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祝龚(37)

    顾钟哈哈大笑,心情纾解了不少,不禁多看了自己这个儿子一眼,往日顾钟总觉得他待人宽厚有余,如今倒有一分狠劲来了。
    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
    到了第二日,顾家果然将西园交付给虞楚息,很快便平息了舆论。
    见顾钟如此果断地下了决定,动作又如此迅捷,虞楚息心中也不免有些意外,更生出一分忌惮出来。
    不过既然现在有了现成的园林,再在这样的基础上修缮行宫,便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三月之期,不过眨眼的时间,就快要到了。
    如今已是八月间,盛夏酷暑,这金陵城整整一个月都没有下雨了,天空万里无云,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如同蒸笼一样。
    而泰安三年,七月二十三日的那天,当今的皇帝就在一万名御林军的值守下,被奉命留守在京城的三公九卿簇拥着监国太子邵安恭送着出了京城。
    皇帝这次携带的人员众多,除了皇后以及受宠的嫔妃以外,还有其他几位皇子,包括三皇子邵祯,四皇子邵宁以及年纪还小的五皇子六皇子。
    临走之前,皇帝还传下了大赦天下的圣旨,使得天下人民无不感激涕零,这一路沿途,人们纷纷涌上街头,争相目睹皇帝风采。
    不过到了南方之后,皇帝便乘坐着龙舟走起水路,因为随行人员太多,运河里龙舟迤逦上千艘。
    原本好好的,可谁知接连一个月都没有下雨,据说运河在淮安的时候堵住了,如今正在征召壮丁,疏通运河。
    所以到金陵这事,恐怕要延后一些日子了。
    此时,谢舒正在姜鸿的家中,这段时间,姜鸿让他学习赋论的两种写法,谢舒已经掌握地差不多了,也实打实地写了几篇不同类型的诗赋。
    姜鸿展开卷本,连连点头道:不错,你这《日出赋》已有几分火候,我给你限定的韵律是以功德双美、震撼寰宇为韵,要想在行文中体现这八字韵律不是一件易事,你却能够在这样的严苛的规定下,写出这样一篇行文优美,清丽自然的赋文,并不容易,可见你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这篇赋文我也用八字来评价有物天成,先天地生,倒与你上一篇《长啸赋》相对,是谓风日云野,军国清肃。
    没想到老师会给他这样高的评价,谢舒微微一笑,恭敬见礼道:多谢老师赞许,学生不敢当,是老师教得好。
    姜鸿含笑点评几句道:这诗赋一道,全靠平日的积累,非学优才高不能当也。其中引经据典,浑然无迹为上,如今更是唯贵炼句,斗难、斗新、斗巧,很容易钻牛角尖,其实诗赋中以言贯穿之,使得语句顺畅、工整,能言其事便好,再行琢句,却不可颠倒顺序!正所谓题常而意新,意常则语新。
    好了,既然诗赋一道你已醇熟了,接下来我便教你论与策。容展,你可知道论策的区别在何处?
    谢舒回忆片刻道:论是根据历史典故谈谈看法,至于策,便是先是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姜鸿点头道:不错,策是从时事命题,而论和诗赋一样从四书五经中截取某句文字作为题目,只是论截取的都是一段史实。
    比如我那一年主持的考试便是截取《汉书》贾谊列传中一句话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要求根据这句话来展开议论。这题目看似简单,可你知道吗?论还有许多衍义,考生表述的不仅仅是题目中的意思,还需要就题目出处的背景,任务以及观念等等发表议论,所以格式也很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是科举文会写一些科举内容~~为以后谢舒考上功名铺垫,也有说服力一点,还望理解!
    第053章
    格式, 这个谢舒也知道一点,就像现代写议论文一样,最好由三个部分组成, 立论、论证, 最后在进行结论, 其中总要一些技巧, 或是承前启后, 或是首尾呼应等等。
    之前谢舒也研究过古代一些试论,虽赏读过不少,但未曾以考试的目光看待过它们。
    谢舒虚心道:还请老师赐教。
    姜鸿淡淡道:一般来说, 诗赋最多八百字到头,可论往往上千字,因为试论这样的体裁长于说理,能够体现人的思辨能力, 所谓穷有数, 追无形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写论, 最重要的便是思路清晰,在科举考试之中, 为一目了然, 通常会以论曰......开始, 再以......谨论结束, 像刚刚我说的那道题目, 一名考生的试论是这样解答的:论曰:汉兴,本恭俭,革弊末......最后再以......则固之善志, 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谨论。结束。①
    谢舒听到这里, 已是明白过来, 这论有着开头与结尾的固定短语,有点像是数学解题格式......
    不过老师既然列举的这篇文章,并不只是想告诉他这个。
    虽然老师只说了开头与结尾,但谢舒却已察觉到此文的与众不同之处。
    此文不仅开篇十分引人入胜,先点明贾谊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才华,结尾居然驳斥了这出自《前汉书》的考题。
    因为最后那句话的意思分明是讽刺,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班固真是善于写史啊,他所用的春秋笔法来褒贬人物,却不及《春秋》的万分之一。
    谢舒忍不住开口道:老师,您列举的这篇试论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能否借学生一观。
    姜鸿见他只听首尾两句,便看出其中的关窍,露出几分赞许之色,然后才将这篇《贾谊不至公卿论》拿了出来,交给谢舒。
    谢舒将文章接到手中,便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时而默读点头,时而吟诵几句。
    直到这篇试论读完,谢舒才平复好澎湃的心绪,他抬起头的时候,看向姜鸿的眼神已是湛湛发亮。
    姜鸿不禁心头感慨起来,其实他一开始看到谢舒,只是见他身份刚好符合自己的要求,心志气度皆为上品,因此才做出收他为徒的决定,在此之前,姜鸿对谢舒的才学与天资并没有什么想法。
    毕竟姜鸿有足够的自信,即便是庸才到了他的手里,考取功名也不在话下,况且前面他还教导过吕朔这样万中无一的天才,而能够比得上吕朔的又有几人呢?
    所以姜鸿便不再考虑,但姜鸿并没有想到他这位仓促中收下的学生,竟然给了他这样大的意外,不仅天赋如此出色,他对于文学上的兴趣也是十分少见。
    姜鸿忽然隐隐有一个想法,他这位学生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甚至超过......
    姜鸿这一念转过后回过神来,他面上不动声色,继续考校谢舒道:容展,你看此文如何?
    谢舒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此文论据充分详实,议论雄辩透辟,驳斥铿锵有力,是难得的佳作。
    姜鸿沉吟着道:既然你已经看出其中的优点,那我今天就给你讲讲这试论该如何写。
    自从前朝首开科举之后,试论便成了固定的一道题目,而前朝的试论自出机杼,不拘成格,容易随心所欲,偏离重点。所以要想写好试论,在行文体制方面须得注意,如今试论最普遍的结构是头颈心腹腰尾之式,即有开头,有论证,有结尾,如此一来,行文自然有头有尾,清晰明了。
    以我的话来说,试论还可以分为破题、原题、讲题和结尾四个部分,这样岂不是更为精妙?
    姜鸿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一篇试论,破题是重中之重,首先论者看到考题之后,需要理解题目的含义,破题便是考生点名题目中心的句子,也是试论的第一句话。
    试论的破题不可直接言明题目的内容,但需要和题目有关,或暗示、解释,所以破题贵在精简,含而不露最好,其中一句两句为上,三四句为下。若破题不佳,即便后面有过人之文,也不复取用。容展,你可明白了?
    谢舒深深点头:老师的意思是,破题乃是为论之首,一篇之意......
    而试论若是开头立意不佳,考官也不会再看下去,这听上去有些残忍,但谢舒能够理解。
    就像高考作文一样,如果一开始便偏离了题目重点,那么即使写的再好,也不可能得到高分了。而考生的试卷如此繁多,古代人力有限,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细细核查,所以这样的方法虽然粗暴,但也是无奈之举。
    姜鸿见他一点就通,又继续往下说:破题完成后,便是原题。原题也称为小讲,也就是随着刚才的破题继续往下发散,原题的方式有不少,既可以解释题目原委,也可以说明题目的主旨内容。如果说,破题是全篇的立意,决定了整个试论的视角,那么原题便深入揭示从这个角度里看题目的内在核心。
    担心谢舒不解其意,姜鸿便以刚才的题目为例解释道:我选取这段文字出于《前汉书》,是贾谊的生平叙述,而这篇《贾谊不至公卿论》破题以班固对于贾谊的评价谊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为切入点,接着继续说明此人有王佐之才,所陈政见多能切中时弊,但受到老臣的谗毁和排挤,最后贾谊被贬,英才早逝。
    原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若是原题说得明白,那么后面的讲题也就清清楚楚了。而讲题正是一篇试论的主体,整个试论中,以讲题的篇幅最长,内容也最为详尽。讲题需要对于论题作深入探讨,所以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还要有实例证明。
    例如此篇,论者先围绕着贾谊是否真如班固所言而立论,按照班固的观点,贾谊是受人诋毁,因此怀才不遇,抑郁而终,但论者却提出了疑惑。
    紧接着论者举例说明,贾谊十八岁誉满洛阳,二十一岁便成为博士。他针对礼制改革,上书《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又针对当时背本趋末的现象,上书《论积贮疏》,可孝文帝却听信谗言,弃之不用。这里贾谊的悲剧到底是为什么,不难看得出来,为后面驳斥班固的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接着文章再阐述贾谊的才华可以和伊尹和管仲并列,提出的政治主张甚至让人联想到了康王盛世,却没有得到相同的结果。此处旁征博引,对比鲜明,反复强调了题意,对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才是讲题的精华所在。
    姜鸿说到这忽然道:容展,你可知道,这试论最后的结尾一般来说都是对前文进行总结陈词,并且拓展题意,而这篇却能够脱颖而出又是为什么吗?
    谢舒沉默片刻,慢慢说道:老师,作者表明贾谊之所以结局悲惨是因为孝文帝徒善其言而不克用,这样一来便是直接驳斥了题目中班固的观点,最后升华主题,这是暗示要......以史为鉴。
    他话音一落,姜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哈哈大笑道:容展,这升华二字你用的极妙。不错,一般来说,这试论的结尾分为几类,有短中求长,有先褒后贬,有先抑后扬,还有以四书五经中的句子为结尾。
    而试论取之于典故的目的,是为了以史为鉴,警示当世,所以最好的结尾便是如此。
    闻言,谢舒也恍然明白过来,一篇试论该如何作答,应该先猜想出题人的初衷。
    往往出题人截取的史实是和现实有关联的......一旦想通了这点,立意便不是问题,接下来的论述也水到渠成了,至于最后的结尾便不言而喻了。
    这时姜鸿却又话锋一转道:这试论一道还有许多要点,如今你只是粗通入门而已,忌骄忌躁,这几日你先好好研读这篇文章。
    老师如此告诫,谢舒立刻态度恭恭敬敬地说道:学生谨记老师的教诲。
    姜鸿满意地点点头,这时又想起什么道:容展,陛下还有不久就要到金陵,你夫郎负责建的行宫现在如何了?
    听到老师提起虞楚息,谢舒不禁微微一笑道:内子说,行宫的所有工程明日就可以竣工了,到时候不知可否邀请老师,前去一同查验一番,有什么不妥之处,也好及时改造。
    姜鸿本只是随口关心一下,没想到谢舒趁此提出这样的请求,不过姜鸿并未拒绝,他当然看得出来他这位学生有多么心系自己的夫郎。
    *
    谢舒回到家的时候,虞楚息还没有回来,谢舒便一如往常地等待着他,他手里拿着刚才还爱不释手的试论,但心思却很快飘远了。
    这一连三个月,虞楚息都是如此忙碌,在西园和家中来回奔波,现在正是夏日炎炎的时候,太阳烤的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这样折腾一天下来,郎君即便消耗的体力再大,回来却依旧没有什么胃口,这几日他又不知清减了多少......
    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
    谢舒想到这里,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过了不知多久,谢舒忽然感觉到身后传来一阵动静,接着,一道熟悉的气息轻轻地压到他的背后,又用微凉的手捂住了他眼睛。
    谢舒全身都定住了,他当然知道这是郎君的手,他牵过一次,就再也无法忘记。
    见他没什么反应,虞楚息不免有些语气怏怏地在他耳边道:怎么我突然蒙住你的眼睛,你就一点都不意外?
    刚才虞楚息进来的时候,看到谢舒皱着眉不知在想什么,难得起了捉弄他一把的心思,谁知道谢舒就这个反应?
    难道他发现自己进来了?
    谢舒听出了虞楚息的言外之意,他温柔地握住虞楚息的指尖放了下来,以十指交叉的姿势将他拉近,同时低低一笑道:郎君,你难道不知道吗?你身上有一股香味,我闻得到......
    说到这时,谢舒忽然喉间有些发紧,舌根也僵住了。
    因为此时,谢舒才发现,他怀中的郎君鬓发微湿,香汗淋漓,轻薄的罗衫下,依稀可见肌肤胜雪。
    作者有话要说:
    ①出自欧阳修所作
    第054章
    虞楚息被谢舒拉到腿上坐着, 他脸上本就有些薄红,现在更是全身发烫,比刚才在外面还要热些。
    虞楚息心口咚咚直跳, 忍不住嗔他一眼:你胡说, 我身上哪有香?
    先不说他平日从来不佩戴什么香囊, 再说了, 他刚从外面回来, 出了一身的汗,怎么会是香的呢?
    想到谢舒这般打趣自己,虞楚息气哼哼地一边去推他的手, 一边要从他的腿上起身。
    然而他这一下不仅没有推开,反而被谢舒握的更紧,不仅如此,谢舒还用另一只手揽住郎君的腰身不放他离开。
    看着郎君在他怀中挣扎, 谢舒很轻地笑了,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郎君这么一动,从他微敞的衣襟里, 散出的幽香更浓, 闻上去让人醉魂酥骨。
    谢舒忍不住埋头, 用鼻尖亲昵地蹭了蹭郎君微微细汗的额头, 接着低低道:郎君, 你身上一直有一股香味,我每次都能从郎君的身上闻到,难道郎君闻不到自己的味道吗?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