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第32页

    转眼到了除夕。
    扫屋子,擦窗户,贴春联,请门神,摆香案,上供品。
    一通忙乎,就到晌午了。
    孙梅英正在包饺子,小兰跑过来传话。
    “三婶儿,奶奶说,让您和小苗妹妹晚上过来,吃年夜饭。”
    孙梅英不想去,可婆婆发话了,只好硬着头皮说:“小兰,回去跟你奶奶说,三婶儿蒸两个菜端过去。”
    田小苗瞅瞅那碗山菇腊肉,八成保不住了。
    正午时分,燃了一挂鞭炮。
    孙梅英点上了香,给菩萨磕了头。又冲着灶王爷的画像,拜了拜,嘴里还念叨着:“灶王爷啊,过年了,来吃香火啊!”
    田小苗也合着小手,拜了拜。这是习俗,求个心安。
    要说,家里很有过年气氛。
    炕烧得热乎乎的,窗棂子上贴着窗花儿,红红的,很喜庆。可就是人少,要是爹在就好了,一家三口围着热炕,开开心心地过个好年。
    到了半下午,孙梅英牵着小苗去了西院。
    年夜饭摆上了,大人娃娃加在一起有二十多口子,炕都挤不下。
    孙梅英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袁氏想起了大旺,就想说几句。可看到孙梅英那乱蓬蓬的短发,就没了兴致。
    从西院回来,孙梅英和小苗上了炕。
    一觉醒来,已是大年初一。
    鞭炮“噼里啪啦”的响起来,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硝烟味儿。
    “小苗,起来,给你爷爷奶奶拜年去!”
    孙梅英一连声地喊着。田小苗从被窝里钻出来,换上了花棉袄,戴上了花帽子,穿上了新鞋子。
    穿新衣,拜大年,领压岁钱。
    田小苗得了几枚铜板,揣在兜里。
    田大旺不在家,去祠堂祭拜,没她们家的事儿。
    孙梅英转了一圈,就回屋睡觉。
    分家后自个儿过年,虽然冷清了一点,可蛮痛快的,比跟公爹婆婆住在一起强多了。
    *
    年过得很快。
    到了初五,田秋山跟田老汉透了气儿。
    “二叔,这是县里安排的,咱可不能拖后腿啊!”
    田老汉很惊讶,可又无可奈何。连县里都惊动了,谁也拦不住啊。
    田老汉回去一说,袁氏差点跳起来。
    “啊,不吭不哈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袁氏想骂人,可大过年的骂人不吉利,就咽了回去。
    她在屋里转了两圈,就蹬蹬蹬地去找孙梅英。
    一进门,就看到两只箩筐,塞得满满的,晓得人家早有准备。
    袁氏揣着手,板着脸,瞪着孙梅英。
    孙梅英有点心慌,可也很坦然。袁氏瞪了一会儿,才哑着嗓子说:“小苗她娘,把大旺的新褂子拿出来,让俺瞧一瞧。”
    孙梅英从包袱里取出两件新褂子,都是白粗布做的,贴身穿的。
    袁氏把褂子摊在炕上,拿手量着,比了比。看得出来,她挂念着大旺,虽然瞧不上孙梅英,可对大旺是一百个满意。
    收起了褂子,袁氏开了口。
    “小苗她娘,这些年委屈你了。”
    “娘……”孙梅英眼神一顿。
    袁氏自顾自地说下去。
    “你呀,大老远地跑过去,就多住些日子,跟大旺好好相处,别打憋……”
    “娘……”
    “这是两万块,你拿着,路上买点吃的。”
    “娘,俺有钱。”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
    袁氏很不耐烦,一把塞到孙梅英的手里。
    孙梅英只好收下了。
    田小苗很奇怪,奶奶一向抠门,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袁氏坐了一会儿,就蹬蹬蹬地走了。
    心说,她把着钱,还不是为了大旺着想?大旺跟前没有男娃,这家产弄不好就被孙梅英搬到娘家去了,不看紧点哪行啊?
    袁氏的小心思藏得严实,也就是许凤莲品出了一点。她想着法子从婆婆手里弄钱,可婆婆不好糊弄,一个铜板都撬不出来。
    到了傍晚,亲戚们陆陆续续地登门了。
    那些明里暗里嘲笑孙梅英的,这会儿却是一脸羡慕,说起了好话。孙梅英只是听着,很少接腔。
    吕秀蓉也拉着杠子过来,坐了坐。
    孙梅英把家托付给了吕秀蓉。
    吕秀蓉勤快,那菜地、鸡笼子交给她放心。当然,出于面子,跟婆婆也打了招呼,请婆婆帮忙招呼一下。
    那三亩地就托给了公爹,说打下的粮食一并收着。
    要说,一家人本没啥,都是穷闹的。要是日子宽裕了,还犯得着斤斤计较嘛?
    *
    第二天,是正月初六。
    村里备了驴车,田秋山带着民兵亲自护送。
    孙梅英穿着新棉袄、裹着蓝印花头巾,挑着两个箩筐出了门。田小苗戴着花帽子,在后面跟着。
    乡亲们都出来送行,客气话说了一大堆。
    袁氏也来了,揣着手,木着脸,毫无表情。孙梅英赶紧过去,跟婆婆打招呼。袁氏眼圈红了红,又忍住了。
    田小苗瞅见了,有点心酸。
    一直以来,跟奶奶就像仇人。可仔细想想,又有什么深仇大怨?
    爷爷奶奶是老辈人,被旧思想和旧习俗毒害着、禁锢着,有点愚昧,有点自私,还有点暴躁。尤其是奶奶,嘴不当家,惹了不少麻烦。可在民族大义面前,却很刚强。否则,怎么舍得让爹参加革命?在解放前,那是要掉脑袋的,弄不好一家人都牵连进去了。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