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摇(22)
一个逃了婚的女子,不管怎么样,品性名声都有损,哪怕容貌再出尘,也不会那么容易挑到好儿郎嫁。
本朝重视官员的家世与能力,世家子娶公主也并非什么自断仕途之事。
柔贞公主是天子最爱的小女儿,又得太子喜爱,若魏家儿郎谁能娶了她,那至少可保魏家几十年仕途顺遂,平安无忧。
永怀长公主从嫁入魏家起,便与魏家捆在一条船上。
她道:等回去之后,我便让你父亲发信一封,去召魏三郎回京,不过
永怀长公主又顿了顿,看向座上首那三人。
经历了这么多事,皇帝对姜吟玉的疼爱,是否一如从前,实在不得而知呢。
**
宴席散去后,未央宫内殿里,皇帝将太子和柔贞公主带到面前谈话。
刚刚宴席之上,皇帝碍于那么多双眼睛在,只草草交谈了几句,这会坐下,一把将女儿拉入怀里,紧紧楼住,问道:这段时日,究竟是怎么过的,快与父皇说说。
姜吟玉悄声道:女儿是躲在东宫的。
说完,便见姜玄视线投向她身后的姜曜。
姜吟玉怕他怪罪,赶紧道:父皇,此事与皇兄无关,是我非要求他帮我的。
姜玄心情瞧着不错,道:父皇怎么会怪他?这事太子做得极好。
姜吟玉从他怀里抽出身,抬起一双麋鹿般的眼睛,偷偷看他,道:那父皇你会怪罪我吗?
她垂在身侧的指尖紧张地勾住。
皇帝长吸一口气,眉心轻皱,那副神情让姜吟玉不安。
你是我的女儿,不管你做错什么事,逃婚也好,旁的也罢,父皇都是最疼爱你的。
不过,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严厉,你当初在婚典上逃婚一举,父皇确实怒极,柔贞,你可知你让父皇颜面尽失,无颜见人。
他大力拍桌,震得茶碗一跳,怒喝声回荡在大殿里。
姜吟玉当即低下头:是我的错,父皇。
姜玄伸出一只手,拉住她的手腕,语气软了许多:父皇现在回想还是很生气,所以你现在,一定要听话,不可以再任性,违背我的旨意。这样的事只能发生一次,下一次,父皇绝对不会姑息原谅你,知道吗?
话语隐隐含着威胁。
姜玄心里有多怕,越看姜吟玉,越觉得她像兰昭仪。
她母女二人,骨子里都有一股执拗的劲。宁愿以最惨烈的方式反抗,也不愿意乖乖去接受现状。
姜玄对这个女儿倾注了太多心血,将她从小养到膝下,亲手抚养长大,不想她变得和兰昭仪一个模样。
他手抻开姜吟玉掌心,揉了揉,道:没有下一次,知道了吗?
少女低下眸子,嗯了一声。
这个反应让皇帝极其满意,挥挥手,让姜吟玉退出殿去。
殿内只剩下皇帝和太子二人。
姜曜坐在他对面,给自己倒了杯茶。
皇帝深沉的目光盯他半晌,问:此事为何不提前告诉朕?
姜曜道:此前卫燕还未除掉,若将他交出去,柔贞恐怕未必会安全,儿臣不放心。
皇帝摇摇头:那你可知父皇这段时日,是如何熬过来的?朕是真以为柔贞离开了,头发都花白了
他将自己左侧耳后的白发,拨出来给姜曜看。
姜曜看了一眼,道:儿臣知错。
皇帝看他不是很在乎,居然还在慢条斯理地喝茶,心里说不上来的滋味,道:你也不能这样!
他站起身,在姜曜面前来回踱步,过了半天,才停下来。
人言可畏你知道吗?人言可畏!她是你的妹妹,你作为太子的,包庇她,传出去外面怎么说?
姜曜指腹摩挲茶盏边缘,道:知晓。她逃婚的事毕竟不太光彩,我包藏她,便代表整个皇室都包藏他,有损害皇室的威望。
皇帝道:早一些时日告诉朕,朕也不必对外放出她去世的消息了。
归根到底,这事百年之后,会在青史之上留下一笔。
姜玄也知道没什么好名声,但对一双儿女,那是给予深爱,并不想被后人指指点点,更舍不得小女儿被人戳脊梁骨。
姜曜语调淡淡:柔贞的确可怜,儿臣才会对她生出怜惜之情。
皇帝闻言回身,好似记得以前这兄妹二人关系也没这么好,看来还是拜此事所赐,拉近了他俩的距离。
他叹息一声:你十四妹,从小就懂事,会乖巧撒娇,谁看了不喜欢她?你能疼惜她,是她的幸事。哪怕万一有一日,朕不在了,有你这个哥哥好好待他,朕也算放心了。
如若说姜玄最放不下的两件事,一是将王朝糟蹋成这样,留了个烂摊子给儿子,二是女儿还没有安定下来。
皇帝低声道:你十四妹有时太倔,必须要让她好好听话。朕打算赶紧就将她嫁人了。
姜曜才拿起茶盏又放下,轻蹙眉问: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吗?
怎么没有?她现在就是小孩子脾性,所以能任性胡闹。等她嫁人后,诞下几个孩子,学会相夫教子,心自然就定下来了。天底下多少妇人不是这样的?
皇帝问:怎么,你觉得不妥?
姜曜轻轻摇头道:柔贞才和卫燕的婚事中解脱出来,你又要逼她嫁人,岂非促生她的叛逆之心?
何况,她还极小,十六七岁,身子骨还没长全,如何就能当母亲?
皇帝道:朕也没说立刻就要她嫁人,朕也想将她留在身边。是在和你商量,如何给柔贞选驸马。
他指尖轻敲桌,情绪激动。
你做事一向让朕放心,所以朕才让你来,你从现在起,就开始替她物色一个万全的夫君,可以吗?
说了这么一串话,皇帝有点气喘。
好半天,姜曜也不回话,姜玄着皱起眉。
在姜玄焦灼的目光注视下,姜曜终于喝完最后一口茶,道:可以。
驸马的人选,我亲自来挑。
作者有话要说:
魏家三郎就是第二个男配哦。
小剧透一下:太子藏娇,不止藏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二次才是真正爆发流言的。很快就写到了。我个人是觉得比杀卫燕那个更刺激。
第29章 母妃
姜吟玉从东宫搬了出来,回到自己的披香殿。
一回去,侍女都围了上来,双目通红,哭肿了一般。
殿内回荡着抽泣声,连侍奉的宦官也没忍住,掉下几滴泪。
侍女白露道:外面都说公主您被猎狗给咬死了,可当初奴婢看到那具尸身,就知道不是您。
姜吟玉坐下,拍拍她们的后背,语调温柔地安慰:已经没事了。这段日子我一直躲在东宫,没有被卫侯的人捉去。
侍女们或多或少听说了这事,急忙询问情况。
没一会,外头传来通报,东宫的吴怀公公来了。
吴怀这次来,是将姜吟玉落在东宫的衣物首饰送过来,连公主收养的那只小猫都捎带上了。
吴怀恭敬地道:公主,东西都在这儿了。殿下说,你什么想去东宫,就派人去告知他一声,他都在的。
姜吟玉笑着道:多谢。
吴怀离开后,殿内抽泣声渐渐小了下来。
侍女白露趴在姜吟玉膝盖上,泣涕涟涟:奴婢原先还以为太子不近人情,不会搭救公主,这下一看,殿下果然心善,待公主极好。
另一侧侍女绿绮擦泪,说出去给姜吟玉做碟点心。
这些侍女与姜吟玉差不多的年纪,平日里最爱欢笑,姜吟玉也从不拘着她们,与她们一道玩乐,披香殿便常常溢满少女们清脆的笑声。
姜吟玉见她们如此真诚地待自己,眼底发热:以后不会再让你们为我担忧了。
侍女们哭着,争相上来拥住她。
一直到三更夜,殿内灯火才慢慢熄落。
夜里,姜吟玉卧在榻上,辗转反侧,有些无法入睡。
思来想去,觉得缺些什么,似乎是殿内的气息不太对。
东宫的夜晚,总会点上一味清淡幽雅的燃乾陀罗香,来帮助入眠,披香殿没有这个气息,姜吟玉一时无法适应。
姜吟玉思忖,准备明日去东宫,和皇兄要一味这样的香。
如今卫燕已死,盘桓在她心头的事,只剩下了母妃。
姜吟玉望着月色出神,做好决定,她得尽快弄清楚那地宫里的女子到底是谁。
只是姜吟玉才恢复身份,有一堆事要处理,接下来一连几天,被各种事占据了手头的空闲,应付不暇。
又是姊妹来披香殿找她寒暄;又是尚衣局女官来给她裁量新衣
约莫过了四五日。
这日午后,天光清朗,姜吟玉终于得空。
她让白露在宫里帮她打掩护,之后悄悄换了一件宫女的衣裳,不声不响进入后山。
一路走密道,很快到地宫。
地宫内比外面冷,寒气让姜吟玉打了一个寒颤。
她提着裙裾,放缓脚步,不发出动静,可踩在密道石块上,还是激起不小的回声。
隧道里点了灯,前路明亮。
她走到上一次去过的地方,在转角处,探出脑袋。
远处两排侍卫,正在巡逻站岗,气度森然。他们背后守着的,正是一间暗殿。
姜吟玉转过身,背贴冰冷墙壁。
她明白,就算自己出去被人发现了,也没多大事。总归她是公主,最多事后被父皇怪罪一二句罢了。
她等了有小半个时辰,那边终于传来的交谈声。
站岗的侍卫开始换班。
不多时,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响起。
众人往另一边奔走,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隧道尽头。
姜吟玉挑准时机出来,可往前走了没几步,路尽头绕出来另一队侍卫,两方人直直撞上。
对面领头侍卫,抬起长矛,怒喝道:什么人!
姜吟玉早就准备好的说辞,道:我是陛下派来送东西的侍女。
那侍卫狐疑道:陛下派来的?
他走近了点,看清了姜吟玉的容貌。
但见此侍女样貌平庸,脸上敷了一层厚重的铅粉,有些污腻感,唯独一双眼睛异常明亮,倒也看得过去。
侍卫目光下移,看到她托盘上的几件绮罗绸裙,手搭上去,来回地摩挲检查。
姜吟玉皱眉,训道:这是陛下交代给屋里人的衣裙,你怎么能随意碰!
那侍卫立马缩手,小声道:是我逾矩了,娘娘的东西,小人不该碰!
娘娘二字一出,姜吟玉眼睫颤了颤,很快镇定下来,道:那还不给我开门?
侍卫上前去,往里一推,两扇殿门便在姜吟玉面前敞开了。
姜吟玉又故意拿乔,学着刻薄宫人,睥睨了他一眼,看得那侍卫心虚不已,抱拳作礼。
好半晌,她才捏着架子,款款步入那屋之中。
殿门在身后阖上时,姜吟玉长松一口气。
她抬起眼,扫视这间屋子,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桌案边一道女子紫色的背影。
殿内没有旁人,空空荡荡,只她一人独坐。
姜吟玉走到案边,将手上托盘搁下。
那女子没有察觉到她的到来,依旧双目空空盯着地面。
墙壁上的一道小小方窗,一缕阳光破窗洒入,照在那女人精致的侧颜上。
姜吟玉侧过首,悄悄去看她,不知不觉心口又浮起奇异的感觉。
那女人喃喃自语:京城到河西,路到底有多远呢?
屋内宁静的气氛,被她这幽怨的一声轻叹给打破了。
话语才落,女人转过脸来,两道锐利视线落在姜吟玉身上。
姜吟玉没有慌乱,睁着一双澄澈的眼睛,用一种初生婴儿的眼光,好奇地打量她。
那女子也在看她,眸光从最初的戒备,慢慢松了下来,染上了一层好奇。
你是谁?
女子的声音极其好听,空灵澄净,仿佛山泉落入深潭里。
啊,我刚听到了,你是来给我送衣裳的,是不是?
女子勾起唇浅笑,目光一直停在姜吟玉的面颊上。
姜吟玉笑着点点头,将手上的绸缎递到她面前。
女子手搭上去,摸了摸,目光流连道:真好看啊。
兰昭仪的皮肤极其白皙,或许是因为十几年来被囚在屋内,无法走出一步,肌肤白得得好似夏日的烈阳一般,刺眼夺目。脸上更无一道皱纹,看年华也不过三十岁。
姜吟玉低下头,与她耐心地解释这绸缎是什么纱,却感觉女人灼热的目光,一直若有若无追随着自己。
女人靠过来,身上一股似浓郁的兰香,巧笑倩兮:你眼睛真好看,你叫什么名字?
姜吟玉迟疑,并未回答。
女人眨眼,盯着姜吟玉的面颊,慢慢蹙眉道:怎么涂了这么厚重的铅粉?过来,我帮你擦掉一点,或许更好看。
女人眼底灿然若星辰,声音轻轻柔柔。
姜吟玉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心中有一道声音,在驱使着她答应。
女人带姜吟玉到金盆前,用手绢沾了水,搭上姜吟玉左脸。
潮湿的水拂过姜吟玉的面颊,姜吟玉只觉心也被一股柔柔的水拂过,又感觉到那女子贴过来,气息温和,让她眼睫抖颤。
随着姜吟玉脸上的铅粉被抹去,露出她原本的容貌,那女人愣了一愣。
兰昭仪一笑,眉眼弯弯:真漂亮啊。你的鼻子挺翘,嘴唇红润,眼睛就像淡淡的琉璃一样。你让我想起我的夫君,他也有一双这样的眼睛,总会温柔含情地看着我。
听到这话,姜吟玉心里好像有一道波澜涌起,美目波光流动:真的吗?
话还没说完,屋外响起一道女子惊呼。
有人来见娘娘了?
门一下从外推开,进来的是一个侍女,手上捧着食盒。
侍卫们不明就里,站在门口问:怎么了?
等他们朝屋内看来,看姜吟玉那张与方才完全不同的面容,惊讶不已。
他们中人大都未见过归柔贞公主的玉容,一时不知眼前人是谁,可那侍女却如临大敌,赶紧让侍卫上去,将姜吟玉带走。
侍女焦急:快!将她带出地宫去!
侍卫们不由分说,上来架这姜吟玉。
姜吟玉挣脱几下,被拖拽着往外走,转过头来,水眸里满是不舍与慌乱。
这一幕让兰昭仪,道:先放开她!我还有话与她说!
侍卫停下脚步,遵命。
侍女却催促道:快带她走!不能让她留下!她见不得娘娘的!再耽搁!小心陛下砍了你们的脑袋!
兰昭仪问道:什么人我见不得?
一个错神,姜吟玉已被拖到了门口,少女眼眶绯红,努力地拽着门边沿,不让自己被拖走,唇瓣微张,似要对她说些什么。
兰昭仪前去前去,一下冲出来侍女和侍卫冲拦着她不许走。
兰昭仪推开他们,看向门口,少女踉跄摔在地,重重的一声,骨头撞到地面,听得兰昭仪心口一颤。
她要奔上去制止,可少女已经被粗暴地拽起来,狠狠地带离殿门口。
走之前,少女仍依依不舍地看向她,里面夹杂着各种复杂情绪。
时隔多年再见,那少女的眼神像是一支柔和的箭,瞬间击穿了兰昭仪的心灵。
恋耽美
本朝重视官员的家世与能力,世家子娶公主也并非什么自断仕途之事。
柔贞公主是天子最爱的小女儿,又得太子喜爱,若魏家儿郎谁能娶了她,那至少可保魏家几十年仕途顺遂,平安无忧。
永怀长公主从嫁入魏家起,便与魏家捆在一条船上。
她道:等回去之后,我便让你父亲发信一封,去召魏三郎回京,不过
永怀长公主又顿了顿,看向座上首那三人。
经历了这么多事,皇帝对姜吟玉的疼爱,是否一如从前,实在不得而知呢。
**
宴席散去后,未央宫内殿里,皇帝将太子和柔贞公主带到面前谈话。
刚刚宴席之上,皇帝碍于那么多双眼睛在,只草草交谈了几句,这会坐下,一把将女儿拉入怀里,紧紧楼住,问道:这段时日,究竟是怎么过的,快与父皇说说。
姜吟玉悄声道:女儿是躲在东宫的。
说完,便见姜玄视线投向她身后的姜曜。
姜吟玉怕他怪罪,赶紧道:父皇,此事与皇兄无关,是我非要求他帮我的。
姜玄心情瞧着不错,道:父皇怎么会怪他?这事太子做得极好。
姜吟玉从他怀里抽出身,抬起一双麋鹿般的眼睛,偷偷看他,道:那父皇你会怪罪我吗?
她垂在身侧的指尖紧张地勾住。
皇帝长吸一口气,眉心轻皱,那副神情让姜吟玉不安。
你是我的女儿,不管你做错什么事,逃婚也好,旁的也罢,父皇都是最疼爱你的。
不过,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严厉,你当初在婚典上逃婚一举,父皇确实怒极,柔贞,你可知你让父皇颜面尽失,无颜见人。
他大力拍桌,震得茶碗一跳,怒喝声回荡在大殿里。
姜吟玉当即低下头:是我的错,父皇。
姜玄伸出一只手,拉住她的手腕,语气软了许多:父皇现在回想还是很生气,所以你现在,一定要听话,不可以再任性,违背我的旨意。这样的事只能发生一次,下一次,父皇绝对不会姑息原谅你,知道吗?
话语隐隐含着威胁。
姜玄心里有多怕,越看姜吟玉,越觉得她像兰昭仪。
她母女二人,骨子里都有一股执拗的劲。宁愿以最惨烈的方式反抗,也不愿意乖乖去接受现状。
姜玄对这个女儿倾注了太多心血,将她从小养到膝下,亲手抚养长大,不想她变得和兰昭仪一个模样。
他手抻开姜吟玉掌心,揉了揉,道:没有下一次,知道了吗?
少女低下眸子,嗯了一声。
这个反应让皇帝极其满意,挥挥手,让姜吟玉退出殿去。
殿内只剩下皇帝和太子二人。
姜曜坐在他对面,给自己倒了杯茶。
皇帝深沉的目光盯他半晌,问:此事为何不提前告诉朕?
姜曜道:此前卫燕还未除掉,若将他交出去,柔贞恐怕未必会安全,儿臣不放心。
皇帝摇摇头:那你可知父皇这段时日,是如何熬过来的?朕是真以为柔贞离开了,头发都花白了
他将自己左侧耳后的白发,拨出来给姜曜看。
姜曜看了一眼,道:儿臣知错。
皇帝看他不是很在乎,居然还在慢条斯理地喝茶,心里说不上来的滋味,道:你也不能这样!
他站起身,在姜曜面前来回踱步,过了半天,才停下来。
人言可畏你知道吗?人言可畏!她是你的妹妹,你作为太子的,包庇她,传出去外面怎么说?
姜曜指腹摩挲茶盏边缘,道:知晓。她逃婚的事毕竟不太光彩,我包藏她,便代表整个皇室都包藏他,有损害皇室的威望。
皇帝道:早一些时日告诉朕,朕也不必对外放出她去世的消息了。
归根到底,这事百年之后,会在青史之上留下一笔。
姜玄也知道没什么好名声,但对一双儿女,那是给予深爱,并不想被后人指指点点,更舍不得小女儿被人戳脊梁骨。
姜曜语调淡淡:柔贞的确可怜,儿臣才会对她生出怜惜之情。
皇帝闻言回身,好似记得以前这兄妹二人关系也没这么好,看来还是拜此事所赐,拉近了他俩的距离。
他叹息一声:你十四妹,从小就懂事,会乖巧撒娇,谁看了不喜欢她?你能疼惜她,是她的幸事。哪怕万一有一日,朕不在了,有你这个哥哥好好待他,朕也算放心了。
如若说姜玄最放不下的两件事,一是将王朝糟蹋成这样,留了个烂摊子给儿子,二是女儿还没有安定下来。
皇帝低声道:你十四妹有时太倔,必须要让她好好听话。朕打算赶紧就将她嫁人了。
姜曜才拿起茶盏又放下,轻蹙眉问: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吗?
怎么没有?她现在就是小孩子脾性,所以能任性胡闹。等她嫁人后,诞下几个孩子,学会相夫教子,心自然就定下来了。天底下多少妇人不是这样的?
皇帝问:怎么,你觉得不妥?
姜曜轻轻摇头道:柔贞才和卫燕的婚事中解脱出来,你又要逼她嫁人,岂非促生她的叛逆之心?
何况,她还极小,十六七岁,身子骨还没长全,如何就能当母亲?
皇帝道:朕也没说立刻就要她嫁人,朕也想将她留在身边。是在和你商量,如何给柔贞选驸马。
他指尖轻敲桌,情绪激动。
你做事一向让朕放心,所以朕才让你来,你从现在起,就开始替她物色一个万全的夫君,可以吗?
说了这么一串话,皇帝有点气喘。
好半天,姜曜也不回话,姜玄着皱起眉。
在姜玄焦灼的目光注视下,姜曜终于喝完最后一口茶,道:可以。
驸马的人选,我亲自来挑。
作者有话要说:
魏家三郎就是第二个男配哦。
小剧透一下:太子藏娇,不止藏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二次才是真正爆发流言的。很快就写到了。我个人是觉得比杀卫燕那个更刺激。
第29章 母妃
姜吟玉从东宫搬了出来,回到自己的披香殿。
一回去,侍女都围了上来,双目通红,哭肿了一般。
殿内回荡着抽泣声,连侍奉的宦官也没忍住,掉下几滴泪。
侍女白露道:外面都说公主您被猎狗给咬死了,可当初奴婢看到那具尸身,就知道不是您。
姜吟玉坐下,拍拍她们的后背,语调温柔地安慰:已经没事了。这段日子我一直躲在东宫,没有被卫侯的人捉去。
侍女们或多或少听说了这事,急忙询问情况。
没一会,外头传来通报,东宫的吴怀公公来了。
吴怀这次来,是将姜吟玉落在东宫的衣物首饰送过来,连公主收养的那只小猫都捎带上了。
吴怀恭敬地道:公主,东西都在这儿了。殿下说,你什么想去东宫,就派人去告知他一声,他都在的。
姜吟玉笑着道:多谢。
吴怀离开后,殿内抽泣声渐渐小了下来。
侍女白露趴在姜吟玉膝盖上,泣涕涟涟:奴婢原先还以为太子不近人情,不会搭救公主,这下一看,殿下果然心善,待公主极好。
另一侧侍女绿绮擦泪,说出去给姜吟玉做碟点心。
这些侍女与姜吟玉差不多的年纪,平日里最爱欢笑,姜吟玉也从不拘着她们,与她们一道玩乐,披香殿便常常溢满少女们清脆的笑声。
姜吟玉见她们如此真诚地待自己,眼底发热:以后不会再让你们为我担忧了。
侍女们哭着,争相上来拥住她。
一直到三更夜,殿内灯火才慢慢熄落。
夜里,姜吟玉卧在榻上,辗转反侧,有些无法入睡。
思来想去,觉得缺些什么,似乎是殿内的气息不太对。
东宫的夜晚,总会点上一味清淡幽雅的燃乾陀罗香,来帮助入眠,披香殿没有这个气息,姜吟玉一时无法适应。
姜吟玉思忖,准备明日去东宫,和皇兄要一味这样的香。
如今卫燕已死,盘桓在她心头的事,只剩下了母妃。
姜吟玉望着月色出神,做好决定,她得尽快弄清楚那地宫里的女子到底是谁。
只是姜吟玉才恢复身份,有一堆事要处理,接下来一连几天,被各种事占据了手头的空闲,应付不暇。
又是姊妹来披香殿找她寒暄;又是尚衣局女官来给她裁量新衣
约莫过了四五日。
这日午后,天光清朗,姜吟玉终于得空。
她让白露在宫里帮她打掩护,之后悄悄换了一件宫女的衣裳,不声不响进入后山。
一路走密道,很快到地宫。
地宫内比外面冷,寒气让姜吟玉打了一个寒颤。
她提着裙裾,放缓脚步,不发出动静,可踩在密道石块上,还是激起不小的回声。
隧道里点了灯,前路明亮。
她走到上一次去过的地方,在转角处,探出脑袋。
远处两排侍卫,正在巡逻站岗,气度森然。他们背后守着的,正是一间暗殿。
姜吟玉转过身,背贴冰冷墙壁。
她明白,就算自己出去被人发现了,也没多大事。总归她是公主,最多事后被父皇怪罪一二句罢了。
她等了有小半个时辰,那边终于传来的交谈声。
站岗的侍卫开始换班。
不多时,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响起。
众人往另一边奔走,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隧道尽头。
姜吟玉挑准时机出来,可往前走了没几步,路尽头绕出来另一队侍卫,两方人直直撞上。
对面领头侍卫,抬起长矛,怒喝道:什么人!
姜吟玉早就准备好的说辞,道:我是陛下派来送东西的侍女。
那侍卫狐疑道:陛下派来的?
他走近了点,看清了姜吟玉的容貌。
但见此侍女样貌平庸,脸上敷了一层厚重的铅粉,有些污腻感,唯独一双眼睛异常明亮,倒也看得过去。
侍卫目光下移,看到她托盘上的几件绮罗绸裙,手搭上去,来回地摩挲检查。
姜吟玉皱眉,训道:这是陛下交代给屋里人的衣裙,你怎么能随意碰!
那侍卫立马缩手,小声道:是我逾矩了,娘娘的东西,小人不该碰!
娘娘二字一出,姜吟玉眼睫颤了颤,很快镇定下来,道:那还不给我开门?
侍卫上前去,往里一推,两扇殿门便在姜吟玉面前敞开了。
姜吟玉又故意拿乔,学着刻薄宫人,睥睨了他一眼,看得那侍卫心虚不已,抱拳作礼。
好半晌,她才捏着架子,款款步入那屋之中。
殿门在身后阖上时,姜吟玉长松一口气。
她抬起眼,扫视这间屋子,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桌案边一道女子紫色的背影。
殿内没有旁人,空空荡荡,只她一人独坐。
姜吟玉走到案边,将手上托盘搁下。
那女子没有察觉到她的到来,依旧双目空空盯着地面。
墙壁上的一道小小方窗,一缕阳光破窗洒入,照在那女人精致的侧颜上。
姜吟玉侧过首,悄悄去看她,不知不觉心口又浮起奇异的感觉。
那女人喃喃自语:京城到河西,路到底有多远呢?
屋内宁静的气氛,被她这幽怨的一声轻叹给打破了。
话语才落,女人转过脸来,两道锐利视线落在姜吟玉身上。
姜吟玉没有慌乱,睁着一双澄澈的眼睛,用一种初生婴儿的眼光,好奇地打量她。
那女子也在看她,眸光从最初的戒备,慢慢松了下来,染上了一层好奇。
你是谁?
女子的声音极其好听,空灵澄净,仿佛山泉落入深潭里。
啊,我刚听到了,你是来给我送衣裳的,是不是?
女子勾起唇浅笑,目光一直停在姜吟玉的面颊上。
姜吟玉笑着点点头,将手上的绸缎递到她面前。
女子手搭上去,摸了摸,目光流连道:真好看啊。
兰昭仪的皮肤极其白皙,或许是因为十几年来被囚在屋内,无法走出一步,肌肤白得得好似夏日的烈阳一般,刺眼夺目。脸上更无一道皱纹,看年华也不过三十岁。
姜吟玉低下头,与她耐心地解释这绸缎是什么纱,却感觉女人灼热的目光,一直若有若无追随着自己。
女人靠过来,身上一股似浓郁的兰香,巧笑倩兮:你眼睛真好看,你叫什么名字?
姜吟玉迟疑,并未回答。
女人眨眼,盯着姜吟玉的面颊,慢慢蹙眉道:怎么涂了这么厚重的铅粉?过来,我帮你擦掉一点,或许更好看。
女人眼底灿然若星辰,声音轻轻柔柔。
姜吟玉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心中有一道声音,在驱使着她答应。
女人带姜吟玉到金盆前,用手绢沾了水,搭上姜吟玉左脸。
潮湿的水拂过姜吟玉的面颊,姜吟玉只觉心也被一股柔柔的水拂过,又感觉到那女子贴过来,气息温和,让她眼睫抖颤。
随着姜吟玉脸上的铅粉被抹去,露出她原本的容貌,那女人愣了一愣。
兰昭仪一笑,眉眼弯弯:真漂亮啊。你的鼻子挺翘,嘴唇红润,眼睛就像淡淡的琉璃一样。你让我想起我的夫君,他也有一双这样的眼睛,总会温柔含情地看着我。
听到这话,姜吟玉心里好像有一道波澜涌起,美目波光流动:真的吗?
话还没说完,屋外响起一道女子惊呼。
有人来见娘娘了?
门一下从外推开,进来的是一个侍女,手上捧着食盒。
侍卫们不明就里,站在门口问:怎么了?
等他们朝屋内看来,看姜吟玉那张与方才完全不同的面容,惊讶不已。
他们中人大都未见过归柔贞公主的玉容,一时不知眼前人是谁,可那侍女却如临大敌,赶紧让侍卫上去,将姜吟玉带走。
侍女焦急:快!将她带出地宫去!
侍卫们不由分说,上来架这姜吟玉。
姜吟玉挣脱几下,被拖拽着往外走,转过头来,水眸里满是不舍与慌乱。
这一幕让兰昭仪,道:先放开她!我还有话与她说!
侍卫停下脚步,遵命。
侍女却催促道:快带她走!不能让她留下!她见不得娘娘的!再耽搁!小心陛下砍了你们的脑袋!
兰昭仪问道:什么人我见不得?
一个错神,姜吟玉已被拖到了门口,少女眼眶绯红,努力地拽着门边沿,不让自己被拖走,唇瓣微张,似要对她说些什么。
兰昭仪前去前去,一下冲出来侍女和侍卫冲拦着她不许走。
兰昭仪推开他们,看向门口,少女踉跄摔在地,重重的一声,骨头撞到地面,听得兰昭仪心口一颤。
她要奔上去制止,可少女已经被粗暴地拽起来,狠狠地带离殿门口。
走之前,少女仍依依不舍地看向她,里面夹杂着各种复杂情绪。
时隔多年再见,那少女的眼神像是一支柔和的箭,瞬间击穿了兰昭仪的心灵。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