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页
熹夫郎也满面红光的站了起来:“父亲?”
“请进来吧,我这抱着孩子呢,不方便下炕,让他们进来吧,我还没见过我这老亲家呢!”甄亲王倒是挺和气,但是老肖家的人,哗啦啦的就都进来了。
老肖头儿非常热情的进屋就上了炕,麻利的脱了鞋子,还跟他老亲家拍了拍胳膊肩膀的,一副热情的模样:“这就是我老亲家吧?哎呀呀,咋这么年轻呢?看着可跟我不一样,不愧是熹哥儿的义父,就是年轻有气度。”
甄亲王看了一眼这进来的人,就知道这是肖伟的亲爹了。
其实老肖头儿跟肖伟长得有六七分相似,而且老肖头儿苍老一些,穿着一身簇新轻便的窄袖长袍,一看就是新换上的,洗漱干净的老脸上,就算是修剪了眉毛鬓角,也透露出一股子沧桑的感觉。
倒是这衣服料子不错,是宫缎呢!
“哎,老亲家好啊,我看着年轻,但是身体不行啦,没你硬朗啊,看你这样子,是自己赶车从县城回来的吧?我就不行了,多少年都摸不得马鞭子了。”甄亲王还挺能说话,也会说话:“这次来,一个是看看熹哥儿跟孩子,看看老亲家你们,一个就是找铁青来调养身体,这身体不行啦!”
“调养,必须要调养!”老肖头儿一听,就乐了:“千有万有,不如自家有,千好万好,不如身体好,这日子越发的好过了,可不能早早地就躺下了,怎么着,也得多享几年清福再说。”
老肖头儿又给他介绍了自己的六弟跟八弟,又有老肖婶子等内眷来拜见,虽然老肖家老一辈的人少,算上内眷也才六个人,下一代也是如此。
可是第三代人就多了啊!
七八个小孩儿凑到一起,那不是一般的热闹。
各个年龄段的都有,铁青干脆让孩子们就在院子里玩耍,一人一个小车子,还有各色藤球,这都是托南方的商队带来的玩意儿,北方没有。
铁青忙着接待亲戚们,今天他上山去打猎了,带回来好多野味儿呢。
而笑哥儿则是跟几位内眷一起看着孩子们,又都是坐在窗下阴凉的地方聊聊天儿。
屋里头,几个老人坐在一起,唠嗑儿的内容很是让老亲王稀奇。
因为他们说的是庄稼地里头的事情。
“今年看样子雨水足得很,也是个丰收年,我看那前头老张家,新房子都盖好了,他们家大小子都要说亲了,好多人家都看着呢。”
“他们家原来穷的,家中的姑娘都嫁不出去,如今他们家大姑娘,都定亲了。”
“定了谁家啊?”
“定了镇子上的富户老倪家。”
这些都是内眷们聊的内容,老肖头儿跟他两位弟弟,与老亲家唠的就是地里头的嗑儿了。
“这几年都种了苞米,明年得改一改了,种一茬儿谷子啥的吧。”老肖头儿提起这种地的话头儿来。
“为什么不继续种苞米?”老亲王还知道一点庄稼禾苗的事情:“苞米比谷子出息啊!”
苞米一亩地最多能打六七百斤,好好伺候的话,八百斤也不是不可能。
谷子一亩地最好的也才出五百斤,平时也就三四百斤的量,且谷子比苞米难伺候。
还有一点,谷子到底是由野草驯化而来,种植谷子的田地,很容易长野草,且谷子苗儿小的时候,跟野草苗儿几乎一模一样。
且风大了一些,谷子还会倒伏,苞米就没有这个顾虑。
“不能一口气老是种植苞米,多种几年就容易长虫子。”老肖头儿道:“种上一茬儿大蒜,杀一杀田地里的虫子。”
种植大蒜的确是容易消杀田地里的小虫子,虽然说不可能全都杀死,但是的确对田地有好处。
且大蒜这东西霸道啊,它种在地里头,一般的野草都抢不过它,不止能杀虫,还有一定的除草作用。
老百姓不懂是啥个理由,但是积年的老农却是知道这个的。
他们就想着明年种植一茬大蒜,然后种秋白菜,最后种一茬儿秋菠菜。
“都改成菜地,能行吗?”就算是不曾亲自农耕,这样的种法儿也是闻所未闻。
“一点一点的改种,今年改种五十亩,明年改种五十亩,几年就改过来了,或者一片一片的改种也行。”老肖头儿道:“我们这里并不要求非得是粮食,其实菜地也有好处,咱们这嘎达的白菜可好卖了。”
可不是么,肖姑姑家的那些菜,都供不应求。
田掌柜的不止一次怂恿肖姑姑多种点了。
无奈的是,肖姑姑家这菜地,说是她在种,可一般的时候,却是铁青的人在管着,不论是种地还是锄草,包括收割在内,连销路都是铁青给找好的,肖姑姑也怕东西多了就降价,便宜了外人。
再说她家也没那么大的野心,买地都是给闺女做陪嫁的,家里就那么多地,也不增加。
不过巴赫进门的时候,特意买了一百亩地当“嫁妆”。
这一百亩地,他都记在了肖翠的名下,他们家不种地,那一百亩地是租赁出去的,每年能得五百斤苞米,足够全家吃的了。
剩下的赋税都是那佃户家出,他们并不管。
如果大家都种大蒜白菜啥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满足田掌柜的胃口,这家伙如今很想将大蒜也给垄断,无奈的是,吴掌柜的不乐意。
--
“请进来吧,我这抱着孩子呢,不方便下炕,让他们进来吧,我还没见过我这老亲家呢!”甄亲王倒是挺和气,但是老肖家的人,哗啦啦的就都进来了。
老肖头儿非常热情的进屋就上了炕,麻利的脱了鞋子,还跟他老亲家拍了拍胳膊肩膀的,一副热情的模样:“这就是我老亲家吧?哎呀呀,咋这么年轻呢?看着可跟我不一样,不愧是熹哥儿的义父,就是年轻有气度。”
甄亲王看了一眼这进来的人,就知道这是肖伟的亲爹了。
其实老肖头儿跟肖伟长得有六七分相似,而且老肖头儿苍老一些,穿着一身簇新轻便的窄袖长袍,一看就是新换上的,洗漱干净的老脸上,就算是修剪了眉毛鬓角,也透露出一股子沧桑的感觉。
倒是这衣服料子不错,是宫缎呢!
“哎,老亲家好啊,我看着年轻,但是身体不行啦,没你硬朗啊,看你这样子,是自己赶车从县城回来的吧?我就不行了,多少年都摸不得马鞭子了。”甄亲王还挺能说话,也会说话:“这次来,一个是看看熹哥儿跟孩子,看看老亲家你们,一个就是找铁青来调养身体,这身体不行啦!”
“调养,必须要调养!”老肖头儿一听,就乐了:“千有万有,不如自家有,千好万好,不如身体好,这日子越发的好过了,可不能早早地就躺下了,怎么着,也得多享几年清福再说。”
老肖头儿又给他介绍了自己的六弟跟八弟,又有老肖婶子等内眷来拜见,虽然老肖家老一辈的人少,算上内眷也才六个人,下一代也是如此。
可是第三代人就多了啊!
七八个小孩儿凑到一起,那不是一般的热闹。
各个年龄段的都有,铁青干脆让孩子们就在院子里玩耍,一人一个小车子,还有各色藤球,这都是托南方的商队带来的玩意儿,北方没有。
铁青忙着接待亲戚们,今天他上山去打猎了,带回来好多野味儿呢。
而笑哥儿则是跟几位内眷一起看着孩子们,又都是坐在窗下阴凉的地方聊聊天儿。
屋里头,几个老人坐在一起,唠嗑儿的内容很是让老亲王稀奇。
因为他们说的是庄稼地里头的事情。
“今年看样子雨水足得很,也是个丰收年,我看那前头老张家,新房子都盖好了,他们家大小子都要说亲了,好多人家都看着呢。”
“他们家原来穷的,家中的姑娘都嫁不出去,如今他们家大姑娘,都定亲了。”
“定了谁家啊?”
“定了镇子上的富户老倪家。”
这些都是内眷们聊的内容,老肖头儿跟他两位弟弟,与老亲家唠的就是地里头的嗑儿了。
“这几年都种了苞米,明年得改一改了,种一茬儿谷子啥的吧。”老肖头儿提起这种地的话头儿来。
“为什么不继续种苞米?”老亲王还知道一点庄稼禾苗的事情:“苞米比谷子出息啊!”
苞米一亩地最多能打六七百斤,好好伺候的话,八百斤也不是不可能。
谷子一亩地最好的也才出五百斤,平时也就三四百斤的量,且谷子比苞米难伺候。
还有一点,谷子到底是由野草驯化而来,种植谷子的田地,很容易长野草,且谷子苗儿小的时候,跟野草苗儿几乎一模一样。
且风大了一些,谷子还会倒伏,苞米就没有这个顾虑。
“不能一口气老是种植苞米,多种几年就容易长虫子。”老肖头儿道:“种上一茬儿大蒜,杀一杀田地里的虫子。”
种植大蒜的确是容易消杀田地里的小虫子,虽然说不可能全都杀死,但是的确对田地有好处。
且大蒜这东西霸道啊,它种在地里头,一般的野草都抢不过它,不止能杀虫,还有一定的除草作用。
老百姓不懂是啥个理由,但是积年的老农却是知道这个的。
他们就想着明年种植一茬大蒜,然后种秋白菜,最后种一茬儿秋菠菜。
“都改成菜地,能行吗?”就算是不曾亲自农耕,这样的种法儿也是闻所未闻。
“一点一点的改种,今年改种五十亩,明年改种五十亩,几年就改过来了,或者一片一片的改种也行。”老肖头儿道:“我们这里并不要求非得是粮食,其实菜地也有好处,咱们这嘎达的白菜可好卖了。”
可不是么,肖姑姑家的那些菜,都供不应求。
田掌柜的不止一次怂恿肖姑姑多种点了。
无奈的是,肖姑姑家这菜地,说是她在种,可一般的时候,却是铁青的人在管着,不论是种地还是锄草,包括收割在内,连销路都是铁青给找好的,肖姑姑也怕东西多了就降价,便宜了外人。
再说她家也没那么大的野心,买地都是给闺女做陪嫁的,家里就那么多地,也不增加。
不过巴赫进门的时候,特意买了一百亩地当“嫁妆”。
这一百亩地,他都记在了肖翠的名下,他们家不种地,那一百亩地是租赁出去的,每年能得五百斤苞米,足够全家吃的了。
剩下的赋税都是那佃户家出,他们并不管。
如果大家都种大蒜白菜啥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满足田掌柜的胃口,这家伙如今很想将大蒜也给垄断,无奈的是,吴掌柜的不乐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