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快穿之宿主是个大佬

小说免费阅读(106)

    长孙怡刚说完,摄政王脸色便是一变,拽住长孙怡,直接干脆的抽剑对着司湮:你走,我留下好好会会她!
    他怎么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为了自己的生路去死,摄政王也不说送死的话,反而是一副要与司湮决战的口吻。
    司湮也不介意摄政王拿剑指着自己,看热闹一般的看着互相争取死路的两人,在摄政王说出那番话后,好像在长孙怡的眼中看到了一抹庆幸啊。
    就说嘛,长孙怡这能做逃兵的主,怎么会那般大义凛然,不过是以退为进罢了。
    马上决定,我可没什么耐心,再不决定那就都死在这里。司湮还在催促他们。
    摄政王只能推着长孙怡,催促着让她赶紧走。
    你真的会放我们其中一人一条生路?长孙怡也不怎么相信司湮的话。
    说到做到,爱信不信。司湮扬眉轻笑。
    她这话还真不是虚的,当然前提是活的人是长孙怡。
    她还不能确定现在能不能直接弄死长孙怡,她不想杀完长孙怡时间一个倒退,又得重新在人群里头冲杀一遍。
    杀长孙怡的话,打完了仗找个时间摸过去试试就行,不用这么急,先搞死摄政王。
    现在的摄政王和长孙怡也没那个资格去信与不信,都清楚不是司湮的对手,摄政王只能继续推着长孙怡,压低了声音说道:你快走,我还有准备,稍后便与你在城外汇合。
    摄政王并没有什么准备,只是想哄长孙怡离开此处,兴许还有生路。
    自己死了,这座城池如今这架势也守不下来。
    长孙怡不想死,虽然知道摄政王没什么准备,哪怕派出去的人回来也不一定能阻止司湮,她也就装作信了摄政王的话,依依不舍但脚下的动作却不慢:我等你。
    见长孙怡信了,摄政王松了口气,笑起来。
    司湮目露嘲讽,似笑非笑的看了长孙怡一眼。
    长孙怡怨恨的瞪了一眼司湮,就试探着往外走,见司湮当真不阻拦她,只是盯紧了摄政王,忙头也不回的跑了出去,还不忘在自己身上弄点伤口方便解释。
    只剩下了司湮和摄政王,摄政王握紧手中的长剑,他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只是下一瞬,司湮便一刀划过了他的脖颈,速度之快摄政王根本来不及反应。
    一击斩首,司湮随便在尸体上补了几刀,从尸体上扯了块布,就将摄政王的脑袋包起来,带回去领赏。
    她在原地磨蹭了一会,走出去的时候,宋军已经攻到了周围。
    领兵的将领见到司湮从楼里走出来,忙过来询问:如何,可是发现敌军主帅的踪迹了?
    他们一直都没见到摄政王和长孙怡的身影。
    司湮提起手中的包裹:楚国摄政王已死,不过与其交战的时候,顾不得旁人,让那长孙怡跑了,不知现在在何处。
    楚国那摄政王被你杀了?将领不敢置信的看着司湮手中的包裹,是个人头模样,还在往下滴血。
    宋军不认可长孙怡的领兵本事,却看得起摄政王的才能,而如今此人就这么死了。
    但这也是天大的好事,摄政王已死,楚军便不足为患,接下去的重点就可以转移到昭国那边去了。
    厉害啊穆语。那将领由衷的赞了一句。
    司湮猛然朝他飞身而去,斩落射来的长箭:专心作战吧,先把这城池打下来再说,一盘散沙的楚军不难对付,但也别掉以轻心了。
    多谢!将领一阵后怕,幸好司湮反应够快帮他挡开了暗箭,谢过一声,便也专心的继续往前冲杀。
    摄政王已死的消息,也被将领刻意的传达了出去,就是到哪都喊上一嗓子,让楚军赶紧投降。
    守城已然失利的楚军士气本就不行,摄政王身死的消息,他们没有轻易相信,却也动摇了军心。
    没多久,确实收不到摄政王消息的那几个将领一番合计,带军撤出了城池,还有不少被拦在城内出不去的楚军,不是战死便是成了俘虏。
    白烨驻军于城内,直接在城中的城主府住下来。
    司湮安排完麾下军队的休整,便去见白烨。
    穆语,听闻你杀了摄政王?
    司湮将被自己转而用木盒装起来的摄政王头颅呈了上去。
    白烨含笑看着摄政王的头颅,轻舒一口气,随后便畅快的笑了起来:此战,大胜!
    那长孙怡趁着我与楚国摄政王交战,偷偷跑了。司湮又说道,此事,将军可以往楚军那边传一传。
    摄政王死了,接下来主管楚军的必然是长孙怡,可司湮又怎么会让她顺利接过所有权柄呢。
    楚军不一定信,但摄政王死了长孙怡还活着,加上传出去的消息,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早晚会发酵出来。
    好。白烨点头应下。
    接下去白烨就要考虑昭国那边的支援了,司湮直接把摄政王给杀了,楚国就算要反击也不足为惧,可以直接带一批将士过去对付昭国。
    至于带哪些人,带多少人去,白烨就要好好考虑一番了。
    司湮也在思考,白烨如果要带自己走的话,自己跟不跟上,得赶紧去找找长孙怡的事儿。
    要是杀得掉,那就不跟着走了,在楚国这边攻城略地也不错,杀不掉就再走一趟。
    司湮等了一阵子,一直等到再次入夜,便摸黑偷偷潜出了城池,寻着长孙怡的位置就去了。
    长孙怡集结了仓皇撤出来的楚国将士们,退到了附近的边境城池驻扎。
    摄政王没有出现,并且已死的消息也传到了楚军之中,顿时军心涣散。
    长孙怡也是焦头烂额,如今这个烂摊子她根本没有能力收拾,不止是边境的问题,摄政王一死,楚国朝堂也会大乱。
    原本被他压着的那些人心思浮动,必定要出来闹事。
    第296章 大女子当拜将封侯28
    司湮故技重施,趁着夜色潜入长孙怡所在的城池,直奔长孙怡的位置而去。
    长孙怡正彻夜思考着接下去的决策,突然有感觉背脊一凉,危机感出现。
    她仓皇抬头四望,并没有看到什么可疑之人。
    况且这不是在城池之中么,宋军也没有来攻城,怎么会有危机示警?
    转而她想到了当初王印的失窃,脸色一变。
    司湮早已经悄无声息的解决在长孙怡门外站岗的护卫,施施然的推门走了进去。
    见长孙怡一脸见鬼的神情,司湮勾唇笑起来,翻身将门轻轻合上,朝着长孙怡走了两步,长孙怡也立即退后。
    有客到访,不招待一下吗?
    司湮自己随手拖过来一把椅子坐下了。
    长孙怡神色紧张戒备,司湮开门的时候,她便闻到了浅淡的血腥味,司湮能突然的进门,手中的长刀还带着血,想来外头的护卫都已经死了。
    目光四处游离,门是被司湮占住了,她就在考虑翻窗逃出去的可能性,并且企图拖延时间,指望着有人发现这里的异样:不速之客,也能算是客吗?
    怎么不算?司湮坐着,边说边慢条斯理的拿出手帕擦拭着刀上的血迹。
    长孙怡又悄悄的退后了一步,目光忍不住落在刀锋之上,总觉得下一瞬那刀锋就会落在自己的脖颈之上。
    背脊一直在发凉,寒毛直竖,生死危机一直都存在着。
    虽然司湮面上风轻云淡,仿佛真的是来做客一般,但就这始终存在的示警,长孙怡就知道眼前的人随时准备杀了自己。
    真不给我倒杯茶?见长孙怡悄悄后退,而她身后就有一扇窗户,司湮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长孙怡纠结着,不知道该不该做回应。
    司湮还是笑,问她:想知道你们楚国的摄政王是怎么死的吗?
    长孙怡青着脸,能怎么死,不就是被你杀的!
    死的还是很干脆的,一刀子划过,应该也没感觉到痛,脑袋就没了。司湮就这么笑着,描述自己杀摄政王的场面。
    长孙怡浑身僵硬,看着司湮如同看着一个妖魔。
    她其实一点都不想知道摄政王怎么死的,只会让她回忆起当时心底的庆幸,摄政王为保她而死,而她更多的不是感动,是庆幸自己不用死。
    可最后呢,显然眼前的人当时虽然放了自己一条生路,却不是真正的让她活下去。
    怎么都不吭声呢?见长孙怡一直不回应自己,司湮也不想叨叨了。
    本来就是来试一试能不能杀死长孙怡的,能杀,那就杀了一了百了。
    要是杀完时光倒流了,那这些话也都是废话,长孙怡是不会有记忆的。
    长孙怡还想着自己要怎么逃出生天呢,就见司湮突然站了起来,长孙怡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当即转身就要往窗口跑去。
    然而就一瞬的功夫,司湮便挡在了她面前。
    如此骇人的身法速度,长孙怡都有些不敢置信:你为什么能够这么强,为什么非要与我过不去?
    长孙怡忍不住问道,她是感觉眼前之人一直在针对自己。
    针对你?然而司湮并不想承认,你是楚国人,我是宋国人,对付你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说着,刀光一闪,长孙怡根本反应不过来,便感觉到了脖颈间的凉意,司湮手中的刀已经横在了她脖子上。
    长孙怡浑身僵硬。
    这下躲不开了吧?如今近距离,长孙怡就算有示警,也没那个本事躲了。
    司湮发觉自己说了不少话了,还都挺废的,便闭口不再多言。
    长孙怡倒是还想说些什么,但已经来不及了。
    有兴致的时候,司湮不介意与她废话一阵子,但没兴致的时候,司湮下手要多爽利就有多爽利。
    长刀一抽,抹过了长孙怡的脖子。
    长孙怡捂着脖子,神情惊愕又绝望,血液的大量流失,让她感觉浑身越来越冰冷,也越来越无力,终是倒在了地上,鲜血流淌蔓延出去。
    司湮原地等了一阵子,又给长孙怡补了一刀,给了她一个痛快。
    随即长孙怡断气,司湮紧张的看看四周,发现时间并没有倒退。
    看来长孙怡的主角光环已经被消磨的差不多了,想想也是,原身哥哥、蛮族王、摄政王的接连死去,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失利。
    虽然还没有彻底消磨掉主角光环,但也让光环没有那么多的用处,长孙怡也不再是位面的核心了,规则不会再给她那么大程度的袒护。
    就这样解决了长孙怡,司湮颇为无趣的撇了撇嘴。
    她转身离开,又回到的宋军驻扎的城池之中,杀长孙怡的事,司湮就没有声张了,全当她并没有离开过。
    因为不确定能不能杀了长孙怡,司湮是私自跑去找她,自然无法声张。
    她功勋也够多了,不差这一个。
    于是长孙怡被刺杀的消息传到宋军这边,白烨是一脸的诧异,多看了司湮好几眼。
    可是司湮确实没有离开过,至少白烨是这么认为的,那除了司湮,还有谁有这个本事去杀长孙怡?
    不说长孙怡自身本事如何,她身边的护卫肯定不会少,整个城池的警戒也十分完备,毕竟刚丢了一座城,对于其他城池,楚军的防御力度更大。
    能潜入城中杀了长孙怡,在白烨知道的人里,还真就司湮一个可能做得到。
    白烨心底还是怀疑司湮,但终究没有去刨根问底,长孙怡死了,紧接着就是楚军大乱。
    楚国内部也因为皇权之争乱了起来,已经不足为惧,横竖是他们宋国捡便宜,弄那么清楚做什么。
    毕竟就算是司湮做的,杀长孙怡是大功,但擅自行动也是军中大忌,白烨可以为了司湮的功勋不在乎,但这是给朝堂之上那些人留把柄。
    让那些人有了说辞,能把司湮的诸多功勋都否定了去。
    两人保持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白烨先点了一批军队急行军支援昭国方向的战场。
    随后,楚国大乱,自然趁他病要他命,继续进攻。
    第297章 大女子当拜将封侯29
    长孙怡死了,司湮自然也不需要费劲往昭国与宋国的战场跑,安心做自己的前锋将军,接连打下了楚国几座城池。
    陷入内乱的楚国在面对如此局势的时候,也不得以暂时偃旗息鼓,先和宋国谈和。
    再打下去,楚国不知道还能剩下什么,可不能再打了。
    于是楚国灰溜溜的派人到宋国议和,两边的战争暂时停止了。
    司湮骑着马,领着巡逻队在刚打下来的原楚国城池内巡逻。
    两边街道都是屋门紧闭,城池突然易主,原本生活在其中的人自然都害怕不已。
    在这各国混战的乱世,屠城之事也是时有发生,就算不屠城,厮杀已久的士兵战胜入城后,也总会做些什么来抒发一下战场上的压力。
    当然白烨治下的军队纪律还算严明,闹出的事儿不多。
    楚国的使臣先见过白烨后,便被白烨安排了一部分士兵,在楚国使臣的战战兢兢,给送到了宋国京城去。
    宋国也没兴趣把楚国给彻底灭了,楚国幅员辽阔,宋国还吞不下来,何况还有昭国在呢。
    楚国想要休战,没有问题,只不过注定是要大出血一波了,大败之下,被占领的城池也别指望要回去了。
    随着楚国的大败加上内乱,昭国那边也很清楚,接下去宋国的火力都会对准昭国,昭国也果断的放慢了攻势,仅仅只是守着打下来的那座城池,等着与宋国谈判。
    可能是长孙怡已经死了的关系,主角光环不存在了,昭国那个领兵的四皇子,似乎并没有因为听到长孙怡的死讯而有什么较大的反应。
    司湮觉得省事儿了的同时,又有些可惜,没能去昭国战场那边建功立业呢。
    她没有和长孙怡一直玩下去的心思,杀得干脆,连带着还有摄政王的死,也使得本要拉锯许久的战争结束的格外突然。
    算起来,立下的军功确实不少,但她的资历也是极其的少,进军营的时间太短了。
    也不知道班师回朝之后,自己这前锋大将的位置还保不保得住。
    司湮对此没有太大的执念,只不过,自己好歹努力了,可不会想要被人以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给撸下去。
    最终,楚国以放弃被占领的几座城池,并且奉上了不少粮食宝物,还送了一个和亲公主过来,才结束了两边的战争。
    这边和谈刚结束,昭国战场那里,昭国便极为果断的放弃了占领的城池,退回边境之内,全力防御。
    生怕已经收拾完楚国的宋国现在转头来收拾他们。
    昭国也不敢再打了,白烨也没有领兵过去,而是稳定了占领的几座城池,安排好驻军之后,便班师回朝。
    军队在边城停留了两日,司湮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原主还有个爹娘呢。
    这次战争的时间不算久,但打完加上驻扎的时间,也不短了。
    司湮在边城驻扎的时候,申请了下回家看看。
    军营出了个女将军,这事在百姓口中也早已经传遍了,民间议论也极多。
    司湮就一身铠甲,驾马进的城,身后还跟着几个护卫。
    排场看着也不小了,一行人威风凛凛的,她这个宋国唯一的女将,驾马走在街道上,回头率极高,还有人一路瞅着看。
    议论声也很多,司湮目不斜视的走过,来到了原主的家门口。
    原主的爹娘都在家呢,司湮去军营做厨娘之后,也不久,就传出了有女子入军营当兵的消息,还立了功。
    他们心里就慌得不行,不知道是不是自家闺女,立功是很荣耀,但是战场多危险,刀剑不长眼啊。
    但又觉得不是,毕竟在他们的概念里,穆语没这个本事的。
    直到如今突然有人叩门,还有邻居在外头喊:老穆,你家闺女回来了!
    穆家爹娘都是一愣,好像是听闻宋国大盛,军队都要回来了,这两天天天盼望着自己闺女安然回来呢。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