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可明年就没这么好过了,别说吃肉,就是闻个油腥气都很难。想着明年要参加高考,得把营养问题解决了。
沪上人口多,粮油副食品供应紧张,要凭票购买。
人民公社化后,农民进城卖东西的少了,得去国营副食品商店。家里五口人,按月领一沓子票券,包括油票、肉票、鸡蛋票、家禽票、糖票等等。孙梅英所在的粮店,也设了副食品专柜,买东西相对方便,但数量有限。
田小苗专门考察了一下,发现一些食品不用券就可以买。
像水果罐头、肉罐头、糕点、饼干、肉松等,只要不是平价供应的,价格要贵出去一半,就不用票券。还有海带、虾皮、黄酒等等,也可以直接购买。
田小苗把所有不要劵的东西列了一个清单,交给孙梅英。
“娘,多买一些,按照生产日期轮换着吃……”
“小苗,马上天热了,买多了不好保存……”
“娘,买东西要趁早……”
田小苗心知,现在还好,想买就能买到,不过是多花一点钱。到了年底就不好说了,货架上空空的,拿着钱和副食品票券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明年就更困难了,粮食定量降低了,副食品什么的更是短缺。
这是一道难关,咬咬牙就扛过去了。
按照现在的定量标准,家里粮食够吃,还有结余。小苗上中学,口粮长到了二十六斤,跟孙梅英一样。五一八岁了,口粮长到了十八斤。三子五岁,口粮十四斤。本地粮票节省下来,就想办法换成全国粮票。这个很难换,田大旺出差时才能换上几斤。
储备的事儿,孙梅英跟孙玉华提了一句,没敢说太多。孙玉华有两个小娃娃,营养很重要。柳进军在军校学习,顾不上家里。
田大旺趁着出差,跟柳进原说了几句。
部队上是定量供应,按照柳进原的级别不缺吃的。可冬子和梅子正长身体,小梅一岁多点,多准备一些准没错。
柳进原听了,面色凝重。
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写了一份报告,希望国家多进口一些粮食。写这个是冒风险的,按照去年的丰收景象是不缺粮食的,贸然提出来就像泼冷水。可实际情况呢?人口不断增长,增收的粮食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缺口是难免的。若是遇到灾害天气,会更紧张。
未雨绸缪,考虑问题要全面一些。
柳进原递交了报告,希望能引起重视。田大旺回到沪上,也找到赵景坤,问问外贸部门是不是能从国际市场上多买一些粮食。
目前,海外封锁还在持续,贸易伙伴多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或者是一些中立国家。赵景坤说我们跟南美那边关系还不错,可以想办法订购一些。
*
日子一恍而过。
农村问题纠正后,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工业、农业稳步发展,国防力量在不断加强。
可外在威胁依然存在。
米帝国主义为了确保自身的国际地位,制定了核打击计划,我国的一些重要城市都在目标之列。对此,我方积极应对,在沙漠地带筹建了核设施,一大批技术人员、工人、后勤、保卫部队开进了那片荒漠。
当然,这一切来自后世解密,搁在这会儿属于绝对机密。
张建设(张阿坤)也在抽调之列。
他是物理方面的人才,这些年潜心研究,理论上很有水平。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结婚成家了,有了一对儿女,生活得很幸福。高校整顿时,受到了一些困扰,徐立方提供了有力证明,帮他做了澄清。这一回能被抽调过去参加项目,都是组织上信任的,历史不清白的可进不去。
张建设很激动,一连几个晚上都睡不着。
离开沪上之前,张建设来跟徐立方道别。
他要去京城了,具体单位还不晓得。
徐立方表示祝贺。
“建设同志,去了那边,要继续努力!”
这天,张建设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在卧铺车厢里,有几位随行的同志,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可彼此间不交谈,就像不认识。
这是纪律,不能随便谈论事情。
在车厢两端,穿着便衣的保卫人员随车护送。这是徐立方安排的,为这次远行做了周密部署。
对张建设等人的去向,徐立方也不清楚。
直到很多年后,才晓得张建设去了国防科工委下属的物理研究所,参加核装备研究,还入了军籍,挂了军衔。
张建设走后不久,他的爱人和子女也离开了沪上。这是组织上安排的,家属陪同,都在保护之列,待遇什么的都很好,不用自个儿操心。
国家要有自保能力,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放弃。
这是战略眼光,一下看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第108章 .紧张
*
在小苗的督促下,孙梅英攒了一大堆东西。
箩筐里、缸里、坛子里、柜子里都是吃的,光罐头就弄了几箱子,摆在床底下。为了不惹人注意都是分批买的,她没敢去粮店,就骑着自行车跑到别处去,跟蚂蚁搬家似的一点一点往回搬。
田小苗也没少买东西。
她揣着钱,把百货商店搜罗了一遍。只要是吃的,甭管贵不贵都买下来。看到有卖巧克力的,就咬咬牙买了两大盒。回到家,就搁在铁罐子里密封着。
--
沪上人口多,粮油副食品供应紧张,要凭票购买。
人民公社化后,农民进城卖东西的少了,得去国营副食品商店。家里五口人,按月领一沓子票券,包括油票、肉票、鸡蛋票、家禽票、糖票等等。孙梅英所在的粮店,也设了副食品专柜,买东西相对方便,但数量有限。
田小苗专门考察了一下,发现一些食品不用券就可以买。
像水果罐头、肉罐头、糕点、饼干、肉松等,只要不是平价供应的,价格要贵出去一半,就不用票券。还有海带、虾皮、黄酒等等,也可以直接购买。
田小苗把所有不要劵的东西列了一个清单,交给孙梅英。
“娘,多买一些,按照生产日期轮换着吃……”
“小苗,马上天热了,买多了不好保存……”
“娘,买东西要趁早……”
田小苗心知,现在还好,想买就能买到,不过是多花一点钱。到了年底就不好说了,货架上空空的,拿着钱和副食品票券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明年就更困难了,粮食定量降低了,副食品什么的更是短缺。
这是一道难关,咬咬牙就扛过去了。
按照现在的定量标准,家里粮食够吃,还有结余。小苗上中学,口粮长到了二十六斤,跟孙梅英一样。五一八岁了,口粮长到了十八斤。三子五岁,口粮十四斤。本地粮票节省下来,就想办法换成全国粮票。这个很难换,田大旺出差时才能换上几斤。
储备的事儿,孙梅英跟孙玉华提了一句,没敢说太多。孙玉华有两个小娃娃,营养很重要。柳进军在军校学习,顾不上家里。
田大旺趁着出差,跟柳进原说了几句。
部队上是定量供应,按照柳进原的级别不缺吃的。可冬子和梅子正长身体,小梅一岁多点,多准备一些准没错。
柳进原听了,面色凝重。
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写了一份报告,希望国家多进口一些粮食。写这个是冒风险的,按照去年的丰收景象是不缺粮食的,贸然提出来就像泼冷水。可实际情况呢?人口不断增长,增收的粮食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缺口是难免的。若是遇到灾害天气,会更紧张。
未雨绸缪,考虑问题要全面一些。
柳进原递交了报告,希望能引起重视。田大旺回到沪上,也找到赵景坤,问问外贸部门是不是能从国际市场上多买一些粮食。
目前,海外封锁还在持续,贸易伙伴多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或者是一些中立国家。赵景坤说我们跟南美那边关系还不错,可以想办法订购一些。
*
日子一恍而过。
农村问题纠正后,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工业、农业稳步发展,国防力量在不断加强。
可外在威胁依然存在。
米帝国主义为了确保自身的国际地位,制定了核打击计划,我国的一些重要城市都在目标之列。对此,我方积极应对,在沙漠地带筹建了核设施,一大批技术人员、工人、后勤、保卫部队开进了那片荒漠。
当然,这一切来自后世解密,搁在这会儿属于绝对机密。
张建设(张阿坤)也在抽调之列。
他是物理方面的人才,这些年潜心研究,理论上很有水平。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结婚成家了,有了一对儿女,生活得很幸福。高校整顿时,受到了一些困扰,徐立方提供了有力证明,帮他做了澄清。这一回能被抽调过去参加项目,都是组织上信任的,历史不清白的可进不去。
张建设很激动,一连几个晚上都睡不着。
离开沪上之前,张建设来跟徐立方道别。
他要去京城了,具体单位还不晓得。
徐立方表示祝贺。
“建设同志,去了那边,要继续努力!”
这天,张建设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在卧铺车厢里,有几位随行的同志,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可彼此间不交谈,就像不认识。
这是纪律,不能随便谈论事情。
在车厢两端,穿着便衣的保卫人员随车护送。这是徐立方安排的,为这次远行做了周密部署。
对张建设等人的去向,徐立方也不清楚。
直到很多年后,才晓得张建设去了国防科工委下属的物理研究所,参加核装备研究,还入了军籍,挂了军衔。
张建设走后不久,他的爱人和子女也离开了沪上。这是组织上安排的,家属陪同,都在保护之列,待遇什么的都很好,不用自个儿操心。
国家要有自保能力,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放弃。
这是战略眼光,一下看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第108章 .紧张
*
在小苗的督促下,孙梅英攒了一大堆东西。
箩筐里、缸里、坛子里、柜子里都是吃的,光罐头就弄了几箱子,摆在床底下。为了不惹人注意都是分批买的,她没敢去粮店,就骑着自行车跑到别处去,跟蚂蚁搬家似的一点一点往回搬。
田小苗也没少买东西。
她揣着钱,把百货商店搜罗了一遍。只要是吃的,甭管贵不贵都买下来。看到有卖巧克力的,就咬咬牙买了两大盒。回到家,就搁在铁罐子里密封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