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摇(10)
那时姜曜才四五岁大,小孩子懂什么,要从她手里抽出手,兰昭仪变了脸色,怎么说非要他答应。
皇帝从宫殿出来,见到这一幕,赶紧上前扶兰昭仪。兰昭仪嫌弃地从他袖子里抽出手,道:我许你碰我了吗?
皇帝讪讪收回手,示意曹公公将人带下去。
也是那次,曹公公发觉了一些端倪,兰昭仪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似乎出了问题。
思绪回笼,记忆中那张脸的轮廓,与姜吟玉的脸重合。
不得不说,她母女二人确实极其像,只是姜吟玉的脸还没有完全长开。
并非曹公公不愿意告诉姜吟玉,实在是兰昭仪死得蹊跷。
天子下令彻查,无果,悲愤不已,迁怒宫人,那殿前台阶上宫人的血水,冲刷了一个月都洗不干净。
曹公公是宫里的老人,懂什么叫趋利避害。
天子没告诉过公主的事,那他怎么能说?
姜吟玉见曹公公迟迟不开口,也不再追问。
午后秋光漫进殿内,姜吟玉用完膳后,曹公公退了出去。
等姜吟玉再出来时,东宫大殿竟然空无一人,唯有香炉还在袅袅吐烟。
姜曜不在,曹公公和吴怀也不在。
她猜道他们应该有事出东宫了,准备回配殿。
走了几步,发现大殿正中央的水磨砖地上,不知怎的出现了一块石头,外头还包着一张丝帛。
姜吟玉狐疑地蹲下身,抽出丝帛,上面的话语直直映入眼帘。
果不其然,又是陈琦约她见面。
今夜宫中有宴,太子未在东宫,酉时御花园相见。
太子不在东宫,酉时相见?
姜吟玉将丝帛塞回袖子里,环顾四周,没有瞧见什么异样。
她回到配殿榻边坐下,手捧着脸,无聊看着地上的猫,丝帛上的话一遍遍跳出来、浮现在她眼前。
她很清楚陈琦的话,不值得她再冒一次险。
万一出去被发现,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然而心中对母亲记忆的缺失,让她极度想要抓住些什么。
宫中有密道,姜吟玉心思一向细腻,可以做到不被轻易发现。
就是她这样忤逆皇兄的叮嘱,皇兄回来后,想必会不悦。
那她要不要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章 良人
夕阳消失殆尽时,一道女子的身影从东宫大殿走出,悄无声息地融入浓稠的夜色中。
与此同时,安乐宫里。
大殿灯火辉煌,歌舞升平。
皇帝姜玄坐在宝座上,今日是家宴,席间没有大臣,来得俱是王子皇孙。
他膝下子嗣众多,光儿子女儿加起来就足足二十多号人,加上后宫一众妃嫔,一时间殿内人头攒动,灯烛光影流动。
不多时,殿外来报:太子入殿
郎君锦袍玉冠,朗朗昭昭,走动间步履风流,如月下谪仙。
众宾起身参拜。
等姜曜入座,皇帝抚膝笑问:太子眼睛好了吗?
姜曜浅笑,双手放入宫人端来的金盆中净手,道:尚未复明,不过太医说很快了,父皇不必担心。
姜玄唔了一声,那你可得好好歇息,东宫缺什么就来和父皇说。
众宾未料到太子今日会现身,一时心中惊奇。
随即便有人起身,向太子敬酒,询问太子身体安康否?
他们中有许多人,或多或少也听说了太子失明一事,眼下只见太子双目曜亮,言行举止从容不迫,哪里有半点窘迫的样子?
没过多久,又有宦官跑进来传话。
这次是卫燕的人,称卫侯今夜抽不出空,无法前来赴宴。
坐在贵族堆里的有一男子,没忍住笑了一声
原先这宫宴,卫侯可是最喜欢参加的,怎的偏偏今日不来了?难道是因为柔贞公主逃婚,卫候当不成驸马,面上过不去,不敢来了?
说话者是魏驸马,他几杯酒下肚,满面红光。
身边的几个贵族男子闻言,也笑着附和了几句。
永怀长公主轻瞪丈夫一眼,道:柔贞忤逆圣旨逃婚,你莫要再提她,白白糟污了皇帝耳朵。
永怀长公主五十出头的年纪,是天子一母同胞的姐姐,格外得皇帝尊敬,故而十分威望。
皇帝握着酒樽饮了口酒,面色如常,情绪没有什么波动。
那一日柔贞公主逃婚之后,皇帝勃然大怒的样子,众人还都记忆犹新。
这会见永怀长公主提起这事,便渐渐有交头接耳声。
公主下落不明,前前后后也快有十日了,躲到皇宫哪个角落去了?
哪里是失踪了?你不知晓那日卫侯都放猎犬上后山了?这人怕是早没了,陛下一直压着没说
魏驸马听身侧人这么说,面露唏嘘,道:若柔贞公主真丧身犬腹,那也确实可惜了她年岁不大,也才及笄吧。
永怀长公主嘴角下至:也不小了,还不懂事呢?我那一辈的公主,像她这么大时候,都有好几个被送去草原和亲了。她难道不该懂点事,为大昭分忧吗?
她摇摇头:嫁给卫侯也不算委屈她了,非得闹得这么难看。
这话一出,大殿内气氛渐渐冷了下去。
姜曜惯常不说话,抿了口酒。
皇帝则是停下了与妃子狎乐,面色微微收紧。
坐在对面的安阳公主,越听越是不是滋味,总觉得这话拐弯抹角也在骂自己,出声道:姑姑,这如何能怪罪到柔贞身上?若说为大昭分忧,您怎么不让您女儿去嫁给卫侯?
永怀长公主足足愣了一刻,道:柔贞也就仗着公主的身份敢这么任性妄为,放在外面谁家姑娘像她一样?
好了,好了。
韦皇后出声制止。
安阳公主还欲说,被韦皇后投过来的一眼给堵了回去。
韦皇后看向永怀长公主,笑道:今夜还有正事,是不是忘了?
永怀长公主会意,瞥了一眼身后的女郎,道:妤儿,太子眼睛不太方便,你去帮他斟一下酒。
她身后有一女子出列。
魏家女郎花钿饰额,腰佩明璎,翩跹出列,款款步到姜曜案几边,周身华光引得四下人侧目。
这一幕昭示着什么,不言而喻。
皇后侧过身,问皇帝:太子妃人选,魏家女如何?
皇帝眯了眯眼,瞧着下方给姜曜斟酒的魏妤。
女郎唇角两道浅浅的梨涡,举止得体,虽然近身斟酒,却分毫没露出胆怯或是谄媚,一言一行皆是大家风范,骨子里的秀雅。
她替姜曜斟了一杯酒,姜曜轻轻颔首接过。
韦皇后道:曜儿也没拒绝人家。
皇帝不以为然,这能看出些什么?
姜曜又并非不懂人情世故之人,若当着这么多人面拒绝,岂非扫人女子的颜面?
皇帝道:且再看看吧,让他二人私下里处处。
接下来宴席之上,并无其他波折,气氛热闹融洽,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宴席散后,韦皇后特地将太子拉到殿后,悄声叮嘱他与魏家女好好相处,熟络感情。
韦皇后轻声道:太子妃人选,殿下也该有所定夺了。
姜曜道了一句我自有定数,便退了出去。
月色皎洁,宝殿高耸。
魏妤与姜曜沿着太液池散步,脚边浮动月光影子,吴怀与曹公公提着灯,在身后隔了几丈远相随。
朗朗夜风袭过,魏妤侧过目看着身侧男子,心跳微微加快。
郎君无疑是俊美的,就是这一张脸,她从十四岁起见了一眼就喜欢,一直悄悄摆在心上。
她声音轻轻的:殿下眼睛不能视物,可知我们现在走的方向是去哪里?
姜曜没有看她,目视前方,道:御花园,是吗?
魏妤语气略有诧异:殿下看不见,也能知道?
姜曜道:我自幼长于宫中,宫里每一条路都记得,虽双目失明,但耳朵尚可,犹能辨别方向。
他声音如夜晚柔柔的风,魏妤心都听漏了半分,旋即意识到他在和自己谈论过往,心中悄然升起几分雀跃,唇角上扬。
不知不觉行至了御花园,四下无人,只草木浓郁,花香盈盈。
魏妤踌躇片刻,道:殿下,皇后今夜让我为您斟酒,意思是
下一刻,身边人停了下来,道:魏姑娘是丞相之女,家世显赫,求者如云,实在没必要因为皇后的一席话为我入宫,我并非良人。
魏妤立在花丛边,眉心拢起:怎会不是良人,殿下不知我心意
我身子不好,你嫁得我,恐怕也未能如你心中所愿。
魏妤完全愣住,想到外人所说他身上的病情,生了几分退缩,旋即压下,道:妤儿愿侍奉在殿下身侧。
姜曜轻轻摇头,看向假山的方向。
魏妤顺着他目光望去,远处黑漆漆一片,除了光秃秃的假山什么也瞧不着,也不知他在看什么。
她心乱如麻,问道:殿下,是妤儿哪里冒犯了你吗?
姜曜出神,道:不是。
魏妤不知所措,垂在身侧的手攥紧裙摆,仰起头看着月色下他的轮廓,轻声道:妤儿敬您、爱您、仰慕您,视殿下若这月色,若能陪伴在侧,哪怕只有一日,那便也足够了。
姜曜眉心微微蹙起,依旧盯着那假山的方向,
他没有回答这话,显得魏妤过于纠缠了。
就在她满心失落时,姜曜侧过脸,唇角一抹浅浅笑意:皇后让你当众为我斟酒,此事欠妥,传出去有碍你的名声。不必担心,我会私下处理此事,也会帮你另寻良人。
魏妤摇摇头,可殿下,我不需要
她满心满意都是姜曜,忘记了礼节,伸手去拉他的袖子,可只触及到衣摆的一角,他便大步往假山那里走去。
魏妤快步跟上,身后曹公公和吴怀山前拦着她道:魏姑娘,天色晚了,奴婢送您回去吧。
魏妤也是矜持的女子,怕再缠下去会给姜曜留下不好的印象,轻轻点了点头,道:那我改日再来探望太子。
这边曹公公送魏妤离开,那边吴怀赶紧跟上姜曜步子,没几步,见他在假山旁停下。
吴怀竖起耳朵一听,面色惊变。
假山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依稀可辨是男女的交谈声。
再一看太子,姜曜面色紧绷,透着几分冷色。
过了会,他扬起声,朝里面道:藏什么?出来吧。
假山里的男女交谈声骤停。
等了半晌,人却迟迟不出来。
姜曜冷笑一声,大步朝里走去。
第13章 抱我
里头响起一道急促声音:皇兄,先别进来!
姜曜容色冷峻,立在假山旁,极其不悦,等了有大半天,里头二人才磨磨蹭蹭出来。
吴怀原先还没认出里头人是谁,这下仔细一看不得了,眼前一阵发黑。
六皇子殿下,衣衫不整,面色绯红,额头上一层薄薄的汗珠。
而立在他身后的女子,正慌张系着衣裙,唇上口脂被人践踏开,似才承受过雨露恩泽的花瓣。
这一幕冲击力巨大,吴怀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女子可是赵婕妤,天子的宠妃!
六皇子殿下怎么和她牵扯到了一块!
六皇子俊容带着潮.红,支支吾吾道:皇、皇兄怎么突然到御花园来了?我正与赵婕妤谈论给父皇庆寿的事情
话说到一半,被姜曜打断道:宴席才开宴不久你就借口匆匆离去,原是到这里与人幽会,姜灼,我真是小瞧你了。
冰冷的话语直刺人耳膜,姜灼脸上火辣辣地烧着。
吴怀道:婕妤娘娘,先走吧,太子与六皇子有话要私下里谈。
赵婕妤提起裙裾,往假山外走去。
姜灼余情未尽,正是激荡之时,道:阿赵,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年轻的女子回顾,看了他一眼,一切只在不言中。
人走后,姜曜开口问:过几日再见面是何时?你是什么身份,她又是什么身份?
姜曜唇角上扬,不知是嘲讽还是觉得可笑。
姜灼头一回见他用这副语气和自己说话,知他必定是极其生气,面色惨白道:我是皇子,她是后妃,我二人不该有别的情愫,可皇兄
他话锋一转,我与阿赵本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她该嫁给我为妻,却被父皇纳进宫为妃,叫我如何能一下忘了她?
姜曜皱眉:所以你便趁着父皇的寿辰,来与她幽会?
他语气冷若寒霜,听得人后背发寒。
姜曜大步流星往前走,道:想过东窗事发的下场吗?
姜灼面色微变。
一旦事情败露,便是千夫所指。
他是皇子,骨子里流着天子的血液,或可免除一死。可赵婕妤,一个宫妃,能有什么好结局?
不杀不足以平息天子怒气。
思及此,姜灼伸出一只手,揽住姜曜的袖摆,颤抖的声音道:三哥,您是太子,日后能否帮我一次?
姜曜如何听不懂他弦外之意,是说希望姜曜登基后,念及旧情,对他和赵婕妤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姜曜没给他答复。
六皇子笑了下,手无意识垂下,道:不行吗?我是宫女所出,比不得你和十四妹受宠,即便犯错,也有父皇包容。可若没有阿赵,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姜曜眼帘一垂,淡声道:回藩地吧。
姜灼摇头:我一年就这一次见阿赵的机会,怎么能回去!
冰冷的雨丝飘下,姜曜开始往回走。
姜灼攥紧拳头,道:皇兄为何如此绝情,若是有朝一日,像我一样,无法得到心仪之人,还能像现在一样冷静吗?
所以我并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姜曜将他话堵了回去,道:你在这份感情中忘失自我,违背人伦,连礼法都不顾了,想想应该吗?
姜灼紧绷的情绪终于松懈下来,提了提嘴角:是,皇兄是天之骄子,自然不会有我这样的烦恼。
他叹了口气,右手起誓:此事错在我,我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见赵婕妤,只要你别不让我回长安。
姜曜淡扫他一眼,道:最好如此。
他离去后,岸边只留姜灼一人孤寂久立。
秋风卷起落叶,骤雨飘摇,浮萍乱散。
**
雨水肆虐,天黑如墨。
姜曜回到东宫,不久,有暗卫上前来禀报:今日午后,又有人约见公主见面。
公主本是打算去的,不知怎的,走到一半又半路返回了。
姜曜听完这话,点了点头,让他退下。
大殿极其冷清,没有点灯。
吴怀引着姜曜往前走,待到床榻边,看见一个朦胧的身影卧在榻上。
榻上少女衣衫整齐,乌发散开,仿佛睡着一般。
吴怀赶紧摸黑去找灯烛,而姜曜立在榻边,望着床榻上人。
他眼前世界一片黑暗,耳畔却能听到少女呢喃声。
她好似沉入了极其混沌的梦魇,口中不断发出:父皇母妃
恋耽美
皇帝从宫殿出来,见到这一幕,赶紧上前扶兰昭仪。兰昭仪嫌弃地从他袖子里抽出手,道:我许你碰我了吗?
皇帝讪讪收回手,示意曹公公将人带下去。
也是那次,曹公公发觉了一些端倪,兰昭仪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似乎出了问题。
思绪回笼,记忆中那张脸的轮廓,与姜吟玉的脸重合。
不得不说,她母女二人确实极其像,只是姜吟玉的脸还没有完全长开。
并非曹公公不愿意告诉姜吟玉,实在是兰昭仪死得蹊跷。
天子下令彻查,无果,悲愤不已,迁怒宫人,那殿前台阶上宫人的血水,冲刷了一个月都洗不干净。
曹公公是宫里的老人,懂什么叫趋利避害。
天子没告诉过公主的事,那他怎么能说?
姜吟玉见曹公公迟迟不开口,也不再追问。
午后秋光漫进殿内,姜吟玉用完膳后,曹公公退了出去。
等姜吟玉再出来时,东宫大殿竟然空无一人,唯有香炉还在袅袅吐烟。
姜曜不在,曹公公和吴怀也不在。
她猜道他们应该有事出东宫了,准备回配殿。
走了几步,发现大殿正中央的水磨砖地上,不知怎的出现了一块石头,外头还包着一张丝帛。
姜吟玉狐疑地蹲下身,抽出丝帛,上面的话语直直映入眼帘。
果不其然,又是陈琦约她见面。
今夜宫中有宴,太子未在东宫,酉时御花园相见。
太子不在东宫,酉时相见?
姜吟玉将丝帛塞回袖子里,环顾四周,没有瞧见什么异样。
她回到配殿榻边坐下,手捧着脸,无聊看着地上的猫,丝帛上的话一遍遍跳出来、浮现在她眼前。
她很清楚陈琦的话,不值得她再冒一次险。
万一出去被发现,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然而心中对母亲记忆的缺失,让她极度想要抓住些什么。
宫中有密道,姜吟玉心思一向细腻,可以做到不被轻易发现。
就是她这样忤逆皇兄的叮嘱,皇兄回来后,想必会不悦。
那她要不要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章 良人
夕阳消失殆尽时,一道女子的身影从东宫大殿走出,悄无声息地融入浓稠的夜色中。
与此同时,安乐宫里。
大殿灯火辉煌,歌舞升平。
皇帝姜玄坐在宝座上,今日是家宴,席间没有大臣,来得俱是王子皇孙。
他膝下子嗣众多,光儿子女儿加起来就足足二十多号人,加上后宫一众妃嫔,一时间殿内人头攒动,灯烛光影流动。
不多时,殿外来报:太子入殿
郎君锦袍玉冠,朗朗昭昭,走动间步履风流,如月下谪仙。
众宾起身参拜。
等姜曜入座,皇帝抚膝笑问:太子眼睛好了吗?
姜曜浅笑,双手放入宫人端来的金盆中净手,道:尚未复明,不过太医说很快了,父皇不必担心。
姜玄唔了一声,那你可得好好歇息,东宫缺什么就来和父皇说。
众宾未料到太子今日会现身,一时心中惊奇。
随即便有人起身,向太子敬酒,询问太子身体安康否?
他们中有许多人,或多或少也听说了太子失明一事,眼下只见太子双目曜亮,言行举止从容不迫,哪里有半点窘迫的样子?
没过多久,又有宦官跑进来传话。
这次是卫燕的人,称卫侯今夜抽不出空,无法前来赴宴。
坐在贵族堆里的有一男子,没忍住笑了一声
原先这宫宴,卫侯可是最喜欢参加的,怎的偏偏今日不来了?难道是因为柔贞公主逃婚,卫候当不成驸马,面上过不去,不敢来了?
说话者是魏驸马,他几杯酒下肚,满面红光。
身边的几个贵族男子闻言,也笑着附和了几句。
永怀长公主轻瞪丈夫一眼,道:柔贞忤逆圣旨逃婚,你莫要再提她,白白糟污了皇帝耳朵。
永怀长公主五十出头的年纪,是天子一母同胞的姐姐,格外得皇帝尊敬,故而十分威望。
皇帝握着酒樽饮了口酒,面色如常,情绪没有什么波动。
那一日柔贞公主逃婚之后,皇帝勃然大怒的样子,众人还都记忆犹新。
这会见永怀长公主提起这事,便渐渐有交头接耳声。
公主下落不明,前前后后也快有十日了,躲到皇宫哪个角落去了?
哪里是失踪了?你不知晓那日卫侯都放猎犬上后山了?这人怕是早没了,陛下一直压着没说
魏驸马听身侧人这么说,面露唏嘘,道:若柔贞公主真丧身犬腹,那也确实可惜了她年岁不大,也才及笄吧。
永怀长公主嘴角下至:也不小了,还不懂事呢?我那一辈的公主,像她这么大时候,都有好几个被送去草原和亲了。她难道不该懂点事,为大昭分忧吗?
她摇摇头:嫁给卫侯也不算委屈她了,非得闹得这么难看。
这话一出,大殿内气氛渐渐冷了下去。
姜曜惯常不说话,抿了口酒。
皇帝则是停下了与妃子狎乐,面色微微收紧。
坐在对面的安阳公主,越听越是不是滋味,总觉得这话拐弯抹角也在骂自己,出声道:姑姑,这如何能怪罪到柔贞身上?若说为大昭分忧,您怎么不让您女儿去嫁给卫侯?
永怀长公主足足愣了一刻,道:柔贞也就仗着公主的身份敢这么任性妄为,放在外面谁家姑娘像她一样?
好了,好了。
韦皇后出声制止。
安阳公主还欲说,被韦皇后投过来的一眼给堵了回去。
韦皇后看向永怀长公主,笑道:今夜还有正事,是不是忘了?
永怀长公主会意,瞥了一眼身后的女郎,道:妤儿,太子眼睛不太方便,你去帮他斟一下酒。
她身后有一女子出列。
魏家女郎花钿饰额,腰佩明璎,翩跹出列,款款步到姜曜案几边,周身华光引得四下人侧目。
这一幕昭示着什么,不言而喻。
皇后侧过身,问皇帝:太子妃人选,魏家女如何?
皇帝眯了眯眼,瞧着下方给姜曜斟酒的魏妤。
女郎唇角两道浅浅的梨涡,举止得体,虽然近身斟酒,却分毫没露出胆怯或是谄媚,一言一行皆是大家风范,骨子里的秀雅。
她替姜曜斟了一杯酒,姜曜轻轻颔首接过。
韦皇后道:曜儿也没拒绝人家。
皇帝不以为然,这能看出些什么?
姜曜又并非不懂人情世故之人,若当着这么多人面拒绝,岂非扫人女子的颜面?
皇帝道:且再看看吧,让他二人私下里处处。
接下来宴席之上,并无其他波折,气氛热闹融洽,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宴席散后,韦皇后特地将太子拉到殿后,悄声叮嘱他与魏家女好好相处,熟络感情。
韦皇后轻声道:太子妃人选,殿下也该有所定夺了。
姜曜道了一句我自有定数,便退了出去。
月色皎洁,宝殿高耸。
魏妤与姜曜沿着太液池散步,脚边浮动月光影子,吴怀与曹公公提着灯,在身后隔了几丈远相随。
朗朗夜风袭过,魏妤侧过目看着身侧男子,心跳微微加快。
郎君无疑是俊美的,就是这一张脸,她从十四岁起见了一眼就喜欢,一直悄悄摆在心上。
她声音轻轻的:殿下眼睛不能视物,可知我们现在走的方向是去哪里?
姜曜没有看她,目视前方,道:御花园,是吗?
魏妤语气略有诧异:殿下看不见,也能知道?
姜曜道:我自幼长于宫中,宫里每一条路都记得,虽双目失明,但耳朵尚可,犹能辨别方向。
他声音如夜晚柔柔的风,魏妤心都听漏了半分,旋即意识到他在和自己谈论过往,心中悄然升起几分雀跃,唇角上扬。
不知不觉行至了御花园,四下无人,只草木浓郁,花香盈盈。
魏妤踌躇片刻,道:殿下,皇后今夜让我为您斟酒,意思是
下一刻,身边人停了下来,道:魏姑娘是丞相之女,家世显赫,求者如云,实在没必要因为皇后的一席话为我入宫,我并非良人。
魏妤立在花丛边,眉心拢起:怎会不是良人,殿下不知我心意
我身子不好,你嫁得我,恐怕也未能如你心中所愿。
魏妤完全愣住,想到外人所说他身上的病情,生了几分退缩,旋即压下,道:妤儿愿侍奉在殿下身侧。
姜曜轻轻摇头,看向假山的方向。
魏妤顺着他目光望去,远处黑漆漆一片,除了光秃秃的假山什么也瞧不着,也不知他在看什么。
她心乱如麻,问道:殿下,是妤儿哪里冒犯了你吗?
姜曜出神,道:不是。
魏妤不知所措,垂在身侧的手攥紧裙摆,仰起头看着月色下他的轮廓,轻声道:妤儿敬您、爱您、仰慕您,视殿下若这月色,若能陪伴在侧,哪怕只有一日,那便也足够了。
姜曜眉心微微蹙起,依旧盯着那假山的方向,
他没有回答这话,显得魏妤过于纠缠了。
就在她满心失落时,姜曜侧过脸,唇角一抹浅浅笑意:皇后让你当众为我斟酒,此事欠妥,传出去有碍你的名声。不必担心,我会私下处理此事,也会帮你另寻良人。
魏妤摇摇头,可殿下,我不需要
她满心满意都是姜曜,忘记了礼节,伸手去拉他的袖子,可只触及到衣摆的一角,他便大步往假山那里走去。
魏妤快步跟上,身后曹公公和吴怀山前拦着她道:魏姑娘,天色晚了,奴婢送您回去吧。
魏妤也是矜持的女子,怕再缠下去会给姜曜留下不好的印象,轻轻点了点头,道:那我改日再来探望太子。
这边曹公公送魏妤离开,那边吴怀赶紧跟上姜曜步子,没几步,见他在假山旁停下。
吴怀竖起耳朵一听,面色惊变。
假山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依稀可辨是男女的交谈声。
再一看太子,姜曜面色紧绷,透着几分冷色。
过了会,他扬起声,朝里面道:藏什么?出来吧。
假山里的男女交谈声骤停。
等了半晌,人却迟迟不出来。
姜曜冷笑一声,大步朝里走去。
第13章 抱我
里头响起一道急促声音:皇兄,先别进来!
姜曜容色冷峻,立在假山旁,极其不悦,等了有大半天,里头二人才磨磨蹭蹭出来。
吴怀原先还没认出里头人是谁,这下仔细一看不得了,眼前一阵发黑。
六皇子殿下,衣衫不整,面色绯红,额头上一层薄薄的汗珠。
而立在他身后的女子,正慌张系着衣裙,唇上口脂被人践踏开,似才承受过雨露恩泽的花瓣。
这一幕冲击力巨大,吴怀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女子可是赵婕妤,天子的宠妃!
六皇子殿下怎么和她牵扯到了一块!
六皇子俊容带着潮.红,支支吾吾道:皇、皇兄怎么突然到御花园来了?我正与赵婕妤谈论给父皇庆寿的事情
话说到一半,被姜曜打断道:宴席才开宴不久你就借口匆匆离去,原是到这里与人幽会,姜灼,我真是小瞧你了。
冰冷的话语直刺人耳膜,姜灼脸上火辣辣地烧着。
吴怀道:婕妤娘娘,先走吧,太子与六皇子有话要私下里谈。
赵婕妤提起裙裾,往假山外走去。
姜灼余情未尽,正是激荡之时,道:阿赵,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年轻的女子回顾,看了他一眼,一切只在不言中。
人走后,姜曜开口问:过几日再见面是何时?你是什么身份,她又是什么身份?
姜曜唇角上扬,不知是嘲讽还是觉得可笑。
姜灼头一回见他用这副语气和自己说话,知他必定是极其生气,面色惨白道:我是皇子,她是后妃,我二人不该有别的情愫,可皇兄
他话锋一转,我与阿赵本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她该嫁给我为妻,却被父皇纳进宫为妃,叫我如何能一下忘了她?
姜曜皱眉:所以你便趁着父皇的寿辰,来与她幽会?
他语气冷若寒霜,听得人后背发寒。
姜曜大步流星往前走,道:想过东窗事发的下场吗?
姜灼面色微变。
一旦事情败露,便是千夫所指。
他是皇子,骨子里流着天子的血液,或可免除一死。可赵婕妤,一个宫妃,能有什么好结局?
不杀不足以平息天子怒气。
思及此,姜灼伸出一只手,揽住姜曜的袖摆,颤抖的声音道:三哥,您是太子,日后能否帮我一次?
姜曜如何听不懂他弦外之意,是说希望姜曜登基后,念及旧情,对他和赵婕妤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姜曜没给他答复。
六皇子笑了下,手无意识垂下,道:不行吗?我是宫女所出,比不得你和十四妹受宠,即便犯错,也有父皇包容。可若没有阿赵,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姜曜眼帘一垂,淡声道:回藩地吧。
姜灼摇头:我一年就这一次见阿赵的机会,怎么能回去!
冰冷的雨丝飘下,姜曜开始往回走。
姜灼攥紧拳头,道:皇兄为何如此绝情,若是有朝一日,像我一样,无法得到心仪之人,还能像现在一样冷静吗?
所以我并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姜曜将他话堵了回去,道:你在这份感情中忘失自我,违背人伦,连礼法都不顾了,想想应该吗?
姜灼紧绷的情绪终于松懈下来,提了提嘴角:是,皇兄是天之骄子,自然不会有我这样的烦恼。
他叹了口气,右手起誓:此事错在我,我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见赵婕妤,只要你别不让我回长安。
姜曜淡扫他一眼,道:最好如此。
他离去后,岸边只留姜灼一人孤寂久立。
秋风卷起落叶,骤雨飘摇,浮萍乱散。
**
雨水肆虐,天黑如墨。
姜曜回到东宫,不久,有暗卫上前来禀报:今日午后,又有人约见公主见面。
公主本是打算去的,不知怎的,走到一半又半路返回了。
姜曜听完这话,点了点头,让他退下。
大殿极其冷清,没有点灯。
吴怀引着姜曜往前走,待到床榻边,看见一个朦胧的身影卧在榻上。
榻上少女衣衫整齐,乌发散开,仿佛睡着一般。
吴怀赶紧摸黑去找灯烛,而姜曜立在榻边,望着床榻上人。
他眼前世界一片黑暗,耳畔却能听到少女呢喃声。
她好似沉入了极其混沌的梦魇,口中不断发出:父皇母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