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如心姐姐……”
如心摆摆手让她先退下,小丫鬟步履慌乱的离开,好似沈杨是什么洪水猛兽。
小丫鬟走后,如心适才放松下来,活泼的说道:“王妃,你终于回来了,岚夕姐姐一直担心你。”
如此反差让沈杨不禁失笑,如心鼓起双颊抱怨。
“都怪姐姐说让奴婢在那些新来的人面前收敛性子,奴婢可难受了。”
沈杨摇摇头笑道:“进去再说吧。”
“是。”
第30章 事端
沈杨回到阔别半月的房间,他坐下来还没和如心说两句,岚夕就来了。
“瘦了。”岚夕围着沈杨转了一圈,下定论道:“少爷定没有好好照顾自己,以前也是。”
絮叨式的关心让沈杨感觉窘迫,脸色微红,如心插不进话,体贴的离开了。
以前沈杨回家后,爷爷不会明显表露出关心,但是每日端出来沈杨喜欢的饭菜都在诉说关心。
爷爷性格平和、鲜少生气,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沈杨,性子也尤为温和内敛,又因为学医,所以比平常人多了一份医者仁心。
待在设备粗糙的实验室,沈杨虽然久违的得到宁静,但是夜晚安睡的时候,又不禁怀念起和众人待在一起的热闹。
重新听到岚夕的絮叨,羞窘之后便是内心的暖意,或许这就是家人的感觉。
沈杨听着岚夕把自己从头到脚数落了一遍,被拉着去换了一件衣裳和束发,更衣的途中,岚夕说起半个月以来王府内发生的事。
沈杨告病,并不是所有人都信,尤其是二管家齐敦,屡次打探,都被大管家挡了回去。
岚夕不清楚彬王忽然将沈杨藏起来半月之久是因为什么,但是为了沈杨,在大管家的帮衬下她和如弦撑起了留香院,没在任何人面前露怯。
沈杨看着镜中的岚夕,感叹一句,“姨母辛苦了。”
“只要少爷平安,奴婢再扌喿劳百倍都可以。”说完,岚夕又想起另一件事。
“孙家人办完丧事后,一直当面和少爷道谢,最近一连几天都来王府询问,奴婢不知道少爷何时回来,便回拒了,少爷是否要见见孙家人?”
“好,若是孙家人要送礼,姨母可得帮我挡回去。”
沈杨朝岚夕俏皮地眨眨眼,惹得岚夕失笑不已。
“少爷惯会打趣奴婢。”
沈杨笑了笑,穿戴好后,沈杨走出内屋坐在桌旁,倒茶的是之前那个小丫鬟,她不敢抬头看沈杨,但倒茶的手很稳。
小丫鬟倒完茶后便退了出去,规矩得当。
岚夕满意的点点头,跟沈杨提了一嘴,沈杨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喝过茶,沈杨出门看见倚风带着几个侍卫从外头回来。
“王妃。”
沈杨看见倚风身后的侍卫中有个人很眼熟,正是之前在沈府断了手臂的那个,没想到被调到留香院。
不过沈杨并未深究,移开视线询问倚风。
“你们怎么从外面回来?”
“京城里最近有一个窃贼已经盗走不少官员的珍宝,大管家命属下带人巡逻。”
闻言,沈杨脑海里有什么一闪而过,没有细想,摆手让他们退下。
下午,孙家人到访,他们没送什么珍贵物品——而是一把伞。
伞骨用料很好,散发着木质清香,浅色伞面上题了几行字,其中一句沈杨很喜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源于诸葛亮为儿子所写的《诫子书》,是以告诫后代,不要虚度年华,日渐消磨意志,唯有坚定不移才能到达彼岸。
“草民没什么报答王妃恩情,唯有做伞的手艺不错,上面的题字是草民特意找隔壁城中的秀才所书,望王妃收下。”
说话的人是死去孙家老太太的儿子,他被打断的腿已经好了大半,但人到中年经此一遭,走路还有些跛足。
此时他站在堂前很是拘谨,干净的地面让他看清自己的糙脸,又瞧见满是补丁的布鞋,愈发觉得自己脏,将满是汗的手在裤腿上蹭了蹭。
沈杨拿着伞左瞧瞧右看看,很是喜欢,他见孙家儿子紧张,笑道:“不必拘礼,礼物本王妃收下了,多谢。”
敦厚的孙家儿子手心满是汗,听到沈杨的话,慌忙回道:“王妃能收下,就是孙家莫大的荣幸。”
他这样的粗人,能被彬王妃亲自接待,步入王府的大门一生难有一回,孙家儿子抬头看了沈杨一眼,自惭形秽的低下头。
王妃好看的像仙人一般。
而且在他们一家人绝望之际施以援手,对比王妃,孙家儿子觉得自己浆洗发白的衣裳都还不够干净。
沈杨见状,转移话题,“孩子近来可好?”
“多谢王妃关心,小儿已经痊愈,还念着要见王妃。”说起自己的孩子,孙家儿子放松了些许。
“府内有一株百年人参,便给孩子养身。”沈杨说着便吩咐人去取来,送到孙家儿子手里。
王妃的赏赐不容推辞,孙家儿子只得抱着装有人参的锦盒离开。
送走孙家人,沈杨将伞撑开仔细端详,尤其是伞面上的几行字。
岚夕说道:“少爷原来是真的喜欢这把伞?”
“难道还有假不成?”沈杨脸上挂着笑。
这是他第一次收到被他帮助过人的谢礼,不仅仅是一份谢礼,更让沈杨看见改变剧情的希望。
--
如心摆摆手让她先退下,小丫鬟步履慌乱的离开,好似沈杨是什么洪水猛兽。
小丫鬟走后,如心适才放松下来,活泼的说道:“王妃,你终于回来了,岚夕姐姐一直担心你。”
如此反差让沈杨不禁失笑,如心鼓起双颊抱怨。
“都怪姐姐说让奴婢在那些新来的人面前收敛性子,奴婢可难受了。”
沈杨摇摇头笑道:“进去再说吧。”
“是。”
第30章 事端
沈杨回到阔别半月的房间,他坐下来还没和如心说两句,岚夕就来了。
“瘦了。”岚夕围着沈杨转了一圈,下定论道:“少爷定没有好好照顾自己,以前也是。”
絮叨式的关心让沈杨感觉窘迫,脸色微红,如心插不进话,体贴的离开了。
以前沈杨回家后,爷爷不会明显表露出关心,但是每日端出来沈杨喜欢的饭菜都在诉说关心。
爷爷性格平和、鲜少生气,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沈杨,性子也尤为温和内敛,又因为学医,所以比平常人多了一份医者仁心。
待在设备粗糙的实验室,沈杨虽然久违的得到宁静,但是夜晚安睡的时候,又不禁怀念起和众人待在一起的热闹。
重新听到岚夕的絮叨,羞窘之后便是内心的暖意,或许这就是家人的感觉。
沈杨听着岚夕把自己从头到脚数落了一遍,被拉着去换了一件衣裳和束发,更衣的途中,岚夕说起半个月以来王府内发生的事。
沈杨告病,并不是所有人都信,尤其是二管家齐敦,屡次打探,都被大管家挡了回去。
岚夕不清楚彬王忽然将沈杨藏起来半月之久是因为什么,但是为了沈杨,在大管家的帮衬下她和如弦撑起了留香院,没在任何人面前露怯。
沈杨看着镜中的岚夕,感叹一句,“姨母辛苦了。”
“只要少爷平安,奴婢再扌喿劳百倍都可以。”说完,岚夕又想起另一件事。
“孙家人办完丧事后,一直当面和少爷道谢,最近一连几天都来王府询问,奴婢不知道少爷何时回来,便回拒了,少爷是否要见见孙家人?”
“好,若是孙家人要送礼,姨母可得帮我挡回去。”
沈杨朝岚夕俏皮地眨眨眼,惹得岚夕失笑不已。
“少爷惯会打趣奴婢。”
沈杨笑了笑,穿戴好后,沈杨走出内屋坐在桌旁,倒茶的是之前那个小丫鬟,她不敢抬头看沈杨,但倒茶的手很稳。
小丫鬟倒完茶后便退了出去,规矩得当。
岚夕满意的点点头,跟沈杨提了一嘴,沈杨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喝过茶,沈杨出门看见倚风带着几个侍卫从外头回来。
“王妃。”
沈杨看见倚风身后的侍卫中有个人很眼熟,正是之前在沈府断了手臂的那个,没想到被调到留香院。
不过沈杨并未深究,移开视线询问倚风。
“你们怎么从外面回来?”
“京城里最近有一个窃贼已经盗走不少官员的珍宝,大管家命属下带人巡逻。”
闻言,沈杨脑海里有什么一闪而过,没有细想,摆手让他们退下。
下午,孙家人到访,他们没送什么珍贵物品——而是一把伞。
伞骨用料很好,散发着木质清香,浅色伞面上题了几行字,其中一句沈杨很喜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源于诸葛亮为儿子所写的《诫子书》,是以告诫后代,不要虚度年华,日渐消磨意志,唯有坚定不移才能到达彼岸。
“草民没什么报答王妃恩情,唯有做伞的手艺不错,上面的题字是草民特意找隔壁城中的秀才所书,望王妃收下。”
说话的人是死去孙家老太太的儿子,他被打断的腿已经好了大半,但人到中年经此一遭,走路还有些跛足。
此时他站在堂前很是拘谨,干净的地面让他看清自己的糙脸,又瞧见满是补丁的布鞋,愈发觉得自己脏,将满是汗的手在裤腿上蹭了蹭。
沈杨拿着伞左瞧瞧右看看,很是喜欢,他见孙家儿子紧张,笑道:“不必拘礼,礼物本王妃收下了,多谢。”
敦厚的孙家儿子手心满是汗,听到沈杨的话,慌忙回道:“王妃能收下,就是孙家莫大的荣幸。”
他这样的粗人,能被彬王妃亲自接待,步入王府的大门一生难有一回,孙家儿子抬头看了沈杨一眼,自惭形秽的低下头。
王妃好看的像仙人一般。
而且在他们一家人绝望之际施以援手,对比王妃,孙家儿子觉得自己浆洗发白的衣裳都还不够干净。
沈杨见状,转移话题,“孩子近来可好?”
“多谢王妃关心,小儿已经痊愈,还念着要见王妃。”说起自己的孩子,孙家儿子放松了些许。
“府内有一株百年人参,便给孩子养身。”沈杨说着便吩咐人去取来,送到孙家儿子手里。
王妃的赏赐不容推辞,孙家儿子只得抱着装有人参的锦盒离开。
送走孙家人,沈杨将伞撑开仔细端详,尤其是伞面上的几行字。
岚夕说道:“少爷原来是真的喜欢这把伞?”
“难道还有假不成?”沈杨脸上挂着笑。
这是他第一次收到被他帮助过人的谢礼,不仅仅是一份谢礼,更让沈杨看见改变剧情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