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多谢外祖父,”贺沧笙靠坐的姿态很随意,调侃道,“一盘糕点换一台洮河砚,您这算盘打得好。”
“如此一想,赚的还是老夫。”赵毅公看着她,笑容和缓,“只要怀歌想,外祖父就能拿得出。”
他和赵紫荆不一样,老人活了六十余年,有驰骋沙场的时候,也有虎踞朝堂的日子。看得多了,也就看得淡了。赵紫荆要争,他不拦着,但他心疼自己的外孙女,比任何人都心疼。
龙须酥上来的时候赵毅公让放到贺沧笙面前,贺沧笙也没客气,伸手先尝。她在赵毅公面前懒得端规矩,赵毅公嘴上说着“慢点”,手却又推了推碟。
老人看贺沧笙五月还披着氅衣,不禁皱了眉,道:“怎么,可是病了?”
“前一阵子有些不适,”贺沧笙飞快地舔走唇角的点心屑,“早已大好了,外祖父不必挂怀。”
赵毅公叹气,随即沉默下去。贺沧笙的病是因为什么他再清楚不过,可当年的事无人能改变。他不本愿在贺沧笙面前提这样的话,但还是没忍住,道:“若是当年我知你母亲那般,定不会允!”
贺沧笙接过常随递来的帕子拭手,一边轻声道:“外祖父怎又说到那儿去了。”
“人老了,”赵毅公道,“心里就装着那么几件事。”
“外祖父不老。”贺沧笙在这一瞬露了小女儿的娇怪俏丽,道:“您要是少想那些事,还能再年轻几岁。”
赵毅公大笑,两人以茶代酒地轻轻碰了下杯。贺沧笙吃了茶,道:“我才从母妃宫里过来,母妃一切都好,也惦念着外祖父。”
赵毅公的手虚抚在刀鞘上,半晌后忽然道:“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也就这么一个外孙女。”
这句感慨如茶雾升腾,转瞬消逝。
贺沧笙摩挲茶杯,道:“今日怎老是伤怀,不像您的作派。”她稍稍往石桥那边看了一眼,又道:“总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怀歌,当年你母亲是冲动也好,久谋也罢,她把你送上的到底是一条不归路。”赵毅公深深地看着贺沧笙,道,“你被她指挥着,一味地向前去,可想过后果吗?”
他面容沉静,虎目就算是在如此平静的时刻也生出威严。贺沧笙想了想,没有立即回答。
“皇帝病重,他必须在你和贺峻修之间作出抉择。”赵毅公言近旨远,“以敬辉帝的性子,你作为皇子的一切优势,都会变成罪过。”
贺沧笙洗耳恭听。
“赵家势大,皇帝忌惮。”赵毅公言简意赅,声音沉缓,“而你在朝上的一切智勇和谋划,不管是否于大乘有利,都是功高盖主。”
他停顿片刻,道:“怀歌,这个皇位,你争不过贺峻修。”
同样的话,其实温绪之在很早之前便与贺沧笙说过。只是先生说时是一贯的冷淡犀利,如今赵毅公谈及,竟有了些悲悯的神情。
贺沧笙忽然很失望。
她竭尽能力,为君为民,虽然也的确在争那把龙椅,却从来没有为私欲而弃家国而不顾。可还是不行,她的父皇不信任她,她照样什么也得不到。这一点她的谋士和外祖父都看得通透,唯独她,自欺欺人地活了这些年,拼了这么久,总是卑微又可笑地认为善恶有报。
“正道沧桑,幡然蹉跎。”赵毅公为她添茶,“怀歌,你没有想过,若那即位圣旨上的人不是你,你当如何?”
贺沧笙沉默良久,目光缓缓落在桥边的苏屹身上。她就这样和苏屹遥远地对视,道:“我想争。”
赵毅公见她似是出身,随着她的目光看向苏屹,停顿半晌,又看了回来。
贺沧笙也收回目光,端正跪坐,对赵毅公一字一句道:“我是大乘皇帝亲封的楚王,母亲是大乘贵妃,外祖父是三代老臣,正一品左都督。我文由内阁次辅徐瀚诚启蒙,武是您亲自教导,如今大乘史书上唯一的三元榜首温绪之是我的谋士。”
“嘉源省和京都富饶,可这不过是金玉其外。”她平静地道,“如若敬辉皇帝与贺峻修公正严明爱民如子,那倒也罢了,怕是也轮不到我翻搅云\雨,可如今朝廷昏聩,臣子结党营私,不遵纲法之为盛行,居上位者置民生于不顾,更不可谈上下同欲。又逢边关动乱,玄疆一事悬而未决,上万百姓流离失所。既然家国有难,匹夫有责。”
贺沧笙微笑,道:“我要皇位,不仅是名正言顺,还势在必得。”
午后昼午,细风微和,她在此刻显出了一种比男子柔和、比女子强硬的态度。
她在为最坏的结局做准备,背负在那瘦弱双肩上的是她的父兄扛不起来的责任,还有自己的凌云志向。
作者有话要说:[1]:《上林赋》汉·司马相如感谢观阅。
第51章 点头
赵毅公看着贺沧笙,问:“想好了?”
“想好了。”贺沧笙再次看向苏屹所在的方向,良久才转回目光,面上笑意不减,道:“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1]。”
“有你这句话,外祖父便知要如何做了。”赵毅公捻须颔首,他看着这样的贺沧笙,似是也跟着回到了年轻时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时候。他道:“京都兵部军马十四万人,嘉源守备军十五万,必要时全凭你差遣。”
老人将一生奉献朝廷,教出的学生雄踞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那些人都尊师若父,他的确有底气说这个话。
--
“如此一想,赚的还是老夫。”赵毅公看着她,笑容和缓,“只要怀歌想,外祖父就能拿得出。”
他和赵紫荆不一样,老人活了六十余年,有驰骋沙场的时候,也有虎踞朝堂的日子。看得多了,也就看得淡了。赵紫荆要争,他不拦着,但他心疼自己的外孙女,比任何人都心疼。
龙须酥上来的时候赵毅公让放到贺沧笙面前,贺沧笙也没客气,伸手先尝。她在赵毅公面前懒得端规矩,赵毅公嘴上说着“慢点”,手却又推了推碟。
老人看贺沧笙五月还披着氅衣,不禁皱了眉,道:“怎么,可是病了?”
“前一阵子有些不适,”贺沧笙飞快地舔走唇角的点心屑,“早已大好了,外祖父不必挂怀。”
赵毅公叹气,随即沉默下去。贺沧笙的病是因为什么他再清楚不过,可当年的事无人能改变。他不本愿在贺沧笙面前提这样的话,但还是没忍住,道:“若是当年我知你母亲那般,定不会允!”
贺沧笙接过常随递来的帕子拭手,一边轻声道:“外祖父怎又说到那儿去了。”
“人老了,”赵毅公道,“心里就装着那么几件事。”
“外祖父不老。”贺沧笙在这一瞬露了小女儿的娇怪俏丽,道:“您要是少想那些事,还能再年轻几岁。”
赵毅公大笑,两人以茶代酒地轻轻碰了下杯。贺沧笙吃了茶,道:“我才从母妃宫里过来,母妃一切都好,也惦念着外祖父。”
赵毅公的手虚抚在刀鞘上,半晌后忽然道:“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也就这么一个外孙女。”
这句感慨如茶雾升腾,转瞬消逝。
贺沧笙摩挲茶杯,道:“今日怎老是伤怀,不像您的作派。”她稍稍往石桥那边看了一眼,又道:“总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怀歌,当年你母亲是冲动也好,久谋也罢,她把你送上的到底是一条不归路。”赵毅公深深地看着贺沧笙,道,“你被她指挥着,一味地向前去,可想过后果吗?”
他面容沉静,虎目就算是在如此平静的时刻也生出威严。贺沧笙想了想,没有立即回答。
“皇帝病重,他必须在你和贺峻修之间作出抉择。”赵毅公言近旨远,“以敬辉帝的性子,你作为皇子的一切优势,都会变成罪过。”
贺沧笙洗耳恭听。
“赵家势大,皇帝忌惮。”赵毅公言简意赅,声音沉缓,“而你在朝上的一切智勇和谋划,不管是否于大乘有利,都是功高盖主。”
他停顿片刻,道:“怀歌,这个皇位,你争不过贺峻修。”
同样的话,其实温绪之在很早之前便与贺沧笙说过。只是先生说时是一贯的冷淡犀利,如今赵毅公谈及,竟有了些悲悯的神情。
贺沧笙忽然很失望。
她竭尽能力,为君为民,虽然也的确在争那把龙椅,却从来没有为私欲而弃家国而不顾。可还是不行,她的父皇不信任她,她照样什么也得不到。这一点她的谋士和外祖父都看得通透,唯独她,自欺欺人地活了这些年,拼了这么久,总是卑微又可笑地认为善恶有报。
“正道沧桑,幡然蹉跎。”赵毅公为她添茶,“怀歌,你没有想过,若那即位圣旨上的人不是你,你当如何?”
贺沧笙沉默良久,目光缓缓落在桥边的苏屹身上。她就这样和苏屹遥远地对视,道:“我想争。”
赵毅公见她似是出身,随着她的目光看向苏屹,停顿半晌,又看了回来。
贺沧笙也收回目光,端正跪坐,对赵毅公一字一句道:“我是大乘皇帝亲封的楚王,母亲是大乘贵妃,外祖父是三代老臣,正一品左都督。我文由内阁次辅徐瀚诚启蒙,武是您亲自教导,如今大乘史书上唯一的三元榜首温绪之是我的谋士。”
“嘉源省和京都富饶,可这不过是金玉其外。”她平静地道,“如若敬辉皇帝与贺峻修公正严明爱民如子,那倒也罢了,怕是也轮不到我翻搅云\雨,可如今朝廷昏聩,臣子结党营私,不遵纲法之为盛行,居上位者置民生于不顾,更不可谈上下同欲。又逢边关动乱,玄疆一事悬而未决,上万百姓流离失所。既然家国有难,匹夫有责。”
贺沧笙微笑,道:“我要皇位,不仅是名正言顺,还势在必得。”
午后昼午,细风微和,她在此刻显出了一种比男子柔和、比女子强硬的态度。
她在为最坏的结局做准备,背负在那瘦弱双肩上的是她的父兄扛不起来的责任,还有自己的凌云志向。
作者有话要说:[1]:《上林赋》汉·司马相如感谢观阅。
第51章 点头
赵毅公看着贺沧笙,问:“想好了?”
“想好了。”贺沧笙再次看向苏屹所在的方向,良久才转回目光,面上笑意不减,道:“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1]。”
“有你这句话,外祖父便知要如何做了。”赵毅公捻须颔首,他看着这样的贺沧笙,似是也跟着回到了年轻时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时候。他道:“京都兵部军马十四万人,嘉源守备军十五万,必要时全凭你差遣。”
老人将一生奉献朝廷,教出的学生雄踞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那些人都尊师若父,他的确有底气说这个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