖对于我来说是HE,非要勉强他们两个在一起在我看来才是BE,任何故事都是这样,结局是好是坏应该是看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说让别人告诉你。
然后还想问大家,你们觉得,是叶疏林更爱李博衍多一点,还是李博衍更爱叶疏林多一点勒。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