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聊斋同人】我在聊斋开道观

第120页

    寒光听这最后一句话耳熟,侧首道:“你不会是截教的吧?”
    “什么?”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截教截取一线生机。”寒光也算是熟读封神和一众洪荒流著作了,她仔细想了想,没听说截教有猫啊。
    凌照有些无语:“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这句话出自《易经》。少看邪书,多读读正经的书。”
    他虽是责备,可语气却异常宠溺,寒光只得失落道:“哦。”
    对面的小狐狸们听得呆了,十四娘也是狐,有些理解她们的做法。她道:“说起来,自我狐族修道之日起,就聆听祖训,天命不可违!不可效仿那朝歌九尾狐,为私爱而枉顾天命,最后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明素试探地问:“其实小翠姑娘和王公子之间,只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吧?”
    小翠点了点头,道:“是。”
    她遇到的都是大问题,人的伦理纲常,以及子嗣。她知道,纵然元丰再爱她,也不能容忍没有一个子嗣。
    “刚刚妹夫跟你说了什么?”小红问。
    “他说……他可以劝说父母,去过继一个孩子。”
    虞夫人摇头道:“傻孩子,这不可能呀!除非他再娶一门妻子,他的父母才会同意。”
    小翠的目光黯淡下来,她低声道:“我明白……”
    .
    从小翠家回来之后,寒光开始着手‘包装’十四娘了。
    她们本想自己开一家青楼,但是苦于没钱,只好将十四娘送进了一家勾栏,还得到了一笔钱。十四娘是狐,也略有一些法术,她会保护自己不吃亏。
    老鸨得到十四娘后,也觉得稀罕,有意栽培她一番。寒光假扮成十四娘的干哥哥,跟她谈了一下自己的‘头牌培养计划’。
    在‘头牌培养计划’里,第一步,就是造假,将十四娘的热度提高上去,让京都的公子哥儿,人人都知道十四娘的名字:风澜。
    这一步主要靠水军疯狂输出,于是寒光剪了上千个纸人,再让凌照吹一口气,趁夜从城墙上撒了下去。
    纸人们落地,纷纷变成最普通的百姓,在茶馆饭庄上不断地提及风澜娘子的美貌。等京都的公子哥们差不多都听到风澜娘子的美名时,在寒光的吩咐下,老鸨将打扮一新的十四娘在众人面前亮相,台下,寒光弄来的水军纷纷斥巨资求见风澜娘子一面。
    作为头牌娘子当然要高傲,十四娘坐在紫绡帐后,隔着珠帘,众人只能看到一个窈窕的身影。哪怕有人许下万金,也只能听她在屏风后弹琴。
    勾栏每晚都爆满,最开始来的人都是水军,渐渐也有些不差钱的公子哥儿,闻风来了。
    ……
    今日燕赤霞出考场,他在京都也没有亲人,寒光决定带着明素去贡院门口接他。
    她正想着要不要给燕赤霞带点吃的,就闻到了一阵香味,似乎是从院子里传来的。自十四娘去勾栏后,寒光就在京都租了一处民宅,暂住了一个月余。
    她看明素推门走进来,问:“你在做什么,这么香呢?”
    明素朝外一努嘴,道:“跟我没关系,是凌公子在烤东西呢。”
    寒光有些奇怪,这分明是肉香,而凌照几乎是不吃肉的。她朝外走去,果然在水井旁,看到一地的血渍和鸽子毛。
    “这是……”她迟疑地问。
    凌照坐在一旁,淡定地举起烤得喷香的鸽子,道:“给你送信的。”
    “信呢?”
    “被火烧没了。”他狡猾地答道。
    寒光:“……”
    看来这陆青真是神通广大,她搬家一个月了,都能找到这里。她折了个鸽子腿,看到角落里露出一只蛙头。
    她假装没看到,吃完鸽子腿,用腿骨打中了青蛙的头。
    “呱!”
    ……
    会试结束后,很快就发榜了。
    寒光没有在上面看到燕赤霞的名字,感到有些可惜,但是古代科举异常残酷,考不上也属正常。
    她转身准备安慰一下燕赤霞,正巧看到他在跟两个书生说话,其中一位还是个鬼。
    这鬼很眼熟,似乎去年来过她的道观,叫做宋生。寒光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个时候她用燕赤霞的名字打招牌,宋生不敢进道观,却在道观的门外拜了又拜。
    她走上前,道:“燕兄,这两位是?”
    寒光在外做道士打扮,她身量高,普通人几乎看不出她原本是个姑娘。燕赤霞介绍道:“这两位也是我的好友,一位是山西王平子,一位是山东宋文。我们从前以文会友,关系甚好。可惜啊!今日我们一个都没中。”
    宋生穿着一身白衣,遇到寒光的眼神,朝后缩了缩。他身旁的王平子十分淡定,同寒光互相见过礼后,瞥了眼那榜单,怨愤道:“他那样的文章,也能中进士!我要去找那个老和尚!”
    “什么老和尚?”燕赤霞问。
    王平子道:“便是报国寺里的和尚。你也知道,我在那里租赁了一间房。前些时日,我和宋兄考完试后,携手在大殿上游玩,遇到一个和尚在那卖药。宋兄说他懂文章,于是我们回房取了文章,遇到了他……”
    王平子的隔壁还住着一个来自浙江余杭的举人,他暗地里就叫人家余杭生。余杭生看他们急急忙忙取文章,觉得有趣,也带着自己的文章去了——他的文章经常获得很多赞美之词,因此他也颇为自信。
    --
Back to Top